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挫折當成通往成功之路的墊腳石
 
自古有云:「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事實上世事如奕,也是一場賭,只不過有眼光和能力的人在賭盤上,會佔有更大勝算,反之,沒有內涵,沒有洞見的人,只能靠運氣,而且當他把好運用完了,就無法翻身。
今天因為資訊和通訊,加上雲端大數據的大量使用下,傳統美國幾家大汽車廠,相較特斯拉於來勢洶洶的電動車自駕系統有強力企圖心,而且已做出一番成績出來,更在電池、太陽能與輸配電系統上,去發展出來的電動汽車業者特斯拉(Tesla),原有車廠再也不能憑借過去的研發模式和市場經營方式而存活下去。這不僅僅在發展上,能否有前瞻的方向去思考,而且更要有能力將研發成果轉變為市場推進有效的動能。也許特斯拉自駕車有一個接一個問題和事故出現,相關老同業在看特拉斯的笑話,但在一個新的,沒有歷史包袱的公司,馬上可以記取教訓,由挫敗中再找出缺失,成為往前再發展的養份,這一點在老車廠公司文化背景是不容許失敗的,而且有一批人可能被撤換的風險,甚至於中止這項計畫的。今天通往成功之路沒有一條捷徑平坦之路,而是必需有接受屢戰屢敗的勇氣的人,才能在無數失敗途徑中,找到成功之路,為了成功,要不惜用心努力去尋找到解決方案的精神一定要存在。印刷業的數位科技,雖在電子掃描分色機上使用,但印刷內容及生產的數位變革是由DTP之後才開始的,而多數製版廠、印刷廠都在迎接如何製作編輯與底片輸出,學習使用數位資訊檔之時,合版業者就利用網路科技加上印刷技術整合方式,做快速、大量的集合印件工作,並陸續改善自身的ERP資訊流接收及處理系統,CTP年代合版業者也是先驅者,並利用CIP3使印刷的數據庫,不只尺寸、厚薄變化,連印紋分佈變化也在CIP3使用之列,一般印刷業者,由於理念資金、生產規模不及合版業者快速發展,加上不能投入更多人力、財力在網路及軟體引進開發,因此市場被蠶食鯨吞。但也有二十幾家想走進合版事業印刷業中,能立足下來也只剩一個手掌可數。合版業者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挫折中,幾次跌入水中而仆伏前進,但他們有足夠的勇氣,在挫折中成長,有的把死路又走活了,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在七、八年前,某家廠有第一部電子成像、液態電子墨的列印機,合版廠商用了之後發現格格不入非常不好使用,所以老闆便寫了一張便條標籤貼在機器上:「這種機器一無是處,以後決不再買」。而今老闆又買了三、四部這款機器,連同被貼上便條標籤的機器,也在生產線上其中之一。這也是本文說的,把以前的挫折當墊腳石,再去超越阻礙,找到通往成功之路。
 
