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振興受疫情後的各行各業,希望透過國內消費來帶動國家的景氣循環,本來最不花錢的方式就是直接發放現金,但怕民眾拿到現金會選擇存起來沒流通,達不到預期的振興效果,所以才想到讓民眾出1,000元,可以獲得3,000元的振興券,或是採用「無實體」發行的數位券,由信用卡銀行、行動支付等業者分別承辦,每人只能擇一綁定。也因為相關規則與領取方式多元,相對使民眾不易理解,也許就是這樣的緣故,造成多數人都選擇領取實體券。起初預計發行1,200萬份振興券,透過由各地郵局、便利超商來發放,自7月初開始預購之後,發現實體消費券受到較大的歡迎,所以1,200萬份不夠用,只好加印到1,700萬份。期間也發生部份原先綁定卡片的民眾,因為看到實體券在部份店家享有特定優惠,所以也有人選擇解除信用卡綁定,回到紙本實體券的兌換。
三倍券的面額規劃一份共9張,200元5張、500元4張,以鈔票等級防偽印刷,全國只有中央印製廠、財政部印刷廠、永豐紙業可以承印,每一張都可透過驗鈔機來檢驗。而根據政府日前公佈的振興券成本,共花22.56億元,包含印刷費6.7億元、封袋費8000萬、宣傳費1億2900萬,金融兌付與系統開發10.6億元。在經濟不景氣下民眾的反應兩極。
政府樂觀估計500億的消費券,可帶動700億的消費,在電子平台、卡片優惠帶動下,或許有1,000億的消費效應,大約拉動0.53%的全國GDP產值。對於這次發放振興三倍券的,相信未來將被重新審視它的效應如何?
新冠疫情加速AI及虛擬傳媒的應用
2020年在一場新冠疫情限制下,人們活動及擔心被感染的心情,達到一個極度侷限的地步,在未來透過機器人及AI工智慧來協助人們的研發工作,也將更積極前往快速推動,若透過機器人來協助檢疫,可降低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並應用機器人在隔離場所來送餐、清潔等。而機器人的指令程式可說數以千萬計,透過雲端連結分享也就不必重複學習,這一點是我們人類辦不到的。
由日本研發出的「富岳電腦」,其演算能力是目前世界第一,比起八年前「京電腦」的演算能力增加了40倍,未來將應用於氣象預報或國家大數據的預測工作。在這一次疫情,也做相關新冠肺炎病毒的各項傳播途徑的預測工作,包括感染途徑的追蹤模擬,像是以飛沫及凝膠氣化病毒,在室內若是有多少人,彼此距離到室內空調的風向,產生不同的傳染散播模式等多元資訊及場景模擬,提供專家做為防疫參考,並提出建議。一如在高密度乘載的通勤列車內,若開啟上方換氣窗,可降低多數站立乘客彼此間的感染,但座位上的乘客則不會受到外氣的保護等等。別看這小小空間的模擬,這計算容量是很巨大的,所以相關學者對於疫情的發展預測,很多也是用AI人工智慧下去做計算推演出來的。
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普及的時代,在替代人力及疫情防範工作的資訊化管理,也受到相當重視,畢竟在防範疫情擴散的同時,一定會降低經濟及消費行為的進行,所以改用線上購物、視訊會議,取代有接觸的消費及溝通,也因此開啟不少新商機,這就是因疫情推波助瀾下所帶來的發展。在這次疫情中,很多人被迫只能在家中乖乖待著,想不到這段期間在家閱讀的人,增加有40%之多,另一方面透過電子書閱讀的人也上升達到86%。今天(7月)在美國的大學已有8%採取網路教學,23%是實體及虛擬教學混合方式,但美國在地學生還好,而身處台灣或是回不到美國的外國學生,由於時差,也必須配合在半夜起身到屏幕前,供教授來點名、上課互動,這也是很無奈,但也只能配合。遊戲相關產業在這一波疫情中也大大展開業務,這也是在家空閒打發的消遣娛樂,另外利用網路購物以及數位內容的人,比實體印刷內容的人增加,這種變化也都是在意料之中,反之對實體資訊載體的印刷產業就有相當不利的影響。
台灣競爭力在洛桑IMD排名11名
