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購單來電即mail,電話:(04)2287-6387
 

 
  賀 精進求是沈榮津部長榮任副閣揆
 
沈榮津部長是繼杜紫軍部長,第二位由工業局長之後,一路經濟部常次、政次到部長,在公職服務40多年,由基層做起,如果以今天來看,沈副座已是古時候的右相,在皇帝和左相之下的高位。從2013年擔任工業局長時,因服貿條款的關係,和我們印刷界有近半年時間經常為溝通,消彌對服貿的疑慮,當時沈局長不辭勞苦,南來北往和印刷業界溝通說明釋疑,是一位十分難得的政務人員。這次已屆六十九歲之年,蔡政府仍倚重他溝通實幹長才,在三月到四月之間,以口罩國家隊的打造,一是精密機械團隊,在42天內打造生產口罩的92部口罩機,並且協調紡織研究所,打造最核心的熔噴布,使口罩製造的材料供應無虞,由日產133萬片,上升到1,500萬片、2,000萬片,使第一線醫護人員免於2003年SARS非典型感染多位醫護人員死亡的慘劇重演,同時國民也是每星期有5片口罩可用(初期少一點),更有餘力給友邦捐助。今天口罩生產已可以外銷,每天一千萬片,光是印刷口罩夾,每天就達200萬片,印刷業有少數加入國家口罩隊,也正摩拳擦掌準備大量外銷,另闢財源。因為沈部長每天都盯著團隊,到半夜1、2點,隔天一早8點又上班,所以在這要求經濟復甦的時期,比起集名氣天天在做秀的「順時中」,沈副座更是擔任蘇內閣的動力火車頭,再次衝衝衝。
人生豐收的果實是甘美的,在經歷風暴後果子仍在樹上才算有收成。前面談到杜紫軍局長以博士學者出身,沈老則由基礎苦幹做起,兩人有瑜亮情節,但沈榮津在主任秘書、工業局副局長之後,就被貶為放牛工作,管理四散各地的工業區、加工出口區,但沈老把這塊業務做得有聲有色,並且活用閒置土地、廠房,他的手機到回任工業局長都是24小時開機,大家都可找到他通話協商,後來因為杜局長高升下,沈榮津在沉潛幾年之後,又主工業局重任,在服貿期間,不只撒下2,000多萬元協助印刷業,更為高雄市設立R7的計劃拍板,使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今天由經濟部長職再往上榮升,相信以他的廣泛人脈及慎謀能斷的個性,又能在職場上發光發熱。
人生在得志時不要恃才傲物,看不起底下的人。反之失志時,也要一步一腳印,不要氣餒,厚積薄發。在一年多美中貿易摩擦下,台商數以百計的陸續要回台灣投資,大家都喊著台灣沒人、沒土地、沒電樣樣缺,沈部長因為幾年前掌管工業區、加工出口區的工作,幾乎沒有人說要土地要不到,缺人很簡單,薪水、待遇、工作條件好一些就可吸引一堆人。並拓展綠能風力發電,來協助火力發電的不足,才使台商安心回來,凡事準備好,事事就無意外困難在。
 
  振興三倍券紙本吃香 印刷廠多賺一些
 

政府為振興受疫情後的各行各業,希望透過國內消費來帶動國家的景氣循環,本來最不花錢的方式就是直接發放現金,但怕民眾拿到現金會選擇存起來沒流通,達不到預期的振興效果,所以才想到讓民眾出1,000元,可以獲得3,000元的振興券,或是採用「無實體」發行的數位券,由信用卡銀行、行動支付等業者分別承辦,每人只能擇一綁定。也因為相關規則與領取方式多元,相對使民眾不易理解,也許就是這樣的緣故,造成多數人都選擇領取實體券。起初預計發行1,200萬份振興券,透過由各地郵局、便利超商來發放,自7月初開始預購之後,發現實體消費券受到較大的歡迎,所以1,200萬份不夠用,只好加印到1,700萬份。期間也發生部份原先綁定卡片的民眾,因為看到實體券在部份店家享有特定優惠,所以也有人選擇解除信用卡綁定,回到紙本實體券的兌換。
三倍券的面額規劃一份共9張,200元5張、500元4張,以鈔票等級防偽印刷,全國只有中央印製廠、財政部印刷廠、永豐紙業可以承印,每一張都可透過驗鈔機來檢驗。而根據政府日前公佈的振興券成本,共花22.56億元,包含印刷費6.7億元、封袋費8000萬、宣傳費1億2900萬,金融兌付與系統開發10.6億元。在經濟不景氣下民眾的反應兩極。
政府樂觀估計500億的消費券,可帶動700億的消費,在電子平台、卡片優惠帶動下,或許有1,000億的消費效應,大約拉動0.53%的全國GDP產值。對於這次發放振興三倍券的,相信未來將被重新審視它的效應如何?

新冠疫情加速AI及虛擬傳媒的應用
2020年在一場新冠疫情限制下,人們活動及擔心被感染的心情,達到一個極度侷限的地步,在未來透過機器人及AI工智慧來協助人們的研發工作,也將更積極前往快速推動,若透過機器人來協助檢疫,可降低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並應用機器人在隔離場所來送餐、清潔等。而機器人的指令程式可說數以千萬計,透過雲端連結分享也就不必重複學習,這一點是我們人類辦不到的。
由日本研發出的「富岳電腦」,其演算能力是目前世界第一,比起八年前「京電腦」的演算能力增加了40倍,未來將應用於氣象預報或國家大數據的預測工作。在這一次疫情,也做相關新冠肺炎病毒的各項傳播途徑的預測工作,包括感染途徑的追蹤模擬,像是以飛沫及凝膠氣化病毒,在室內若是有多少人,彼此距離到室內空調的風向,產生不同的傳染散播模式等多元資訊及場景模擬,提供專家做為防疫參考,並提出建議。一如在高密度乘載的通勤列車內,若開啟上方換氣窗,可降低多數站立乘客彼此間的感染,但座位上的乘客則不會受到外氣的保護等等。別看這小小空間的模擬,這計算容量是很巨大的,所以相關學者對於疫情的發展預測,很多也是用AI人工智慧下去做計算推演出來的。
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普及的時代,在替代人力及疫情防範工作的資訊化管理,也受到相當重視,畢竟在防範疫情擴散的同時,一定會降低經濟及消費行為的進行,所以改用線上購物、視訊會議,取代有接觸的消費及溝通,也因此開啟不少新商機,這就是因疫情推波助瀾下所帶來的發展。在這次疫情中,很多人被迫只能在家中乖乖待著,想不到這段期間在家閱讀的人,增加有40%之多,另一方面透過電子書閱讀的人也上升達到86%。今天(7月)在美國的大學已有8%採取網路教學,23%是實體及虛擬教學混合方式,但美國在地學生還好,而身處台灣或是回不到美國的外國學生,由於時差,也必須配合在半夜起身到屏幕前,供教授來點名、上課互動,這也是很無奈,但也只能配合。遊戲相關產業在這一波疫情中也大大展開業務,這也是在家空閒打發的消遣娛樂,另外利用網路購物以及數位內容的人,比實體印刷內容的人增加,這種變化也都是在意料之中,反之對實體資訊載體的印刷產業就有相當不利的影響。

台灣競爭力在洛桑IMD排名11名
2020年6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佈全世界各國競爭力排名,台灣來到第11名(上升5名),在亞太地區僅次於第1名新加坡、第5名香港居第三,中國排在20名,日本則排在34名。台灣在四大類指標中,「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分別為第17名、第9名、第12名與第15名;其中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排名都進步,尤其政府效能表現傑出,進入全球前10名內,這是自2016年以來最佳表現。
在政治動盪不安下,香港競爭力原來第2名的退至第5名,今後也可能再下降。中國排20名(下降6名),在新冠疫情之後,其政治動盪面仍有一些徵候在,南韓第23名(上升5名),美國最慘,由第3名退至第10名,可見疫情重創。
在這一次新冠疫情COVID-19侵襲下,使全世界很多國家受損嚴重,是否會有第二波疫情發生大家都十分擔心,事實上世界任何國家領導人在防疫及經濟活動的復甦上都是兩面刃,是要選擇一些人「病死」,還是多數經濟弱勢的人「餓死」,這十分為難,說實在的,美國勢必要面對很多死亡的事實,到底美國多了新冠疫情死亡20多萬人(2020年5月),過往美國每年又有20多萬人死於流感病毒,在新冠肺炎爆發後,流感病毒死亡人數也可能大幅下降。
總的來說,台商因為在中國製造已不容易,加上流感疫情與美中貿易摩擦下,台商有很多選擇回台投資,也都促成台灣經濟及生產、消費上的提升,至於台灣失業率攀升,這也會在疫情結束後,大幅消費及外貿、旅遊中得到相對的復甦狀況。

台灣2019年紙張、紙板進出口及使用量
一、進口紙張、紙板情況
2019年台灣進口126萬公噸,比2018年的125.7萬噸略增0.4%。其中塗佈銅版紙進口為30萬公噸弱,近25%佔比;其次為未塗佈道林、模造紙,共25萬公噸,佔18.25%;第三牛皮紙19.3萬公噸,佔15.3%;第四工業用紙17.6萬公噸,佔13.96%。第五白紙板17萬公噸,佔13.49%。這五項共佔進口紙86%,其他各項都未滿10萬公噸,佔比較小,其中新聞紙為8.3萬公噸,佔7.48%。

二、出口紙張、紙板情況
2019年台灣紙張總出口量為147萬公噸,比2018略減4,000公噸,比進口多20.9萬公噸,台灣在加入WTO,紙張及卡紙仍維持出超狀況,2019年出口增加7.5%。其中工業用紙87萬公噸、牛皮紙18.5萬公噸、白紙板18.1萬公噸,這三項工業及包裝用紙就佔84%,主要是中國大陸在限廢之下,廢止進口大致停滯,不能進口,台灣榮成、正隆在台灣進口廢紙在台灣煮廢漿,再行製成工業用紙有關。

三、台灣紙張及紙板消費
2019年全年紙張及紙板消廢總量為4,116萬公噸,比前一年微減0.64%,人均年用紙量為179公斤,與2004年高峰達229公斤只剩78.2%。在2008年全年用紙量409萬公噸,文化用紙佔33%,工業用紙佔54.6%。而一路下來到2009年,因為金融海嘯只剩380.5萬公噸。2018年紙張及紙板消費總量一路維持在414.3萬公噸,文化用紙下降到25%佔比,反之工業用紙上升到61.2%,有12%增長,文化用紙則下降19%相對百分比。到2019年工業用紙更上升到63.6%,文化用紙更下降到23.5%。可見台灣十一年來在文化、宣傳傳播用紙下降30%的現況。
四、紙張及紙板用紙統計意涵
如果紙張及紙板統計,僅從數據看是紙業生產及本地紙、進口紙的銷售資訊而已。從另一方也就是印刷業方面,11年(2008~2019年)總的紙張、紙板消費量相差在2%以內,但內容上工業用紙由54.6%佔比上升到63.6%,增加16.5%,表示做包裝印刷平均有1.5%的年成長率(平均沒有複利計算)。而文化用紙含宣傳用薄紙,由33%下降到23.5%,下降幅度達到28.8%,每年降幅達到2.62%。這是一個十分重大的警訊,因為工業用紙幾乎是單面印刷,而文化、宣傳用紙約80%是雙面印刷,表示在總用量消長之間,印刷業的加工值變少了。當然工業用紙有4色之外,5色、6色,甚至水性上光、UV印刷,提高了一面印刷的附加價值。
在很多包裝材料廠,一貫化的離線上光、裱膜,到燙金、模切、糊盒的加工,又比文化印刷的裝訂更有附加價值,從統計數字來看印刷產業的消長,可供經營者找到紙張、紙板印刷的發展趨向。