  鼎基先進材料Duopel防水透濕面料-台北紡織展多彩登場
機能與時尚兼具 直攻百億機能布市場
 

相信嗎?用一台彩色印表機,就能印出各種不同花色圖形的防水透濕布料,讓未來的戶外機能服飾更加多彩時尚。2017台北紡織展,台灣TPU(熱塑性聚氨酯)大廠-鼎基先進材料推出多彩又具設計彈性的Duopel防水透濕面料,將為機能布市場增添全新的時尚樣貌。
根據英國市調公司TechNavio分析報告,全球防水透濕紡織品市場自2017年起將以年複合成長率6.3%的速度成長,同時,美國市調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亦指出,市場規模預計至2020年有望達到519億台幣(17.3億美元)。面對極具發展潛力的防水透濕布料市場,鼎基掌握良機推出機能面料新品牌Duopel,將以創新黑馬之姿,搶攻百億防水透濕布料市場。
Duopel將可生物降解的TPU高機能薄膜應用在各式布料上,使面料具備透氣、防水、耐磨的高機能性,符合運動暨戶外服飾與用品的需求。此外,可在膜面快速印刷不同花色及圖形,讓服飾或用品的結構與層次有不一樣的發展選擇,給予品牌與設計師更多的設計彈性,既能減少耗材、時間成本、又兼具輕便和完美呈現時尚色彩的特性,徹底顛覆運動機能紡織品設計上的諸多限制。
鼎基先進材料副總經理林庚賢表示,Duopel強調的品牌精神是「Doing More」,希望讓任何人都可以發揮無限的創意可能,透過Duopel優異的產品力和鼎基豐富的協同合作經驗,讓作品時尚、高質感且兼顧機能與環保。Duopel可望取代市場上多數非環保的防水透濕機能布料,讓設計師有全新的設計選擇。
在紡織展中,Duopel亦獨家展示了不同領域的新銳設計師作品,包含4RIZ FIXIE的單車風衣、Outerboro的機能性都會外套、JENN LEE的前衛設計服飾、JUBY CHIU個性雨衣和KAZUO CRAFT的手工牛津鞋都是採用Duopel來設計成品,將以往色彩單一的戶外服飾或用品添加了鮮豔色彩,外型亮眼、令人耳目一新。Outerboro的杜俊德讚賞Duopel質料環保且很有質感;JENN LEE李維錚也認為,Duopel材料eco-friendly且強韌,鼎基也具有實驗精神與耐心,才能打造出此作品。更多設計師作品和產品介紹:http://www.dingzing.com/Duopel/doingmore.html。
關於鼎基先進材料
鼎基先進材料為亞洲首家生產TPU高科技膜的先進材料公司,透過持續研發,已成為世界TPU主要提供者。鼎基所有的生產基地皆位於台灣,三十多年來,憑藉著三項核心價值:科學、創新、協同合作,致力提供客戶生產過程中創新的解決方案,並與國際大廠夥伴協同合作,創新研發許多令人驚艷的成功案例,共同提升客戶與產業的價值。
TPU為100%可回收的環保材料,其特性可完全取代具毒性的PVC,甚至更優於PVC,在世界各國不斷提高環保標準的時代,TPU已是廣泛應用在醫療、運動用品、汽車、鞋類衣料、電子產品的環保材料,因此擁有廣大的市場潛力。
更多詳細介紹請參閱鼎基先進材料網站:http://www.dingzing.com。

愛克發公司歡慶150週年
成立於1867年的愛克發吉華公司(吉華公司成立於1894年),仍然活力十足在影像及醫療科技上,居於領先地位,進入二十一世紀,整個軟片製造銷售近乎崩盤性的從市場消失,在2003年到2006年短短三年間,全球軟片包括業餘攝影、專業攝影、工業傳播印前、醫療、工業、X光影像所使用的軟片,都開始使用數位感光元件,如數位相機、CTP取代CTF及拷具軟片,X光也不再使用軟片成像。愛克發也找到新的噴墨應用,如紡織噴墨、數位醫療影像及CTP版材的新亮點,仍然十分活耀在影像及材料科技領域。這樣的因應科技及市場變動能力,也因為愛克發公司有著深厚的研發科技及市場洞悉能力的厚實底蘊。
在印刷CTP版材方面,愛克發的Azura首先發展出不是化學變化,使用奈米粉體的熱熔合固化成像,所以不用化學顯影,只用上膠兼顯影,所以印紋很清楚不用處理大量的廢顯影液,而今天完全免沖洗的Azura ECO,也比現有同類型產品更為先進,在熱成像後,俱有明顯的印紋色彩在。在噴墨方面,愛克發的Amapunara、Jeti兩系列噴墨機,充分滿足大大尺寸噴墨產品,尤其Agfa的墨水研發在LED UV墨外,是可以客製化因應完全不同的多元化需求,在台灣大型工業建材噴列,形成很好的市場,也憑藉化工背景的優勢,使愛克發產品,在新市場上有著很好的前景。愛克發印藝集團尹灝宏(Stefaan Vanhooren)總裁說:「愛克發150歲,我們還年輕」。
1867年Agfa愛克發公司,在柏林附近的魯梅爾斯堡成立,最主要的業務是從泥煤去製造一種紫色Aniline苯胺染料,所以Agfa的A字是代表Aniline的染料生產。成立於1894年的比利時吉華集團也是一家軟片製造大廠,在1964年愛克發公司和吉華公司合併,成立了今天的Agfa-Gevaert N.V.愛克發吉華公司。若說全世界進入數位列印的印前公司,愛克發公司算最早的公司,在英國IPEX伯明罕印刷展,愛克發公司不只投入大量資金,擁有歐洲第一部數位列印機研發公司Xeikon賽康18%股權,而且把Xeikon DCP-1的機台,拿來裝自己控制軟體、研發成像色粉,在同一會場推出Agfa Chromapress,可見Agfa的創新研發腳步,步入數位噴墨時代,Agfa公司也擁有噴墨頭製造廠,生產Anapurna愛納博大圖捲對捲及平台噴繪機,成功轉型,爭取新市場。150年愛克發仍以”Stay Ahead with Agfa與愛克發站在前端”做為激勵口號。