2020年6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佈全世界各國競爭力排名,台灣來到第11名(上升5名),在亞太地區僅次於第1名新加坡、第5名香港居第三,中國排在20名,日本則排在34名。台灣在四大類指標中,「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分別為第17名、第9名、第12名與第15名;其中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排名都進步,尤其政府效能表現傑出,進入全球前10名內,這是自2016年以來最佳表現。
在政治動盪不安下,香港競爭力原來第2名的退至第5名,今後也可能再下降。中國排20名(下降6名),在新冠疫情之後,其政治動盪面仍有一些徵候在,南韓第23名(上升5名),美國最慘,由第3名退至第10名,可見疫情重創。
在這一次新冠疫情COVID-19侵襲下,使全世界很多國家受損嚴重,是否會有第二波疫情發生大家都十分擔心,事實上世界任何國家領導人在防疫及經濟活動的復甦上都是兩面刃,是要選擇一些人「病死」,還是多數經濟弱勢的人「餓死」,這十分為難,說實在的,美國勢必要面對很多死亡的事實,到底美國多了新冠疫情死亡20多萬人(2020年5月),過往美國每年又有20多萬人死於流感病毒,在新冠肺炎爆發後,流感病毒死亡人數也可能大幅下降。
總的來說,台商因為在中國製造已不容易,加上流感疫情與美中貿易摩擦下,台商有很多選擇回台投資,也都促成台灣經濟及生產、消費上的提升,至於台灣失業率攀升,這也會在疫情結束後,大幅消費及外貿、旅遊中得到相對的復甦狀況。
台灣2019年紙張、紙板進出口及使用量
一、進口紙張、紙板情況
2019年台灣進口126萬公噸,比2018年的125.7萬噸略增0.4%。其中塗佈銅版紙進口為30萬公噸弱,近25%佔比;其次為未塗佈道林、模造紙,共25萬公噸,佔18.25%;第三牛皮紙19.3萬公噸,佔15.3%;第四工業用紙17.6萬公噸,佔13.96%。第五白紙板17萬公噸,佔13.49%。這五項共佔進口紙86%,其他各項都未滿10萬公噸,佔比較小,其中新聞紙為8.3萬公噸,佔7.48%。
二、出口紙張、紙板情況
2019年台灣紙張總出口量為147萬公噸,比2018略減4,000公噸,比進口多20.9萬公噸,台灣在加入WTO,紙張及卡紙仍維持出超狀況,2019年出口增加7.5%。其中工業用紙87萬公噸、牛皮紙18.5萬公噸、白紙板18.1萬公噸,這三項工業及包裝用紙就佔84%,主要是中國大陸在限廢之下,廢止進口大致停滯,不能進口,台灣榮成、正隆在台灣進口廢紙在台灣煮廢漿,再行製成工業用紙有關。
三、台灣紙張及紙板消費
2019年全年紙張及紙板消廢總量為4,116萬公噸,比前一年微減0.64%,人均年用紙量為179公斤,與2004年高峰達229公斤只剩78.2%。在2008年全年用紙量409萬公噸,文化用紙佔33%,工業用紙佔54.6%。而一路下來到2009年,因為金融海嘯只剩380.5萬公噸。2018年紙張及紙板消費總量一路維持在414.3萬公噸,文化用紙下降到25%佔比,反之工業用紙上升到61.2%,有12%增長,文化用紙則下降19%相對百分比。到2019年工業用紙更上升到63.6%,文化用紙更下降到23.5%。可見台灣十一年來在文化、宣傳傳播用紙下降30%的現況。
四、紙張及紙板用紙統計意涵
如果紙張及紙板統計,僅從數據看是紙業生產及本地紙、進口紙的銷售資訊而已。從另一方也就是印刷業方面,11年(2008~2019年)總的紙張、紙板消費量相差在2%以內,但內容上工業用紙由54.6%佔比上升到63.6%,增加16.5%,表示做包裝印刷平均有1.5%的年成長率(平均沒有複利計算)。而文化用紙含宣傳用薄紙,由33%下降到23.5%,下降幅度達到28.8%,每年降幅達到2.62%。這是一個十分重大的警訊,因為工業用紙幾乎是單面印刷,而文化、宣傳用紙約80%是雙面印刷,表示在總用量消長之間,印刷業的加工值變少了。當然工業用紙有4色之外,5色、6色,甚至水性上光、UV印刷,提高了一面印刷的附加價值。
在很多包裝材料廠,一貫化的離線上光、裱膜,到燙金、模切、糊盒的加工,又比文化印刷的裝訂更有附加價值,從統計數字來看印刷產業的消長,可供經營者找到紙張、紙板印刷的發展趨向。
高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第14屆第二次大會