高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第14屆第二次大會
在疫情影響下,高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本來在四月份的年會延到6月20日舉行,而2020年度都快過一半,才開會做上一年度的審議,以及新年度的工作計畫及預算通過案。
在6月20日假高雄市巨蛋站的博愛二路原大八飯店晶綺盛宴三樓舉開,由王進麟理事長主持,與會貴賓有台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陸兆友理事長、中華民國印刷商業會聯合會由曾永森常務理事代表、台中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張金榮理事長、台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黃建東理事長、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葉振璧理事長、黃義盛名譽理事長、會員代表等,一共兩百多人與會。在會務報告中,有多數會員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業績上有10~30%不等的衰退,目前疫情趨緩,大家才可以鬆一口氣。在會員數方面,也由原本164家,減少5家,會員代表數也由174人減少5名共169名。對於108年度歲入、歲出及新年度工作計畫及預算書皆獲得決議通過。在議程結束之後,進行子女獎學金的頒發。
本刊陳發行人致詞表示,因疫情國外大展會延期,德國DRUPA 2020也延到2021年4月舉開,TIGAX 20也由9月17號延至12月10~13日舉行,原定9月17日將舉行TIGAX參廠商展前媒體發表會,各縣市印刷公會代表也先後致詞,會後餐敘。

世界會展產業走出冷凍庫 正解凍中
全世界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國際展覽會,不過自2020年第二季以來,被拖進急速冷凍庫,像全球印刷界最大盛事德國DRUPA 2020,本來應在6月下旬舉行,也延至2021年4月舉行,使得這一些參展廠商本來已經準備好,想要在DRUPA20展會上揮一支全壘打,卻不見球投來,也就只能揮空棒。所以Koenig & Bauer科尼希鮑爾公司選擇在6月下旬,舉行8天一系列的全球網路線上發表會,以解決市場訂單閉鎖的燃眉之急,這也是在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我們TIGAX 20本來原定9月開展,也移至12月10~13日舉開,為了滿足多數有興趣一探世界印刷設備,TIAGX主辦單位將在9月17日假台北福華大飯店召開「TIGAX 2020 & DRUPA 2021參展商創新科技新機媒體發表會」,使廠家原本應在DRUPA 2020發表的產品,透過PPT講解,也使印刷、包裝及相關業界,能提早三個月在9月17日搶先探索。在疫情舒緩及政府許可下,7月份陸續有萬人展覽會舉行,對於見底的航空業、旅館業、餐飲業及各行各業帶來久違的商機,相信台灣的疫情防治也有助於提升國家能見度及國際地位,對經濟有正面作用。

Shimano島野 自行車需求大供不應求
日本Shimano島野公司在自行車最主要的變速零件上取得50%以上的市佔率,歐洲在五月份疫情解禁下,民眾改自行車上班、上街及運動的需求大增,Shimano公司在自行車整體的變速系統上,從代步車、運動款到專道登山自行車,都居世界最主要的供應商地位。
所以自行車廠也都要看Shimano公司的配額,才能出貨,平日的研發在材料及鋼材的焠火硬化、加工上面,Shimano有他們長年別人無法相比的耐用性,所以廣受世界自行車界的信賴,形成今天不可動搖的地位。另外Shimano公司在釣魚用釣線收卷器方面,同樣具有相當地位,其競爭對手也包括Ryobi在內。

教電腦AI人工智慧 辨識各種知識成為職業
一個嬰兒出生下來,有一部份知識來自DNA的基因遺傳,因為像哺乳類的小老鼠、小孩子一定要會「認奶」,有哺乳才能有養份來源,才能存活,一如綠蠵龜,一旦從海灘上孵化後,一定要朝向大海爬去,若無法游向海邊求生的小海龜,一定會滅絕不存在的。所以有不少的「本能」是來自基因遺傳。而人類很多的知識、智慧大多都是來自後天的學習,像小孩子起初看到火不會怕,是因為亮亮的、好奇去觸摸被火燙傷了,自然縮手,下次就曉得這種亮亮熱熱的火不能摸,否則會燙傷的。
人和機器人不同,人有先天的遺傳知能,機器人則完全一片空白,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都是在學習中增長知識,父母會的語文,他們的小孩也是要自己去學才會。但機器人不同,在完成人工智慧程式後,可以馬上就會、就懂,並可複製到其他幾百部、上千部機器上,可以做同樣的一個動作,俱備某一種感知的辨認能力,因此這些檔案、程式,也必須先有人來做這些資料的收集、辨識及撰寫。若人工智慧俱有的分辨感知能力,就可透過它來收集近觀賣場商品資料,如辨識性別、年齡、裝扮,以及消費者第一眼看向何處與臉部表情蒐集等等,這一些在十秒內發生的消費行為,交由人工智慧在現場做蒐集,遠比起一個人拿著問券找人做調查不費人力,最重要的是視覺式的影像收集分析,比起問券項目式,消費者依個人不同喜好程度勾選要有效許多,前提就必須有人來編寫程式,結合不同影像,去做資料檔的建立。
在目前這一些「教」電腦的AI人工智慧的資料檔建立,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不同領域應用,正方興未艾。日前日本講談社推動結合AI與人類技術的「TEZUKA2020」計畫,旨在打造有手塚治虫精神的新漫畫,透過將手塚治虫作品故事小說化並進行拆解,由AI產生手塚風格的故事大綱與人物設定。作品中人物臉部造型的設定與描繪也是由AI進行分析,並將手塚治虫作品的角色建立資料庫,借助NVIDIA的AI框架技術,最後完成各主角的人物形象。但對於這位已故漫畫家作品熟知的老粉絲來說,其作品到底有沒有手塚治虫的精神,相信在每一個人的感受上都有所不同。
同樣的情況,如果透過電腦人工智慧,未來要再請鄧麗君來唱新歌曲,那麼鄧麗君的發聲、唱腔、轉音、尾音等歌唱技巧是基本數,在不同時節又有不同的唱腔技巧運用,把老靈魂用人工智慧及混音「唱」出來,再和原來錄音所唱歌曲相比對,改善其中的變化不相似的地方,這固然可用電腦音頻去分析,但是歌是要唱給人聽的,所以人的分辨、意見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因為人類才是真確與否的評判者。在未來這一種「老師」不是教人,而是教人工智慧,用知識去賺錢的人,也必須俱備某一方面能力,他們也許像配音員一樣,是一種「聲優」,也是為配音不同影片、卡通而存在的職業。

威尼斯書店的防洪法 用浴缸放書
義大利威尼斯是一個古老水都,也不乏有各式各樣的精品店、紀念品店,其中包含名列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沉船書店(Libreria Acqua Alta),也是唯一在海平面以下的書店,由一名威尼斯退休的貢多拉船夫所開設,它的特色是把書籍裝在威尼斯傳統的貢多拉船上,在走道上也有四、五個浴缸,同樣也都擺滿各式各樣的書,而貢多拉船是威尼斯的特色,但放了不少浴缸就有很新奇了!
店主人表示,這船是真的可以在運河上行駛,而浴缸也是不得已,因為近年威尼斯高海潮,加上有時暴雨,水宣洩不出去,就會往市區裡漲上來,所以整個市區全成水域,最高甚至到小腿肚那麼高,所以也只有把書放到離地50公分高的地方,才不會在突然有水患時,下方的書被水泡壞了。而且貢多拉船會浮,浴缸也會浮,所以把書放在船上、浴缸,書不僅不會進水,若水位太高時,船和浴缸也都會浮起來,不怕會泡到水。

當中國放棄經濟成長策略之下
近三十年的經濟,是人類有經濟歷史以來最大經濟體、最大成長的奇蹟,因為人口、經濟量體大,尤其中國人口眾多、素質整齊下,自1990年成為一波又一波全球海外赴中國投資的目標,且在2001年中國以開發中國家加入WTO,享受了很多關稅上可以減免的優勢,並且中國本身市場的開放也有所延宕之下,佔了不少便宜。
中國在1990年代的經濟成長,是以每一年兩位數,甚至達到15%的巨幅成長。在1990年中國人均用紙量才6.8公斤左右,到加入WTO後的2002年,中國每年使用紙張、卡紙量,已達到3.3倍的用紙增長,追及日本,並在十多年之後,中國人均用紙量是日本三倍,更超過美國的8,000萬噸,達到1.02億噸,另外在不動產拉抬之下,中國的錢可說是淹腳目。但近五年來中國經濟成長,由雙位數10%以上,變成保7%,到2018年也有6.5%成長,在2020年的中國人大會、政協委員會上,中國領導人宣佈放棄以經濟高成長為目標,以穩定人民在疫情下的生活為福祉,因為遭受兩邊的夾擊,一方面是外貿產業外移失速,加上美中貿易大戰的衝擊,外銷不振,越南方面也取代大部份重要外銷項目。但中國也有所策略,其中特斯拉的上海廠,可以說是代表拉攏世界級科技大廠的典型,其特斯拉的生產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為了要有多少產值及外銷收入,是冒著中國電動車廠倒了一地,一定要把強者引進來,尤其特斯拉的股票市值已超越日本豐田汽車,成為世界市值最高的汽車廠,這種研發能量及商業模式是中國極需要的,因為如中國比亞迪等電動車廠,都是採平凡的做法,無法有突破性的發展,以中國的術語叫做「騰籠換鳥」,把一隻低階八哥鳥,換成一隻百靈鳥,不僅會唱又漂亮,有特斯拉模式才可能帶來新的生產模式及市場競爭力。
中國的經濟在新冠疫情下受到重大打擊,加上六、七月長江水患,黃河流域也發生巨大洪水災害,所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經濟要走救助底層的小民、小農的地攤經濟,而國家主席仍以有錢人、大企業的發展來拉動經濟不墜。在美中貿易長久對立,加上相互撤除領事館風波之下,所以有人說要兩保,一保自身的身體健康,二保是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轉,相信人若不平安談什麼都是枉然,企業要掌控客戶、確保利潤才能再走下去,也就是求平安大於添福、添壽的願景。

壯佳果紙袋 在2020年疫情業績逆勢成長15%
2020年迎來一隻大瘟神COVID-19病毒,多數人被搞得人仰馬翻,生意呈雪崩式下降,台灣紙袋大廠壯佳果公司,1年生產20多億個紙袋,在這波疫情營收不但沒有影響,今年更預計可逆勢成長15%,最近又接下衛福部的口罩包裝紙袋1億枚訂單,若幾毛錢一個,也多出幾千萬的生意,加上疫情期間餐廳外帶需求增加,所以各項包裝紙袋、紙盒也大幅成長。同樣在水果套袋的研發,因應不同季節、不同水果特性,壯佳果公司盧壯興會長一刻也不停的在動腦筋。對於食品紙袋因為直接接觸食物,紙質要講究,不能用回收紙;對於接觸剛起鍋的炸雞,即使油墨遇到高溫也必須無毒,所以為了健康,壯佳果選用長纖維針葉木漿,可耐高溫的紙袋,這都是盧會長所說的良心事業。

