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為產品美化,更為產品加值及促銷
 
包裝是一種保護商品的必要手段,不僅使商品有辨識度,也使運輸和倉儲帶來方便,印刷業也因此切入包裝生產事業成為包裝加值的一環。在1960年代初,耗鉅資完成的現代化印刷廠中華彩色印刷公司,在內部的設備、生產技術上軌道,但從瑞士來的技師發現,中華彩色只有生產的設備,卻欠缺印刷生產所必要的規劃、美化工作,使書冊版面更合理、美好,包裝製作也更容易去製版、印刷及加工,而且不只產品美觀容易做產品辨識之外,也可以設計吸引買家眼珠的包裝,為解決設計需求與印刷生產線上無法銜接的落差,中華彩色公司成立新的設計組,當時的陳敦化教授由國立藝專美術印刷科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是中華彩色設計組組長一職,他五十年來孜孜不倦在設計的構思和創新上,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現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設計師十多年,其中還包括2001~2004年的總統府紀念酒設計,在各大學教印刷設計、出版印刷設計經典教科書,更是獲獎無數的設計人,一輩子投入在印刷、包裝及CIS設計,職涯一點也不寂寞。
今天台灣印刷業界,尤其稱為主流的張葉平印、輪轉平印印刷廠,從1980年代起,三十多年來自己營造出很多生產力,可以一下子把數以噸計的白紙,變成上面有色彩、有資訊的載體,充其量連後端的裝訂加工也自己做了,如果以塑膠廠為例,若他們只做出「射出」塑膠物件,沒有自己設計產品,或是自己去造模具一樣,那麼在市場或時代變動下,人家流行與改變就沒有跟上。反觀在數位時代能打出一片江山的印刷公司,自己一定有設計部門,忙的時候為客戶設計,賺取較大批量的工作,較閒的日子自己去設計製造一些自有產品上市,去填補淡月的生產,同時有自己設計部門,也更有點子去創新,走出不同的路子來,因為印刷機生產這一塊,已來到十分自動化、標準化作業,大家相似度太高,那麼印版就如同塑膠產業的模具,自己不設計版面、無法掌握市場趨勢及脈動的話,一個不好的模子或是不流行的造型,做一千、一萬個,在市場上也同樣不討喜,銷不出去的。
所以不論是印刷生產,或是新一代可變印紋的列印、數位無模具的加工,仍要靠印前設計去創造出更好的版面、內容呈現到包裝的功能性及獨特有吸引力的設計,才能免於在生產被人家算斤稱兩的喊低價,扣得死死的。像一家擁有雷射切割機的商標廠,用他們機器去切出蕾絲邊的貼紙花紋,拿到市場上做裝飾用,在歐洲幾百年使用蕾絲的國度,十分受到歡迎,因此沒有設計去創新、創造市場,只有往沉淪市場走去,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印刷人封面故事-凹版印刷
 

凹版的印版可分成手工雕刻凹版、機械雕刻凹版、照相腐蝕方式凹版、電子雕刻凹版 (另外還有樹脂感光凹版,但沒有流行起來)。
在1446年的德國就有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出現,到1460年前後,義大利威尼斯的貴金屬加工工匠,使凹版雕刻畫更為細緻,製作流程更加標準化,成為500多年來最精細的印刷手段,因為在照相術未發明之前,凹版雕刻畫扮演了相機影像畫呈現的角色,在人物、風景、故事、建築,甚至到設計圖上,有非常精細的凹版圖像雕刻畫。今天凹版雕刻畫仍然存在於高端防偽印刷上面,幾乎全世界各國的鈔票上,都有著名人物的凹版雕刻畫像,以做為辨識及紀念的鈔券標的,到現今社會因為反威權之下,逐漸少用立場不同的政治人物,開始改用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我國新台幣也是改為小學生、帝雉、玉山等圖案,歐元則是使用建築圖樣。
凹版雕刻畫,是一個十分久遠又有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工藝,在乾隆爺在世的250年前,為了表示他自己蓋世十大功勛,也特別由宮廷西洋傳教士郎世寧等人,以想像繪畫方式,繪製如「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畫作等等,再交由法國國家最高級的凹版雕刻畫師雕版,印刷歷時十來年,完成後成品凹版畫分送給皇子、貝勒來記功勛,後來清宮也學做凹版雕刻畫多幅,其工藝十分高超繁瑣,一刀如一筆,要分出形狀及濃淡深淺,而且3D立體縱深也要表現。日本國幣日圓的雕版師傅,可以由一般在1mm刻上7~10條線,變成1mm刻20條線的工藝,技術十分高超,而凹版刻好版的複製也有電鍍及塑造成印刷版面,再拚成印刷大版,凹版手工雕刻的人才十分稀有珍貴,特別是難學,但是仍會代代傳承到十分久遠的未來,除非複製工藝的解析力,已到達使用設備仍分不出線條邊緣,如1200 dpi的解析仍有毛邊,那麼非常滑順的線條邊及印刷出來俱有厚度的高堆油墨,使形成手摸有觸感的手工雕版工藝,不會被打敗退場。
機械凹版雕刻,在電腦未發達的三十年前,使用圓形、橢圓運行的方式,去驅動凹版雕刻針,做出十分繁複的各式拋物線組合的「團花」,就是利用比鐘錶更複雜的齒輪組合,在不同亂數下,刻針可以跑出上萬計十分精緻又美觀的團花,在四條直線框紋的鈔票四角或中央背景的圖樣,由於機械構造十分複雜,不易仿製,加上形成團花的邏輯參數不易破解下,成為...

 
 

富士全錄 Fuji Xerox 黑白高速量產型複合機產品大改造
全新B9 系列 為強悍而生

 

台灣時間 2018 年 4 月 11 日 – 台灣富士全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表旗下黑白高速量產型複合機系列產品:型號 B9136、B9125、B9110 及 B9100(以下簡稱 B9 系列)。本次發表的產品是為了因應辦公室、平面設計和印刷事業等市場區塊持續成長的少量多樣黑白列印需求。
執行專業輸出工作時,若需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列印資料,印刷機不但須具備操作可靠性,還須提供高生產力。放眼當下的印刷產業,富士全錄發現儘管彩色列印獲得廣泛應用,對於黑白列印的需求仍然強勁,特別是手冊、報表、書籍和漫畫的出版商。為了滿足客戶持續演變的需求,富士全錄改造旗下現有的黑白高速量產複合機系列產品,成功研發全新的 B9 系列,以因應短時間處理大量工作的即需即印需求。
亞太富士全錄生產銷售及行銷總經理 Steve Ford 表示:「前代產品連續 5 年深獲消費者信賴,新發表的 B9 系列針對生產力、可靠性和耐用性等方面進行強化。亞太區市場出現強勁成長力道,而本次推出的產品正是著眼於此設計,預期本系列產品將在亞太區創造佳績。」

符合高生產力和穩定性需求的量產型複合機
B9 系列的單面及雙面列印皆提供最高每分鐘 136 頁 (ppm) 的連續列印速度。實現這種高生產力的秘方是運用富士全錄獨家 EA-Eco LGK 碳粉。此碳粉具有卓越的低溫熔著能力,再加上 B9 系列穩定加熱的能力,即使高速列印仍能高效率的將碳粉附著於紙張上。
紙張輸送系統的設計沒有任何大角度的彎道以確保紙張能順暢移動,另外也將雙面列印的紙張反轉機制改為垂直配置,以提升紙張的高速輸送性並將夾紙的機率降到最低。

更簡易輸出高品質列印

為了在高速列印時實現 2,400 x 2,400 dpi 的高解析度,產品搭載 VCSEL做為 ROS的光源,正如同複合機的心臟一般。
使用 6.5 μm 大小微顆粒的 EA-Eco LGK 碳粉,能重現相片及影像中的精美漸層、一致的半色調以及清楚細小文字。
B9 系列另有多種不同的網屏設定可確保每次輸出時皆可呈現高品質列印,包括能有效減少疊紋的亂數(又稱為 FM)網屏、用來修正細線/文字輪廓鋸齒邊緣的全新邊緣強化功能,以及有助於提升文字及線條可見度的調整反白文字/線條寬度設定。

富士全錄研發高解析度列印伺服器和整合式工作流程系統
富士全錄自行研發的 GX 列印伺服器,過去已在彩色量產型印刷機創下良好成績,現在更首度運用於黑白量產型複合機。GX 列印伺服器與各項產品硬體改進的組合提供 8 位元(256 階漸層)600 x 600 dpi 的高品質影像和高速解譯影像處理 (RIP) 速度。富士全錄獨家 HQ 數位網屏技術 (MACS) 同樣能印出 2,400 x 2,400 dpi 的高解析度平滑網屏影像。要創造出最頂級的列印成品,就必須統整以上各項資料處理技術並發揮出所有技術的潛力。
B9 系列支援印刷產品的 JDF標準,另外藉由連結印表機與列印作業用的整合式工作流程系統,開發出能協調運用平版印刷機和數位印刷機的混合式工作流程。
台灣富士全錄網站:http://www.xerox.com.tw。