在疫情影響下,高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本來在四月份的年會延到6月20日舉行,而2020年度都快過一半,才開會做上一年度的審議,以及新年度的工作計畫及預算通過案。
在6月20日假高雄市巨蛋站的博愛二路原大八飯店晶綺盛宴三樓舉開,由王進麟理事長主持,與會貴賓有台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陸兆友理事長、中華民國印刷商業會聯合會由曾永森常務理事代表、台中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張金榮理事長、台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黃建東理事長、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葉振璧理事長、黃義盛名譽理事長、會員代表等,一共兩百多人與會。在會務報告中,有多數會員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業績上有10~30%不等的衰退,目前疫情趨緩,大家才可以鬆一口氣。在會員數方面,也由原本164家,減少5家,會員代表數也由174人減少5名共169名。對於108年度歲入、歲出及新年度工作計畫及預算書皆獲得決議通過。在議程結束之後,進行子女獎學金的頒發。
本刊陳發行人致詞表示,因疫情國外大展會延期,德國DRUPA 2020也延到2021年4月舉開,TIGAX 20也由9月17號延至12月10~13日舉行,原定9月17日將舉行TIGAX參廠商展前媒體發表會,各縣市印刷公會代表也先後致詞,會後餐敘。
世界會展產業走出冷凍庫 正解凍中
全世界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國際展覽會,不過自2020年第二季以來,被拖進急速冷凍庫,像全球印刷界最大盛事德國DRUPA 2020,本來應在6月下旬舉行,也延至2021年4月舉行,使得這一些參展廠商本來已經準備好,想要在DRUPA20展會上揮一支全壘打,卻不見球投來,也就只能揮空棒。所以Koenig & Bauer科尼希鮑爾公司選擇在6月下旬,舉行8天一系列的全球網路線上發表會,以解決市場訂單閉鎖的燃眉之急,這也是在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我們TIGAX 20本來原定9月開展,也移至12月10~13日舉開,為了滿足多數有興趣一探世界印刷設備,TIAGX主辦單位將在9月17日假台北福華大飯店召開「TIGAX 2020 & DRUPA 2021參展商創新科技新機媒體發表會」,使廠家原本應在DRUPA 2020發表的產品,透過PPT講解,也使印刷、包裝及相關業界,能提早三個月在9月17日搶先探索。在疫情舒緩及政府許可下,7月份陸續有萬人展覽會舉行,對於見底的航空業、旅館業、餐飲業及各行各業帶來久違的商機,相信台灣的疫情防治也有助於提升國家能見度及國際地位,對經濟有正面作用。
Shimano島野 自行車需求大供不應求
日本Shimano島野公司在自行車最主要的變速零件上取得50%以上的市佔率,歐洲在五月份疫情解禁下,民眾改自行車上班、上街及運動的需求大增,Shimano公司在自行車整體的變速系統上,從代步車、運動款到專道登山自行車,都居世界最主要的供應商地位。
所以自行車廠也都要看Shimano公司的配額,才能出貨,平日的研發在材料及鋼材的焠火硬化、加工上面,Shimano有他們長年別人無法相比的耐用性,所以廣受世界自行車界的信賴,形成今天不可動搖的地位。另外Shimano公司在釣魚用釣線收卷器方面,同樣具有相當地位,其競爭對手也包括Ryobi在內。
教電腦AI人工智慧
辨識各種知識成為職業
一個嬰兒出生下來,有一部份知識來自DNA的基因遺傳,因為像哺乳類的小老鼠、小孩子一定要會「認奶」,有哺乳才能有養份來源,才能存活,一如綠蠵龜,一旦從海灘上孵化後,一定要朝向大海爬去,若無法游向海邊求生的小海龜,一定會滅絕不存在的。所以有不少的「本能」是來自基因遺傳。而人類很多的知識、智慧大多都是來自後天的學習,像小孩子起初看到火不會怕,是因為亮亮的、好奇去觸摸被火燙傷了,自然縮手,下次就曉得這種亮亮熱熱的火不能摸,否則會燙傷的。