企圖心應配合市場 滲透力才有效
有企圖心往前、向上絕對是一件好事,若沒有採取行動也都是一場空談的夢想而已。企業自然要有企圖心,不僅要活得久,更要枝繁葉茂活得有精神與影響力,而要做一些衝刺不太難,企業有要如何保持長青、歷久而彌新呢?相信不只是對企業家的試煉,更是全體員工有凝聚力與休戚與共的向上提升目標和努力,引領企業成長與獲利無他,一是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滲透力,這是一場豪賭,每一個人對未來是有所想像和期盼的,但如何把最重要的研發資源用在最有利的地方上,一如在棋賽中每一步棋都要考慮再三,若不下棋子這盤棋局也走不下去,所以對研發方向及市場發展、搭配更要步步為營,如何使研發成果搭上市場最有利的動能,不只要叫好,更要叫座,獲得用戶的肯定及購買,才算是成功的。
自1993年IPEX伯明罕印刷機材展,有Indigo及Xeikon兩家公司發展無版數位列印設備,推出Indigo P1000單張紙液態墨電子成像列印機,以及Xeikon DCP-1的10筒數位電子色粉成像列印機,他們都展現了十分強烈的企圖心。但27年過去了,在今天的數位列印設備市場上,兩家公司取得市場滲透力仍十分有限,而且科技腳步似乎沒有站在這兩家公司的電子成像科技這一邊,而是朝向噴墨列印科技方向走去,看來Indigo及Xeikon在印刷市場的滲透力將日薄西山。
在噴墨科技抬頭的當口,客戶卻是一連串保持觀望態度,主要不是因為設備上的問題,而是要如何養這樣嬌貴的機器,尤其墨水成本十分驚人,也許不用CTP印版、校版、校色,但噴墨墨水一公升要4,000元,往往會使用戶在列印500份之後就受不了,成本太貴了!所以在凹版印刷,其地磚、壁紙有了噴墨列印後,在紡織品個性化的布料設計及噴列,都有一定市場的接受程度。不過好歸好,要再往前做全面性更新,甚至再等一部新噴墨設備也等兩年多,可見是在不同的成本、數量或速度考量。凹印機每分鐘可印刷600米,印一萬公尺16分40秒就完成,噴墨機每分鐘150米,需要花66分40秒,那麼在裝版、校版、校色應該很有利基才對,其實不然,要再等等,因為原有設備仍在折舊中要回本才行。
所以在新廠是一切從頭開始,新科技滲透容易,而且根深蒂固,反之既有設備、人力及客戶習慣,想翻轉仍要有更大動能誘因才走得動,所以在新科技應用及滲透力較困難,除非這一個組織有變革性基因在,所以您的企圖心,應建立在有市場穿透力的產品優勢及行銷手法,才能達到擴展新市場的效果。

印刷業也要逐新式網路行銷而居
印刷業是一種傳統實體印刷品生產行業,但印刷品內容的數位化,在1995年就用數位合版方式,不久成為名片網路合版印刷的商業模式。到今天經一番淘汰下,仍有好幾家網路印刷服務同業仍每天堅實在運作,在所有行業中成為一個典範,將印刷這一個古老Analog對數不能傳輸生產完全自動化方式。在ERP系統上做資訊流,而且自接單到成品完全不假業務之手,依排編組大版、CTP出版,印刷資訊傳遞到加工成品、流程安排,也都用ERP數位演算,最後會計帳到MIS生產效益及利潤評估,完全在資訊系統下進行,在2007年海德堡舒海爾總裁在研討會中,就曾盛讚台灣印刷業為Web to Print網路合版印刷成功的典範。
相對於網路合版印刷業大筆金錢、心力在網路及伺服管理上,寫下各式專用的軟體,其花費是數以千萬計,造就每年十億元以上的營收,在利潤方面要比傳統印刷業為高。目前多數中、大型印刷廠在網路經營上,大多都很制式化、聊備一格,幾乎很少引人關注內容及營運,在招募員工上也不俱有吸引力,相對合版印刷業界有三十多位高薪的人才,每年三、四千萬在網路更新、硬體及軟體改進,網路頻寬一條又一條的建立也是一大筆花費,因為每天北、中、南合版的尾數如何整合,關係到利潤率至鉅,所以這一些花費是必要,也是值得的。一般印刷業要他們拿2~3%營業額在網路系統建構上,恐怕很困難。
在這段疫情時間裡,每天坐在公司裡被動行銷已成為姜太公釣魚離水三吋式營運,只有願者上鉤,在足不出戶的時間,大家有空在網路上逛,一家逛過一家,找好的、新的供應來源。像是印刷品的販售,在這一段時間實體店面變少,在網路銷售增加是一個事實。以前實體店面營業額佔95%,網路只有5%;在疫情期間實體店面只剩40%,但網路銷售卻有3倍的成長,達到15%,以全體營業額來說雖增加3倍,但在全體營業額也只提升10%而已。不過在實體銷售由95%變40%急遽下降之際,多了這10%的支撐,也算是把虧損期間做一個不少的彌補。若平日損益平衡點在70%,有30%稅前利益,那麼現在實體只有40%,若網路訂貨仍為5%,勢必虧損25%,現在網路多10%的營運,虧損變成15%,一下子大幅降低虧損,只剩原來60%。在未來實體面恢復之後,網路若只有15%降至10%的業績,平日也有小補呀!
由於在疫情期間,大家把外購變成一個新的習慣,連一些平日高貴的五星飯店,因為沒有顧客上門,工作人員也閒得發慌,加上一些食材也必須想辦法流轉銷出去,再買新貨呀!但要如何行銷呢?客人既然不進店,於是就在門口擺起小攤,撐起大傘在小桌上銷售新鮮好吃的五星級便當,這樣雖僅有平日銷售10%、15%的收入,但不無小補,也使大家多思考再創造一些新的點子,人在窮則變、變則通的法則下,只要肯思考總有一些出路的。所以客人不上門,開始販售好吃的五星級便當,在網路上也同樣可以購買的新營運模式,也改變幾十年來在店裡用餐的習性。同樣印刷業若要改變成網路接單模式,而且印刷內容也可以用數位檔在網路傳檔印刷,最後成品由快遞公司去配送,也十分方便的,因為有改變才能在下一個挑戰中存活,在適者生存下,商機也會再來的。

日本古文化 東京神田神保町古書街
「書本」長久以來不僅儲存一國文化、歷史和特有的民俗風土,更是儲存先人無數智慧的結晶。日本是一個擁有一千多年漢字文化、佛教的文明古國,西方文明自15世紀大航海時代引進日本,由日本九州、大阪堺等地方傳入,尤其荷蘭的「蘭學」,促成日本在天文、物理、醫學上很重要的西學東漸新知的轉移地,加上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全盤西方之下,很多西方科技大量為日本吸收、翻譯、應用。
在東京市區中央線的狹長谷地,由神田一路到四之谷,延伸到新宿,兩邊有很多著名大學,其明治法律學校為今日明治大學、英吉利法律學校為今日中央大學、日本法律學校為今日的日本大學,所以1880年代由於這些法律學校群聚之下,神保町一帶也成為當時法律書籍一條街,供這些大學的師生來購買,不僅如此,其他各地大阪、京都到九州、仙台,相關法律書籍,也都以此為集散地,後來法律之外的學校林立,也開始販售法律之外各種教本書籍。
經過一百四十多年的發展,一些日本大出版社如岩波書店、小學館也都在此立足。目前有200家書店,其中116家專營古書,是世界最大古書集中地,比法國賽納河畔古書街更具規模。古書店經營非有專業、專門別類知識不可,因為年代久遠,太多的分門別類,若不能知道它的真正價值,也許孤本世上只有一冊或極少數自然水漲船高,透過價格評估,在買賣之間來創造利潤。往往一整套比單獨冊書俱有價值,如珍貴小卷的奈良法隆寺《百萬塔陀羅尼經》,價值上千萬台幣,一頁500多年前的古騰堡印刷四十二行聖經(一本很少人買得起)要多少錢呢?其紙本、羊皮紙價格出入很大,但在神保町地方都能拿得出來,可見資本雄厚,以及市場仍有需求,才是「有行有市」,買賣各取所需,百年古書一條街的存在感,在那裡逛,猶如走入書本歷史的時光隧道。

談印刷品與電影院 優勢為何?
在三十年以前,印刷品肯定是「大眾傳播媒體」主流,今天電子書、網路傳播、社群傳播迅速普及,尤其自2007年iPhone智慧手機出現之後,印刷傳媒包括報紙,迅速的被打成「次傳媒」,因為在傳播速度、廣度較受限。今天喜好閱讀紙本、實體傳媒的資深公民還是不少,仍會擁護紙本媒材,但多數人已有很多時間不碰印刷傳媒。
所以本文要談的是,今天看電影、錄影影集,一定要上電影院,或從電視去看影集嗎?大家都知道透過智慧手機、裝置及各式各樣的播放工具都可以隨時追劇、目不轉睛的看,甚至有些司機會把手機放在方向盤上來看劇,而為人所詬病。今天行進間走路邊看手機的人大有人在,但行進間邊看報紙的人,筆者數十年來也只看過一次。以前在飛機機艙內只能看印刷品、書冊,不能使用智慧型裝置,怕電磁波影響飛航訊號的收集,今天多數航班對以前十分嚴格的手機及3C電子用品的使用已十分的寬容,因此印刷品就連在飛機上的一點點優勢也沒了,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下,怕有接觸感染的機率,所以連印刷品也不放了,大家全副武裝上飛機,甚至不能上洗手間,改穿紙尿褲。那麼在同樣情況,播放電影的電影院,這段期間生意也下降許多,一如印刷品在傳媒上失勢的情況,電影院有冷氣、舒適座椅、立體環繞音響,甚至支援3D立體播放,更臨場逼真,看著大銀幕又有舒適的環境,花一些門票、時間,仍不少人喜好這一種氛圍,也有人把自家打造成一座電影院,像胡志明市的越南總統,就有「總統級」的電影院存在。在長途飛歐洲、美國,單程十五小時左右的飛行,有時也會追劇,看過在不同時代飛機上的屏幕,有極大差距,二十年前的屏幕不僅小,光度也不足,在耳機音響也遜色許多,看是看了一部又一部,但要和電影相比仍有一大段差距。這一如問一個人吃飯了沒有?是的!吃是吃了,卻只是為填飽肚子,談不上美味,那麼上豪華餐廳去吃一頓,食材費用佔不了三成,四成都花費在裝潢、餐具及服務上面。
回到印刷品既沒聲光、動畫,在目前新一代傳媒面前有所失色,但印刷品的細緻性,可有長久保存及自然光下即可檢視的優點,這是電子傳媒無法取代的。事實上在印刷品的出版背後,有一群相當水平的編輯者在努力,和目前多數網路不用付費的電子傳媒、自媒體的素質,可能還是有一段相當的優勢。所以在未來印刷品都還是會以不同質感、加工,如使用不同金屬光澤的媒材、3D列印、螢光色或壓凸有質感的製作來發展,因此進電影院的付費享受及體驗,它和印刷品也都有異曲同工的優勢。