馬友友現身田納西州書店
美國田納西州納西維爾市的一間書店,在2011年由美國著名作家安帕契特女士和友人凱倫海斯兩人合作開設,雖然面積不大,卻很有特色,尤其安帕契特對選書有她獨到眼光,所以當地或近鄰的讀者有空就很喜歡來這一家有特色的書店,在看了很多療癒的書之後,也會買幾本回家閱讀,已成為不少書店粉絲生活中重要的一個活動。
在2018年2月,他們有一個書迷分享聚會,書迷相互對自己喜愛的書本分享讀書心得,平常有三、四十人聚集做分享,當然店主人安帕契特女士也會在這個聚會和大家分享一些寫作或她對一些新書的推薦。而這一天大家怎麼也沒有想到大家會在田納西州首府西維爾的一個小聚會中,看到中國旅美著名音樂家馬友友先生到來,而且這位名滿天下的馬友友教授不只來參加讀書會,而且抱著他心愛的大提琴,現場演奏非常動人的大提琴曲目,一群人都屏息靜靜的聆聽,這是想都沒想到的機遇,原來主人家安帕契特女士,他的作品也為馬友友所知,也建立起友誼,剛好馬友友到訪 時間,正好有這家書店的讀書會,才有馬友友教授的大提琴獨奏悠揚演出,而馬友友本人也對書本有深厚的喜好,因為和電子書、電子傳媒相比,書是有溫度、有存在感,而且讀實體書更有感情投入,這也是他來到書店及演奏大提琴的原因。

環保製版的最佳選擇,愛克發免化沖洗熱感聚合版
全球環保版材領導品牌愛克發(Agfa graphics)推出「免化學沖洗熱感聚合版」Azalea 823環保版材,完全免用化學品也免水洗,大幅降低處理廢液與製版的成本,製版更有效率,潔版單元的維護更簡便。新一代環保概念ECO³不僅要環保、更要兼顧經濟與便利。
台灣愛克發吉華總經理林殿振表示,最新環保概念的Azalea 823環保版材延用愛克發的版基研磨及陽極氧化處理技術,搭配獨家熱感聚合科技強化印刷適性,印刷表現無與倫比、最佳耐印量與良好的印刷寬容度。實現要環保、要經濟也要便利,版材更是好印刷、好品質也好耐印。
Azalea 823採用熱感聚合科技讓版材感光顆粒迅速聚合,產生堅固的影像,高品質成像確保最小的網點擴大,曝光後印紋清晰可測量。各種嚴苛的印刷條件都適用,表面粗糙或粉塵較多的紙張也不影響其耐印量。該款環保版與市場上大多數熱感製版機相容,小小的改變就可以因環保獲利並提升企業形像。
台灣愛克發提供印刷科技影像的專業產品與服務,是圖文整合設備的供應商。服務內容包含:數位印前工作流程、報業系統、直接製版設備 (CtP)、烤版機、印刷用網片、各式數位版材、免化學藥劑沖洗數位版、工業噴墨數位列印設備、大圖專用噴墨設備,滿足各種傳統印刷與數位印刷的不同需求。
台灣愛克發吉華公司電話(02)2516-8899,網址:www.agfagraphics.com。

替代紙箱,重複使用的塑料快遞箱
中國的電商事業快速發展之下,很多人宅在家裡不想外出購物,有的人明明雙手空空,也不願拎著商品回家,所以在百貨公司、市場購買商品後,再以托運方式寄回家,在2016年,光是電商所用的紙箱就高達312億個,預估2018年更會達到500億個,這是何等驚人數據和成長幅度,而這些紙箱雖說纖維可一再回收,但為了保持纖維強度及每次約20%的回收耗損,500億個就有100億個紙箱耗損,如果每個紙箱以0.2公斤重算,那麼要補充的紙纖維達到20億公斤,也就200萬公噸的新瓦楞紙紙漿,而且要製造瓦楞紙板原紙,仍需要大量水資源、能源來做打漿、脫墨及抄造工序。
為了更實用化,一個造價25元人民幣(約120台幣)的可回收折疊箱,它可以重複使用在送貨投遞,當快遞員送達取出內部貨品之後,便攜回再使用,估計每一個這樣重複只用的塑料箱,壽命可達一千次,那麼每次使用成本相對降低,這樣的系統有環保及成本優勢,更需要全體使用者的支持,但不可諱言的是,可回收的塑料折疊箱,若遇上代收貨品的人,是否可確實在商品失去保護的情況下,完整的交給購買者,另外回收折疊箱方面,如果要使用一千次,如果交由一些動作較大、粗魯的人手中可行嗎?再再都需依使用上的情況而定,才有好的推廣效果。

高寶RotaJET 輪轉噴墨機,獲得iF設計獎
2018年3月9日高寶的RotaJET高速捲對捲彩色噴墨機,在來自世界54個國家共6,400件作品中,獲選為iF設計獎項得主,主要是機型的設計,符合噴墨機的功能,搭配銀色、灰色的機身及合適的公司Logo標誌,除了設計具現代感之外,其更有良好的操作性,來自符合人體工學的機械設計理念,使操作者十分容易操作。在Koenig & Bauer兩百年紀念,改成新的Logo輝映下,Koenig & Bauer公司行銷負責人Dagmer Ringel說:「iF獎證明Koenig & Bauer公司的設計,走在正確軌道上向前進」。

英國脫歐,護照卻在法國印製
英國脫歐談判已成定局,所以在脫歐之後,英國不再享有歐盟人民的出入境優待,所以護照也必須更改,毫無疑問將會由英國著名的安全印刷公司DeLaDue德拉魯集團印製,因為DeLaDue集團有上百年歷史,不僅是英國防偽印刷的最大支柱,更替世界上很多國家印製鈔票、護照、有價證券等等,可說是譽滿天下的防偽印製大公司。
這一次英國脫歐改新護照,將由棗紅色變成英國藍的封面護照,所以為了換新護照,召開了國際標,結果DeLaDue集團未得標,由法國Gemalto金雅拓公司得標,這使得英國國會議員大為發火,因為被人侵門踏戶,也對英國最引以為傲的安全印刷揮下重擊,真的無法忍呀!

印刷業的共享,到合版印刷又跨一大步
如果自己開車,而不是租車、搭計程車、坐公車,自然談不上共享經濟,因為養一部汽車,一年開個5~6,000公里,每日平均連15公里都不到,若搭計程車也只有400元而已,若自己買一部80萬的車,十年折舊每年80,000元,每天就去了200多元,加上一個車位租金,一個月4,500元,有一點不划算,因為還有牌照稅及燃料稅,加上保養維修、油錢算一算,共享的計程車較合算。
印刷設備很昂貴,操作人員也很專業,所以把印件交由印刷廠承印也是共享經濟的一環,而只有極少數公司,如以前日本石川島重播磨公司,因為產品很高端、高價,所以有自家的攝影棚、分色機、印刷機,才不會使得商業機密會外洩。多數印刷廠、製版廠的多元顧客,是共享經濟的一環。今天很多店頭小舖,他們的招牌上五花八門什麼都可印,宣傳單、名片到海報、旗幟、扇子、信封,您想得到的印刷品,他們都能印,都能搞定,但進門一看設備卻空空如也,號稱什麼都印,卻只有一部電腦與網路,了不起一台彩色列表機,那麼這一個前店接受訂單的市面店鋪,後面有一個十八般武藝的「後廠」。
今天的合版印刷廠,不只有CTP印版輸出機,一大群平印機,一般油墨、UV固化油墨,也有模切冷燙,加上模切刀模製造、數位列印機、數位加工機等等應有盡有,加上製團扇的貼合機,一天三萬支團扇的塑膠骨架也自己射出製作,這一切都可以透過網路來傳檔案做生產,其共享更極致化,所以價格可以再往下調,一如搭巴士共享,搭計程車是小眾、固定時段用,其他街上有空車可攬車搭乘的共享,往往比自己開車更合算。

