※訂購單來電即mail,電話:(04)2287-6387#1939 Ms.Doreen
 

 
  IGAS22 東京展的啟示
 
日本每四年一度的IGAS東京印刷機材展,是長期在印刷產業的研發領域裡位處世界領頭羊的地位,本刊以最快速最有效率的方式,彙整本屆IGAS最新消息,以下先做一簡略的評述,更詳盡的資訊於「展會報導」單元中有更進一步報導。
1.富士軟片資訊公司發展Jet Press 750S的B2水性墨列印機已有十年的歷史,近年來又推出同樣為B2尺寸的Revoria Press系列寬幅雷射成像碳粉列印機。Jet Press 750S在全球銷售業績相當亮眼,其可變墨點1,200×1,200dpi水性噴墨已達品質的頂峰,但為何又去研發品質稍次的AM、碳粉成像且附有毛邊網點的機器呢?我想一方面是碳粉耗材較低廉的成本考量因素,另一方面是水性噴墨在媒材上預塗,與非吸收媒材列印不及碳粉列印方便,這是Jet Press 750S在市場上的盲點,因此為尋求突破,提供更親民又便捷、高效率的印刷服務,Revoria Press B2因應而生。
2.人工智慧、機械手臂、自動搬運等在Horizon公司的整合之下,從媒材搬運、印刷加工、裁切到捆包,都可經由整合架橋的流程,一次到位。舉凡收集書帖、裝訂、膠裝等,使用條碼管理封面及內頁核對,避免人為出錯。目前已有十多家企業參與Horizon的「智慧工廠」行列,透過雲端、人工智慧統合成無人化生產系統展示,為有版印後加工、捲對捲加工及單張數位列印加工等印刷服務,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3.平印機、商標印刷機等在噴墨列印上,其發展已在市場中有些鈍化,因此有不少廠商試圖回頭把過去的有版印刷再更精進,但買賣雙方恐有認知上的落差。印刷機廠研發出將印速從16,000張提高至18,000張的效率,認為多了10%的生產力,能吸引買主的目光,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但實際在印刷生產時,15,000張的印速就已足夠並符合多數市場需求,提高印速並非發展突破的重點。
4.Kolbus往精緻盒製造設備發展,借書殼機技術去做糊裝精品盒,而這次展示瓦楞紙箱壓痕開槽機,由細轉粗的工作設備,表示包裝前途看好,只要有商機就有發展機會。
5.EB電射線固化技術,在未含有UV、LED UV墨,有重金屬啟動劑,並產生臭味的印刷,對敏感的產品,如食品、香水、藥品包裝開啟一條新路。
6.日本字型公司如森澤公司、網屏公司研發熱意不減,令人欽佩。
7.開發出普通紙使用的水性墨直噴技術,並應用於各種噴墨機機上,如Ricoh Pro75、網屏TP520HD,代表UV墨之外,另一技術的提升。
8.日本在水性噴墨,可直噴於塑料薄膜上,提供食安更好的選擇。
 
  台灣工紙廠家維持擴張產能策略
 
在近三年疫情下,台灣工業用紙廠業績並未受到影響,反倒是俄烏戰爭掀起的能源高漲問題,使各造紙公司獲利下降,但海峽兩岸仍持續投資增加產能的策略不變。
榮成紙業公司在中國湖北投入新產線,2023年將投入45萬公噸的年產量,而其他兩岸的紙器廠也在擴充新產能,以因應市場需求。受中國疫情、封城影響,正隆紙業的雖業績不佳,但在越南投入牛皮紙生產線,預計將達44萬噸的年產能。在不明確的前景與能源狀況下,大家都希望能早日走出陰霾,恢復市場榮景。

書香與藝術氣氛走入建案裡
在四十五年前,日本宮城縣有西方傳教士於當地創立「明泉學園」,利用美籍教師在英語教育的優勢,為學童創造有趣又多元豐富的教育環境。當地財團欲興建百公頃的大型住宅,為了使這社區別具特色,特別撥地協助「明泉學園」在住宅區內設立學園,形成一大賣點,也炒熱了買氣。
近年來,在台灣各地也有不少書店與建案合作的案例,有些書店更是直接進駐社區店面裡,包括臺灣蔦屋、誠品、天下遠見、紀伊國屋書店等。誠品書店在經營上,跳脫只有展示書刊的格局,廣納其他相關的精品、黑膠音樂、輕食等,而且還會不定期推出演講、演奏會、新書發表會,提高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性。其中像是遠雄建設與臺灣蔦屋合作,在接待中心打造閱讀空間,或引進書店進駐社區,成為社區圖書室,由書店規劃、供選書服務。臺灣蔦屋書店分布相當廣,由北至南作為建商與住戶的重要媒合劑,建案有了書店的進駐,讓接待中心不再只是單純的樣品屋,或談論購屋合約的空間,而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與體驗活動;又或者住宅社區裡,多了大人可以閱讀、喝咖啡的悠閒空間,孩子們也有沉浸在閱讀樂趣與習慣的成長環境。
台灣某家建商在上海社區原只銷售三成,無法回本,於是又砸下一億美元做園區建設規劃,將空屋租給外國駐點高級主管,漸漸地累積了不少人氣與收入,十五年過去了,房價十倍翻漲,這些獨棟的別墅建案成了奇貨可居,就連周邊未開發的土地也在建了二、三十層樓公寓後,迅速銷售一空,可見堅持社區品質與變革創新的經營理念,在任何產業都一樣適用。

富士軟片資訊推動ESG永續經營
富士軟片公司是以「綠色」為招牌色,在1979年印刷人雜誌社的第一個海外訪問團,即是位於富士山腳下的富士軟片公司—吉田南軟片工廠參訪,四十多年前主要為軟片製造,將含有溴化銀等化學品與染料塗佈工序後,所製造出的廢水在經過處理後,以廢水養殖錦鯉魚作為生物測試,確保魚群皆能安全無虞的生活在水裡,才將廢水排出。經過這麼多年,猶記當時導覽的人說:「廢水中仍含有微量的軟片感光塗層—明膠,這是取自動物性皮革的材料,所以魚兒們吃了反而長得特別豐腴,體色也更加鮮亮。」
在2021年疫情衝擊之下,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公司仍發表了第八冊的「永續經營報告書」,除了記載公司對內部嚴謹的控管、提供創新服務與環境友善的作為,為員工謀福利、積極投入社會服務的參與等,善盡一份地球公民之責。於去年獲得環保署「績優綠色採購企業的認證」、「績優綠色消費企業」及「連續支持環保標章20年」的表揚,臺北市政府也頒佈了「推動民間企業與團體綠色採購計畫」的感謝狀,而今年也榮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報告類資訊及通訊傳播業第1類銅級獎」等,台灣富士軟片資訊將永續推動綠色消費,促進綠色循環為志業。在環保行動上,去年富士軟片公司員工們參與新北石門海岸的淨灘活動,與許多企業一出清出了435公斤的廢棄物。在提供專業服務上,為企業、醫院、診所等做資訊安全的把關與強化,提升客戶主的服務效率與安全性。