愛克發Jeti Tauro H3300 LED 因應建材噴列
愛克發Jeti Tauro H3300 LED平捲二用UV噴墨機,使用LED UV固化科技,在帆布、紙張、吸收及非吸收媒材上都很好用,採用Ricoh高速噴墨頭,以6色4C+Lc、Lk來維持中性色平衡,也可採用4C+打底墨及上光墨,影像解析度為635×1200 dpi,產能453 m2/h。單捲最大可列印材料寬度為3.3公尺。透過Asanti驅動控制印刷程序從印前到印刷與後加工,是一台高負載的平捲二用機,堅固耐用、可輕鬆應付重度工作負載,自動化高,可因應一天多班與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產。
愛克發在墨水研發有很深入化學背景,其廣色域的色彩表現、特殊媒材應用,提供建材有更廣泛的使用可行性。www.agfagraphics.com。

少子化VS延後退休的習題
近半年台灣人口呈現負成長,這是一個時代議題,三、五十年前生一個孩子容易,養一個孩子雖然不易,但至少父母願放棄自我享受去支撐孩子們的養育,後來才出現「頂客族」,也就是以自我享樂為主,不想生子女,更不想有孩子們羈絆。在1980年代平均每年有37.8萬名新生兒,龍年更達44萬人之多,是今天的兩倍。現今也有很多科技人成天在輻射環境、日夜顛倒工作,造成十個新生兒之中就有一個是人工受孕。台灣在這次疫情3~5月的禁足令下,也許過九個月會有一批因為有時間「做人」而出生的嬰兒潮也說不定。在1970年代紐約曾發生一次大停電,那時候沒有手機,最忙的人,居然是平日要人扶著過馬路的視障者,因為電話亭裡也沒有光,大家撥不了電話,但對視障者而言,要撥電話鍵不用看,隨手一撥就通,這次大停電民眾在家沒事,紐約在九個月後迎來一陣嬰兒潮。相信不少台商、台幹在回台灣之後不再往中原流蕩,也會定下心來生育,那麼可以舒緩一部份少子化的「國家問題」。
多年來大家都把65歲當成一個步入老年的門檻,那麼全球在1950年時,1~14歲人口佔34.3%,65歲以上只有5.1%,也就是未來生之者眾,食之者寡。到2019年1~14歲降為25.6%,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9.1%,增加了4%,預計到2030年,年輕15歲以下只佔23.6%,老年人口增為11.7%,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情況恐加劇,要養的人更多。像中國一胎化之下,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如果父母65歲退休,祖父母仍在,那麼一個人要養6個退休者,說不定孩子還仍會向父母伸手要錢,也許你夠聰明想到配偶,但他或她仍有高堂要養也不輕鬆呀!
日本社會推行65歲後重返職場多年,老人家在高速公路當收費員、大廈管理員,或是生產單位的助役工作。所以將來一定要使60歲老人持續學習,保有好體力、腦力、反應力,若延長到70歲退休的話,又多5年,可增加八分之一人力,也許僅有十分之一的效益,至少可使待養、待照顧老年人口降20%(以90歲減65歲為25年),一如機器設備延長保固、延續工作,相對職場人手不足多10%也多少有助益的。

在變動時代現金為王 可彈性使用
日本重要投資「獨角獸」的SoftBank軟銀集團,由韓裔日本人孫正義經營得有聲有色,透過數次對阿里巴巴集團的控股與投資回報,大大墊起了軟銀的地位,也成為日本首富。其軟銀的投資團隊,十多年下來在全世界可說無往不利。
但到2019年軟銀在全世界呼風喚雨的能力失靈,在美國無印良品「MUJI U.S.A」的投資失利,更在7月宣告倒閉,負債高達67億日圓;另外投資共享辦公室WeWork也失利。軟銀在2019年虧損達到7,500億日圓,比前一年賺1.4兆日圓相差很大,在2020年一陣新冠肺炎的急凍,市場如一片冰凍大地,動物們找不到地面上可吃的食物。於是孫正義在3月時,決定出售高達410億美元的資產轉換成現金,這對於一個長期用錢來賺錢的公司是一個逆向操作,有台幣1.26兆的資金在手,並不是對外投資,而是選擇買回庫藏股,以維持自家股價安定。在全球經濟不安定的情況下,軟銀仍積極投入通訊網路購物公司,在一番努力之後,在2020年7月7日,軟銀股價站上6,190點,是自2000年網路泡沫化之後的高點,可見在3月份軟銀將手中現金投入買回自家股票,保住全體企業的股票價值,自3月份低點到7月中已反彈130%,是重要的關鍵。

 
  Koenig & Bauer科尼希鮑爾在六月疫情秀肌肉
 
2020年全球印刷界的盛事,原定6月20~30日舉行的DRUPA德國杜塞道夫國際印刷暨紙業展,因為一隻新冠病毒而延期。全世界全年GDP也下修至少6%,而且這隻病毒反全球化,使大家都不能相互往來,連花了幾十年才建立的歐盟各國,也不能自由來去,其英國脫歐也成為微不足道的議題。由於飛機飛不了,所以各國物品的流動也大幅降低,單以一個口罩來說,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也是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其集團在台灣投資生產口罩,在今年4月時,新加坡疫情進入緊急狀態,於是希望自己公司生產的口罩運回新加坡救急,卻被台灣口罩禁止出口令給擋了下來,就算是100%外資廠在緊急狀況下,想自由買賣、進口物資,也都變得不可能(後來才以專案方式批准出口寄回)。而2020年的DRUPA展會也被迫延到2021年4月舉開。另外2020年東京奧運會也同樣延期一年舉辦,這對於參賽的選手可說是一個十分重大的負擔,也是非常痛苦難熬的歲月,因為疫情的關係,已不容易做訓練、保持體力及狀況,更要在老一歲之下拚成績。就有義大利單車選手,每天騎腳踏車送貨,一方面有一些收入,並保持體力及肌肉耐力,像很多設備廠、材料廠,四年累積的研發成果,想在2020年6月底秀給客戶看,以爭取大量訂單,為未來一年、一年半的業績打下基礎,殊不知延後十個月,使工廠訂單枯竭,加上財務系統十分吃緊,雖不比波音飛機公司那麼難過,但至少也要有足夠資金來多撐十個月。
Koenig & Bauer公司在DRUPA 2020是蓄勢待發的,因為疫情影響下,在6月16~19、22~25日,舉開為期8天一系列的全球線上網路發表會,以彌補DRUPA 2020延期至2021年4月時間落差,一方面希望...
 
  陳耿彬百歲攝影展-跨技藝的尖端影藝呈現
 

2020年是興台彩色印刷公司創辦人陳耿彬百歲紀念,公司向台中市文化局申請創辦人百歲攝影展,在7月18日假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第五展覽廳展出,在7月18日開幕典禮,除台中市文化局張大春局長及同仁之外,文化部李永得部長也親臨觀賞及致辭,黃國書立委特別推崇陳創辦人的技藝。由於網路科技時,老題材在新傳媒中也格外顯示出珍稀性,很多人慕名而來,有的不辭路途基隆、台南、高雄都有相關人士前來,大家對展出蒙太奇主視覺「老牛啊!快快回家」一圖,用了400多張相片為元素,以蒙太奇軟體演算出高61張、寬58張,共3,538張的小圖構成,高231.8公分、寬290公分的大型馬賽克影像主視覺,興台同仁不止發揮創意和科技,更用手工一張又一張貼了6個多小時才完成的,大圖裡有多數小圖來構成展會主視覺畫面。
看似6~80年前老照,以黑白及彩色呈現,裡面含有影像科技和藝術含量卻是最新、最尖端的,光是以主視覺「老牛啊!快快回家」,展出的相片是創作者拍完黑白底片後,用柯達精細微粒Microdol顯影液沖洗的,展出的近70年前「銀鹽相片」,是創作者在暗房內,用心把老人家背光下「黑臉」,將棉花團用細鐵絲綁成遮光物,在多邊位移把60%鏡頭投光檔下,使老者面容不會太暗有層次的表情,加上海邊天空日下一片亮光,用手遮陸上景物,加大15倍曝光,來營造天上雲彩,至少沖洗六、七張不理想相片後,才能就手以減光、增手法呈現出傳神表情及生動畫面,拍照是一瞬間技術及構圖藝術、沖洗相片卻是暗房技法的運作下,去呈現畫面藝術感覺。
在整個陳耿彬百歲攝影展的展出,除了老牛及晨曦映湖舟兩張,是由作者親自放大沖洗銀鹽相片之外,其他不論黑白藝術創作、報導攝影、生活家族照及彩色褪色復原織布上簾式彩照,都是以噴墨列印方式,在不同媒材上呈現。但在黑白相片數位化拍攝,是以目前最高階的Phase One IQ4 1.5億畫素(1.42萬×1.06萬畫素),使用120mm Micro微焦鏡頭,所以在這個新一代大尺寸CMOS感光元件拍攝下,得到每邊1.06萬畫素最高階成像,以180dpi畫素做輸出,幾乎可輸出60×60吋(1,520×1,520mm)的巨大畫面,反倒要看原來底片的銀鹽粒狀性及原來攝影解析度是否夠好而定。以目前...

 
  印研高階圖紋設計應用中心的掃描新利器
 

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走出印刷工業之路,在2014年成立印刷暨文創商務設計打樣中心,在愛國東路的紡拓大樓,積極在產業界、設計界及學校教育間銜接,以減少學用落差,在設計、CAD、CAM盒型設計切割之外,也有相關印後加工。印研中心在2018年開始應陶瓷窯業之請,成立高階木材、石材、天然紋理的高階複製掃描單位,提供影像來複製磁磚、地磚、壁紙等建材。為了迎接德國Cruse Synchron Table 4.0高階平台掃描機到來,也從原址台北市愛國東路移到台北市老街區萬華龍山寺前萬華火車站附近,位於艋舺大道和西園路交接口的「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這是由紡織研究所在2020抗疫口罩國家隊核心單位,以及紡拓會所共有,在1~2F做為研發、教育基地,3F則由印研中心租用,成立新的「高階圖紋設計應用中心(Advanced Graphic Design Application Center)」,在目的上有:(1)加強產業圖紋應用、(2)提升產品設計品質、(3)掌握市場流行資訊、(4)推動企業拓展外銷,以一站式服務做高階影像擷取、色彩管理、數位設計、產品成型、數位輸出服務,應用領域涵蓋印刷業、陶瓷業、裝潢業、紡織業、家飾頁、博物館等。
Cruse Synchron Table 4.0掃描機目前已安裝運作四個月,也面臨到各種形形色色完全不同的需求,在各個產業面向,像是陶瓷業,生產地磚、磁磚,由於天然石材、優質木材(如核桃心木、柚木、檜木等)透過掃描方式,可形成價格合宜又有美麗紋理的仿天然磁磚,來供應大量需求建材,並且規格更一致化,不用再花心力去找那麼多的天然大理石、花崗石、蛇紋石來貼在牆上,價格十分高昂。而印研中心除了進行原石、木材掃描之外,更能透過高端演算軟體,其石紋、木紋在軟體邏輯演算之後,可變成更大幅面的天然石紋、木紋或仿大理石紋,俱有獨創性的價值。在一樓的紡織研究所、紡拓會,也有紡織品做布料捺染噴墨各式花紋之需求。目前除了建材、紡織紋路的需求之外,對於一些3C產品的表面紋飾或圖樣裝飾,如冷氣、冰箱到其他傢俱的表面,也有不少水轉印圖樣的裝飾需求。
在高階圖紋設計應用中心應用Cruse Synchron平台掃描機,除了紋路擷取、增生技術之外,另外一個重大的科技是表面浮雕的3D影像擷取,要如何精準地把油畫凹凸的筆觸、石紋及其他各種不同的物體表面結構,掃描出浮雕的高低落差的立體3D影像檔。在噴墨列印時,先用白墨多次噴列凸紋的底模,再用UV彩墨在凸紋上噴列石材、木材紋飾,甚至是遠古鳥類的立體模型來。若...