Epson列印科技極速進化, 以創新技術顛覆噴墨想像
全球科技創新領導品牌Epson自2011年在台推出世界首創原廠連續供墨印表機,成功顛覆市場規則,亦改變了消費者的列印使用習慣,2013年首度發表的獨家PrecisionCore精點微噴技術,更是以最先進的噴墨科技,為使用者帶來最為優異的精緻列印品質。Epson不斷於噴墨領域中持續精進突破,於10月5日宣布推出省彩印A3極速微噴影印機種WorkForce Enterprise WF-C20590,搭載最新PrecisionCore Linehead技術,擁有高達100ppm註一的極致列印速度,以及極省電、極高品質、極耐用、環保等優勢,徹底翻轉使用者對噴墨科技的既有想像!現場更邀請台灣資深藝術拍賣官陸潔民,分享創新噴墨科技為藝術及商務所帶來的便利性及優勢。同時,Epson再推出四款全球熱銷,世界第一的第五代連續供墨機種,高速Wi-Fi三合一機種 L4150/L4160及高階雙網三合一、四合一機種L6170/L6190,以全新進化的「省、快、美、安心」四大產品特色,提供商務使用者大印量、最低單張列印成本、高速耐用、機身輕巧時尚又環保的辦公利器!
台灣愛普生董事總經理呂理迪表示:「Epson身為全球噴墨列印市場的領導者,此次透過獨家PrecisionCore Linehead技術,為使用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高速列印體驗,大幅超越同級雷射影印機兩倍的產能與效率,打破消費者對於傳統噴墨抱持的既定印象,並引領整個列印市場走向更智慧、有效率又環保的未來。Epson將持續以革命性的創新噴墨科技,提供超越企業用戶期待的完整列印解決方案,並以低列印成本、高品質、高效率、高產能、環保等特色,展開噴墨全面取代雷射的嶄新列印時代。」
對於藝術擁有獨到見解及心得的資深藝術拍賣官陸潔民,對於Epson創新噴墨科技也給予高度肯定:「藝術之於美的傳遞,往往是透過文字、圖像來表達,而透過紙張作為輸出的媒介,也是讓作品與藝術在訊息與精神的傳遞上富有溫度的方式之一,Epson在輸出領域對於品質的堅持,更是讓我唯一指名Epson噴墨輸出的原因。」