續太陽能光電 鈣鈦礦電池可望成為有利的繼任者
現行太陽能電池主要為矽晶,但近期出現了新興材料—鈣鈦礦。歐洲科學家已研發出矽晶與鈣鈦礦疊用的高效率串疊型電池,轉換效率接近30%。有別於製作矽晶的種種嚴苛環境與條件,鈣鈦礦的製程就簡單許多,目前有不少研發人員把耐用性與光電轉換效率加以改良,希望能在2025年啟動量產化後,成本因材料與使用科技而將成本得以降低。目前鈣鈦礦電池比起矽晶太陽能電池的30年左右的壽命,大概只能維持10年的時間,要能突破限制,並擴大其應用將會是未來的趨勢與發展重點。

ANA全日空設計 京都虛擬旅行
日本千年古都--京都有太多可看可玩的地方,在疫情爆發前,總能吸引大批的國外旅客造訪參觀,近期為了讓大眾也能在疫情下遊歷日本,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ANA)推出元宇宙之旅,不僅可一人成行,最多還能有8個人一起遊覽名勝古蹟與文化遺產,如二條城、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等。有趣的是,除了可以透過操控虛擬人物實際在當地購買特產,一些珍稀不易見的京都古物,也可透過元宇宙旅行的方式呈現給旅者們,相信這不僅能提供無法搭機前往觀光的旅客美好的體驗,更可吸引開放後的現實旅客。

有壓力才會有成長
人從呱呱墜地之後,就張開雙眼向四周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用雙手觸摸物質的軟硬,大小的東西,能吃不能吃都會往嘴裡塞,嚐了不少酸甜苦辣的東西,並在錯誤中學習與理解。不只學爬,更要站立行走,往更遠的地方去探索,不只是人,很多生物也都是在學習中成長,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就想方設法去找到新的出路,人就是在各式各樣的壓力下克服困難,向前邁開步伐。
有的人天性樂觀,在壓力下,以樂觀正向的態度看待,累積人生閱歷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反之生性悲觀的人,一遇到問題視為畏途,不敢獨自面對,因為他的困難,已經累積太多挫折及心中傷害,在別人眼中輕而易學之事,但對他而言是舉步維艱。但是越是退縮,越是無法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群體社會中,這樣的人也容易被視為無用之人,一個極端害怕失敗,卻不願用心思考解決方法的人,錯過的,不僅是積累的經驗,更是自信的養成。
一個會騎腳踏車的人,會靠著移動身體重心去做平衡,在過彎時側身因應。但不少重機騎士大膽挑戰過彎的極限,若是過度傾身壓線過彎,一不小心會有失去重心而傾倒滑至地面的可能,輕則車毀人傷,重則成為輪下冤魂。所以壓力承受也應量力而為,以勇闖禁忌的挑戰為樂,代價可不小喔!

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的波濤 正平復中
「黑天鵝」隱喻那些意外事件雖然極為罕見,通常在預期之外,而發生前,沒有任何前例可以證明,但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極端的影響。COVID-19新冠疫情透過全球頻繁的交通網絡,迅速又廣泛的傳播開來,頓時間大多數的城市交流都停了下來,從生產到運輸的供應鏈全亂了套,物價齊漲。2022年二月俄烏戰爭煙硝四起,起初前兩周俄軍長驅直入烏克蘭首都,後勤補給後來因為追不上而棄甲曳兵,九月過後烏克蘭有了M155榴彈砲火與高精準海馬斯火箭助陣,又把四州收復,俄羅斯在軍事行動上徒勞無功。2022年11月~3月,歐州各國將面對天然氣不足的窘境,因為先前過度依賴俄羅斯提供的石油與天然氣,英國更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會因付不出比往年貴了三、四倍的電價、瓦斯,和高漲的物價,而恐陷入又冷又凍的日子裡,挨餓度冬。
當波濤過後,總會慢慢恢復平靜,新的經濟秩序相信會慢慢重建起來。戰爭平息或許仍是漫漫長路,而疫情也未消退,只是以共存方式流感化看待,但自由商務與旅行正漸次的恢復生機。

日企金玉粉飾敗絮其中之惡風盛行
1970年代,在力行戴明博士(William Edwards Deming,協助日本在二次戰敗後重建的專家)的「統計品管」後,很快讓日本的經濟復甦,也將「日本第一」的盛譽響徹雲霄。然而到了2020年,日本企業許多上市大公司,其帳目、品管造假的案件層出不窮,這絕非偶發事件,恐怕是由上而下,在受到業績、成本壓力下,欲達到目標而不擇手段使然。
一家製鋼公司出產航太用鋁片,強度卻始終達不到應有水準,於是以假的測試報告蒙混過關;2019年鴻海併購夏普,同時取得夏普旗下公司康達智股權,卻在後續發現會計做假帳事件,鴻海憤而提告。無獨有偶,東芝又在2020年因虛報交易、財報造假而再度毀損企業名譽。今年日本三菱電機也被爆品質造假的問題,在15個製作所發現101件造假或不當行為。公司為了削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習慣性造假」的狀況行之有年,以ESG準則中,明顯違反了公司治理中顧客品質保證的誠信原則,新任董事長並未能在剛上任的八個月任期內,對造假文化積極改革,雖公司治理仍未有顯著進步,但至少先止血了。

瑞士Gallus One新一代數位商標機
瑞士商標印刷機大廠Gallus為海德堡印刷集團下的子公司,以生產精密商標機聞名於世,無論是多種規格尺寸的Label Master還是Labelfire數位標籤噴墨印刷機,都在市場上有亮眼表現。
2022年推出Gallus One數位商標噴墨機,除了沿用Fuji Dimatix噴墨頭,以1,200×1,200dpi高解析成像及每分鐘高達70m的印速外,提供CMYK四色及具85%遮蔽率的白墨,作為打底或後印。這一部寬幅340mm數位噴墨機採用捲對捲列印方式,又可結合裱膜、模切、數位加工等離線作業,在品質、效率上Gallus One將相當具有競爭力。

TIGAX22參展商察覺印刷變化
印刷已由狹義的紙張傳媒,變成跨多元領域的圖文,甚至3D立體式呈現。透過UV噴墨技術,突破了以往只能於紙面印刷的框架,網版印刷的生產尺寸與形式,也能因應各種文創商品、禮贈品的需求,經不同思考的刺激開創新局,將產業轉型,應用於更多面向,朝多元市場及工藝方向發展。

反向運行的智慧
對某些人事物若不能力取,就試試「智取」。老爺爺曾說在以前一處地方有錢惡霸,好為非作歹、魚肉鄉民,住宅有環河密林,和數十名家丁,夜晚大門不用看守,但每半小時會有兩人巡庄一周,走過小石子路後抹平踏出的足跡,所以一旦有人夜裡潛入莊內,便能從足跡來個甕中捉鱉。
村內有個殷實農家,妻子因為有幾分姿色,被惡霸家丁從田間擄走,告官不成,丈夫欲偷入莊內,但擔心被發現,只好想出奇招,將腳下鞋底改換方向,讓前進步伐變成了後退的腳印,擾亂對方判斷。在探明妻子所在的房間後,穿著反向的鞋入內,留下有人走出庄園的腳印,家丁發現連忙召集人馬衝出庄外追捕,丈夫趁著兵荒馬亂之際,伺機帶著妻子順離逃離,而鞋印就是走入莊園的痕跡,形成「反其道而行」的欺敵妙招,是救人救己的智慧。