 
  台灣富士全錄50年-台中展示會
超越極限X無所設限Reach Higher!
 

台灣富士全錄年度展示會-台中場於7月21日,假台中林皇宮紫幻影廳盛大展開,今年以「超越極限、無所設限Reach Higher!」為主題。台灣富士全錄50年一路走來,始終堅持創新與轉型,在後疫情時代,要如何以創新思維,在市場中掌握先機,台灣富士全錄將引領企業、超前佈署,提供一系列最完善的智慧辦公與數位印刷解決方案。
Xerox全錄公司在1938年由Chester Carlson發明靜電感光成像的影印技術,後來與富士軟片Fujifilm公司成立Fuji Xerox富士全錄公司,各持50%股權,2002年富士軟片成為75%股東,到今天Fuji Xerox已是富士軟片的全資公司。台灣富士全錄公司在1970年由台灣工商業鉅子中信集團辜振甫董事長創立,在當時開幕典禮有蔣介石總統、蔣經國(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隨侍在側,可見受到最高層的器重,在威權時代,這一種場面也是很難得見到的。
在展場入口處也特別安排幾部全錄最早期的光學影印機,有一部小型Xerox 2202,是美國全錄公司產品;一部Fuji Xerox 660 每分鐘可列印11張,最高複印數為15張,若超過可透過M手動方式操作加印;另外Xerox 3103可複印書冊的影印機,在上蓋設計以橘紅色呈現,以集中式按鍵控制、方便操作。今天影印機或複合列印機的使用者,也許不知道當時影印機所印出來的印紋,是可以當盲人點字的凸出感覺,所以它取代富士軟片以前的銀鹽影印紙,其影印原理有一點令人不易理解,因為在紙上塗佈一層感光銀,在感光後可以得到負片影像,1960年代用它來影印分色片,由分色陰片影印正的黑白印紋做辨認,而一張黑白稿件要影印前,在投光面板要先放一張銀鹽感光紙,將塗佈銀鹽光面朝上,再覆蓋必須影印的文件,讓人不懂投光是透過影印紙做全面性感光,在一般想像會認為這一張感光紙不就全部變黑了?但因為這張感光紙的感光設計可以有很高的對比,若用正常曝光,文件上白紙的反射光,加上透過感光紙的光量復合之下,就會在顯影下變成黑色,若只有透過影印紙的光,而文件上是黑色文字、圖形,那麼這些部份只有3~5%的反射光,感光度不足,顯影出來是沒感光的白色,這是利用反射光的累積差異,形成白紙反光部顯影變黑,反之有印紋部份反射率較低,雖有透光的感光,仍達不到變黑的標準,所以形成影印的負片,再一次用感光影印紙復合做感光,便是銀鹽感光式的影印方式。所以有Xerox全錄影印機利用光學方式,原稿白色反光部份,中和感光滾筒上的電場,形成不吸附有電荷的碳粉,反之沒有受光黑色,有印紋部份仍有電荷,去吸取相反電荷的碳粉,這是早期影印機沒有光電掃描,以光學反射鏡將原稿上的光影在電荷感光滾筒上成像,再用有電荷成像轉移到印紙上,若碳粉轉移不完全時,仍有不織布拭去殘粉,才能不殘留在下一次的影印物件上。在展出三部古董級的影印機,都是以光學式成像,不像今天是以雷射數位成像,像多功能複合機除了可以馬上輸出影印,也可只掃描儲存印紋檔或傳輸他處做應用,做為一機四用途的多功能複合機,有時傳真、列印工作會由外部進來,但...

 
  EPSON台灣愛普生數位列印展示中心隆重開幕
 

2020年7月1日下半年開始之日,台灣愛普生公司於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遠東U Town B座的展示中心舉辦列印設備開幕記者會,由台灣愛普生列印科技事業部輝偉偉總經理主持,輝總經理首先強調EPSON公司秉持「精、省、小」的理念,加上環保愛地球的意念,在產品開發中融入這兩個主要核心價值。
以目前色粉列印設備來說,一般在開機都要進行預熱,藉由輻射熱、加熱板的高溫烘烤、壓熱下,變成溶解色粉的電熱。但在EPSON噴墨是以冷機噴列,不需耗電來加熱,可以省下85%的電力消耗,也大大減少室內的冷氣消耗。EPSON在2015年就開發出PaperLab乾式再生製紙機,這是劃時代產品,在辦公室內免用水份就可將廢紙打散成紙絮,再用聯結料製成一張、一張的再生紙,而且色彩也可以調整,不僅為紙張回收再利用盡一番心力,其最重要是針對公司的機密文件紙張,透過PaperLab做紙張分解,絕對比碎紙機做條狀分解更徹底粉碎文件上的資訊。(編者按:造紙工藝自古以來都是要紙漿打漿、散漿在抄造的漿液中,其固態纖紙含有量在0.5~1%,也就是要抄造一噸的紙,需要100~200噸的水溶纖維液,就算榨水去除60~70%水份,仍有3~40%水進入烘缸,所以在以前每造一噸紙要耗用15噸水,到今天仍然需要在5.5~7噸之多)而乾式免用水的紙張再生科技,以前在瑞典就有人倡議,如目前最夯的口罩熱溶纖紙布,就是以乾絮聯結黏料結合而成。
EPSON展示中心的展示項目主要有:(1)產業數位印刷解決方案:紡織列印、彩色標籤列印、廣告大圖及高階影像繪圖機。(2)商務列印與循環辦公室解決方案:微噴影印機、行動商務掃描器與印表機。(3)家用列印與教育應用解決方案:連續供墨印表機、標籤機等家用與教育市場應用方案。是目前台灣最大、完整的數位展示中心。輝總也提及EPSON公司的機械手臂、計時及振盪器部門,也都在這一帶的大樓內做展示。
首先介紹家用噴墨列印系列,在展示區牆上有一系列相框,是由EPSON L3156、L4160等家用列印機所噴列,可在家中自己輕鬆將生活點滴、旅行到作品,以A3尺寸到4×6相片列印出來,美化生活中的點滴與記憶,兩部都採用PrecisionCore精點噴墨頭,並可...

 
  林啟昌、丁一教授-早年兩岸印刷資料之導師
 
台灣藝術大學在1955年成立,當時稱國立藝術學校,初創即設有美術印刷科,由羅福林教授主持,後來由史梅岑擔任科主任多年,羅教授退為兼職,回中央印製廠專職。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教系印刷組畢業的林啟昌教授是第一屆畢業生,在1957年以22、23歲就進入國立藝術學校擔任教職,後來幾度改組,成為今天的台灣藝術大學。
林啟昌老師一直在印刷教育這一個園地努力耕耘,尤其林啟昌教授在日文有很深造詣,在美術印刷科初期的很多教材,大多是由日本印刷相關資料,翻譯成為中文版。最早期林教授是以「油印」謄寫版方式,一方面是日本原文書,另一方面就是鋪上印刷油印的「蠟紙」,一邊看,一邊右手就在凸出粒狀齒紋的鋼板上,刻寫中文譯文,所以是一部日翻中的翻譯機,而且是油印刻蠟紙的刻版機。在1950、60年代這些由林老師翻譯的中文印刷相關教本、參考資料,在今天看來談不上算是有規範的「知識」,不過我們若以今天資訊爆發的年代,回去「以春秋責備賢者」,相反的印刷教育一路發展下來,可說篳路藍縷、十分艱辛,當代有人願用畢生之力,勤奮筆耕不輟,而且又在杏壇上擔任四十年以上教職,對於這樣努力過為印刷業教育人才的學者,筆者同樣做為印刷產業人,也曾上台藝大教學的後進,也給予最大的肯定。
中國的丁一教授是一位印刷及相關工業資料的日本通學者,它比林啟昌教授更早,在1925年北京出生,祖籍浙江吳興縣,少年時期留學日本,日本中學畢業後,結業於東京農工大學,在1945年二戰後才回中國,相信這十多年的生涯是十分艱困和無助的。丁一教授在二戰後是中國少數精通日文的人才,在1949年3月進入北京貿易公司,專門針對日本方面貿易工作。1951年3月人民政府出版總署調研處,致力於調研統計工作,同時對印刷業產生極大興趣,為印刷相關及科普知識努力四十多年,由於工作興趣使然,在全譯文之外,也有他的知識積累及思考。丁一教授到2009年一共推出33種印刷及科普專書,以今天要出版書,一個多月、兩個月大概就可以出版,但在1990年代之前,中國出書可是要經一年半、兩年才看的到書印出來。在22種科技雜誌、傳媒平台,共發表650篇文章,到2013年仍持續在寫《二十一世紀印刷業的經營模式》,他認為改革固然重要,但創新才是印刷業經營的主旋律,對於印刷業在人才的需求殷切,但不是揀到籃子內就是菜,自大學畢業、海外歸來,仍要有思考力、實踐力,更要時時吸收新知、充實自我,才能有更新的思考。但老人家也有立論矛盾的地方,他說雜誌用黑白印刷可省油墨,但今天黑白單色機太少,一般印單色取雙色價,四色機開動產值低,老闆也不高興。又談廣告要4D可以有聲音、動畫躍然紙上。丁老對於日本印刷1,000線的奈良佛像十分欣賞,對200線彩印如能往上提4~500線就好一些,但印刷機條件、紙張塗佈、油墨條件不到位是不行的,因為印刷1,000線的印刷廠,也不一定能找到市場長久支持。在八十多歲、近九十歲仍不停在思考,令人欽敬。
丁一教授原名丁尚謙,直到1945年才更名為丁一,這一個漢字中筆劃最少的姓名,一共才三筆劃,若...
 