星雲電腦 GCC LaserPro雷射雕刻機
在日本IOST文具禮展、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印刷中心設計打樣單位、澳門華輝印刷公司等等,都能看到台灣星雲電腦公司的各種尺寸Laser Pro熱蝕雕刻機,成功打入世界上很多印刷、銘板及很多製造業紋飾及編碼的工作行列。一部以12~100W二氧化碳雷射或20~60W精細9.3mm二氧化碳做熱燒蝕工作的Laser Pro Spirit蝕刻機,其安定、精確即快速生產力,獲全世界的用戶肯定。
LaserPro Spirit以獨創的SmartACT™專利技術,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時間,速度每小時可達283.4 in²/小時 (1828.8 cm²/ hr),工作區域25×18吋 (640 mm × 460 mm)可擴展至29×18吋(740×460 mm),而且前後窗可打開,允許長尺寸物件穿越兩端,做中間部位的加工,使用吸盤式固定媒材,有125、250、380、500~1500 dpi極高度解析力雕刻。
有捲對捲長尺媒材供應及收捲設備,可裁切媒材有卡紙、紙張、美術紙、皮革、紡織品、壓克力、石材、陶板、銘板、標誌板、木材及其他材料。其裁切之外,也可以做表面蝕刻工作,有自動測距調焦功能,十分自動化、容易操作。
在Laser Pro系列更有X380型,其最大可加工尺寸達960×610mm的菊版全張尺寸,以因應較大尺寸加工需求。台灣星雲電腦股份有限公司Tel:+886-2-26946687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二路236號4樓。。

英國雷丁大學古書,發現兩頁最老印刷頁
西歐的印刷術源自谷騰堡在1450年所研發的鉛活字,才開始興盛起來,英國第一部谷騰堡印刷機是由英國人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從歐陸引進,成立了他自己的出版事業-卡克斯頓印刷坊,而在他的印刷坊成立之前,英國的書冊只能用手抄方式進行,而這家成立在1479年的印刷坊,仍有印刷成品留在世間,而這本最初的英國印本,名為「Sarum Ordinal」,是一本神父的神職手冊。
而這兩頁神父手冊的卡爾斯頓印刷頁,它在早期被人拆下做為另一本書的加固頁。到1820年時,一位劍橋大學的圖書館管理員看到這個不妥的處置,才把這兩頁古老書頁拆解分離出來。但當時並沒有發現那是卡克斯頓印刷的原書頁。在經歷多手之後,這兩頁漂泊的古老印頁,在1997年被雷丁大學收藏,而圖書館管理員艾瑞卡.德爾貝克(Erika Delbecque)發現,這兩頁古老印頁有很特殊風格的字體、排版方式,以及每一段落用紅色手寫字的字體特徵,才認定這兩頁為卡克斯頓在15世紀的印刷品,有500多年歷史,兩頁超過10萬英鎊(400萬元台幣)以上的價值,這也見證實體傳媒長存和價值。

DRUPA 2020主題"擁抱未來"
在DRUPA 2016非常成功舉行之後,下屆DRUPA 2020將於6月16~26日舉開,大會給下屆DRUPA 20的主題為「擁抱未來”embrace the future”」,這是表示未來新傳播年代的來臨,以及先鋒亮點型話題將領軍向前。
DRUPA杜塞道夫印刷大展,做為全世界圖文傳播旗艦的展覽會,歡迎來自全世界參與展覽會的展商,帶來展示新的印刷科技及專業上的創新。參展者可以利用www.drupa.com的網站登錄,展會登記將在2018年10月31日截止。共分為六大類:(1)印前/印刷、(2)預媒體/多頻道傳播、(3)印後/紙品加工/包裝、(4)未來科技、(5)材料、(6)機具/服務/基礎工藝。
在2016年的主題為觸控未來,2020年主題更進一步到擁抱未來,在包裝的設計、配合材料、印刷及加工的創新,如何去找尋出市場的接受性,將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另一個重要主題,將是功能性印刷、3D列印成型及工業印刷,如電子、光電及裝飾印刷,這些科技將創造出很多的新市場,功能性印刷也將會影響到未來包裝產業,尤其「智慧型包裝」,因為它帶來了新的功能,而新一代工業4.0將帶來更重大的衝擊,在生產及行銷上。