軟硬兼施,陽光和久雨間取得平衡
公司大門進入廠區,有六十坪(200平方米)的通道兼快速運作的置物空間,1958年春天,請來瀝青工廠做路面柏油的舖設,夏日強烈的日曬下,早年仍可在熔解後自動修復,但長年下來,漸漸失去油份。後來到了五、六月的梅雨季節,卡車來回輾壓的重量,使瀝青面不只破皮甚至龜裂開來,而若灌水泥舖設,恐怕更不耐久,還有什麼是更長效的方法嗎?同仁提出一個「軟硬兼施」的辦法,就是仍用瀝青施工,在半年後當路面的油份消失時,再用水泥拌少量的砂和水,以硬掃帚均勻分布在瀝青不平的凹孔上,而水泥就會在有孔隙的地方滲入瀝青間,其硬質與耐水性,就能與瀝青的熔合特質連結一起,強化路面的耐用性。
印刷機的墨輥也是一硬一軟(印版硬、橡皮布軟)的配置,而建築物也運用此概念,如台北101大樓,為了緩衝與消除地震波,在87~92的樓層中央位置裝置了調諧質量阻尼器TMD(Tuned Mass Damper,簡稱風阻尼球),這顆重約660噸的阻尼球,當遇到外力(風力、地震力)使建築物的主要頻率被激發時,阻尼器會產生與主結構反向的共振作用,透過擺動將能量消散,以減輕高樓傾斜倒塌的風險。從上述這些案例中,反觀我們在對人處事上亦是如此,若以全硬或全軟方式往往都成不了事,而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才能彈性的應對每件事,並從中取得微妙的平衡。

科尼希鮑爾Rapida 105X新機橫跨歐亞之旅
由於疫情的影響,於2020年之後,世界各地實體的印刷機材展已十分少見,包括延期至2021年的DRUPA 2020德國杜塞道夫國際印刷暨紙業展,仍因疫情嚴峻而首度改為線上展。在中國北京的China Print北京印刷展,卻在2021年6月如期展開。科尼希鮑爾在北京印刷展會上以1,000平方公尺的大型展場,展出Rapida利必達105X新一代中幅面六色加上光高速平印機,以全新外觀及新增多項功能、大尺寸觸控屏幕,展現新一代張葉平版印刷機的穩定、高速、高品質的高效率生產優勢,在商業文化印刷及包裝印刷更是如魚得水。科尼希鮑爾大中華公司在展期與展會後,取得多家公司的新機採購合約,訂單超過預期以上,大中華地區總裁岑寒和張業平印機全球銷售副總裁海杜克,都對於Rapida 105X及106X新機銷售成績感到十分滿意,一致認為這次的展出相當成功。
2022年4月在德東的拉德博爾(Radebeul)生產工廠,完成Rapida平印機組裝測試後,於4月21日拆解裝入三個貨櫃,由陸路運往德國西北部的布萊梅港,這一處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古老深水港(在1968年這座內陸深水港,由散裝碼頭改建為現代化貨櫃吊掛碼頭),是被下薩克森邦所包圍的海港城市,也是德國面向西北海的大港口,比處在波羅的海的基爾,更方便到達大西洋北海。Rapida 105X貨櫃在布萊梅港登上麥格比.馬士基號(Magleby Maersk)巨型貨櫃船,這艘船長400公尺、寬59米、吃水量15.5米,可裝下18,270個20呎標準貨櫃,具有80,000多匹馬力,最大航行速度可達20節(46公里),這艘馬士基號是歐亞川行巨輪中最大級貨櫃輪之一。Magleby Maersk號在4月28日駛離布萊梅港,5月4日到荷蘭阿姆斯特丹港裝卸。四天後在地中海東側的埃及塞得港,通過蘇伊士運河、經紅海到印度洋。5月20日抵達馬來西亞東岸Tanjung pelepas港,再穿過麻六甲海峽。遙想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簡稱VOC),由阿姆斯特丹到巴達維亞(雅加達),經南非好望角航程需要90天,而現代動力船舶及開通的蘇伊士運河讓航程縮短至16天,耗時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在5月27日馬士基號駛至上海虹橋港,5月30日進入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最終抵達天津港,Rapida 105X橫跨歐、非、亞三洲與三大洋的海上之旅,順利告一段落,隨後將在中國組裝後開始生產服務,展現她精彩的職涯之旅。

日企失活力 氫能源先行是否能贏
一株果樹開花看來很美、有希望,但更重要的是可以順利結果,才會有收穫。1960~1990年日本3C與其他製品,憑藉其勤奮與效率,加上降低成本的策略,「日本第一」的口號傳遍全世界。但曾幾何時日本企業把一些耗人力、低土地成本、低營運費用的生產項目,都外移至台灣、韓國、中國到東南亞等各地之後,因此日本製造產生了產業空洞化。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四小龍」崛起下,日本在中國,甚至東南亞的分散低成本地區的生產模式,以非萬靈丹。因為以世界最大的製造集團鴻海精密的營業額,以達2,000億美元,所以能一直發展下去,甚至次世代的業務也瞄準電動車,與裕隆汽車合作,發展出右軚電動巴士,減少上市初期市場的阻力。
在近一個世紀以前,日本各大商社、大阪商船船隊在世界各地都有航線。1927年台灣富豪之一林獻堂由二兒子林猶龍陪同,到歐洲與北美環球旅行,與今天只需一張信用卡就可優遊全球不同,當時雖握有英國銀行的匯票,但得在英國兌換,林父子倆在法國面臨現金旅費不足的窘境,幸好當時三井商社駐法國馬賽的支店,動支三千美元等值法郎給他們,才順利解決。由此可見,日本商社在當時的國際商業地位與規模非同小可。如二十世紀前半三菱商事、三井商事、九紅商事、伊藤忠商事等大型商社,憑電報於世界各地做貨品貿易,互通有無賺取龐大利益。然而今天大公司僵化的體制,階級化制度層層牽制又無彈性,日本企業難以把好點子快速的商用化,頻頻錯失了得以拓展市場發展的寶貴機會。
在日本的未來能源展上,自2010年就有氫能源動力引擎展示,氫氣液化後裂解只會產生水,氫作為天然氣一樣的得以長距離的輸送,加上氫氣在燃燒使用下,是相當潔淨、無產生二氧化碳的能源,只可惜目前在廣設加氫站仍有難度,在南韓即使有補貼,卻仍因為加氫站不足而窒礙難行。在電動車發展上,日本松下公司雖然領先氫能源科技,卻不敵中國寧德時代大規模的佔據市場,因為電池用的稀土,中國有較大的利基,而氫能源雖然日本最先起跑,但發展結果仍有待觀察。