  三菱集團150年-滲透每一個事業面向
 

說到日本三菱集團,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三菱印刷機(Mitsubishi Printing Machine),今天早已和良明Ryobi合併,成為RMGT(Ryobi Mitsubishi Graphic Technology Co.)良明三菱印刷科技公司。三菱集團為日本三大財閥(三菱、三井、住友)之一,今天幾乎早已滲透了日本、全世界每一種面向產業。其中印刷機產業是自五十多年前,在廣島三原市開發出來的產業設備生產線,這個三原製作所是三菱車輛,包括新幹線高鐵的車輛驅動、承重鋼輪、剎車及其他重要零件,到巨型船舶碼頭吊架、空橋、通勤車輛、造紙機械、特用化學槽船等。
三菱財團創立於1870年(明治維新1868年)明治初期,由四國土佐藩經營相關運輸業務,在1870年於大阪市西區崛江設立「土佐藩藏屋敷」,負責儲藏並銷售來自各地貨物的組織,共有99家商會,岩崎彌太郎擔任這個組織的領袖。1873年設立三菱商會,岩崎彌太郎趁明治維新西化的盛況,買下三艘現代化船舶,在瀨戶內海、大阪間航行,開始經營海運(後發展為日本郵船)和商貿(後發展為三菱商事)等業務。到1885年日本郵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壟斷企業。
岩崎彌太郎出生於1835年,到1885年只有五十歲生涯,卻能從九州高知鄉下的物流、倉儲業,發展到東京丸之內(東京皇居前到東京站之間)最貴重之地,並蓋起當時最漂亮的現代化辦公廳舍。同時岩崎彌太郎也在上野公園近處,蓋有一座豪華宅邸,除自住之外,也做社交工作之用。死後由弟弟彌之助繼承公司經營權,財閥也不斷擴大煤炭和採礦業的範圍,並陸續設立了總務、銀行、營業、煤炭、礦山、地所等各個部門,實行分權體制,同時不僅買下長崎造船所,更設立了神戶、下關造船所、麒麟啤酒等企業。1917年成立三菱造紙業,這是開始和印刷業有關聯的地方,而在三菱重工三原製作所,除了前述交通、港埠、槽船等交通設備生產之外,也生產造紙機、瓦楞紙機、商用輪轉機、張葉平印機、印報輪轉機等。後來隨著日本不斷發動戰爭,國內的軍工產品需求激增,三菱的產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若以他們為政府運作的犯行,若要被盟軍判定為「戰犯」也不為過。其日本對中國侵略或是二次世界大戰,和德國希特勒政權下所成為侵略者的模式不同,在希特勒政權下是機械、電機工業被徵用,用來發動戰爭、奪取資源給軍方;在日本是財閥、商社為了更大在滿洲、中國、南洋的利益,所以鼓動軍閥強制在內閣會議上發言,去發動戰爭。三菱集團在日本軍艦、飛機、軍事武器生產上扮演重要角色,像是日本陸軍、海軍用的零式戰機,就是三菱重工的產品,船集生產也是支援攻擊珍珠港、中途島的武力,但日本航空母艦,因為當時沒有足夠鋼鐵,甲板是以厚木板打造的,一旦被砲火、炸彈擊中之下,幾乎沒有再修復的機會,反觀美國在中途島戰役中受創極為嚴重的「約克鎮號」驅逐艦,仍然被拖回母港修復再出戰,這也是當時美日海軍戰力不對等的地方。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45年根據同盟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的對日本占領政策,三菱財閥被分割成許多獨立的公司。後來這些新的獨立公司在各自不同的領域裡發展壯大,隨著美國對日本戰後政策的變化,這些公司又開始相互密切合作,原三菱財閥旗下企業共同又組成三菱集團。
在6~70年前三菱商事,借海運通達全世界,建構了三菱集團在世界的貿易王國,在當時只有第一流大學、人才,才可能被三菱公司採用,所以...

 
  Konica Minolta柯尼卡美能達
由寫真及石印材料起家創新不止
 
今天大家熟知的Konica Minolta柯尼卡美能達公司,是2003年柯尼卡與美能達兩家公司合併後的名稱。在近150年前的1873年(明治初年),由創辦人杉浦六三郎在東京創立「小西屋六兵衛店」開始,當時主要販售攝影相關材料及石版材料,如果回溯到1839年法國人德吉爾(Louis Daguerre)發明銀鹽攝影術,僅34年後,在遙遠一萬多公里(航海要二萬公里)外的日本,杉浦六三郎就在東京販售攝影材料,若再回溯至石版印刷術在1797年才在慕尼黑,由作曲家蘇菲勒(Alois Senefelder)發明也只有70多年歲月而已,所以杉浦六三郎算是一位極早就洞燭影像發展先機的東方人。在1943年公司改名為小西六(Konishiroku)寫真工業株式會社。在1902年於東京新宿成立六櫻社,生產拍攝用玻璃乾板、印相紙,今天在新宿區氏之森設有日本寫真工業發祥地紀念碑,也因為六櫻社的成立,所以小西六的商品名以Sakura櫻花為名。
長久以來筆者未曾注意到日本的彩色幻燈片在二次大戰之前,有日本廠家的身影,其中以柯達公司在1935年發明彩色軟片,使得在二戰1930年代末到1945年,有留下一些彩色電影片,發展到1950年代電影都號稱「Eastmancolor伊斯曼彩色」的底片色彩很棒,所以長久以為只有柯達公司在1940年有非常大數量的彩色幻燈片、彩色影片面世。在德國納粹統治期間,就有彩色電影底片的面世,一位住在慕尼黑的醫師使用8mm錄影機,以愛克發彩色底片,拍攝到希特勒元首到慕尼黑訪問的影片,不過戰後事涉敏感,一直沒有拿出來,直到戰後六十年左右,才有人在醫師的地下室尋獲,才得以看到希特勒的彩色活動影片。日本方面則由小西六寫真工業株式會社的六櫻社發展Sakura Natural Color Film,這種彩色幻燈片在1940年11月3日發表,在二戰期間一直都是日本國產感光材料底片、相紙市場佔第一位廠家。在戰後也同樣在市面上有壓倒性市佔率。直到在1970年日本富士軟片公司投入極大的廣告費在傳媒上做產品宣傳,其六櫻社的Sakura Color才從首位席次上下來。1987年為發展全世界市場,於是將Sakura系列產品改名稱為「Konica」,在日語發音上仍保有小西六Konishiroku前面的發音,在企業用色上也由朱色(印泥蓋印章的黃紅色)變為天藍的藍色,原有的Sakura、Sakura Color皆改變為Konica、Konica Color。
筆者在早歲曾到東京日野市的Konica公司參觀,由於筆者有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的身份,所以日本方面特別安排一位課長自東京陪同,抵達日野的櫻花町Sakuramachi工廠,看到滿廠的空地都種滿櫻花樹,在春天3月底左右,櫻花盛開之時,形成非常漂亮的花海,廠方也會開放給附近民眾進入賞花,成為一樁美談。在規模上Konica日野廠不如FujiFilm吉田南廠大,但在工藝、精緻度上,都與富士軟片伯仲之間,因為自1940年發展東方第一捲多層微塗佈的Sakura Color彩色幻燈片之後,一直致力於精密化學生產、微塗佈工藝領域上,佔有很高的世界地位。但到2000年之後,全世界開始採用CCD或CMOS電子感光元件相機,並快速普及之下,在日野市的工廠也面臨英雄無用武之地,在2006年由DNP大日本印刷公司收購,直到2009年大日本印刷公司把軟片生產停止,結束長達70年日本頂尖Sakura到Konica軟片的日野生產廠。
自1940年小西六商會的六櫻社推出Sakura Color底片,最初的生產方式,RGB三色光是採用光學三稜鏡方式,把不同波長的R光、G光、B光分別由三稜鏡分散,由...
 
  馬斯克圓太空夢 SpaceX成功載人上太空站
 
美國夢American Dream,自1620年的五月花號(May Flower),由英國普利茅斯港出發航向新大陸美國構築新天地,到1848年美國加州的舊金山發現金礦,消息傳後之後,1849年一時間全世界有無數人,從美國其他地方或海外各地蜂擁來到當時這個西部不毛之地,在橫貫美國東部、中部在聖路易市之後,在西部荒野山處有印地安人攻擊,但蓬車隊前仆後繼,其中更包含不少華人,來到這個充滿黃金熱潮之地,來築美國之夢。
在20世紀初美國股票上市前二十大公司,目前只剩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在百大企業有排名,其他不少公司已煙消雲散。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大型租車公司「赫茲租車」(Hertz),也在不敵疫情所造成的虧損,於今年5月22日宣告破產!而赫茲租車一直也是福特T型車系的主力消費者。在20世紀企業將資金、土地、人才三樣資源,視為一家公司最重要支柱,今天土地雖然寶貴,但也有很多是不值錢的;金錢太多到要負利率,存錢在銀行要收保管費;人才是要出腦力的才有價值,出技術、耐勞力的人價值較低。到今天科技日益發展,尤其透過電腦資通訊及人工智慧之下,結合群體的智慧才更有用。
美國之能成為強國,光是一個微軟Microsoft公司在1990年代的Windows電腦作業系統,就創造了一個富可敵國的財富,加上美國政府的力挺,從國家原先的301條款基礎,再發展出聚焦於智慧財產權相關的「特別301條款(Special 301)」,以制裁盜版微軟Windows的國家。而微軟公司為創辦人比爾蓋茲創造的價值是非常可觀的,大家一定聽說過,如果地上有100美元,比爾蓋茲是不會彎腰去撿的,因為在他彎腰的這一秒,他所創造的價值早已經超過100美元。撿地上的錢,對普通人來說是賺了,對曾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的他來說(2020年4月富比士公布全球富豪榜,比爾蓋茲以淨資產980億美元,排名第2),這是虧本的動作。其實在2014年比爾蓋茲受熱門論壇網站Reddit邀請時,參加一項「什麼都能問(ask me anything)」的活動,就有網友問比爾蓋茲這個的問題。比爾蓋茲明確的表示:「我會撿!」,他認為若100美元還算是一大筆鈔票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對待金錢的觀念,一張鈔票掉在地上,或許是其他人掉的,這時候應該撿起來還給失主,這是善舉,因為掉錢的人會非常焦慮。而如果是他本人的話,他會把100美元撿起來並放進基金會,因為這100美元可以派上很大的用途。」今天比爾蓋茲和太太的基金會,對全世界做很多慈善工作,並援助落後國家提升生活品質,包括為世界各地提供小兒麻痺疫苗接種服務等等,也感動股神巴菲特,也把他的基金併給比爾蓋茲基金會做應用。另外一位美國電腦奇才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他是蘋果電腦聯合創始人之一,發展Mac OS系統在個人Apple Mac麥金塔電腦上,一直以來都受到不少設計師所青睞。而賈伯斯的才華也使得人類的生活改頭換面,在行動裝置、平版電腦的發展中,最成功當然是iPhone智慧型手機,把一票諾基亞、黑莓機等打得鼻青臉腫。今天現代人生活已離不開手機,不僅通話,通訊、社群到娛樂,若少了...
 