新進鐵工廠創辦人,周太夫人辭世
新進鐵工廠在早期台灣平版印刷界頗具盛名,1985年就生產出新一代經典的雙倍徑壓力筒、雙倍徑傳統筒多色單元式張葉平印機,這一種機械構造,配合一字型無接觸傳紙輥,以及後續上光單元、IR/UV固化,在今天仍然是十分可靠耐用的生產設備,周欽然創辦人的這種魄力,是台灣二戰之後,印刷機械製造的泰斗,不只數以千計的「飛達平印機」外銷,更有中速單色平印機、雙色平印機,到SN 102新世代單元式包裝用多色平印機生產、出口,而國內新進鐵工廠的飛達平印機、手擺平印機,造就台灣好幾百位印刷廠的老闆,包括沈氏印刷公司沈金塗創辦人,他創業時就購買新進的平印機,用得很好,很賺錢的印刷機。而一路走來新進鐵工廠也有仿歐式A2尺寸現代平印機、製版相機、連晒版、裁紙機…等等,台灣印刷相關設備,周創辦人有很多元的發展及市場,皆是他赤手空拳打下的一片天空,從最早印刷機修理開始,一路跟隨周創辦人的林秀蓮夫人,1931年出生在台北市雙連,一輩子也大都生活在中山區,1953年出嫁給周欽然董事長,他不只有很好的機械技藝,而且把修理改成製造,並多元發展,領導公司、指揮設計、製造及行銷,數年內製造出上千部飛達平印機的外銷佳績。而擔任後勤工作不只要煮飯、洗衣服,又有四男二女的家庭操持的女主人秀蓮女士,也必須咬著牙日以繼夜努力,以前人十分勤儉,用的是柴火,並沒有瓦斯,搬到新莊、二重埔更要種菜、養家禽、家畜,因為團體伙食以自種最衛生、便宜,剩飯殘羹也有畜生可養,才免浪費。
數十年過去了,新進鐵工廠由老四周富國先生接掌,在SN 102系列不只有4~6色機,更有上光單元、UV印刷,加上飛達機、送紙風頭的供應。池賀機械由老二周富源先生接掌,在各種裝訂設備生產到維修,自動折紙口機、自動卸紙機、自動齊紙機有滾輪去風裝置。欣琪實業由老三周富祥執掌,在上光機、裱膜機、理紙機、捲筒紙切單張機、大筒貼合紙,分條複捲機、直立式貼合機的設計製造,三位弟兄都克紹箕裘的在印刷及相關設備製造求發展,努力在海外市場的開拓,待人誠信熱忱,擴大到印後加工及紙捲處理、表面加工領域。
周創辦人林秀蓮夫人,平日對子女、孫兒女十分關心,大家對老母、老奶奶的辦桌手藝菜十分喜愛,老人家也曾在TIGAX 08會場出現,在新進鐵工廠、池賀、欣琪公司展位,慈母對兄弟事業關注之情溢於言表,而平日注重運動、健走養生,始終沒有什麼大的異狀,卻在農曆大年初五驟然辭世,享88歲高壽,4月8日上午9時在台北市第一殯儀館景行廳,由家屬舉辦周太夫人的告別式,有來自泰國兩位誼子,以及越南的相關友人,光是新進鐵工廠老員工組成的「新進會」,就有七、八十位前來送老頭家媽一程,場面感人,周老夫人林秀蓮女士在台灣工業發軔的1950年代,就要為一直發展的機械工業做支援的後勤工作,使員工能填飽肚子、有精神努力付出,在現代社會已經少人有這樣的經驗了!

台灣Epson 設亞洲唯一直接授權中心
Epson公司在噴墨頭、噴墨設備有最精緻創新的製造,在3LCD投影機、工業用的機械手臂方面,加上軟體結合,以IOT物聯網去連結工業4.0人工智慧。在機械製造方面,Epson公司自1981年起,為生產精細的手錶(Seiko精工集團)組裝,以精密機械加上電子控制,完成了極精細程式化的手錶機芯的組裝工作,因此Epson成立了機械手臂部門,在1997年更由三軸機械手臂發展到SCARA四軸機械手臂,以「精、省、小」為Epson公司的設計理念,不僅高精度、省空間,透過Epson專業軟體更節省手臂運作空間,也節省時間,來提高工作效率,以重量輕、機台小,來使用者更能在空間上發揮。
在機械手臂除了控制精確之外,對工作物件的感知及處理,是非常重要,否則無法達到至高的作業精度, Epson四軸機械手臂已在全球市佔率,達到7年第一名,而四軸及六軸的機械手臂在2016年兩者都佔有全世界30%的市場,可見高速度、高精度及低震動,長期的安定性已深得用戶好評。
在機械手臂的工作上,除了精密機械的構成及組裝之外,更重要的是軟體的設計,在辨識、思考、決斷上面,都要靠機器感知及影像視覺系統的結合,加上軟體上數十年機械手臂的人工智慧積累而成的軟體精隨,這些俱有自我優化的演算能力,不必每一動、每一動由設計運作程式的人去思考選擇,是非常有利於機械手臂在高效、高精度的生產,同時對加工精度上的順暢和優質有很大的提升,像現在噴墨頭的組裝,又要比手錶的機芯,要往前進步更細緻很多,微機電MEMS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每吋達1200 dpi的噴墨頭,在噴列要產生接近十個大氣壓的巨大壓力噴墨頭,其要求的製造及組裝精度,又要提升很多。
機械手臂替代人力的最大好處,就是可長時間做同樣工作,品質一致,且不疲勞,更不會罷工、要求加薪,而且不必受訓,只要是相同機型的機械手臂,在相同的軟體之下,幾十部、幾千部的機械手臂,不用學習都能做出同一水平的高精度工作,而在IOT物聯網科技下,每一個物件、每一個設備,都可在雲端上加以掌控。反過來所有設備,包括印刷機的全部數百個設定,也可以放在雲端上,供下一次再版使用,若相同機台、相同條件下,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工作場所控制在同一條件下,很容易就可印出及一樣的產品,若有些許差距,再用人工或自動控制系統,加以微調改變。
Epson公司希望擴大機械手臂市佔率,未來以有特色產品,達到全世界50%以上市占率做努力。

Think Laboratory公司 New FX 3環保凹版製版系統
在凹版製版設備數十年研發的日本Think Laboratory公司,使用俱有12800 dpi的超高解析雷射成像,可確保光部的墨穴十分正確安定,以蜂巢狀的墨穴結構,在4色CMYK在12~15μ的深度,白墨在15~16μ的腐蝕深度下,可以使用高固態物含量的凹版油性墨,可以減少揮發物使用,達到更環保減少VOCs的排放效果。若用水性墨,其腐蝕深度又要更為減少一些,來因應乾燥固化不易的需求。

中國沿海地區印刷業發展消長
在25年前,廣東印刷業佔中國印刷總體30%以上,到15年前仍有25%。而中國印刷成長十分迅猛,達到1.15兆人民幣,比15年前接近3千億人民幣的4倍之外,廣東地區因為經濟開發區、外貿發展,在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三個沿海地區,是印刷業最先進發展的地區,在2016年底調查印刷企業家數,上海佔全國11%、江蘇14%,合起來已達四分之一,若加上浙江7%,已接近三分之一的32%。而廣東地區近年來因為產業外移,人工上漲,加上出版、外銷,尤其外銷廠加出走越南東協諸國之下,廣東印刷企業家數只剩14%,與江蘇相當。另外環渤海北京有9%、天津4%、河北3%,只佔16%,全國六分之一,若加上河南3%,也只剩五分之一不到,這是長三角地區在印刷企業發展獨大的現象。
至於內陸省份地區,陝西佔全國5%之高,比天津4%、福建3%都要高。可見開發內陸省份的內移政策,收到生產及人員往內陸發展而產生效果。

日本王子、三菱製紙 聯合綠能開發
日本王子公司旗下Green Souce及三菱製紙合併MPM Oji Energy公司,在日本本州北方青森縣八戶市三菱製紙八戶工廠內,聯合設立一個「八戶綠能發電所」,設置鍋爐做生化能源發電設施,希望在2019年7月正式開始運作。預計利用生化能源,每小時可產生235噸高壓熱能蒸氣,發電量在7,495萬千瓦的電力。總的投資在230億日圓(80多億台幣),每年將可售出110億日圓(30億台幣)電氣供應收入。
三菱製紙目前有自國外進口木片原料,並且也有南洋椰子殼材,加上青森縣及附近的一些技術或其他可製紙漿原料,在煮漿之後,產生木材的木質素或其他樹脂、松香油脂,濃縮黑水成為生化燃料,而王子製紙Green Souce公司則負責發電的燃燒產蒸氣及電力工作,將廢棄的製漿副產品及一些無用椰殼轉化為熱能及電能。

韓國Unis免酒精水槽液 功效良好
在目前環保要求日益嚴格之下,平版印刷液必須使用濕潤水來保持版面非印紋部份的乾淨,而二、三十年來印刷機都走向數位控制的連續式、無水絨布供水系統,它也被稱為酒精濕潤系統。印刷時在濕潤水中加入10~15%酒精,可大幅度降低濕潤水的內聚力,以較少的用水量就可以保持更扁平的水珠結構,來達到版面水份少,又有足夠的濕潤力,保持非印紋乾淨能力。但酒精濕潤系統中添加的IPA異丙醇酒精,是有害的有機揮發物,若在空間裡大量積累也會危害到人體,且是否會在某一個濃度下,產生「閃燃」,如八仙樂園塵暴的危機,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世界上仍未有先例。筆者曾看過一家珠三角平印機的車間,操作人員須戴防毒面罩操作印刷機,其車間酒精濃度已到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而大量的酒精添加,這也是管理上一個相當大的隱憂。
因此如何減少,用免用酒精在平版印刷的濕潤水操作中,成為一個印刷界十分重要的課題,以往就有不少免用酒精的平版印刷濕潤水添加劑試用,但少有成功,在三菱Daiya D-3000使用韓國Unis優尼絲的ECO-500濕潤水添加劑,起先也有一些問題在,但把墨輥、水滾的壓力調節好,使印版面有一致性的水膜存在,油墨層也可以均勻一致佈墨,所以用少量較薄的供墨層即可以印刷,起初使用5%份量的Unis水槽液,後來降低到4%就能順利印刷,且雖然供水量必須增加設定量,使供水要多一點,但實際上水箱內水槽液的消耗量並沒有增加,原因是有酒精添加在水槽液中,降低了水槽液的內聚力外,所以製量水輥同一間隙下,有酒精添加的水槽液,可以更暢通,少阻力的通過水輥制量間隙,就如一個人正面通過小柵欄阻力大,如果側著身其阻力小,看似用酒精濕潤水在機器上,可調低供水的轉速,但沒有酒精阻力大要用較大供水量,但供水量通過水份總量並沒有增加,如果加上7~10%酒精的話,操作起來比較不會發生水份不足的乾斑,而使用ECO-500免酒精其水墨平衡的寬容小一些,原因出在於印刷機上供墨系統的油墨層有酒精,而且大百分比情況下,油墨受酒精作用下,比較容易產生微小的水珠混入,形成墨中水乳化程度較嚴重的情況,所以有酒精的濕潤水操作有較大的濕潤水量寬容。
而在印刷的成品效果上,確實也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使用IPA酒精(異丙醇)濕潤水印出來的印刷品,因油墨乳化黏性不足,網點的周邊較鬆散、有毛邊。而網點本身的色較淡,且在乳化之下的墨層產生高低起伏的表面部份,如果以印刷品質來講是比較差的網點再現,加上印刷墨層的毛躁,有乳化水份在,使印刷疊印變差,而且乾燥較為困難,也就是比較容易因油墨層表面高地不平,加上乾燥的吸收、氧化及油墨本身媒染體化學重合固化,變得延遲很多,用手接觸印刷面的感覺有一點稠稠的感覺,較容易反沾背印,而使用優尼絲ECO-500的無酒精添加濕潤水添加劑印刷,經一段時間的磨合,操作也逐步習慣,最明顯的是網點外型十分光潔沒有什麼毛邊,而且網點本身色澤飽滿,沒有乳化白點,而且令人十分驚訝的是剛印出的印張,在滿版、濃色疊印處,原來手觸摸下會有黏黏的觸感沒有了!也是因為墨層表面降幅好,墨層表面平整,看是濃度大,卻因沒有太多乳化下,油墨層平坦、較易乾燥所致。
優尼絲ECO-500的印刷成品油墨層,因為涇渭分明,而有較優秀的網點再現,印刷疊印、印刷乾燥、無乳化而印刷濃度較平實而提高,是在環保議題之外,另一個網點再現良好的優點。