人和機器人不同,人有先天的遺傳知能,機器人則完全一片空白,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都是在學習中增長知識,父母會的語文,他們的小孩也是要自己去學才會。但機器人不同,在完成人工智慧程式後,可以馬上就會、就懂,並可複製到其他幾百部、上千部機器上,可以做同樣的一個動作,俱備某一種感知的辨認能力,因此這些檔案、程式,也必須先有人來做這些資料的收集、辨識及撰寫。若人工智慧俱有的分辨感知能力,就可透過它來收集近觀賣場商品資料,如辨識性別、年齡、裝扮,以及消費者第一眼看向何處與臉部表情蒐集等等,這一些在十秒內發生的消費行為,交由人工智慧在現場做蒐集,遠比起一個人拿著問券找人做調查不費人力,最重要的是視覺式的影像收集分析,比起問券項目式,消費者依個人不同喜好程度勾選要有效許多,前提就必須有人來編寫程式,結合不同影像,去做資料檔的建立。
在目前這一些「教」電腦的AI人工智慧的資料檔建立,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不同領域應用,正方興未艾。日前日本講談社推動結合AI與人類技術的「TEZUKA2020」計畫,旨在打造有手塚治虫精神的新漫畫,透過將手塚治虫作品故事小說化並進行拆解,由AI產生手塚風格的故事大綱與人物設定。作品中人物臉部造型的設定與描繪也是由AI進行分析,並將手塚治虫作品的角色建立資料庫,借助NVIDIA的AI框架技術,最後完成各主角的人物形象。但對於這位已故漫畫家作品熟知的老粉絲來說,其作品到底有沒有手塚治虫的精神,相信在每一個人的感受上都有所不同。
同樣的情況,如果透過電腦人工智慧,未來要再請鄧麗君來唱新歌曲,那麼鄧麗君的發聲、唱腔、轉音、尾音等歌唱技巧是基本數,在不同時節又有不同的唱腔技巧運用,把老靈魂用人工智慧及混音「唱」出來,再和原來錄音所唱歌曲相比對,改善其中的變化不相似的地方,這固然可用電腦音頻去分析,但是歌是要唱給人聽的,所以人的分辨、意見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因為人類才是真確與否的評判者。在未來這一種「老師」不是教人,而是教人工智慧,用知識去賺錢的人,也必須俱備某一方面能力,他們也許像配音員一樣,是一種「聲優」,也是為配音不同影片、卡通而存在的職業。
威尼斯書店的防洪法 用浴缸放書
義大利威尼斯是一個古老水都,也不乏有各式各樣的精品店、紀念品店,其中包含名列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沉船書店(Libreria Acqua Alta),也是唯一在海平面以下的書店,由一名威尼斯退休的貢多拉船夫所開設,它的特色是把書籍裝在威尼斯傳統的貢多拉船上,在走道上也有四、五個浴缸,同樣也都擺滿各式各樣的書,而貢多拉船是威尼斯的特色,但放了不少浴缸就有很新奇了!
店主人表示,這船是真的可以在運河上行駛,而浴缸也是不得已,因為近年威尼斯高海潮,加上有時暴雨,水宣洩不出去,就會往市區裡漲上來,所以整個市區全成水域,最高甚至到小腿肚那麼高,所以也只有把書放到離地50公分高的地方,才不會在突然有水患時,下方的書被水泡壞了。而且貢多拉船會浮,浴缸也會浮,所以把書放在船上、浴缸,書不僅不會進水,若水位太高時,船和浴缸也都會浮起來,不怕會泡到水。
當中國放棄經濟成長策略之下
近三十年的經濟,是人類有經濟歷史以來最大經濟體、最大成長的奇蹟,因為人口、經濟量體大,尤其中國人口眾多、素質整齊下,自1990年成為一波又一波全球海外赴中國投資的目標,且在2001年中國以開發中國家加入WTO,享受了很多關稅上可以減免的優勢,並且中國本身市場的開放也有所延宕之下,佔了不少便宜。