實體傳媒多年來受郵資影響
2017年8月1日起郵政資費調漲,而調漲幅度由原來每50公克1.75元調漲至3元,調幅達到71%,其中報紙每50公克為3元,多了50%,因此台北市雜誌公會希望中華郵政公司,如同1988年將新聞紙和雜誌分流,新聞每日或六日內發行者為新聞,七日到三十日以內者為雜誌,在調整郵資上有不同級距。
這次郵資調整,對印刷品、雜誌的幅度超過七成,以用印刷品做傳媒廣告的生鮮超市,也只好將每星期一次的廣告,改成兩、三星期一次,這對印刷業來說,尤其在商用輪轉機影響至深。而雜誌社本身也在苦撐,光是台北市雜誌業者一下子每月就多付出一千萬元以上的郵資,不知如何再經營下去的雜誌社也為數不少。在一例一休的人事成本高漲後,又多了這次郵政資費大幅上調,加上傳媒變化影響下,發行份數的降低之外,更有廣告收入的降低,這也是一大打擊之事。
從這一件事再回頭看到44年前,美國著名的印刷學者Dr. Bruno白魯諾博士,他也提到當時美國郵局調整印刷品郵政資費之下,產生很重大的印刷品、郵簡宣傳品的減少,對印刷業者有很大影響。而十多年前美國郵政單位對印刷品不再給予傳媒優惠價格,印刷業在降低印刷成品努力,也馬上付諸流水,因印刷業所節省的錢是相對投遞郵資上漲,只是杯水車薪,所以實體印刷必須傳遞物流的弱點如何改善,也是研發的課題。

上岡實業王家娶媳第二代接班發展
在10月14日上岡實業公司王銀銅總裁伉儷娶媳,也代表上岡實業第二代進入安定的家庭生活,更可以在上岡目前35國外銷佳績中,再開創更多、更廣的外銷市場。婚禮在新店豪鼎飯店北新旗艦店舉行。新郎王維靖先生在澳洲求學多年,新娘江祉誼在國內台大政治研究所畢業,目前仍在北京大學修習政治博士學位,親家江金忠先生在法界服務。邀請到洪秀柱國民黨前主席、周守訓立委等人上台致賀詞,王總裁伉儷滿滿喜氣盼新媳婦入門,不只添人也盼添丁,好升級成公公、奶奶,更會喜上加喜。

The China Post英文中國郵報
走入數位電子版

有著65年歷史的台灣「The China Post」英文中國郵報,在5月份宣佈停止發行紙本報份,改用數位傳媒方式存續下去,而The China Post在2017年初開始推出手機版英文報紙應用程式,在台灣國內及海外的閱讀率都超過紙本The China Post的發行量,所以使報紙發行單位認為,改為電子傳媒不用實體紙本傳媒的時機已成熟,結束65年來的印刷紙本報份發行,改向電子版本,並加強更多元媒體合作,做有深度及特色的新聞、影音內容一起傳播,變身為數位電子傳媒。

世界多家製版廠投入免處理CTP版生產
印刷產業長久以來使用感光化學的照相製版,已經有150年以上歷史,不論濕版使用銀感光或是製版使用重鉻酸銨、重鉻酸鉀等感光性物質,到後面大多要用化學藥品去顯影,有些用硫化鐵,有的用氨水去顯影,在印版改成預塗式PS版之後,到今天熱感CTP版也都要用化學藥品來做顯影,並用水清洗除去非印紋部份的塗佈料。
免用藥物顯影的CTP版大家一直在努力,十多年前Agfa愛克發的Azura印版,其熱感成像,採用的是物理性的「熱熔解固化」來形成印紋,因此就不必再使用化學藥品,去除未熔解黏固的奈米粉體塗佈料,不過仍有膠水洗去未固化非印紋部份粉體的必要,也這樣廢液量減少95%,而且廢液以膠液及大量化學成份不會衝擊環境的粉體。但大家仍不死心,希望製版部份只有830nm的紅外線雷射,不必使用任何形態沖版機,柯達也發展一些稱免沖版上機除未感膜的方式,富士軟片也有,但都無法使用,直到四年多前柯達推出Sonora XP免沖洗的CTP版,才在世界上有較好成果,可耐印10萬份,UV墨可耐印1萬份。最近又推出Sonora UV,一般印刷仍為耐印10萬份,UV墨可達3萬份。
愛克發在這兩年推出新一代Azurz TE,在曝光後俱有很鮮明感熱印紋,可上機除去廢膜,耐印量7.5萬份,UV墨耐印量8,000份。但愛克發仍希望有洗版機把去廢奈米感熱膜工作,事先處理好。
富士軟片也有Superia Pro T3免沖洗CTP版材,可耐印10萬份、耐UV墨印量5,000份是十分貧弱,另一種Superia ZD在一般印墨可耐印15萬份,耐UV墨可達5萬份是所有免沖洗印版中的佼佼者。
在海德堡公司熱感CTP免沖洗版材有4樣,其中Saphira ND 100耐一般墨7.5萬份,FND 3000可耐印一般墨10萬份,但不建議用於UV墨印刷。Saphira FND 310在2017年面世,一般墨可耐印15萬份,耐UV墨則可達到3萬份。
西班牙IPAGSA廠的KlaSse NPN 4免沖洗熱感印版,在一般墨可耐印10萬份,UV墨可耐印1.5萬份。巴西IBF CTP版所有數據和西班牙廠的IPAGSA廠的CTP免沖洗版一樣。
而免沖洗印版目前以200縣,1%~99%網點可再現,在調頻網只有20μ以上光斑可以順利成像,10μ光斑並不建議使用,所以仍有一些耐印量及高解析度的問題待解決。