台灣御牧在國際禮品文具展,
展示噴印&切割LED-UV噴墨列印刷機UCJV300-160

禮贈品是當今發展的一個趨勢,台灣御牧(MIMAKI)於台北國際禮品暨文具展,現場實機展示及生產商的實際應用產品,並與國內禮贈品代工廠-禮想家網路贈品公司聯合參展。
台灣御牧本次展覽全新開發廣告大圖及貼紙噴切指標設備LED-UV捲式噴印&切割機UCJV300-160與LED-UV平台式噴墨列印UJF-3042MkII同時亮相,展現「禮品市場」與「數位印刷」的合作應用,面對微利競爭時代,共達共創的設計運用創造市場新需求,傳達禮贈品新價值並融入在我們生活當中。禮贈品開展當天,來自日本的山田 恭弘 社長、有賀 一普 副總經理與台灣洪佑煥 總經理等人一同出席,彰顯生產端在台灣禮贈品領先同業,並在最短的時間上創造出最大的生產效率及最高品質重要性。由於少量多樣的創意禮品化、禮品生活化、生活在地化等概念,台灣御牧推出全新指標設備LED-UV捲式噴印&切割機UCJV300-160,UV噴印的特性創造獨特浮雕效果,並能夠運用於特殊材質上,突破以往溶劑型墨水侷限,現場印製各式獨特貼紙,現場詢問度極高。另外平台式噴墨印刷機UJF-3042MkII適合禮贈品市場生產與打樣,工業機種適合列印於各式媒材上,再藉由亮光墨水的特性,創造出視覺上特殊質感,像是印刷手機殼、玻璃、磁磚、吸水杯墊等,創新運用提升禮贈品商機。台灣御牧一系列的數位化噴墨設備,領先同業在最短的時間創造出最大的生產效率及最高品質,彰顯服務與專業表現,深獲企業主的青睞與肯定。更多資訊於官網http://taiwan.mimaki.com。

蓁逸科技舉辦HELL、K.WALTER產品台灣研討會
蓁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月20日週五下午於台中裕元花園酒店舉辦 HELL、K.WALTER產品台灣研討會,由蓁逸科技謝彰佑總經理主持,首先介紹德國K.WALTER業務經理 Ronny Siegel和Ajit Vaidya與海爾(HELL)大中華區經理韓伯鈞共同研討雕刻機與直接雷射雕刻機與凹版印刷電鍍設備、量測與藥水耗材等相關無縫整體的解決方案。
K.WALTER公司已超過100年歷史,主要設計和生產用於凹版印刷製版的最先進的電鍍單元,並開發高效的工藝技術和為系統集成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另外提供必要的量測工具與化學溶液。德國K.WALTER業務經理 Ronny Siegel表示,K.WALTER公司擁有全自動生產凹版滾筒的生產線,包含電鍍、拋光、測量、雕刻、數據庫等等,並一併介紹K.WALTER Measurement Tools & Consumable量測設備與藥水耗材整體解決方案。研討會現場也安排多部量測機器和相關商品展示,有DuroMet硬度計、DiaMet直徑/圓周儀、R-Met粗糙度儀等,供現場專業人士操作。
海爾公司是印前電子雕刻系統的創新領導者,也是全球最資深的電雕設備製造廠,尤其在核心專業領域及提供眾多的技術解決方案,皆處於領先地位。本次研討會由海爾大中華區韓伯鈞經理主講,主要推廣海爾公司的最新技術科技,其亮點在於HelioKlischograph K5系列雕版機上,包含了HelioSprint、XtremeEngraving、HQH(High Quality Hinting)技術應用等。
如需更多凹版印刷與凹版印刷雷射系統用於柔版解決方案資訊,請洽:蓁逸科技有限公司謝先生0923-303-309。

愛迪生除了發明之外,也辦報印報紙
大家都知道二十世紀的發明家愛迪生,他有兩千多種發明,把人類帶入3C生活領域的大師,他出生於1847年,也許他和常人思考模式不同,最初到學校適應不良,被視為十分遲鈍的小孩,在母親家庭教育以及勤跑圖書館做學問研究之下,不只在家中地下室做很多實驗,同時也送報營生,後來更辦「先驅報」,在1861年,年僅14歲的愛迪生獲得火車公司允許,從密西根州休倫港到底特律的長長火車上,採訪編輯他的報紙,更在車上印報獲得迴響。
他除了印報、賣報之外,也發明利用蠟紙刻出可透油墨洞孔的「謄寫版」,其原理為蠟本身是一種不透油墨的材質,先塗在薄紙上,再用在有磨上如銼刀鋸齒孔洞的鋼板上,使用硬尖鋼針筆書寫蠟紙形成繪圖,蠟紙在如銼刀的尖凸點及鋼針筆鋒壓刮之下,蠟紙依筆畫產生沿著筆劃生成為小孔洞,所以在一層網布上貼上蠟紙,從網布背面用墨輥施以油墨,未受鋼針刻劃的非印紋部份,因為有蠟不透墨,保持白色。反之,鋼針劃出有孔洞部份有空隙,使墨輥上的油墨透經網布、印紋洞孔而印在紙面上,這是極簡、很容易製版的蠟紙刻鋼板的印刷方式,日本人叫它為謄寫版印刷,今天Riso及Dulpo公司的數位快印機,就是利用蠟紙穿孔原理印刷出來的,只不過版紙上孔洞是由熱成像燒灼穿孔的。
愛迪生在火車上曾經不小心把一瓶實驗用的黃磷打翻,頓時造成起火,儘管火勢被及時撲滅了,但列車長也狠狠打了愛迪生一個耳光,這一記耳光,也把愛迪生的耳朵打失聰了。書本是愛迪生求知來源,而印刷、出版報紙的活路,是愛迪生早年研究資金來源。在1830年代,資訊傳播不發達,就連礦場邊也有人編印出版報紙。

歐洲廢紙回收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歐洲各國二十多年來在節能、環保上,領先世界各大洲,再生能源居於全世界領導地位,台灣在發展風力發電方面,更藉助於德國、丹麥、荷蘭的科技及經驗。
在廢紙回收方面,2017年歐洲各國廢紙回收比例平均達72.5%,預計在2020年將再往74%的目標邁進,這是一個十分艱鉅的任務,但以前全世界廢紙進口大國,卻開始大量限制小型紙廠的廢紙進口配額,首當其衝的是日本的廢紙出口大幅減少,而歐洲各紙廠除非有能力去消化廢紙回收的能量,否則更高的廢紙回收也難以去消化庫存。相對台灣在2017年廢紙進口達112萬公噸,在2017年12月進口金額更達3,435萬美元,較前一年增加147.3%,可見廢紙進口價格上漲10%以上。

大陸管嚴,關長江中上游紙廠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流,列管8,000多個大型廠家入河排汙口,以及近千個非法碼頭,加上非法汙水排放口的污染下,政府大力管理既有合法及非法水污染源,業造成一些中小型化工廠、造紙廠由長江中、下游往上遷移。若以大型的金光集團金東紙廠,有5.33平方公里,有5,300多名員工,在製程減廢、資源回收、節能減碳、資源有效利用,持續汙染改善防治上的用心,每生產1噸紙耗用6.3噸的水,產生5.27噸的廢水處理後,合乎國家標準以上水平的潔淨度排放,水資源利用率達到95%以上,2016年因水處理改善,比2015年減少9.87%耗水,這些數據比起其他同業每造1噸紙,需耗用12噸水,只需要44%的耗水比例而已。
在2018年一些無法像大型紙廠,可以持續改善水使用量下降及排放水處理乾淨的廠家,中國政府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將在2018年往湖北宜昌、湖南岳陽、株洲、江西九江、四川瀘州等紙業、化工業集中地區,展開嚴格稽核,做管理汙水排放及汙染防治,若未能達標就予以關廠,以杜絕更大的污染產生,中國的這一項政策,預計影響一百多家工廠受到影響,也將減少800~1000萬噸的紙張產量,佔中國7~10%產能,因此紙張、紙板價格上揚。