中國在1990年代的經濟成長,是以每一年兩位數,甚至達到15%的巨幅成長。在1990年中國人均用紙量才6.8公斤左右,到加入WTO後的2002年,中國每年使用紙張、卡紙量,已達到3.3倍的用紙增長,追及日本,並在十多年之後,中國人均用紙量是日本三倍,更超過美國的8,000萬噸,達到1.02億噸,另外在不動產拉抬之下,中國的錢可說是淹腳目。但近五年來中國經濟成長,由雙位數10%以上,變成保7%,到2018年也有6.5%成長,在2020年的中國人大會、政協委員會上,中國領導人宣佈放棄以經濟高成長為目標,以穩定人民在疫情下的生活為福祉,因為遭受兩邊的夾擊,一方面是外貿產業外移失速,加上美中貿易大戰的衝擊,外銷不振,越南方面也取代大部份重要外銷項目。但中國也有所策略,其中特斯拉的上海廠,可以說是代表拉攏世界級科技大廠的典型,其特斯拉的生產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為了要有多少產值及外銷收入,是冒著中國電動車廠倒了一地,一定要把強者引進來,尤其特斯拉的股票市值已超越日本豐田汽車,成為世界市值最高的汽車廠,這種研發能量及商業模式是中國極需要的,因為如中國比亞迪等電動車廠,都是採平凡的做法,無法有突破性的發展,以中國的術語叫做「騰籠換鳥」,把一隻低階八哥鳥,換成一隻百靈鳥,不僅會唱又漂亮,有特斯拉模式才可能帶來新的生產模式及市場競爭力。
中國的經濟在新冠疫情下受到重大打擊,加上六、七月長江水患,黃河流域也發生巨大洪水災害,所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經濟要走救助底層的小民、小農的地攤經濟,而國家主席仍以有錢人、大企業的發展來拉動經濟不墜。在美中貿易長久對立,加上相互撤除領事館風波之下,所以有人說要兩保,一保自身的身體健康,二保是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轉,相信人若不平安談什麼都是枉然,企業要掌控客戶、確保利潤才能再走下去,也就是求平安大於添福、添壽的願景。
壯佳果紙袋 在2020年疫情業績逆勢成長15%
2020年迎來一隻大瘟神COVID-19病毒,多數人被搞得人仰馬翻,生意呈雪崩式下降,台灣紙袋大廠壯佳果公司,1年生產20多億個紙袋,在這波疫情營收不但沒有影響,今年更預計可逆勢成長15%,最近又接下衛福部的口罩包裝紙袋1億枚訂單,若幾毛錢一個,也多出幾千萬的生意,加上疫情期間餐廳外帶需求增加,所以各項包裝紙袋、紙盒也大幅成長。同樣在水果套袋的研發,因應不同季節、不同水果特性,壯佳果公司盧壯興會長一刻也不停的在動腦筋。對於食品紙袋因為直接接觸食物,紙質要講究,不能用回收紙;對於接觸剛起鍋的炸雞,即使油墨遇到高溫也必須無毒,所以為了健康,壯佳果選用長纖維針葉木漿,可耐高溫的紙袋,這都是盧會長所說的良心事業。
企圖心應配合市場 滲透力才有效
有企圖心往前、向上絕對是一件好事,若沒有採取行動也都是一場空談的夢想而已。企業自然要有企圖心,不僅要活得久,更要枝繁葉茂活得有精神與影響力,而要做一些衝刺不太難,企業有要如何保持長青、歷久而彌新呢?相信不只是對企業家的試煉,更是全體員工有凝聚力與休戚與共的向上提升目標和努力,引領企業成長與獲利無他,一是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滲透力,這是一場豪賭,每一個人對未來是有所想像和期盼的,但如何把最重要的研發資源用在最有利的地方上,一如在棋賽中每一步棋都要考慮再三,若不下棋子這盤棋局也走不下去,所以對研發方向及市場發展、搭配更要步步為營,如何使研發成果搭上市場最有利的動能,不只要叫好,更要叫座,獲得用戶的肯定及購買,才算是成功的。
自1993年IPEX伯明罕印刷機材展,有Indigo及Xeikon兩家公司發展無版數位列印設備,推出Indigo P1000單張紙液態墨電子成像列印機,以及Xeikon DCP-1的10筒數位電子色粉成像列印機,他們都展現了十分強烈的企圖心。但27年過去了,在今天的數位列印設備市場上,兩家公司取得市場滲透力仍十分有限,而且科技腳步似乎沒有站在這兩家公司的電子成像科技這一邊,而是朝向噴墨列印科技方向走去,看來Indigo及Xeikon在印刷市場的滲透力將日薄西山。