Arauco公司將於巴西建大紙漿廠
Arauco是一家跨國公司,看準了巴西豐饒的林業資源,打算蓋一座250萬噸年產量的紙漿工廠。台灣每年約有620萬噸的造紙量,70%來自回收紙漿,20%是新漿。這座250萬噸的漿廠,總計可供應1,000萬噸造紙所需的紙漿量,佔全球4億噸用紙量的2.5%需求,規模相當大。

3D列印登上米蘭服飾的時尚圈
美國Stratasys 3D列印設備公司,發展出Agilus30彩色列印材質,可以在各種紡織品、服飾如牛仔布料、棉織品、化學聚酯、天然亞麻布、皮革列印,產生良好的紋路、色彩與3D凸起附著列印效果,色彩可以超出60萬色的演色性。而材質硬度可用橡膠硬度計ShoreHardness的不同硬軟程度做不同選擇列出,也有半透明、光澤等呈現效果。
在Stratasys公司3D列印可以創造全新衣飾、皮鞋、皮件,獨一無二的個性化設計,與以前所沒有的浮凸彩色紋飾,創造出「立體、科技、美學」,有別於原來的設計元素,為時尚多變的米蘭服裝界,注入創新元素與裝飾方法。

富士將關閉上海多功能印表機生產工廠
富士軟片在上海、深圳、及越南海防市設有多功能印表機生產中心,但在今年7月決定將上海工廠轉賣給中國企業,但提前退職的員工人數比預期的多,該工廠已難以維持其生產作業,預計明年5月將全面停止生產中低速多功能印表機、其他印表機及碳粉匣。
多功能印表機有別於單純的印表機,除了具備單功能的列印作業,又具備掃描、儲存檔案、影印、傳真等多元功能,因此必須擁有強大的核心處理器。該工廠生產線將被移轉至其他據點,而以目前日圓驟速貶值的狀況,也有重返日本生產的可能。在中國,富士軟片的產品約有20%的市占率,與Konica Minolta互相爭奪在中國第一的地位。

蘋果公司依賴硬體保持業績不墜
若把蘋果公司定義為一家硬體製造商並不貼切,因為蘋果公司是以軟體與服務賺取大量獲利,另一方面用iPad及iPhone等平台來獲取軟體加值銷售,以及軟體服務的機會,在2022年中各大軟體服務業Meta臉書、Google、亞馬遜等股價大幅下降之際,蘋果公司股價仍維持一貫高檔,也因為蘋果仍在硬體上有進境才為軟體行銷加分,在蘋果公司的研發單位,不只密切和台積電公司技術上密切合作勇闖天關,不論由10奈米細寬晶圓製造到7奈米、由7奈米到5奈米,未來由5奈米、3奈米、2奈米更精細線寬的晶片設計、製造,人類從未能擁有更大的演算功能、演算速度、演算方法的改進之外,更久的電池續航力,來自更省電、更輕的晶片,卻呈現出很多手機、電腦、遊樂器所具有嶄新的面貌。這絕對不是晶片製造商、Apple晶片使用者,在晶片設計應用與軟體架構上,必須迎接全然不同的程式應用與書寫方式。今天2奈米晶片沒有量產,但2奈米晶片樣本肯定有的,所以台積電光是在美國蘋果研究中心,至少有300~400名高階研究人員,做新產品在硬體上如何去佈局軟體,如果用另一個概念,用汽車製造的概念來說,今天汽車的引擎與傳動科技,已成為很普遍,大家都知道得十分平常技術,而汽車廠如何用電腦在引擎點火,發揮更大的馬力、更省油的技術,加上剎車如何更精準有效之外,更要有雷達與影像偵測,完全融入人性環境紅綠燈與速限,加上其他人、車的環境偵知,這一些影像、雷達資訊蒐集、處理,以及下指令等等,都不是以前車廠所能具有知識能力,在IoT物聯網工程,加上車內在自駕後的時間用於辦公、會議與娛樂所需的電腦資通訊演算能量,都要和如日本電裝Denso公司,都做開發、供應,所以台積電在熊本設廠,其中兩大股東分別是Sony和Denso。
在Apple的13吋MacBook Pro麥金塔NB手提電腦,因為使用台積電的M2晶片,完全由Apple蘋果依自家需求設計出的新演算與記憶核心,使用目前世界最先進5奈米線寬製程,在1瓦電力功能M2比M1在演算CPU快18%,在GPU圖像演算上快35%、神經網路引擎快40%。記憶體頻寬提升50%,可支援24Gb的傳輸,由於在MacBook Air與13吋Mac Book Pro都因為量身訂製晶片而有極大科技進步。相信這樣的為搭配Mac電腦、iPhone等等電腦與智慧裝置,在未來一個晶片不只有200億個單位的電晶體,來到400億個電晶更有效、更快處理龐大的資訊量。手機上使用12核心的PC一樣功能的軟體演算也都十分容易,三星手機也搭載自家晶片,結果太大發熱使畫面黑機,不得不降載以解決問題,要升級也不成功,這一點台積電的技術一向令人滿意。

暖簾分割對日本人而言是件大事
「暖簾」是掛在日式餐飲、茶室、和菓子等商店門外上方懸掛的一方門簾,有的是一片式,有的是雙片式中間有分割,也有多片式的。最初主要是遮擋灰塵、避免陽光直射的用途,但在江戶時代,許多店家會將店名、商標等印製在暖簾上,使之成為信譽與名聲的象徵。通常店家將暖簾掛在店外,代表「營業中」,收起來就是非營業時間,就算有熟客在也不再收客人。從前,暖簾的顏色會依行業不同而有所區別,但現在則成了店家風格與定位的呈現方式之一。
在日本,有「暖簾分け(暖簾分割)」一詞,指的是「商譽分割、分享」,也就是商家允許其他人使用同樣或相近的店名,商譽分割後的店舖成為獨立店家。「暖簾分け」大概會有兩種狀況,一種是子女習藝已精,決定要出去把祖業發揚光大,只要當家的點頭,就可以掛上與母體店舖一樣的暖簾;另一種是授業師父看了徒弟的手藝合格,因而允許他使用自己開業的暖簾,做同一門生意,並大多會再加上分號、別號的字樣。
日本的女婿分成兩種,其中一種招贅入門須更改姓氏,不少人可能對此無法接受,在傳統臺灣社會裡,常說只要家中有五斗米就不要入贅女方家,因重視子嗣傳承的文化,若家中沒有兒子,會以「抽豬母稅」的方式得到男丁。第一個男丁出現要以女方家姓命名、第二個隨父姓、第三個又隨母姓,以保無男丁的女方家,有血脈傳人得以供奉香火。通常隨母姓的子嗣,有外祖父、祖母的財產繼承權,隨父姓者則是分到父親內公的族產。當然也有為愛入贅的案例。回歸正傳,開業的師父有時會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有出息弟子,等哪天年輕人要出去闖蕩,老人家不只大方把暖簾分給女兒、女婿,不稱分號、別號,而是直接用同一店名、同一副暖簾。

 
  IGAS22東京展列印、人工智慧、環保為主(上篇)
 