薪資停滯不漲,原因不只一端
在1990年左右,有一位大學教授常說:「一個大學生,培養長大花了兩百多萬元的費用在教育上面,一旦畢了業,花心血、力氣,每一個月只賺到2萬元,這個投資報酬率太低,企業似乎要想辦法提高一些才行!」這一個從學術殿堂看出窗外的景象也許不合理。卻也十分無奈,因為有些熱門科系,好的優秀學生不僅起薪3、5萬,而且他們更有能耐、能創業的大有人在。事過快30年,這位教授早已不再提這樣不公平的起薪,一大票學校畢業生,也只能屈就於很基本的22~25K薄薪,因為滿街都是大學畢業工作者,頂著學士方帽已可有可無,總是要回歸到你到企業能為公司做什麼,如果你讀的企管、資管系,大多在打字鍵入資料的工作,要做到能管事業或MIS資管人員,仍需要再磨練一番,尤其企管在校好似什麼都能管,但到頭來樣樣鬆,沒有弄通嘛!
假如是有能力、有好的人才,薪資是初任者2倍、3倍,相信各企業也搶著要。若一個人要經一番訓練才能用,花了一筆訓練資金人力之下,可能又馬上就跳槽跑了!這也就不合算,相信企業對用人也打得很精的。
在一百多年前大量生產機械出現,一些初級勞動者就被視為很快被機器取代的族群,今天機器人加上人工智慧興起,一部機器人可學到其他機器人的經驗及智慧,馬上可以上線工作,比人學習要快、要精準,因此又有另一層級的勞動者會被智慧機器取代的傳言,全世界又有8億人要失業了!現在學生上網找資料很拿手,但比不上一個智慧語音筒,它可以更快、快準的找到人工智慧裡的答案,很顯然大學生找資料回答複雜問題的能力,已不算一種專長,這是十分不公平的競爭,一個要吃飯、穿衣、生活、受教育的人,卻要和生產線組裝出來,一天24小時也不喊累的機器人相比、搶工作,實在很不公平,但企業本身是「盈利」事業,不是慈善事業,追求利益最大化也不是罪過,反倒是不賺錢的企業被視為罪過的。
今天做一個人浮於事的謀職待業人口,十分難為,但如何把自己專業能力及人際關係建立起來,才能跳脫低薪的窘境。反之,一家企業在市場十分透明的技術、市場狀況下,加上政府法令多如牛毛,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稅務及環保負擔加重,加上勞動條件、市場條件都面臨極大挑戰,如蔡英文總統,提出月薪3萬是她一個理想數目,我們不願給領導人潑冷水,但是也要惦惦台灣在國際市場上十分不利的情況,可說快到寸步難行的地步,一家紙袋廠,外銷東南亞要負擔20%、25%的關稅之下,在台灣生產根本很難獲利,若把20~25%的一半化為利益、照顧員工,可能還有相當加薪的可能性,另外一點是本勞和外勞基本薪資掛勾下,真的牽一髮而動全身,負擔也會加重不少,所以政府不是喊一喊自己開心就好,政府要為企業、勞工開出一條可以提高生產力、提高獲利能力的方法及道路,才是能解決低薪問的最佳動能。

亞馬遜無人商店,台灣科技關鍵在其中
1990年代開始的亞馬遜電子商務公司,俱有市場的遠見,但也是在6年連連虧損之後,才開始打平,最初是以書籍的販售,後來才有其他貨品的販售,今天亞馬遜已建立起最好的電商模式,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的最大電商之一,而且書籍也走向免庫存,只留下檔案,即來、即印、即送的模式,變成出版商不用庫存,只收版稅更有彈性,而且不會積壓庫存書,在資金、倉儲方面無負擔,可以大量網路出版,販售電子書或以列印的實體書運行模式。
天底下的事,往往物極必反,當電子商務發展極致之下,還要去找實體商店去接近客戶,而且是以不用人力的「無人商店」。在阿里巴巴中國一派是用人臉辨識「刷臉的科技」,但在結帳時仍不免要用商品條碼去刷一下才能結帳。而亞馬遜是以手機軟體去辨識買家進入商店,但商品是以RFID卡射頻辨識方式,只要一拿起商品,透過電子感應,系統就會進入買家購物車,結帳時免再刷條碼,就算後來又找到更合意商品,而把前拿商品退回架上,那麼上次登錄的商品又會除去消彌掉了!不怕退回的誤記帳,所以RFID辨識系統就十分重要。
永豐餘公司在RFID卡的生產方面,元太科技的電子紙的生產,都是亞馬遜無人商品做電子資訊無線溝通的主角,而電子紙可改變又不耗電的特性,成為無人商店、生鮮市場,標價變化的重要工具,只要用磁極感應一下,電子紙的標示、價格會隨之改變,且不耗電持續下去,因此台灣廠商在亞馬遜無人商店中有一些立足點。

 
  IGAS2018東京印刷展-展前記者會
 

IGAS 2018國際綜合印刷技術及解決方案展(簡稱東京印刷展),將於2018年7月26日至31日展出,為期6天。2018年3月14日上午10點,在東京都中心日比谷公園旁的日本記者會館6樓,舉開外國記者發表會,海外出席媒體有韓國、台灣、中國、香港、印尼、印度、澳洲等地記者前來,再加上日本本地印刷相關媒體記者,共60人左右。
首先由西岡專務理事致詞歡迎,他表示自IGAS 2015之後,因應科技快速發展,IGAS的展期由每4年一屆,改為每3年一屆,並同時取消展期中間的JGAS日本總合印刷機材展,今年的徵展仍然順利舉開,整個東館的6間展館都滿場,並希望各位媒體能踴躍報導,使更多專業人士前來參觀。
接下來由IGAS展會工作負責人,廣常猛執行長做展會的進度報告,本次展會主題「Venture into the Next! 精進的勇闖未來,印刷的未來在改變!」,本次IGAS 2018集中在印刷公司、印刷使用者及品牌擁有者,各方在跨媒體科技及解決方案的訊息提供為第一要點,擴大亞洲為中心的專業訪客增長,IGAS 2018將在9月26~31日展出,於東京有明Big Sight的東展館1~6號館。事先登記者免費、現場購票則為2,000日圓/日,一共285家廠家、使用2605個標準展位,展覽期間將有:
1.座談會,將安排各種多元主題,以品牌商的觀點,做專家座談方式,討論印刷動向及跨媒體應用的相關市場發展、業態變革、新事業開展等有關印刷相關主題對話及討論。
2.研討會,包含有日本印刷產業聯合會(JFPI)、FAPGA (Forum of Asia Pacific Graphic Arts)國際表單印刷論壇、日本印刷學會座談會、東京都中小企業振興公社座談會、其他展出者各項座談會的召開。
3.展館參觀導覽行程:A.標準導覽,以產業趨勢做精簡50分鐘的全體展會要點展覽。B.印刷趨勢導覽行程,以60分鐘較深入的對展出廠商的動態操作介紹。C.各項主題聚焦導覽圖,在各項主題做聚焦式、有深度的資訊報導。(日語為主)
4.中小型應用區,展示東京都中小企業振興公社區域、大學研究機構印刷下一個世代科技展示區、教育區、Japan Color色彩認證區,來使印刷業因應未來發展趨勢,尤其小型數位列印設備、小型加工設備、特殊材料應用等高附加值的營運模式提案。
5.印刷商聯合會得獎作品展區,有關日本印刷產業聯合會所轄的10個印刷團體,在型錄、月曆、製本裝幀、包裝、封緘、商標、媒材自由設計的各式比賽作品,一舉大公開,做為日本印刷產業作品介紹。

首先第一家由Komori小森印刷機公司介紹IGAS 2018的展品狀況,由山下經理介紹,本次Komori以印刷Reinvention再創新為主題,主要以KP-Connect為印刷連結,利用Komori雲端科技智慧,達到...