在噴墨科技抬頭的當口,客戶卻是一連串保持觀望態度,主要不是因為設備上的問題,而是要如何養這樣嬌貴的機器,尤其墨水成本十分驚人,也許不用CTP印版、校版、校色,但噴墨墨水一公升要4,000元,往往會使用戶在列印500份之後就受不了,成本太貴了!所以在凹版印刷,其地磚、壁紙有了噴墨列印後,在紡織品個性化的布料設計及噴列,都有一定市場的接受程度。不過好歸好,要再往前做全面性更新,甚至再等一部新噴墨設備也等兩年多,可見是在不同的成本、數量或速度考量。凹印機每分鐘可印刷600米,印一萬公尺16分40秒就完成,噴墨機每分鐘150米,需要花66分40秒,那麼在裝版、校版、校色應該很有利基才對,其實不然,要再等等,因為原有設備仍在折舊中要回本才行。
所以在新廠是一切從頭開始,新科技滲透容易,而且根深蒂固,反之既有設備、人力及客戶習慣,想翻轉仍要有更大動能誘因才走得動,所以在新科技應用及滲透力較困難,除非這一個組織有變革性基因在,所以您的企圖心,應建立在有市場穿透力的產品優勢及行銷手法,才能達到擴展新市場的效果。
印刷業也要逐新式網路行銷而居
印刷業是一種傳統實體印刷品生產行業,但印刷品內容的數位化,在1995年就用數位合版方式,不久成為名片網路合版印刷的商業模式。到今天經一番淘汰下,仍有好幾家網路印刷服務同業仍每天堅實在運作,在所有行業中成為一個典範,將印刷這一個古老Analog對數不能傳輸生產完全自動化方式。在ERP系統上做資訊流,而且自接單到成品完全不假業務之手,依排編組大版、CTP出版,印刷資訊傳遞到加工成品、流程安排,也都用ERP數位演算,最後會計帳到MIS生產效益及利潤評估,完全在資訊系統下進行,在2007年海德堡舒海爾總裁在研討會中,就曾盛讚台灣印刷業為Web to Print網路合版印刷成功的典範。
相對於網路合版印刷業大筆金錢、心力在網路及伺服管理上,寫下各式專用的軟體,其花費是數以千萬計,造就每年十億元以上的營收,在利潤方面要比傳統印刷業為高。目前多數中、大型印刷廠在網路經營上,大多都很制式化、聊備一格,幾乎很少引人關注內容及營運,在招募員工上也不俱有吸引力,相對合版印刷業界有三十多位高薪的人才,每年三、四千萬在網路更新、硬體及軟體改進,網路頻寬一條又一條的建立也是一大筆花費,因為每天北、中、南合版的尾數如何整合,關係到利潤率至鉅,所以這一些花費是必要,也是值得的。一般印刷業要他們拿2~3%營業額在網路系統建構上,恐怕很困難。
在這段疫情時間裡,每天坐在公司裡被動行銷已成為姜太公釣魚離水三吋式營運,只有願者上鉤,在足不出戶的時間,大家有空在網路上逛,一家逛過一家,找好的、新的供應來源。像是印刷品的販售,在這一段時間實體店面變少,在網路銷售增加是一個事實。以前實體店面營業額佔95%,網路只有5%;在疫情期間實體店面只剩40%,但網路銷售卻有3倍的成長,達到15%,以全體營業額來說雖增加3倍,但在全體營業額也只提升10%而已。不過在實體銷售由95%變40%急遽下降之際,多了這10%的支撐,也算是把虧損期間做一個不少的彌補。若平日損益平衡點在70%,有30%稅前利益,那麼現在實體只有40%,若網路訂貨仍為5%,勢必虧損25%,現在網路多10%的營運,虧損變成15%,一下子大幅降低虧損,只剩原來60%。在未來實體面恢復之後,網路若只有15%降至10%的業績,平日也有小補呀!
由於在疫情期間,大家把外購變成一個新的習慣,連一些平日高貴的五星飯店,因為沒有顧客上門,工作人員也閒得發慌,加上一些食材也必須想辦法流轉銷出去,再買新貨呀!但要如何行銷呢?客人既然不進店,於是就在門口擺起小攤,撐起大傘在小桌上銷售新鮮好吃的五星級便當,這樣雖僅有平日銷售10%、15%的收入,但不無小補,也使大家多思考再創造一些新的點子,人在窮則變、變則通的法則下,只要肯思考總有一些出路的。所以客人不上門,開始販售好吃的五星級便當,在網路上也同樣可以購買的新營運模式,也改變幾十年來在店裡用餐的習性。同樣印刷業若要改變成網路接單模式,而且印刷內容也可以用數位檔在網路傳檔印刷,最後成品由快遞公司去配送,也十分方便的,因為有改變才能在下一個挑戰中存活,在適者生存下,商機也會再來的。
日本古文化 東京神田神保町古書街
「書本」長久以來不僅儲存一國文化、歷史和特有的民俗風土,更是儲存先人無數智慧的結晶。日本是一個擁有一千多年漢字文化、佛教的文明古國,西方文明自15世紀大航海時代引進日本,由日本九州、大阪堺等地方傳入,尤其荷蘭的「蘭學」,促成日本在天文、物理、醫學上很重要的西學東漸新知的轉移地,加上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全盤西方之下,很多西方科技大量為日本吸收、翻譯、應用。