在疫情中,日本IGAS22東京印刷機材展延期至深秋11月24~28日,於東京Big Sight(東京國際展示場)中東展示棟1、2、3、5、6館,總攤位數為1,800多個,比往年的2,200個少了些(全盛期更有達到東、西展示棟共十個館,接近4,000個展位)規模變小的原因除了設備展示的商用輪轉機、大尺寸機械設備減少之外,數位化印前系統的研發,也大幅縮減程序上所需的周邊設備。原本會展出三、四部機器的印刷廠,如今也只展出一部主力機及配合設備的相關軟體。
京都的Horizon以工業4.0人工智慧化,結合10家數位列印與有版印刷,如RMGT三菱良明的八色印刷展演後,透過自動化搬運車,將成品搬運到Horizon的折紙機上去做後加工,而Horizon的前置與加工後置捆包設備,無論是放料、個人化印刷、封面條碼的核對、成品配送區位的分辨,都在不同指令下,透過雲端資料庫執行與完成,大幅縮短了生產與理貨時間和人力,不同的生產需求,如封面列印、內文列印的合流訂合、裁修,都可免人力介入。印刷機的智慧化與資訊化應用,比CIP4更進一步用於印刷色彩、內容物的檢視;環保與節能方面,使用印版、印刷乾燥到最先進的EB電子射線固化,以減少UV墨起動劑的含有物,特別是具重金屬化合物的有害影響,應用在食品、藥品、化妝品包裝等,特別是軟包裝部分,含VOCs溶劑型油墨,是無法符合環保需求。因此,使用水性噴墨直接在薄膜上印刷的技術開發,日本有不少企業都在IGAS上發表,其中又以Epson的Surepress 4533AW最早推出。上屆富士軟片的Jet Press 750S首次展出,這一次又推出一部由原Fuji Xerox研發團隊製成的B2電子成像碳粉列印機,與HP Indigo15K一樣採用單雷射成像科技。包裝印刷是印刷產業的發展重點,Kolbus除了將精裝線設備售予Muller Matini,並改製作精緻美妝盒,也利用精裝書的封面製作技術,如裱真皮、美術紙、燙金打凸等美妝技術,應用於高價的美妝盒上,及精裝機廠轉向生產瓦楞紙開槽壓痕機等,可見印刷趨勢從文化商業加工轉移至包材印刷加工之上。日本的印前仍用CTP技術,富士加入免沖洗印版的行列。油墨、塗佈料,在大日本油墨、東洋油墨、阪田油墨等印刷油墨公司中,大多數都以展出色彩量測、管理等相關設備,只有東洋油墨底下的子公司,仍展出了特殊用油墨與濕潤水。
開幕典禮當天24日上午10時30分,於第五號館外所建的紅色搭架大廳舉行,十足的喜氣洋洋,大廳(如下圖)是接待貴賓與參觀者的櫃檯,筆者與IGAS主辦方中有熟識的友人,於是被安排到大會貴賓席入座。這次展會的主題是「Venture into the innovation(筆者譯為「以創新進入未來的挑戰」)」,參與活動的貴賓除了有日本通產省(經濟部)主管產業的安田課長,還有「印刷工業會、全印工連、日本フォーム印刷工業連合、ジャグラ(JaGra,即一般社団法人日本グラフィックサービス工業会)、全日本製本工業組合連合會、GCJ(Graphic Communication Japan Industry Association,即日本產業印刷連合會)、全日本シール(封緘、標籤)印刷協同組合連合、GCAJ全国グラビア協同組合連合、全日本スクリーン.デジタル(網版及數位)印刷協同組合連合及全日本光沢化工紙協同組合連合」等共十個日本印刷團體的會長出席。首先由大會主席日本印刷機材工業連合會會長森澤武士致詞,他表示對於COVID-19的流行之下,導致國內外經濟放緩,許多展會都無法如期舉行,此次IGAS22順利開展,並由218家同業展商共同努力,展出了1,800個展位,其中有十大展商展出JPEX,各家有特色產品,代表此次展會的新科技。尤其在數位網路及AI人工智慧的印刷相關應用,各參展商都有嶄新的科技,印刷產業在新理念、新科技發展下,未來在變革中,相信能找到全新的發展機遇。日本通產省安田課長則恭喜……

 
  吳文雄全國會理事長的創業坎坷之路
 
在數十年的人物專訪裡,總能看到努力、用心的成功人物背後,隱藏著許多令人感動的人生奮鬥故事。在同門師兄弟裡,自小就知道表叔吳文雄努力上進的創業事蹟,從兩手空空,努力奮鬥跟上時代潮流,到2006年可以在台中工業區創建七百多坪5層樓高的現代化印刷工廠,耗資2~3億元,不論UV印刷、大尺寸142六色上光平印機,還有特別色調墨室、攝影棚、製版、傳統平印、印後加工的一貫化作業,加上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感應裝置標籤的開發生產等,應有盡有。退休後,吳文雄夫婦放下重擔,到世界各處旅行,一有空就放心去做自己喜歡的藝術創作,有三子繼承衣缽也是人生快事,並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1942年8月,吳文雄出生在母親開設於民權路與柳川西路附近的商家裡。吳母是「興台彩色印刷公司」創辦人陳耿彬的三姑,神岡鄉三角村佃農陳清月公的三女。由於當時農作物收入有限,約有6~7成繳交地主,只剩3~4成可供自己食用,由於食指浩繁,吳母自幼就被送去林姓友人家當養女,約兩年後陳家接到另一友人告知,三女變成一位盲眼乞丐的導路女童,白天導路,晚上睡破廟的消息,在陳家大哥陳昌公努力下,動用警力,耗資一般人6~7個月的薪資(50圓日幣),才好不容易把吳母贖回。但是已過了入學年齡而失去就學機會,之後陳家再把吳母帶到台中一家由日本人開設的醫院當藥局生,學會了各種藥名及一口流利的日語,也算是彌補了教育上的缺憾。結婚後,吳家在綠川西街開雜貨店,由於勤快、口才好和有配送服務,也漸漸在日人社會裡有了口碑,婚後生下兩女一男,但在不久之後,吳家主人發生意外而喪命。
1942年12月,太平洋戰爭漸趨白熱化,國內以配給的方式提供米糧、生活用品,當時連一塊肥皂也沒有,吳母雜貨店生意也做不下去,加上盟軍空襲市區,使人們每天惶惶度日,吳母舉家搬到大里媽祖廟邊借住民家……
 