KBA多元又創新,市場穩固
一株植物生長,一定要俱有向水性去吸取水份,並輸送到樹幹、樹枝、樹葉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樹幹除了要維持樹的結構、平衡之外,樹枝、樹葉也要長向有陽光、有空間的地方,在台灣比較不明顯,在緯度高的北半球,樹的枝葉生長的方向一定向南居多。那麼樹地底下部份就如技術、生產和軟體研發組合,而枝葉又如市場,市場在什麼地方,枝葉就像什麼地方轉向。
KBA的生產,是世界大型包裝印刷機、上光、線上模切及冷燙的最大供應廠,包裝印刷產業不只有版印刷,數位平台列印VariJET也即將面世。在捲筒給紙的包裝印刷,利用大尺寸高速水性噴墨,列印瓦楞紙、卡紙裱紙用的表面彩印薄卡紙,也可列印壁紙、地磚的以前凹版印刷紋路,在張葉平印機穩住市場,在數位噴墨也有很好的發展,加上鈔券印刷市場穩定、鐵皮、玻璃及特殊印刷也有斬獲。2016年KBA在2008年金融風暴衝擊之後,營運十分不理想,不只營收衰退,獲利能力也十分不理想。而2016年每股可以獲得0.5歐元股利,也因為2016年KBA的產品暢旺下,有13.9%的營收成長,而利潤也維持在5%水平。
2016年張葉平印機方面營收6.15億歐元,佔營收11.61億的55%,有9.5%增長,而且研發及展會宣傳加大花費下,利益由2015年2550萬歐元,成長到3130歐元,12.4%成長,十分不容易。事實上KBA投資新的數位列印及鈔券列印有190萬歐元營利,而且後勢看好,2016年營收有59%增加。而HP惠普公司在瓦楞紙包裝列印設備領域,將和KBA再深入合作,也就是以KBA技術、研發、生產,賺設備及零件收入,HP公司賺設備販售、售後服務及墨水耗材的利潤。這也是創造更大雙贏的機會,而2016年KBA更收購歐洲名牌模切、糊盒機大廠Iberica,來增加更完全包裝印刷及後加工系列。KBA公司希望2016~2021年每年營收有4%增長,這是由包裝生產設備及加工設備領軍,而數位列印設備也是增長點,在不提高設備售價之下,創造出4~9%利潤率,使公司走向健康成長之路。

Konica Minolta JETvarnish 3D Evolution上光燙金機
在DRUPA 16俱有高附加價值的UV局部上光機,又有新的功能加上燙箔3D立體附著冷燙,產生十分誘人的立體亮光效果,有別於平燙功能又不用加壓打凸,光是節省模具加工所省很大。JETvarnish 3D Evolution採全部數位控制操作。可工作尺寸達500×1200mm長條幅,更有640×1200mm的幅面及740×1200的長條大菊全機型,由法國MGi公司所研發生產,全球由Konica Minolta公司做行銷。