在東京市區中央線的狹長谷地,由神田一路到四之谷,延伸到新宿,兩邊有很多著名大學,其明治法律學校為今日明治大學、英吉利法律學校為今日中央大學、日本法律學校為今日的日本大學,所以1880年代由於這些法律學校群聚之下,神保町一帶也成為當時法律書籍一條街,供這些大學的師生來購買,不僅如此,其他各地大阪、京都到九州、仙台,相關法律書籍,也都以此為集散地,後來法律之外的學校林立,也開始販售法律之外各種教本書籍。
經過一百四十多年的發展,一些日本大出版社如岩波書店、小學館也都在此立足。目前有200家書店,其中116家專營古書,是世界最大古書集中地,比法國賽納河畔古書街更具規模。古書店經營非有專業、專門別類知識不可,因為年代久遠,太多的分門別類,若不能知道它的真正價值,也許孤本世上只有一冊或極少數自然水漲船高,透過價格評估,在買賣之間來創造利潤。往往一整套比單獨冊書俱有價值,如珍貴小卷的奈良法隆寺《百萬塔陀羅尼經》,價值上千萬台幣,一頁500多年前的古騰堡印刷四十二行聖經(一本很少人買得起)要多少錢呢?其紙本、羊皮紙價格出入很大,但在神保町地方都能拿得出來,可見資本雄厚,以及市場仍有需求,才是「有行有市」,買賣各取所需,百年古書一條街的存在感,在那裡逛,猶如走入書本歷史的時光隧道。
談印刷品與電影院 優勢為何?
在三十年以前,印刷品肯定是「大眾傳播媒體」主流,今天電子書、網路傳播、社群傳播迅速普及,尤其自2007年iPhone智慧手機出現之後,印刷傳媒包括報紙,迅速的被打成「次傳媒」,因為在傳播速度、廣度較受限。今天喜好閱讀紙本、實體傳媒的資深公民還是不少,仍會擁護紙本媒材,但多數人已有很多時間不碰印刷傳媒。
所以本文要談的是,今天看電影、錄影影集,一定要上電影院,或從電視去看影集嗎?大家都知道透過智慧手機、裝置及各式各樣的播放工具都可以隨時追劇、目不轉睛的看,甚至有些司機會把手機放在方向盤上來看劇,而為人所詬病。今天行進間走路邊看手機的人大有人在,但行進間邊看報紙的人,筆者數十年來也只看過一次。以前在飛機機艙內只能看印刷品、書冊,不能使用智慧型裝置,怕電磁波影響飛航訊號的收集,今天多數航班對以前十分嚴格的手機及3C電子用品的使用已十分的寬容,因此印刷品就連在飛機上的一點點優勢也沒了,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下,怕有接觸感染的機率,所以連印刷品也不放了,大家全副武裝上飛機,甚至不能上洗手間,改穿紙尿褲。那麼在同樣情況,播放電影的電影院,這段期間生意也下降許多,一如印刷品在傳媒上失勢的情況,電影院有冷氣、舒適座椅、立體環繞音響,甚至支援3D立體播放,更臨場逼真,看著大銀幕又有舒適的環境,花一些門票、時間,仍不少人喜好這一種氛圍,也有人把自家打造成一座電影院,像胡志明市的越南總統,就有「總統級」的電影院存在。在長途飛歐洲、美國,單程十五小時左右的飛行,有時也會追劇,看過在不同時代飛機上的屏幕,有極大差距,二十年前的屏幕不僅小,光度也不足,在耳機音響也遜色許多,看是看了一部又一部,但要和電影相比仍有一大段差距。這一如問一個人吃飯了沒有?是的!吃是吃了,卻只是為填飽肚子,談不上美味,那麼上豪華餐廳去吃一頓,食材費用佔不了三成,四成都花費在裝潢、餐具及服務上面。
回到印刷品既沒聲光、動畫,在目前新一代傳媒面前有所失色,但印刷品的細緻性,可有長久保存及自然光下即可檢視的優點,這是電子傳媒無法取代的。事實上在印刷品的出版背後,有一群相當水平的編輯者在努力,和目前多數網路不用付費的電子傳媒、自媒體的素質,可能還是有一段相當的優勢。所以在未來印刷品都還是會以不同質感、加工,如使用不同金屬光澤的媒材、3D列印、螢光色或壓凸有質感的製作來發展,因此進電影院的付費享受及體驗,它和印刷品也都有異曲同工的優勢。
愛克發Jeti Tauro H3300 LED
因應建材噴列