 
  台灣印刷設計導師-陳敦化教授
 

陳敦化教授1940年元月出生,以虛歲算已晉八十大壽,他從藝專畢業到印刷業界來就擔任設計組組長,後來又回藝專擔任印刷設計技術員教職工作,都是現學現賣,並長達17年擔任台灣菸酒公賣局、台灣菸酒公司長期特約設計師,不下八、九十種菸酒商標及包裝設計之外,還需用心在酒瓶、酒盒的設計、製作及搭配,這樣的經驗累積,練就了陳教授一生不凡的際遇和發展,由2001年起,連四年每年都為總統設計紀念酒,其中不乏有人希望換人設計看看,這一個設計不只要豪華、美觀,更涉及政黨屬性色彩,陳教授一手好書法,寫上「用心看台灣」,加上「墨綠色」的外盒及瓶色,以華麗金箔梅花紋飾於外環,得到主人翁的真心喜歡,所以連四年都由敦煌印刷設計中心陳敦化教授親自操刀,這也代表他到60多歲之後,仍保有優越的創新發想及構成能力,否則這一份靠腦力的設計專案,往往會跳不出原來框架,而無法得到客戶的喜愛。陳敦化教授有深層的藝術底蘊,對事物觀察細微,將可以使用到的資源加以整合,發揮出最大的商品或企業形象效果,台灣早期設計者也不乏優秀傑出者,但受限於學理基礎的吸收實踐,無法更上層樓為設計加入更深意涵,同時也無法在杏壇傳授新生代設計者,1967年手著《商標與標誌設計》,到1972年《印刷設計教科書》,成為各大專院校印刷設計的經典教學用書,到1981年已經再版第九版,1990年代中期,陳教授有鑑於電腦DTP興起,以手工繪稿在DTP時代已不合宜,共再版出刊十多次才停止。在台灣幾乎沒有人為台灣最大宗的菸、酒產品做包裝整體設計那麼久,從台灣菸酒公賣局到台灣菸酒公司,不下六十多種酒類到一、二十種菸品,一旦有差錯,都是數百萬個、數千萬個產品不能用,也影響生產單位的生產及出貨,某些手工濕盒,數量不大,卻十分耗時,所以在應用上要特別留意,否則生意好、爆量時,手工糊盒也供不應求,產生火燒市的狀況。陳教授從平面設計出發,到系統化的內、外包裝設計,再到包裝用瓶罐的生產設計,加上CIS企業形象設計,設計的範疇相當廣,50年設計生涯一路走來,他...

 
  野村廣太郎大師著作,回顧石板製版發展歷程
 

今天的印前製版,不只免用底片,而且一按下快門,數位相機背面一億畫素的CCD感光元件在受光下,自動就由軟體元件分出11,608 × 8,708畫素的RGB檔,可輸出60吋×45吋巨大的相片,若要做印刷檔,以350 dpi印刷31吋(787mm)對開印刷品,也十分夠用了!回想一百年前或是更早的19世紀末期,若是想印出一張有色彩的畫面,當時的藝匠可是要絞盡腦汁,用無限耐心去做,例如一張四六版的全張大海報,一共印12色是很正常的,最多甚至達到20色,大多以三原色與加黑的印刷方式為主幹,或是部份區域加入其他的特別色,一共10色、12色也是常態,因此也衍生7、8種以上的手工製版工法。一件工作需由1位師匠,並帶3~5位徒弟,一點一滴在十多張分色版上,做加加減減的工序,在今天是絕對是想不到的事,一個酒類廣告畫面,分成四、五個部份,依主要、次要、再次要部份各自分色之下,到印刷用大石版、平印機用金屬版,轉寫印刷前組合成圖,最核心的美人頭像由師匠去開色,再由兩位二手師傅開美人的衣物、酒瓶,再下去由兩個助手掠邊隙,負責畫面上較不緊要的背景或樹木等等,本身十分模糊,而且色彩淡一些,如有一點差錯也鮮少人會知道,那麼一張海報十多色版,各自加網、加砂目、筆觸、點描等,不一而足的上色方法之後,再依套對的位置,做版面組合,然後用石版直接印刷,或用鋅版、鋁版轉寫後,再用筒平印機去印刷,這一組人馬通常需要工作一個月多或多一點的時間,才能完成一件製版的整版多色手工開色工作。
本文主人翁野村廣太郎大師出生於明治36年(西元1903年),1916年入行學習手工開色的製版工藝,一路走來到照相製版分色、直接照相分色、電子掃描分色等不同時代的製版工法,他自身也是一位著名的油畫家,對印刷方面的技術手冊著作等身。在1960年左右筆者剛入行,就曾閱讀到野村翁的「色刷製版の美術管理」,這涉及印刷工藝中的美學核心,手工修色,大師俱有長久手工開色的修為,對照相製版分色底下,必須用手工去做...

 
  2018 TiBE台北國際書展紀要
 

每年一度的台北國際書展,起初書展的目的,一如世界大書展,如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一樣,是世界各國出版商、作者在這裡找版權交易為主,希望做版權交換、銷售為主要使命,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供應商在做行銷,以往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也有參展,到近年的紅藍彩藝印刷公司皆有參展,以尋找外銷出口的商機。台北國際書展在規模上也有一定水平,十多年前的全盛時期,在台北世貿中心佔了一、二、三館,尤其三館幾乎是動漫展,是一大票年輕人的天下,而在這次世貿一館也有一些參展,但只有五、六家而已,其他在世貿三館展出,因電子出版及動漫出版部份大量自立門戶在三館展出,動漫迷也就較少到書展主會場來,以前在公車上(當時捷運未通車)都可看到年輕粉絲拿著各式各樣的抱枕、海報、書冊的畫面。以往歷屆的台北國際書展,常常在農曆新年之後,因為小朋友正有一大包壓歲錢在身上,如果拿去買一些食品或其他物品,家長常常會有意見,唯獨孩子花不少錢抱一大堆書回家,家長通常給予嘉許,孩子終於想用功念書了!但今年農曆過年較晚,在2月15日,所以在2月6~11日舉行,開幕之日蔡英文總統也親自出席,為出版業加油打氣,在2017年台灣出版書版種類也有4萬多種,比2016年有小幅增長,銷售總額也有1%多的些微增長,若以往數年間無限量一直往下沉的銷售額,算是有一點曙光在洞口,這並非台灣所獨有,其亞馬遜及其他國家實體書的行銷也多少在谷底有些微反彈,也許用屏幕看書不若紙本穩定、不傷眼,且屏幕的藍光也如過街老鼠不受歡迎。本次台北國際書展雖沒有台北世貿二館展出,但至少世貿中心一館的A、B、C、D區全滿,再加上三館的動漫秀為主的展場,也十分有看頭!
2018年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國家為「以色列」,是位於西亞的一個主權國家,俱有特殊地理的位置,國土面積僅有2.2萬平方公里,800多萬人口,在數個世紀的流亡海外,終於在二次大戰後建國,幾次的戰爭以色列都以全民皆兵,以寡擊眾活存下來,在約旦河西岸西奈半島的荒蕪之地,活用腦力、智慧做開創新局養活一大群最有創新生產力的人群。以色列這個國家,他們的...

 
  賀 高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
甲子還曆誌慶,談數位列印發展
 

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所組成的「甲子」,由一個「天干」與一個「地支」互相搭配紀年運算,可得到60種不同的組合,而「甲子」是60種組合的第一個,故稱甲子年,這個甲子的算法,自殷商出土的甲骨上面就已經在使用。古時候60歲即算高齡,70歲更稱古來稀的「古稀」之年,於1958戊戌年5月成立的高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是台灣第二個直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而筆者在1958年6月28日上午自台中一中初中部畢業,下午進入自家興台彩色印刷公司服務,同樣一轉眼也是六十年的歲月,剛進入公司時,主要從事照相製版工作,高雄不少同業先進如德昌印刷林創辦人、南光堂黃創辦人等等,都是我們公司的愛用客戶,而公司在當年就從事彩色照相分色及平印工作研發,算是比較先進的印刷製程。六十年後,不論高雄印刷同業先進,或是我個人都經歷整個印刷科技、產業、市場環境的變革,如果以一個在行業做事六十年的糟老頭,還能夠為高雄市印刷同業講一點話,是十分慶幸和榮幸的事。
印刷科技的轉變,從設計編輯、印前製版,到各種有版印刷及後加工,在電子科技發展下,首先有電子掃描分色,加上後續電腦排字系統,雖然在1986年就有高階電腦組頁系統出現,但沒有帶來圖文整合的利益,實際要到1992年之後,DTP桌上出版系統的普及,可把圖形、影像、文字整合成一個頁面,有CTF底片輸出、拚小版,再手工拼成大版後晒版,後來更有拼組大版整版輸出、晒PS版,今天也已不用底片輸出,變成直接電腦檔案輸出到CTP版材,而且有CIP3/4的印前資訊、RIP解譯版面的印紋分佈資料,以及開墨槽鍵的開度參考,印前的數位資訊科技應用,達到一個頂點。但不幸的是,自2007年第一支智慧型手機發行以來,傳媒形態開始有巨大改變,不僅大眾傳播的報紙、雜誌逐漸式微,而且很多小眾傳播、社群媒體興起之下,除了包裝印刷、功能性印刷之外,對傳統紙張媒材的閱讀需求已大幅減少之下,印刷業也面臨急需轉型的時候。再加上1995年由台灣興起的網路合版印刷,在21世紀之後,不停地對平版印刷的固有市場攻城掠地,連UV印刷、信封、小尺寸海報、扇子,冷燙盒子及其他數以千項的合版印刷項目,一般印刷業的市場不停被搶去而減縮,而且在大圖噴繪及數位列印設備的導入,合版印刷公司更是比一般印刷廠更積極再轉型製程、服務、產品發展,今天印刷廠若不再努力面對未來少量多樣的市場,以更合理化網路資訊操作市場,加上使用數位列印科技去建立起下一波攻防的灘頭堡,那麼有利基的市場肯定是要拱手讓人的,雖然筆者在印刷業界已是老朽級的人物,至少在這波數位列印市場轉型開發上,仍有可奉告之處,才會為文相告...