  台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 第二十九屆第三次會員大會
 

2020年7月4日是美國國慶日,AIT美國在台協會也在特別台南市中華職棒例行賽舉辦美國國慶日活動。台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在黃建東理事長主持下,強力主導會務、銳意改革,但一腔熱血也並非想做就能即時完成,一如辦公室的更新,將於2020年底開始動工,預計2021年底完工,第三次會員大會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遲到7月4日,晚半個月才召開。
在第三次會員大會前,黃理事長特別邀請台科大資通訊李啟龍博士Jason Lee,主講「大人機時代,影響未來關鍵資訊科技發展」,其中「大」是指大數據庫,「人」為人工智慧、「機」為機器人,尤其是有學習能力的機器人。李啟龍博士著作等身,目前已有45本著作,在金石堂、博客來都曾獲第一名暢銷書,在2017年為宏碁公司寫《宏碁雲教授-物聯網應用與設計》,在由宏碁電腦公司譯成多國語言。
Big Data大數據是指在巨量且快速變動的多元訊息中,抽出有用的數據進行分析,並預測後續的發展,其特徵有「5V」:(1)Volume大量的資訊、(2)Velocity快速性、(3)Variety多元化、(4)Veracuity真實性、(5)Value價值性。前三者的資訊,必須加上第四的真實性,才能評判出它的價值性,因為再大、再快、再多元的資料,若沒有真實性也就沒有任何價值。今天在Google上可獲得一大堆的資訊,使用者必須自己有能力、用心去耙梳可靠的資訊,整理成有價值的資訊與知識,而且大數據的主客觀環境也在一直持續在變動之中,必須隨時更新,才有可用的價值。李博士將其5V以立體金字塔呈現,把前三者資料量為一級、多樣性、即時性又各為一級,形成三足鼎立的金字塔底部,其核心為Veracuity,有真實資料才能支撐起金字塔的「高度(價值)」。
李博士分享幾個案例,美國Netflix是一個線上影音平台,在全球有1.5億用戶,用戶每個月繳交10美元,就聚集15億美元可觀的月收入,由於各式電影、影視內容多元,加上Netflix公司後來也自己投入拍片,使自己平台的內容產業更加豐富。今天大家都會用手機上網接收資訊,但其實造訪不少網站,自己的IP早就被盯上了,成為人家大數據資料的一部份,他們通常默默地收集資料,一切資料檔都在大數據者手中,更不要以為你去個函,他們就不會再追蹤你,只是不發統計函給你而已。在未來的大數據人工智慧,是否會勝過人腦呢?在1997年IBM的電腦「深藍」擊敗俄籍世界西洋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之後,因此有人開始鑽研各種圍棋的知識,存入電腦人工智慧。2012年在4台PC上執行的Zen程式,在讓5子和讓4子的情況下,兩度擊敗日籍九段棋士武宮正樹。而Google AlphaGo的研究計劃於2014年啟動投入資金,讓人工智慧電腦自我學習,很快速的高深精進,所以在2016年的Google AlphaGo能以4比1戰勝南韓棋王李世乭。最終版本的Alpha Zero僅透過21天的自我學習,就達到勝過中國頂尖棋士柯潔的水平,這是台灣軟體設計師黃士傑博士以大數據自我學習得來的成果。在李博士分享表示,在電腦加入...

 
  北京人民機械廠與朱談林前廠長的交往
 
在1989年及1990年兩次到當時位處北京市區的北京人民機械廠參訪,與當時的朱談林廠長有兩面之緣,是三十年來中國印刷機械製造業中,印象鮮明的棟樑大器人才。朱廠長也就是北京市所投資的北京人機廠董事長,那個年代大型企業幾乎全部是國營的年代,朱廠長主導北京人民機械廠業務,甚至也有幾部單色、雙色平印機外銷到台灣來,筆者也曾去看了其中兩部進口到台灣的機器。在當時仍是那種「螺絲掉滿地」的組裝水平,也就是光有外殼、外貌,卻是該上緊的螺絲在開機運作中就有不少因沒鎖緊掉下來,在半年運轉該掉的都掉完了之後,才能放心讓印刷機運轉生產,否則不幸螺絲掉進筒、齒輪輾壓之處,將造成極大的損失。
1989年剛好藉由投資中國考察的機會,在北京透過中國印協田明祕書長安排,參觀了當時在北京市三環內、東北一角的北京人機廠,擁有78萬平方米的巨大廠區,其自家鑄件製造廠在一萬、兩萬坪米的大車間,有六、七千平方米及CNC數位加工大銑床及鏜床聯合車間,其他廠房都在5,000平方米以下,分散約四、五十個車間。到廠辦時先和朱廠長打一個照面,他是南人北相、人高馬大的,一雙粗厚的手握起來感到十分有力,也是他個人俱有強烈領導能力的表徵。在一小段寒暄之後,他請齊副廠長陪同,參觀這廣大、沒有太先進設備的廠區,但北京人機廠的鑄件工作在當時已比台灣規模大,而且品質好,尤其鑄鐵工作必須要有很多深厚的經驗和技巧。在台灣經濟起飛的60~80年代,工業生產十分暢旺,很多人急於創業,做了三、五年的師傅就自己開店做翻砂廠,底下師傅的經驗只有兩、三年仍不足,有多一點經驗的鑄件師傅成天在外面招攬生意,做經營面的事,連管理也不上道,所以鑄出來的鑄件不如北人廠有二、三十年領班帶領的鑄模及鑄工好,品質跟不上自然在意料中的事,不是台灣技不如人,而是現場工作者沒有傳人。在大型鑄件的刨平與加工,當時廠內最昂貴有一部要2,000萬元台幣的CNC鏜孔機,也做為銑刀的加工機器,是歐洲製造,設備精度夠,但有礙於經費上的關係,一般刀具更換加工及切削油的自動潤滑設備沒有買,為了省錢。參觀時看到有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看來有大專畢業的程度,正用手工拿一支長柄有刷毛的潤滑油添加棒,在切削潤滑油及切削工作刀口上做人工添油的工作,十分勞累,且在機台上也十分危險,在世界上一般像這樣的機台,是不准有人進入的,更不可能要人蹲伏長時間的工作。
由於中國在經歷文革期間,其人為對大自然的破壞,不僅林木砍伐也沒人管,更沒有人種。在1989年元月份北京市天空就灰濛濛的,而且風沙大,所以在各個工作車間入口,有一層透明塑料簾,以及一層厚棉被材料的隔熱材,但裡面車間地面有不少仍是泥土地,連像水泥打平光滑一點的地面也沒有,所以在裡面車床加工,每一個零件上都沾了一層灰、一層沙,其附著的塵土、灰泥進而影響加工的精度,如要求0,005mm,一層0.1、0.05mm的沙塵就左右了很大的加工精度。在小部件的組裝方面,如:飛達、供墨系統的組裝,其工廠的不潔程度,可說是我二十多年走了世界歐美、日本機械先進之外,所僅見的不理想狀況,到最後印刷機的筒、平面軸承及其他零部件組裝產線,也都同樣有環境不理想的問題,因會左右組裝的平面密合度,或是軸承面精度,願這些額外的附著物,在運行數千轉之下,被磨耗光了,成為真正金屬間的運作。
回來台灣之後,在印刷人雜誌上也分享一篇北京人民機械廠的參訪報導,文中好壞並列,若以優點來說,得分並不多,缺點卻是...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美侖美奐的若昂尼娜圖書館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Universidade de Coimbra)成立於1290年,是世界上最老的五所大學之一,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僅次於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創建於1218年)。成立700多年的科英布拉大學,如今已發展成現代摩登大學,設有文、法、商、理、工、醫各種科系,約有兩萬五千名學生,在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學登上世界文化遺產者,到今天已成為不少造訪葡萄牙旅行者的必去清單之一。
本文要談的是科英布拉大學的若昂尼娜圖書館(Biblioteca Joanina),是1717~1728年由葡萄牙國王若昂五世(Joao V)所主持興建的,主體為巴洛克式建築,在外觀有希臘式柱子及美麗典雅外飾,裡面有三層,面積不是特別大,約有3,000平方米,採挑高設計,並建有迴廊,藏書主要分成上、下兩層,在上層的藏書皆必須透過梯子來拿取。館內珍藏16至18世紀稀有的書目收藏品約25萬冊,涵蓋醫學、地理、人文、科學、哲學、神學等領域,這些動輒3~5百年的古老書籍,每一冊都可做為古董、國寶,其中有不少是手抄本,部份為印刷本,每一冊都相當珍貴,尤其古時候使用鵝毛筆來書寫非常典雅的文書,主要以紅黑雙色為主,在外面一定是採用皮革、壓凸書背與加工燙金,更考究一些也有金線鑲嵌寶石做裝飾,極盡奢華之能事。在歐洲早期一般只有國王、貴族、僧侶才能看書識字,在中國一千多年科舉和印刷術普及之後,才開始有「家藏萬券書」的習慣,但西方是書本到羊皮紙出現,才有比較傳久的載體。直到1450年代谷騰堡發明鉛活字印刷術,仍持續使用紙張及羊皮紙兩種主要媒材,其中最傳世的42行聖經有160多冊,一半是紙張,另一半是以羊皮紙印刷,在若昂尼娜圖書館的藏書,相信也有不少為羊皮紙的手寫本。
在日前看到日本媒體採訪若昂尼娜圖書館,看到一位在五百年前去到日本的第一位傳教士方濟沙忽略(San Francisco Xavier)神父,他所留下的文獻中,不少有描述日本風土民情,也對日本人勤勞、求知慾很高十分讚賞,而很特別是這一本有一張大阪堺市海港的風景,採用凹版雕刻畫印成的,十分精美,並有著名大阪城的畫面,在港灣裡有很多船舶,十分繁華的海港風貌,是五百年前...
 
  柯錫杰攝影師- 底片轉染彩色印相法愛用者
 
在1958年入行,筆者的彩色及分色相關知識,全來自1950年之後柯達公司一系列彩色底片的原理、沖洗及應用書,一共四、五本精美的小冊子。在2007年世界色彩學泰斗英國籍Hunter杭特老教授應邀來台,在新竹工研院做色彩原理、分色、修色及電子彩色成像科技的發展講座,當時同行有他的弟子羅明教授,在座上課員中,筆者也許是唯一來自「印刷界」的人,其他兩百多人不是光電研究機構,就是從事面板的工作研發,也藉由這一次機會親灸一代色彩學大師的光彩,尤其杭特教授當時已88歲的高齡。在1940~50年代,英國、美國走得很近,杭特教授在近60年前,約三十歲左右,就是柯達軟片公司董事兼技術部主管。
在拜讀柯達一系列色彩與彩色感光底片、相紙及分色複製的書籍,全部使用凸版印刷,而且在1950年出版它的精美呈現令人十分驚艷,最深入研讀的一冊《 Color As Seen and Photographed》色彩的感知及攝影,以當時筆者在初中讀了三年基礎的英語,要看懂整本專業學術性如色彩是什麼,又是如何產生,它與視覺的關係及攝影的色彩應用,尤其多層三明治RGB分層感光彩色軟片、彩色相紙,加上在彩色正片(翻轉片)的沖洗,如何中途翻轉曝光及對轉形成留下未感光部份的銀鹽及染料,最後洗去前感光及後感光銀鹽,留下後感光部份的染料,其多層依不同感光頻譜,巧妙形成在1930年代發展出人類精密化學及高精度彩色感光膜層的積層塗佈,加上中間層感藍光,綠層中間夾層黃色濾鏡。在十來歲看來也算是一知半解,只能逐字在字典上尋求文意的解譯。在今天來看這個舉動,比英語中如何打開堅硬核桃殼,吃到其中美味的核桃仁的滋味更艱難。這一種入行磨練,六十多年來,就有能力去探索知識領域中的每一座山嶺,俯瞰山巔及大地的美景。那麼在下一冊《Kodak Dye Transfer Process》柯達底片轉染印相的彩色書冊,現在仍保留1950年出版的精美彩色樣貌,本來這一些事都束諸腦後高閣,存在記憶庫深層底下,但在6月6日報載刊登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柯錫杰過世,享壽91歲,至於柯老師是不是台灣攝影第一人,筆者認為柯錫杰老師絕對是一位傑出攝影家,而台灣攝影上百年來的攝影史裡當得了第一人與否,也許過三、五十年再做定論吧!不過若僅是傑出攝影家也上不了本刊版面,最主要是筆者十分欽佩做為一個攝影家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在這個題簽下,相信絕大多數人無法理解柯老師的每一張作品,都仍堅持使用文前所說的Dye Transfer Process底片轉染彩色印相法,來印出一張又一張作品。柯錫杰老師1929年出生,戰後赴日本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就讀,這對未來世界觀展開上有很大的影響。1967年到美國紐約,曾擔任William Silano的攝影助理,並曾經為Bazaar、Essence等國際知名雜誌擔任特約攝影師。成為當代少數東方人在世界頂尖的美國商業攝影界嶄露鋒芒者,對於技術和創意安排是很大的考驗,絕對不是隨性要一位模特兒穿戴好就拍,在事先...
 