  第十六屆金印獎於高雄寒舍舉行
 
一年一度印刷界盛事「金印獎」的發表與頒獎典禮,這次輪到高雄市印刷商業公會承辦,新上任的林伯瑜理事長悉心安排,將場址選在四維三路的高雄寒軒國際大飯店B2國際廳,於2022年10月21日下午四時召開。
在活動大廳外廊間,可見此次入選的作品,種類繁多、多元創新。在包裝類,展現多層次立體面的同時,又考量到美觀兼具實用,無論是作品尺寸、造型上,都比前幾次的作品更多變、富創意。此次競賽獎項分成「圖書印刷」、「雜誌印刷」、「型錄印刷」、「包裝印刷」、「數位印刷應用」、「創意印刷」及「產學合作」等,其中有幾個作品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產學合作的「柚遇見你」月餅禮盒,是由永豐餘工業桃園廠與萬能科技大學合作的產品,以紙張和木材取代塑膠材料,設計出鏤空雕飾的燈檯造型,讓包裝可延續其使用壽命,不再只是一次性的商品包裝。環保獎得主「台南萬神--祈福書籤」材料採用回收自台南官田盛產的菱角外殼,以一千度的高溫燒製碳化,具除溼、除臭及淨化作用,溶入紙漿製成環保除濕又除臭的新紙,創意無窮。
這次有超過兩百人出席頒獎典禮,其中各大印刷公會、協會與學會也熱情出席參與,如台灣區印刷暨機材工業公會、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公會聯合會、台北市印刷公會、高雄市印刷公會、中華印刷科技學會、中國印刷學會、印刷創新科技研究中心、中華平面設計協會、中華民國紙器商業聯合會、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等。開場首先由主辦方印刷創新研究中心的陳正剛董事長致詞,他表示金印獎至今已來到第十六屆,由業界開始再轉由工業局以固定經費辦理支持,對印刷、包裝、設計產學交流觀摩有很大的助益,更使印刷產業在設計、印刷及印後加工創意上,更上一層樓,很感謝評審與主辦人員的辛勞,期許金印獎能持續帶動產業的發展。緊接著,工業局陳佩利副局長……

  鍾兆魂老師談印刷標準化技術
 
自文化大學印刷工程系畢業後,鍾兆魂老師在印刷機械各方面的技術上,就有四十多年的實戰經驗,鍾老師除了在海德堡公司台灣市場與服務部擔任協理,也在海德堡深圳技術培訓中心擔任經理職務。是大中華地區在印刷機安裝、維修、色彩再現理論及實務工作先驅的元老級人物,尤其在GMI公司(國際圖形測量公司的簡稱,GMI認證是對包裝的評估與認證。)認證工作數據化的色彩管理見長,目前為深圳PSA公司印刷標準化的技術總監。
在TIGAX22的研討會後,鍾老師受台灣印研中心高階圖文應用中心與台南市印刷公會聯合舉辦的「談論印刷產業未來標準化技術講習會」之邀請,地點在台南市印刷公會剛整修完成的會館內。
1.通過認證培育新一代印刷從業人才
有見於年輕人對印刷科技無感,印刷業人力斷層已有多時,印刷業如何因應未來,而接班的印二代又該如何改變老舊現狀,策劃未來?在管理上,可藉政府或民間管理培訓與認證的提升;在理念上,可更新、改善技術人力短缺,才能注入新血。業界很需要推動管理的標準化、數據化,使自動化與省力化更具有成效。
2.台灣走進印刷標準化的新時代
在以價格競爭、物價高升、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環境下,找出產品加值的突破點是相當重要的趨勢。傳統用目視、憑感覺來判定印刷品質已不符合期待,而現階段的印刷色彩管理技術,與G7技術雖然是方便可行的,但大家對G7的精義是一知半解,技術仍未普及。印刷可透過標準化模式,來提高良率、穩定品質以減少損耗,創造利潤,也可有效減少因人而異而產生的差距,使印刷從開始到結束,都能保有一定的品質標準。
3.色彩管理與精準放墨技術
首先須建立印刷標準規範,在印刷機的安裝與水平需控制溫度、濕度,保持各數據的穩定,才容易有安定的印刷品質……
 
  元太將電子紙的老科技玩出新市場
 
1988年造紙界與印刷界因為紙價調漲,而發生市場上的摩擦,加上造紙界從國外,尤其歐洲的廢紙,免費裝載於貨櫃上運到臺灣港口,加上廢紙漿品質好,因大多的纖維以針葉林木漿所造,而臺灣以纖維短、紙漿混合生產的廢紙品質相較沒那麼好,成本還比較高,造紙廠自然不願購買國產廢紙,甚至連印刷廠的紙邊也不收。頓時臺灣的廢紙無處可去,經濟部工業局無計可施,只好強制規定,這才讓國內非紙的回收系統回歸常軌,造紙業與印刷業雙方在當時的頂級亞都大飯店把酒言和,席間筆者也談及未來由E ink電子墨,以感磁變動印紋顯示電子紙,因為有紙張印字的感覺,又具有可變動內容的功能,一張電子紙及資料檔,就相當於數百頁、數千頁的書本內容,既可隨身攜帶又便於閱讀與展示。有了這項新科技的研發,傳統媒體業將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與衝擊,如印刷業、紙業等。當時只有由真空陰極射線管所構成的CRT(Cathode Ray Tube)螢幕顯示器的時代,尚無法替代紙張或書本傳媒,於是在聽聞筆者分享過後,鄰座的永豐餘集團陳哲三副總表示對電子紙非常有興趣,又向筆者詢問更多細節。2009年,永豐餘集團旗下的元太科技收購了E Ink公司,並積極投入生產E paper生產,當傳統造紙、紙器本業已走入利潤為薄、綠色環保要求日益嚴格的年代,元太科技的低耗能、不傷眼且耗電量低的電子紙屏幕,不僅可應用於指示牌、標價、物流及倉儲的標籤管理,甚至連醫療與照護資訊,都可以有效提高醫護效率。另外也應用在手機背蓋上,透過手機藍芽傳輸資料或畫面,無須開啟耗電的OLED屏幕,就能即時獲得訊息,同時得以展示出個人風格,增加了元太電子科技應用的能見度。今年年初,元太與BMW合作,採用Prism可變色電子紙技術做可變紋路的創新設計,讓BMW iX Flow概念車的車身,可瞬間變色或呈現幾何圖形……

 
  企業除數字績效更應注重ESG長遠規劃
 
二、三十年前,許多企業注重聘請MBA企管碩士作為公司的經營者,因為多數的公司,有感於這樣重視獲利數據的經營模式,在營運及獲利方面皆有不錯的成效,講究數據化管理的公司,也紛紛搭上這波熱潮,但風氣也只維持了1990~2000年約十年的時間而已,不久後的效果遞減。
某台灣知名印刷廠,請來一位專門教MBA的博士教授,擔任了三年多的董事長,他運用自己的強項,要求各單位開源節流,雖然詢問不少內部的想法,但並不全面、中立,短時間依權勢改變現狀,呈現出許多正面績效,嘗試新的作法也不再落入俗套。但畢竟改革的效益是雙面刃,產生對立面,一面得勢、一面失意,後者消極抗拒。雖然企管博士不熟悉印刷行業的運作模式,但在一年累積經驗之後有了自身的想法、看法而衍生出新的管理模式,包括以數據管理擴展業務量,印刷業有巨大設備及廠房投資、人力成本,往往多10%營業額,在利潤率上就會有4%貢獻。若多20%生意,設備折舊,廠房電力消耗增加有限,所以增加20%的業務額,材料及多一個人力、費用,可以在利潤率上有10%貢獻,原來淨利是8%,可增18%,沒有也可提升至15~16%。因為企業利潤如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有8~10%看得見,有利於股東、員工和企業本身。以上談到MBA作為經營者具有良好的經營效果,但為何其管理不長久呢?原因是MBA雖有數據管理的能力,卻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對於企業內部各單位的協調性與彼此互助合作並不樂見,因內部若有對立,局外人比較容易獲得有利的經營地位。有一年筆者到印尼參訪,認識一位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的博士,他說十七、十八世紀時,VOC荷屬東印度公司乘帆船而來,在爪哇巴達維亞設立營運總部,當時他們才一千多人,管理數千萬的印尼人,是用強悍的他族印尼人做警察耳目,管理當地印尼人……
 