 
  老書要找醫師
 

人生病了,尤其是老了年紀大,常常要找醫師治病,反之「書老了!」它不會去找醫師,但主人也要替老書治一治、醫一醫,至少回到「堪用」的階段。在日本也有專門為「回籠」的退貨書、庫存書做修邊整理,除了封面、書背、封底整飾外,書口的裁切面、天地切口有的被經銷系統蓋印,在翻閱中弄髒了!或是紙張久放「氧化」變褐色了,都有一些垂垂老矣之像,所以要使用裁切修邊的工作,尤其書口有封面內折的話,若修邊一下就被戳破、斷了!所以用砂紙帶,有平台砂紙帶旋轉移動,在上面輕磨去除老化、髒斑、印記,十分有用。
在圖書館、博物館、收藏家所擁有的古老書籍、雜誌到手抄稿,這些大部份都在現代化恆溫、恆濕及防蛀蟲的良好保管條件中儲存著,本身變化就比較安定。但也不全然保證書本所使用的材料,除紙張之外,縫線、黏合劑、膠料或封面絲絹布料,在時間變化下,產生老化質變、裝訂脫落、封面朽裂等等情況發生,而且不少地圖、文件、地契、公文書等等的修復,也是一個複雜又浩大的工程,首先要考慮怎麼解開,用什麼材料替換、填補及失去的部份,用什麼樣的文字、圖樣修復,最難是貼黏、裝訂、結合的收尾,若無法收尾,就先解開來,就如一件玩具不會組裝就拆開來,那麼到時候只有開膛剖肚耗在那邊了!
位於日本奈良市東大寺內的「正倉院」,建於是八世紀中期,裡面保存了很多日本在唐朝時期,派遣唐使到長安去,帶回來的無數博物及手抄典籍,這些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籍,人家說古絹本八百年、古紙一千年,所以這些古物自然已到壽命臨界的地步,但有些破損仍要修復,但要怎麼修呢?當然不能隨便用既有的和紙來黏貼修補,所以借助現代化儀器,去分析原來唐朝抄紙所使用的植物纖維種類,透過電子顯微鏡獲得不同材料的纖維構成及比例,例如:楮木皮、麻料、雁皮等等,再到四國愛媛縣的手工抄紙研究所去研發,抄造出極薄只有3μ厚度的樣紙,再用儀器分析,把比例搞定,才抄造出每平方米在2g/m2的極薄修復用材料紙,這些極少量的修復紙,可一層、再一層的修補黏上,在修復師的巧手下,仔細把破洞上的漏字或缺損字加以修復,因為使用和原來書本材料相近,要長久的保存也比較容易,否則今天的化學紙漿含酸性物問題多多。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多藏書的地方,在三、四十年來..

 
  打開30年前的時光盒,Roland News
 

有人說「十年一往昔」,也就是一個世代,那麼三十年前的事,就有三個世代之遙了!在1988年7月20日,MAN Roland公司由Offenbach am Main郵局寄出的一封相片新聞稿,一共有16張照片,其中一部份也曾經刊登過。對於筆者來說,1988年在印刷業已從業30年,2018年就從業60年了!再看到昔日世界上最先進的印刷科技及設備,如今這些機器已經變廢鐵回收了!而當時最具代表科技與重點有:(1)第1部Man Roland 800型八色機及六色加上光機出現,當時要驅動四色座的巨大驅動軸是十分重大的負擔。(2)Roland單座雙色機,其技術沒落的難題是在於各座上、下色太接近,無緩衝、速度有限。(3) Roland RCI墨控及套控系統、CCI電腦色控系統。(4) Roland六色加上光機的配置。(5)Roland單色凹版印刷機。(6)越南印刷代表團參觀Roland的印刷展示中心。(7)MAN公司的最新無軸輪轉機同步伺服驅動科技。(8)IPEX 88伯明罕印刷機材展。(9)印版筒口研磨裝置。
1. 在1988年,MAN和Roland公司合併近10年,其張葉機皆是由位在Main緬因河邊上Offenbach am Main歐芬堡廠生產,而商用輪轉機、輪轉印報機等大型印刷機是在更南邊,慕尼黑北方70公里的Augsburg奧格斯堡生產。在三十年前世界上能生產寬幅1400mm、1650mm巨型平印機的不多,在歐洲的其他廠家也只有MAN一家,但也不生產了!就只剩下日本的三菱重工及小森印刷機廠,但當時的工藝絕對比不上Roland Ultra巨型機,Roland Ultra是採用單座雙色制,第一色在上方、第二色在下方,兩色共用一個單徑的壓印筒,有節省地方,最早在四十多年前,台灣菸酒公賣局青潭廠,曾一次買Roland Ultra IV型,本來尺寸不到四六版全張,為了這四部機器,尺寸改為符合1092×788mm。在1982年羅蘭發展出RCI(Roland Color Inking),本身只有數據化墨鍵控制,台灣在蔣緯國將軍擔任聯勤總司令時,核定買了一部Roland Ultra VI型1650mm寬幅的六色機,配有電腦數位控制的CCI(Computer Color Inking)控制。而Ultra的後續機種為Roland 800,也是最後一代單座雙色制安排的多色平印機,而四色平印機,自1932年德國Planeta百利達就已發明,但沒有電磁、電機上的基礎,各色之間的機械連動十分複雜。到1960年代初,Roland以上、下座的方式做出平印機,十分簡潔,而且共用一個壓印筒,不換...
...

 
 

瑞士法郎連兩年獲選最美麗的鈔票

 

瑞士是一個在歐洲西部大陸的內陸國,四面被高山所環繞,而且資源非常少,並維持了數百年中立國,而教廷所長期僱用的近衛隊,都是瑞士人,他們數百年來忠心耿耿保護教皇及重要人員的安全工作,瑞士為了維持長期的中立地位,施行全民皆兵的政策,所以男性都要去受訓,儘管可以把武器、槍枝帶回家中,也沒有發生攻擊他人的事件。長期以工藝、科技為本的瑞士,因為中立,並沒有加盟歐洲的EU歐盟,只有英國較特殊,加入歐盟之外仍發行自己的英鎊鈔票。瑞士使用自己國家的法朗貨幣,只有六百多萬人口,所以本身的金融規模不大,卻又是世界金融中心的瑞士,是幾十年避稅的資金天堂,在歐元不振之時,有大量歐元換成瑞士法朗之下,因此瑞士法朗幣值急速上升3~40%的情況常有,所以瑞士的邊界城市,出國去買歐元區的食品、日用品是非常有利的,但反過來支持瑞士出口工業的人力或其他產品,因瑞士法朗急升之下,出口大幅衰退,因而倒閉的廠家也時有所聞。像做內筒CTP輸出機的Lüscher公司,因為受不了巨幅升值之下,一家優秀創新的公司也因此倒閉了。
2016年瑞士國家銀行發行的50法朗鈔票,被IBNS國際鈔票協會(1961年創立)評選為2016年最美麗的鈔票,其設計包含時間、光、風、水、事物及語言的多元呈現,尤其時間、光、風、水等十分抽象的事,如何加以具象化呈現,讓使用者「看得出來」,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鈔票上有德文、法文、義大利文以及瑞士山語文四種語文,在50瑞士法朗美麗的圖案裡都呈現了其凹版雕刻的精緻性。瑞士的Geori公司,是在鈔券設計防偽印刷科技中最先進的公司,加上瑞士有最先進防偽用紙張的製造廠Landqart AG公司,瑞士50法郎新鈔紙張抄造夾層中,增加了一道加強層,使得原本已經十分耐用、耐折的鈔票,因為有這一道加強層之下,遺忘在衣服口袋內的鈔券,經過洗衣機洗滌之後仍不易破損,瑞士50法郎新鈔不僅僅是設計美觀而已,主要還有15種的防偽安全特徵,包含珠光油墨、發光安全線…等等,成為獲選一個很大的要素。
2017年全球共發行了170多張新鈔票,其中3分之1的設計符合評選資格,而瑞士的10法朗,又再度被評選為2017年度全球最美麗的鈔票。獲獎的10法郎於2017年10月發行,與2016年的50法郎同為瑞士第9系列鈔票,10法郎設計主題以「時間」展現瑞士特色,鈔票上印有指揮管弦樂隊的雙手、帶有時區顯示的地球儀以及瑞士鐵路系統圖案,同樣有15種的防偽安全設計,連續兩年獲選最美麗的鈔票。另外2011~2013年哈薩克的10,000堅戈、5000堅戈和1000堅戈也曾經連3年獲選最美麗的鈔票。
在現代的印鈔技術日新月異,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說法,做為防偽第一線的新鈔、護照、有價證券,絕對有必要做..                        