  現代美術工藝運動的推手-威廉莫里斯
 
日前筆者整理書櫃時,在抽屜底層發現了有數個印製精美圖案的萬用卡(圖1),它是有郵寄信封與內藏空白卡片,以透明紙包裝。不自覺拆開來看,裡面藏有註記紙條,是記載1993年為辦社團活動時買的空白邀請卡。
這件事給了我兩點提示,一是這些卡片是我在27年前買的,當時會買只是因為卡片的花紋圖樣印刷得很精緻典雅,至於是何種藝術風格,是否為名家設計,當時也沒特別去探究,就這樣買了。
另一個提示是現在重新審視這組萬用卡,發現卡片是進口的,來自義大利文化古城佛羅倫斯,也驚覺卡片的花紋圖樣不就是威廉莫里斯所創的藝術風格?應該是可以確信的。現今看來,其設計風格依舊歷久彌新,這組卡片從原先的文具消耗品變成了我的藝術收藏品。
這也讓我憶及國立台灣美術館曾於2004年辦了一項《威廉.莫里斯與工藝美術特展》,而當時我也收藏了一組印有花卉紋樣的茶杯墊。(圖2)
誰是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本期的印刷資訊專欄就來介紹這位現代美術設計的重要人物,談談這個人的藝術成就與他生平中有關出版、印刷的種種事蹟。
百度百科-威廉.莫里斯的生平
(https://baike.baidu.com/item/威廉.莫里斯)
百度百科是中國大陸發展出來與維基百科相似的中文簡體字百科全書網站,網站中對威廉莫里斯的介紹非常詳盡,包括了人物經歷、生平、創作、設計、主張、影響、著作與評價。在此筆者僅以其生平加以簡要介紹,其餘就請讀者自行上網查閱。
威廉莫里斯(圖3)1834年生於英國,家庭富裕,14歲就讀莫爾伯勒學院(Marlborough College),20歲進入牛津大學念神學,也在此認識剛就任牧師的愛德華.伯恩.瓊斯(Edward Burne Jones),兩人後來成為終身摯友。
牛津生涯使威廉莫里斯對藝術和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愛中世紀的藝術、設計和建築,22歲時,莫里斯與伯恩瓊斯結伴徒步旅行法國北部,遍訪哥德式大教堂。返英後兩人參與喬治愛德蒙大街哥德復興建築工程,期間又認識了菲利浦.韋伯(Philip Webb),三人因有共同愛好,便一起開創了工藝美術運動。
1857年,24歲的莫里斯認識了畫家但丁.加百利.羅賽提(Dante Gabriel Rossetti ),這位畫家當時已很有名氣,與幾位同好畫家組了一個稱為"拉菲爾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藝術團體,因莫里斯也從事藝術創作,所以也加入了,成為拉菲爾前派的一...
 
  印刷的紙盒、餐盒要接觸食物可不能馬虎
 

日常生活看到很多連鎖速食店、便利商店的大量紙杯、紙盒、餐盒、飲料、食品、糕餅等直接接觸的食品包裝材料,是很大用量、很獨佔的市場,更有難以打入的市場價值性。而在一般文化印刷、包裝印刷材料上,因為條件容易,大家都十分競爭,量少、利潤更少,若打入國內外大型餐飲供應鏈,就有穩固、良好持續的市場。
但這樣外行看專業市場領域,只是看到熱鬧,並未看出其中門道,因為隔行如隔山,今天想成為一家大型連鎖食品、飲料的包材供應商,其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ISO 14001國際環境管理系統、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等認證只是基本款,其他在工作條件方面,如有無僱用童工、環境條件也都列入採購者評價之列。在材料方面,紙材的FSC認證,不能有任何天然林木纖維混入,必須人工栽培的人工林纖維所生產的紙,同時在紙張製造必須保證和食物接觸面要完全隔絕油墨入侵。在油墨遷移方面分成兩個途徑,一、是薄紙的油墨穿透,因為油墨本份的溶劑在紙張纖維吸收下,俱有很快速而深入的吸收、穿透性,所以也有人改用柔印水性墨方式,可降低穿透性,且水性墨本身不含VOC更安全。二、是背印的遷移汙染,也就是印刷油墨未乾燥下,第二張印刷紙板堆疊下來,等到一大堆紙板重壓下,使未乾涸的油墨表面潰散,對第二張背面,也就是可能接觸食物面遷移背印,那麼就十分不妙。有一個十分著名的案例,一家便當盒印刷廠,使用高速平印機生產,一般油墨大豆油自然吸收乾燥,發生正面印刷時由於有塗蠟或塗PE淋膜,油墨失去吸收的可能性,原本要乾燥固化也許只要一、兩小時,變成要二、三十小時,才可能氧化及重合固化,因此發生表面印刷於便當盒的油墨向食品接觸面背印沾黏,這一個事件牽連二十多家著名的餐飲公司,其有溶劑印刷油墨和便當食物直接接觸,當新聞出來之下,某著名餐飲公司的發言人說:「這種油墨是使用大豆油所製成油墨,比較安全」。這種發言是「提油救火」,把問題更複雜化,有汙染即是不對,應即刻更改白身未印刷的盒子,再謀求有印刷沒有背印之道。而大豆油墨,其大豆油並非就是「食品級油墨」,在大豆油以外也有很多石化材料含有,加上顏料也非食品級天然色料,對人體有害,吃多了都是不合宜的。所以看到這一家公司後來不再用一般吸收性平版油墨,改用UV印刷油墨,這一來就安全多了!但UV、LED UV墨裡面也含有一些重金屬在啟動劑裡,多少也有遷移可能性在,至少比例已大幅降低。在1974年到瑞士去參觀,當時看到每小時8,000張高速平印機,印刷全面染紅色的紙板,紙板一落下來有1米高,更不怕背印、沾黏,真的很神,問他們這種油墨是怎麼辦到的?他們說:「油墨廠針對紙板、印刷機、印速,去特調因應這個條件的快速乾燥油墨,所以作業效率很高,而且不沾黏背印」。再問這樣一公斤油墨要多少錢?答:「1公斤要40美元(約當我們當時油墨40倍價格)」。所以早年在歐洲、美國油墨廠,大多使用專用配方為大批量印件印刷,以確保生產的順利。在台灣往往是由印刷廠自己去嘗試,選擇自己認為好用的油墨。
對於...

   
 
  平版印刷與數位打樣的比較與技術解析
 
拿到一份數位色粉打樣公司精心印製的標準打樣,使用Xerox 700彩色雷射列印,以250線列印樣張,以及175線平版印刷,有良好網點再現性,打樣公司希望所印出的打樣
將來一定可以印得出來。在筆者數十年彩色印刷的職涯,算是最早使用噴墨打樣,取代印刷機、打樣機的一批使用者,打樣公司所稱的「標準打樣」,是一種色彩及銳利度再現的高標,但基本上有以下幾點是平版四色印刷機追不到上的,所以為文分享。
250線呈現的高解析力,比起平版印刷175線有相當大的解析落差。
科隆大教堂石雕窗飾、人物像、鐵橋或是遠景,皆顯示不同的USM邊際銳利度,在彩雷色粉列印是十分極端的USM增強,又有1.4倍線數上差距,加解析度本質的一倍,因此解析度上有極大落差,產生Xerox 700打樣效果遠遠比幾千萬元平版印刷要好,那麼平版印刷可用250線,再加大USM時落差可以大幅縮小的。
在穿戴假髮面具的人物像,使用AM 175線網的平版印刷,完敗彩雷的分散效應技術,因為彩雷有USM及高線數的優勢之外,更有細的網線數代邊的效果,其面具雙角螺旋彩繪成100%線條化,雙眼、雙眉也如手繪的精緻,加上面具的膚色及紅髮的色感、層次都好很多,在人物胸前裝飾、流蘇,都同樣由彩雷列印完勝,唯一能挑剔的是中間調層次,平版印刷較清朗,版調沒有糊掉。
尖錐的石頭裝飾,彩雷仍是以高線數、高USM產生影像解析力及凝聚力,在彩雷清楚有石雕尖錐多重形狀,到AM網平印175線,其細節全部失去,連聊備一格也沒有。圓塔尖頂石構城牆壁壘彩雷呈現無網點的連續調彩印,而平版印刷的AM點很難呈現石砌的質感。但在版調上彩雷的色濃度超出影像表現,太汙濁也是事實。
在美食影像的羊排上,在光部調有較大面積,其中間調及青蔥的綠色,以平版AM網印出來看起來比較乾澀、沒肉汁,青蔥的色彩也淡一些,而在烤焦褐的酥脆表皮,使用彩雷列印看起來較厚實及俱酥脆感,這都托彩雷較細的網線及色粉較毛邊鬆散結構,形成半色調到連續調的更好表現。
在色域及色彩表現,在紫色露肩洋裝上,其網點毛邊結構在洋紅點及藍點上,十分有助於紫色的更色彩表現,是平版AM網、FM網也沒有亮麗紅紫色。放大看網點結構,AM網邊際太結實,只有半色調的演色,彩雷的洋紅色就如連續調的演色色彩較厚實。
在暗部調表現方面,彩雷乾式色粉一定要比平印AM網有水份乳化下,暗部調性較平,不如彩雷也是事實。
看了以上評述,彩雷色粉使用較高250線,又加大USM銳利度,似乎平版印刷175線就什麼都不如,這一句話也不對。因為既然說是讓平印能「看得到、印得到」的數位彩色打樣,但卻列印出讓平版印刷跟不上的彩雷打樣。這不是印刷之福,因為打樣影像銳利、解析度高,平版CTP出不來,油墨及網點表現也印不出來,若客戶很滿意打樣品質時,若印刷印不出來,這在將來也是麻煩事。另外在長時間列印,彩雷色粉成像在色彩管理、品質安定性較差,問題也是一定會跟著來,尤其引擎發熱、在四色灰平衡有極大困難。不過如本文這樣的評價打樣及印刷,也許在現實中仍被多數公司容許也不一定。那麼在彩雷列印的色域或銳利度,可降下來配合平版印刷,達到打樣及印刷更吻合的模擬效果...

 

 
 

社論

動態點滴

發表會

展覽動態

專訪

發表會-2

廠商園地

人物側寫

特別報導

典故

時事隨筆-1

產業動態

心情隨筆

時事隨筆-2

心得分享

網路資訊

時事隨筆-3

專業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