  分析現代消費者面對多元行銷管道
 
到商店購物,銀貨兩訖各不相欠是通則,但昔日在偏鄉地區,許多雜貨店會遇到不少上門的客人,以賒帳方式採買東西,不過老闆認識當地每一戶人家,知道他們會等到作物秋收時,將賣掉穀物後賺來的錢,一次還清所有債務,於是願意信任他們,這是支撐農業社會時期,所產生的商務模式,時至今日,這樣的商家已少有所聞。
今天,因為線上購物的便利性高,一、兩個月不去商店、賣場消費的人並非少數,而在實體店面消費,也有越來越多的行動支付方式。幾年前在國外地鐵站,出現線上訂購食材的服務平台,讓忙碌的上班族可以省去採購的時間,回到家就有已經處理好的新鮮食材,可以直接料理。
利用電腦、手機、智慧裝置運行的電子商務,不只生活娛樂用品,連工業產品都可在電子商務平台銷售,透過大數據分析推薦的廣告手法,和KOL(Key Opinion Leader,指的是網路社群平台經營者如部落客、YouTuber、網紅等人)合作宣傳商品,大量的廣告投放讓商品如影隨形,無時無刻出現在消費者眼前,一如日語中的「五月蠅」(うるさい,Wurusai)的畫面般,怎麼趕都趕不走,佔據畫面久久。
回到原來早期的紙張廣告傳媒,三十年前到「芝加哥論壇報」工廠參觀……

  談印刷的整體智能化及人工智慧應用
 
平版印刷機的發展,自1905年美國人魯貝爾發明印紋轉寫方式,而從石版平台的印版圓壓往復式動力印刷機,改成滾動圓壓印方式的筒式印刷機,一百多年來印刷機的發展一日千里。1932年,德國Planeta百利達印刷機廠,發展出四色平版印機,以當時一色接一色印刷筒的進壓及退壓排序,利用機械連桿拉動,今天電機可程式化控制已十分容易,到了2020年,平版印刷機藉人工智慧化控制,有了自我模擬的學習機制,在ERP系統的工作指令,和CIP4的資料建立,控制印刷機生產條件,可精準、方便的印刷。加上JDF檔案格式,不僅包含印刷生產資訊,甚至無版數位列印數千份的流水號、條碼,都可以輕鬆列印。不用人工既可以把印刷機的起印、速度、停機訊息及生產資料,全部自動反饋到MIS資管系統上,印刷機或工務管理皆可活用。
今日的自動平版印刷機,只要一個起印鍵,飛達頭隨之運作及吹風吸紙,一直到前檔自動感知送紙給壓力筒,橡皮筒也自動退壓,沒有印紙時也會自動感知退壓,操作人員在飛達端或在排紙架上,都可執行飛達供紙印刷,因為有程序化、感知、自動程序化加壓、退壓動作指令,這都是印刷機本身人工智慧化程式控制下,方便的單一按鈕,無須具有經驗的人員,也能完全、完美程序化操控生產。然而回到1950年代初期,1955年出廠的Hamada濱田OH 05單色對開自動平印機,只要開始送紙,在飛達的輸紙檯操作側有兩隻按柄,控左邊飛達開始和印刷機連結作動,包括側邊紙張分離裝置(今天是中央分紙裝置)也開始運作,真空吸紙及吹風馬達啟動,沒有任何時規,必須靠飛達操作者自己判斷,大約只有0.2秒的前後誤差時間,太早飛達吸紙動作趕不上前檔時規,太晚則會不符合前檔放下時規,因此飛達幫浦啟動的時序得相當精準,全靠飛達操作者去拿捏啟動幫浦的時間點,紙張到前檔,透過機械凸輪力量將橡皮筒入壓印刷,雖不是人力扳手柄,但控制入壓的長柄,須用操作人員的左腳,……

  為何印刷的數位列印不如電動車變革迅速
 
伊隆.馬斯克(Elon Reeve Musk)於2004年投入特斯拉汽車公司的電動車製造,當時各大主力車廠無不搖頭,認為電動車做不起來,老車廠和新加入者雙方看待電動車在市場的發展有著十分兩極的觀點。認為不可能成功的「傳統車廠」以熟悉的燃油車為出發點,把引擎更換成馬達,將油箱改成儲存電力的數百公斤重的電池,沒有其他的創新想法;特斯拉公司卻認為電動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個可作為辦公、學習甚至娛樂活動的移動空間,藉IoT物聯網啟用自動駕駛技術,辨識車況及周遭路況,形成嶄新的乘坐及運用空間。此外,廣設充電站也能解決充電問題。
SONY在近兩年來,也積極投入電動車產業的發展,與本田Honda汽車合作,運用自身專業領域CMOS影像傳感器及影音娛樂設計,搭配本田汽車的造車與自駕研發技術,提升乘車的新體驗。傳統車廠思維也開始跟著改變,如台灣裕隆汽車公司,在自創品牌「納智捷」已成疲態之際,接受鴻海科技的合作邀請,結為新的工作夥伴。在電子、光電、娛樂到通訊方面,鴻海是世界代工製造的龍頭,近來將目光轉向未來發展更廣更迅速的電動自駕車的供應商市場,把目前利潤十分微薄的代工項目,轉向更能創造出利潤的新藍海商品。
特斯拉汽車公司自創電動車,起初公司因概念受矚目而累積千疊浪花的股價,等到開始實際生產交車時,一口氣接收一、兩百萬台訂單……

 
  解讀英國「皇家密碼」兼賞析記錄在鈔券郵票上的華貴女王形象
 
去年(2022)9月8日英國伊麗莎白女士逝世,她的王位繼承人查爾斯就任,成為查爾斯國王三世。既是改朝換代,對一個國家而言,很多官方文件圖騰(如鈔票、錢幣、郵票、護照等)都要更換。在英國,這可是一件大工程,伊麗莎白女王在位70年,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王,女王肖像從年輕俏麗到暮年慈祥,都已深入世人心中,於今換成查爾斯國王肖像,終究還得經過一段時間適應並接受。
英國政府於去年9月女王駕崩之時,即啟動了一項稱之為"Royal rebranding"計畫,即「品牌重塑」,這牽涉到所謂「皇家密碼(Royal Cypher)的更動,亦即是本篇文章所要探討的主題。
事實上英國的「皇家密碼」並非深藏於保險箱的秘件,而是可以公開的圖騰,於國王更替之時必須重新設計並公諸於世。而在皇家密碼更替與品牌重塑的過程中,原有以伊麗莎白女王肖像為圖騰的官方物件都會一一被查爾斯國王取代。
本文除解讀「皇家密碼」之外,並以緬懷之心來瀏覽過去女王的華貴形象是如何被印製在錢幣與郵票上的。而印製英國紙幣的英格蘭銀行網站也有一篇英國紙幣從設計到印製的過程,一併在文末介紹。
在介紹「皇家密碼」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篇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皇家品牌重塑」報導。
一、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網站──英國皇家品牌重塑
(https://www.bbc.com/news/uk-59596996)
伊麗莎白女王於2022年9月8日逝世隔天,英國皇家沿襲舊制傳統立即啟動了皇家品牌重塑計畫。女王在位70年,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君王,女王的身影已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人們已習慣在錢幣郵票上,甚至麥片盒上,看到女王的肖像、側身像,那麼現在會有什麼不同呢?當然要全部改變。
在英國流通的硬幣約有290億枚,上面都鑄有女王的頭像,最近期的一次發行是在2015年,當時女王已88歲……