 
  中央空調應注重如何節省能源消耗
 

長久以來「空調」這個字眼,在台灣就是「冷氣」的同義字,但是冷氣只是空調的一個功能之一,尤其溫度在25℃以上的地區,機房裡因為機器設備的發熱之下,室溫上升5℃是很平常的。另外冷氣的低溫會凝結空氣中的濕氣,而析出露凝,也會達到一種除濕的效果,所以冷房的冷氣機扮演降溫及除濕的角色是沒有錯的,但冷房並不能完全代表「空調」機能的全部,因為降溫一定是要靠冷房,但除濕若在12℃~15℃的室溫,再開冷氣機去除濕也不合理,有除濕卻會把室溫大幅降低,反倒是暖房的暖氣,把12℃的室溫加溫到22℃之下,原來80%的溼度也許降到55%很合宜的溼度,若在20℃的合宜溫度時,濕度太高了,使用專門的除濕機,效果十分優秀,而且室溫不會降低,只有小幅度的上升而已。而空調除了上述的冷房、暖房、除濕機制之外,另外還有一個加濕功能,在冬天寒流來襲時,室內在暖氣之下,室溫上升會相對使濕度太低,容易有靜電產生、紙張輸送不順的情況,而且一般含水50%的紙張,因外界只有30%濕度,所以紙堆周邊會釋放出水份,而紙堆的中央部份仍保有50%水份,會產生紙堆緊邊四周翹起現象,所以加濕機也要發揮作用,古老加濕方法靠電熱紙沸水槽水,但不好用,耗電大,現在用離心式水霧產生及高週波產生水霧方式,好用又不耗電。
要做好印刷機房空調,除了調節溫度、濕度之外,另外除塵工作也非常重要,把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去除,使用濾網十分不容易阻塞,尤其使用噴粉的印刷機房為然,也有人使用水洗法,透過水霧把空氣中懸浮微粒去除掉,但也會產生空氣中的水份增加,必須要再做除濕的處理。若印刷機房有良好除塵的集塵裝置,也就是張葉平印機上,噴粉部份週邊,將噴粉的塵粉先行集中去除,減少印刷機房將已擴散下,粉塵又要去集中處理方面的難題,不只容易處理,而且對工作人員的肺部健康,也有所助益,所以各印刷機集中處理,避免塵粉污染的擴散也是重點。
在亞熱帶的台灣,空調的冷房使用,動輒使用50冷凍噸、100多冷凍噸,但是面對一部印刷的UV燈,動輒用上... 

 
  漫談Wi-Fi與藍牙
 

來到21世紀的20年代,我們人類的通信方式已進入到一個高度發展的網路世代,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手機從一開始可以用無線方式打電話之外,逐步的有了不同的通信方法。
最典型的例子,人們拿手機除了偶爾打電話之外,生活中的大部份時間,都在低頭"滑"手機,人們動手滑手機都在幹什麼呢?很簡單的一個答案,用Google上網搜尋資訊,用Youtube看影片,上臉書與朋友分享生活動態,用Line與朋友聊天並分享訊息。
當然手機還有更多的通訊功能,無法一一列出,但是只要有關「通訊」方面的功能,除了打電話之外,幾乎都跟網路有關係。沒有了網路,上面開列的諸多功能全部作罷。到底是什麼樣的網路科技給了人類這麼方便的通訊方式?
本期的印刷網路資源探索,就來談談今日我們生活最常被用到的兩種無線網路通訊科技,一是Wi-Fi,一是藍牙,而這兩種網路科技所掌握的通信產品互有不同,比如,使用手機用Line聊天,靠的是Wi-Fi,而使用無線耳機聽音樂靠的是藍牙,這兩種通訊方式有何不同,這就是我們本期要探索的主題。
不論是Wi-Fi或藍牙,兩種都是技術層面很高端的無線網路科技,若要詳細介紹在有限篇幅內,實無法全面涵蓋。筆者只能在與生活相關的應用來介紹。
當我們享受無線網路帶來的便利生活時,期望本篇專題能讓讀者對這兩種科技有更深入的認識,而實質的技術內涵,就交給科技工程人員去探究了。
本專題的網站介紹將以中文維百科,以及Wi-Fi與藍牙技術聯盟官方網站為基礎來加以延伸,再逐一介紹相關的網站與網頁,最後包括Wi-Fi與藍芽科技在印刷產業領域的應用...

   
 
  凱斯勒會客室的書架
 

2017年一早由瑞士蘇黎世往St. Gallen聖加侖市的Gallus嘉勒士公司參訪,下午兩點多抵達德國司徒加特(Stuttgart)南方老城艾斯林根(Esslingen)旅次,走過艾斯林根的老廣場,到C.C. Kessler凱斯勒名人的老宅第,他們不只經營氣泡酒酒莊,在三樓上更有餐館經營,在入座前由IST公司主管行銷的Mr. Holger Kühn總監接待並致歡迎詞,而在用餐前大家先是品嚐酒莊的白色及粉色香檳,但對我這個愛老書成癡的印刷出版人,雖一路為學新的印刷及經營而來,但對於一百、兩百年前德國當地印刷出版書仍抱有很大興趣,畢竟印刷術這個種子,在萊茵河畔的邁茲市(Mainz),谷騰堡發明用可以活動組合的排版鉛印方式,而且在6年後,1466年在上游的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又以榨葡萄機改良,成為手扳加壓的「印刷機」,填補了中國的印刷,使用棕刷上墨,平刷在紙張背加壓,使紙張貼向印版上印紋面,取得印刷油墨。而谷騰堡使用手扳機,使蓋鉛字印紋面上紙張、貼向上墨印版和被壓印紙張貼合,形成印紋移轉。那麼這個艾斯林根市在尼格河(Necker)河畔,往下經司徒加特、海德堡(Heidelberg)之後在邁因罕附近注入萊茵河。而C.C. Kessler老宅第入口,全部使用大石頭砌成的,古色古香,起居室的天花板、燈光柔和,加上暖暖的燭火也使房間暖和很多。
架子上全部是德文書籍,多數看不懂,不過仍有些字可以勉強辨認,就多少有一點攀附,還有部份為可以看圖識文的書,也是勉強知道一點方向,但主要是看書本上的印刷、出版年代,德國的書本比較樸實,在二戰之前一百年、兩白年的法國書,使用漆皮的書很普遍,而襯頁十分華麗的水上浸染紋路,世界上沒有兩本書是一樣的襯頁紋飾的,在這裡幾十本書中,才有一本是用漆皮封面、又有燙金的豪華本。鉛字印在有壓光非塗佈紙上,德國印刷上墨要比法國均勻,不會有字邊框色濃,中央色淡的毛病,而且德國的鉛字字型十分漂亮工整,這是合金鉛字發明國度及德國印刷匠人的個性使然。有一本書十分明確印了Stuttgart 1885年,是一百三十多年的古書,相信也是...

 
  華人首富李嘉誠, 靠閱讀、搶知識、求發展
 

李嘉誠創辦人在華人首富站了近20年(從1999年被富比士評為全球華人首富,直到2017年3月《胡潤富豪榜》公佈,李嘉誠的香港首富位置,才首次被順豐速運創辦人王衛取代),全憑著他敏銳的觀察力及時時更新的求知慾。11歲時因為日本攻擊華南,所以與父親到香港投靠舅父,12歲時父喪,因為他是長子,所以把父親後事處理之後,就要肩負一家的生計,李嘉誠在學校個子最小,心想只有努力交出好成績才能突顯自己!為了求知,哪怕有些自己不明白的專業書籍十分艱澀難懂,他總會試著閱讀下去,多少了解一點,也因為這樣不斷的知識積累,讀書這一條路不只帶來很大的益處,當知識豁然開朗之下,就達到和一般人不同的知識領域,但文學性的書籍就不多看,唯有像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涉及人際、策略、俠義、領導統御的書,才有當做休閒在看,自律很嚴。在外文方面只受過三個小時的正規訓練,但是為了和西洋人接觸做生意,也得努力看一些公司財報,瞭解有生意來往公司的經營,將一些成功、失敗公司的例子,做為自己未來經營上的參考。著名的華爾街日報全以是英文撰寫,他也努力去看,瞭解目前世界最前線的經濟、貿易到科技的發展。
李嘉誠創業的第一桶金,就是從一本「當代塑膠雜誌」上看出來的。1950年代開始使用石化做出的塑膠水桶、日用容器等,李嘉誠看到了同樣是塑膠製品,但技術難度較高的義大利塑膠花,有很好的利潤,而且市場也很少人在開發,所以他去義大利看這個大家殺成紅海之外的一片藍海,而引進這種義大利射出塑膠花設備具,也為他人生賺到第一桶金。一輩子努力於企業生存和發展,因此知識既是他用以防衛的盾牌,更是向對手攻擊的矛。別人打牌、喝酒玩樂,他則努力在前瞻知識的吸收。在年長之後,將自己一生努力所產生的機遇和發展,及一些演講精要集結成書,命名為「知識改變命運」,一個自我期許也自我實踐的理念。另外他在人際關係、人脈的培養上,也用很大的心,畢竟在華人的社會,往往是有關係就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就會有關係的相對境遇。
在決策與洞悉方面,有把握便會馬上去做,一旦機會點消失了,他也絕不戀棧,馬上處理出清,這一切來自知識的收集,及判斷後所下的決策,他能以比自己資產高九倍的資金,買下「和記黃埔」這個大型外資企業,這種巨大的財務槓桿,沒有精準眼光和巨大財務機構支援是辦不到的,但他辦到了,而且...

 

 

 
 

社論

封面故事

動態點滴

記者會

人物專訪

典故

展會報導

產業動態

時事隨筆

心得分享

熱門話題

專業剖析

網路資訊

海外專訪

經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