愛克發Jeti Tauro H3300 LED平捲二用UV噴墨機,使用LED UV固化科技,在帆布、紙張、吸收及非吸收媒材上都很好用,採用Ricoh高速噴墨頭,以6色4C+Lc、Lk來維持中性色平衡,也可採用4C+打底墨及上光墨,影像解析度為635×1200 dpi,產能453 m2/h。單捲最大可列印材料寬度為3.3公尺。透過Asanti驅動控制印刷程序從印前到印刷與後加工,是一台高負載的平捲二用機,堅固耐用、可輕鬆應付重度工作負載,自動化高,可因應一天多班與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產。
愛克發在墨水研發有很深入化學背景,其廣色域的色彩表現、特殊媒材應用,提供建材有更廣泛的使用可行性。www.agfagraphics.com。
少子化VS延後退休的習題
近半年台灣人口呈現負成長,這是一個時代議題,三、五十年前生一個孩子容易,養一個孩子雖然不易,但至少父母願放棄自我享受去支撐孩子們的養育,後來才出現「頂客族」,也就是以自我享樂為主,不想生子女,更不想有孩子們羈絆。在1980年代平均每年有37.8萬名新生兒,龍年更達44萬人之多,是今天的兩倍。現今也有很多科技人成天在輻射環境、日夜顛倒工作,造成十個新生兒之中就有一個是人工受孕。台灣在這次疫情3~5月的禁足令下,也許過九個月會有一批因為有時間「做人」而出生的嬰兒潮也說不定。在1970年代紐約曾發生一次大停電,那時候沒有手機,最忙的人,居然是平日要人扶著過馬路的視障者,因為電話亭裡也沒有光,大家撥不了電話,但對視障者而言,要撥電話鍵不用看,隨手一撥就通,這次大停電民眾在家沒事,紐約在九個月後迎來一陣嬰兒潮。相信不少台商、台幹在回台灣之後不再往中原流蕩,也會定下心來生育,那麼可以舒緩一部份少子化的「國家問題」。
多年來大家都把65歲當成一個步入老年的門檻,那麼全球在1950年時,1~14歲人口佔34.3%,65歲以上只有5.1%,也就是未來生之者眾,食之者寡。到2019年1~14歲降為25.6%,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9.1%,增加了4%,預計到2030年,年輕15歲以下只佔23.6%,老年人口增為11.7%,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情況恐加劇,要養的人更多。像中國一胎化之下,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如果父母65歲退休,祖父母仍在,那麼一個人要養6個退休者,說不定孩子還仍會向父母伸手要錢,也許你夠聰明想到配偶,但他或她仍有高堂要養也不輕鬆呀!
日本社會推行65歲後重返職場多年,老人家在高速公路當收費員、大廈管理員,或是生產單位的助役工作。所以將來一定要使60歲老人持續學習,保有好體力、腦力、反應力,若延長到70歲退休的話,又多5年,可增加八分之一人力,也許僅有十分之一的效益,至少可使待養、待照顧老年人口降20%(以90歲減65歲為25年),一如機器設備延長保固、延續工作,相對職場人手不足多10%也多少有助益的。
在變動時代現金為王 可彈性使用
日本重要投資「獨角獸」的SoftBank軟銀集團,由韓裔日本人孫正義經營得有聲有色,透過數次對阿里巴巴集團的控股與投資回報,大大墊起了軟銀的地位,也成為日本首富。其軟銀的投資團隊,十多年下來在全世界可說無往不利。
但到2019年軟銀在全世界呼風喚雨的能力失靈,在美國無印良品「MUJI U.S.A」的投資失利,更在7月宣告倒閉,負債高達67億日圓;另外投資共享辦公室WeWork也失利。軟銀在2019年虧損達到7,500億日圓,比前一年賺1.4兆日圓相差很大,在2020年一陣新冠肺炎的急凍,市場如一片冰凍大地,動物們找不到地面上可吃的食物。於是孫正義在3月時,決定出售高達410億美元的資產轉換成現金,這對於一個長期用錢來賺錢的公司是一個逆向操作,有台幣1.26兆的資金在手,並不是對外投資,而是選擇買回庫藏股,以維持自家股價安定。在全球經濟不安定的情況下,軟銀仍積極投入通訊網路購物公司,在一番努力之後,在2020年7月7日,軟銀股價站上6,190點,是自2000年網路泡沫化之後的高點,可見在3月份軟銀將手中現金投入買回自家股票,保住全體企業的股票價值,自3月份低點到7月中已反彈130%,是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