 
  從林茂生博士的序文看光復後其心境
 
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只有大中國立場才說光復,對台灣子民而言,其實是再一次非自願改換成另一個更殘暴的高壓統治,直到1987年為止共歷時了四十多年的戒嚴歲月)。在光復典禮上,台灣菁英林茂生博士在台北中山堂發表演說,慶祝台灣回到以南京統治的「台灣光復」。但才經過兩年不到的時間,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林茂生博士被國民黨特務帶走,從此消失,有去無回。
林茂生出生於1887年台南府城,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主修東方哲學,後又以公費到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成為台灣第一位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的人。他在1929年取得博士學位,論文為《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提到日治教育普及比清治好很多,但台灣學生和日本學生在中學及高等科教育上比例極端不平等,日本學生只是台灣人口的5%,卻在台南一中佔了90%的學生比例,林茂生博士在論文中,對這樣的現象給予很大的評判。林茂生是1927年被遴選為「在外研究員」,總督府出公費讓他出國留學,卻仍對中學以上教育的不公忿忿不平,點出日據時代同化教育的缺失(1915年台中一中由本省仕紳籌款成立,也在解決中學教育的不平等,才使本省菁英有自己的中學可讀)。
林茂生博士對1945年台灣光復滿懷期待的迎接國民政府,日治的台北帝國大學(上圖,圖片取自維基百科),則由羅宗洛、陸志鴻、馬廷英、杜聰明博士及林茂生為接收的校務委員,林茂生博士擔任台灣大學先修班主任,同時代理文學院院長一職。期間以文人報答社會,創立《民報》任社長,批評時政,才會在國民政府不准台灣菁英出頭的政策下,成為被處決的對象。1945年韓石爐出版的《國語發音入門》中,林茂生博士為其撰寫序文,序文的內容,這是精通台語、日語、英語、德語的林茂生博士……
 
  COP27賠償基金有譜但淘汰化石燃料仍有漫漫長路
 
繼去年COP26於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舉辦,今年11月6日至11月20日的COP27在埃及南部城市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展開超過兩週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屆締約方會議,共有196個國家、120位世界領袖共同參與。
2022年世界發生一連串的突發狀況,俄羅斯向烏克蘭宣戰,歐洲各國紛紛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俄羅斯則以停止供應天然氣反擊,也因此引爆了全球的能源危機,在COP26承諾減少煤電、降低碳排的歐洲國家,除了迫使他們推動節電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其中德國有55%的天然氣仰賴俄羅斯進口,短期內難以擺脫化石燃料,重啟燃煤電廠是不得不的無奈,成為淘汰燃煤計畫的最大阻礙;中美氣候談判因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而遭中國報復性採取反制措施,單方面暫停中美間的氣候變遷協商;澳洲總理、巴西總統換人,英國更是一年內換了三個首相,先前說好的承諾,可否兌現仍有待觀察。
聯合國在11月初發布一項報告指出,2030年全球碳排可能增加10.6%,若要避免失控,將升溫限制在1.5度C以內,那不僅要減碳,而且要大大減少43%的碳排量才有可能守住。此次氣候高峰會的四大目標分別是:……

 
  技能上除了硬實力又有哪些軟實力須具備
 
一個職人具備某些通用技能,而且是突破語言隔閡,為世界通用的技術,如除草、伐木、駕駛等。但光具備這些硬實力是不夠的,舉例來說,駕駛者若行駛在不熟悉交通標誌和路線的道路上,就需要有懂得操作導航系統的副手協助,因此身為一個駕駛職人除了要懂得操控硬體設備,也要有軟實力包括學習力、隨機應變的彈性、方向辨識和記憶力等。才能既精準、安全又快速的從出發點抵達目的地。而且不只要遵守各項交通規則,也要能注意到車輛、行人的突發狀況,車外晴雨霜雪多變的天氣、光線的明暗,都是開車得留意的細節。
身為一名印刷業界的職人,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應具備的軟實力:
01.傾聽能力。這有時甚至比視覺能力更重要,如果是在辦公室裡辦公,使用電話溝通的機會大於影像傳達,而決定性的條件仍需靠雙向的言語理解、溝通。
02.溝通能力。經他人知識、能力與手中資源判斷後,利用各種管道工具進行溝通,組織裡只有傾聽是不夠的,必須精準且有效的回應在工作與問題上,才能達到目的。
03.語言能力。身為地球村的公民,除了要能熟稔自己的母語之外,對於其他國家語言的應用,也是需具備的能力。臺灣與中國因為同文、同語,而能獲得更多商機與拓展市場的機會,但當地用語及問候語仍有所差異,得學習和熟悉。……

 
  超過百年提供印染服務的水野染工場
 
位於北海道旭川市的「水野染工場」,創業於1907年(明治40年)的布料工廠,傳承至第四代,至今已超過百年的經營歷史,由於旭川當地雪山擁有乾淨的伏流水資源相當豐沛,又加上氣候乾燥,非常適合製作染物,於是秉持著「傳統是創新的延續」的理念,結合職人的傳統技藝與最新技術的組合,從印染物的圖案設計,到染色、縫製的一貫化流程生產,並提供客製化的服務製作,深受客人喜愛。除了在北海道有母公司之外,在東京淺草區有「染の安坊」及日比谷OKUROJI商場內的「水野染工場」分店,除了販售特色商品之外,也提供手作體驗的服務。今年夏天,水野染工場在北海道北部的上川地區美瑛町開設了以染物體驗為主,結合餐飲服務的主題公園─「藍染結之杜」,吸引許多民眾。「印染」是一種染色類型,多用於旗幟、窗簾及門簾、法衣、披風等,近年來也被運用在大漁旗、公司的會旗、帆前掛け(店家如居酒屋、市場人員常穿的半身圍裙)、半纏(祭典或居家用的一種半袖短版外套)、手帕等融入日常生活的物件中。通常帶有店名與家族徽章的標記,在其起源的說法眾說紛紜,其中之一得追溯到安平時代,染印有各宗主、藩主、大名(諸侯)等家徽的旗幟是在戰場上辨別敵友的依據。
染色的做法有很多,像是「引染」、「捺染」、「藍染」、「硫化物染」等,水野染工場主要使用「引染」及「捺染」兩種傳統染色技術來製作各種商品。……

 

 
 

社論

動態點滴

展覽報導

人物側寫

特別報導

產業動態

經營對話

專業剖析

網路資訊

歷史回顧

環保永續

心得分享

心情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