RITO自動貼雙面膠帶機
雙面膠帶是一種十分方便的不用液態黏膠去做貼合,而且在使用時,僅須撕開未黏貼面的背貼離型紙,即可貼黏使用,比起使用黏膠貼合更具方便性,但長久以來貼雙面膠帶時,只能用手工撕開雙面膠帶面的離型紙,再由人工貼上、剪去合宜的長度,這種手工貼合在大量工作上十分不利,所以RITO公司推出RT-700全自動多功能貼雙面膠機、另外有RT-700L俱有轉向機能的貼雙面膠機,可再轉90度角又做二次雙帶貼合功能的四帶貼合機。
可貼合紙卡由150克(g)/平方米到3mm厚度以下的的瓦楞紙,輸送速度每分鐘90米,最大材料尺寸680×680mm,最小120×120mm,貼膠長度由30~680mm。總代理:協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886-2-2242-8158 網址:www.shininggraphics.com。

瑞士ABB 的IOT感測及雲平台
瑞士ABB是一家大型重機電公司,在工業4.0年代,推出ABB Ability工業雲平台,以低壓的馬達監測傳感器,將各自馬達在運作時資訊,傳到ABB Ability平台上做資料收集及監控。
ABB低壓馬達智能傳感器,可裝於馬達的外殼上,對於馬達運轉中的震動,負載電流、溫度上升,電力的耗用參數,以無線傳輸到ABB Ability雲端資料庫平台上,做統計及監控,可以感知各個馬達的作業中不正常現象,不只可以做及早的故障排除,也可以在產品的品質有異常狀況下,由Ability資料上做各個馬達異常狀況與否的比對。ABB公司Ability雲平台及各式各樣的感知設備,為產業生產監管發揮極大效用。

Global Graphics 推噴墨點規制化RIP
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Global Graphics公司,主要是生產印刷流程中的RIP解譯器研發公司,而他們在數位列印時代,致力於改善列印品質,包括噴墨列印及電子成像,客戶有HP的PWP及Indigo部門、美國Pitney bowes、日本Roland GD、Memjet公司。Global Inkjet System他們引以自豪的是他們擁有的Harlequin RIP為核心,這是一個俱有強大功能的伺服解譯系統,而Global Graphics自2002年就介入高速數位設備的研發,最主要在於轉換設計及印前數位檔,規制化成可以印刷用的精準點陣檔,使列印的印紋十分精準化,在全世界有80%寫真書、70%報業集團使用Global Graphics產品,是一家十分國際化的公司,今天有越來越多使用者,轉換到「Harlequin high-speed inkjet」科技,有鑑於全世界數位列印越來越興盛,在一般低階的數位列印雖然會有成長,卻是十分有限,因此能有更大發展前瞻的項目,是高品質的列印項目,如:型錄、宣傳單、相簿等等,在商標及包裝也有相當的要求。
Garbal Graphics公司發現到,如果形成噴墨或電子成像的基礎點陣,無法柵格化、無法整齊排列形成精緻勻稱的點陣時,不只影響了數位列印的解析力,而且產生粗化不良的影像表現,無法柔和平順地將畫面再現。而Global Graphics的Harlequin RIP可以使墨點在噴列呈現規制化尺寸及整齊柵格化的排列,進而提高畫面解析力及平順畫質表現,獲得很多用戶的認同,也因此解決長久以來數位列印的困擾。網址:www.globalgraphics.com。

數位列印商業模式成功者變多了!
依一場十幾年、二十年的數位列印取代傳統有版印刷的變革,是數位科技由DTP桌上出版系統、CTF底片整版輸出、CTP無底片化直接印版輸出到新一代Digital Printing數位列印,也就是取消印版,利用雷射電子成像或是噴墨列印,而且有的小到每分鐘A4列印十來張而已,也有捲對捲的,寬幅2.8米,每分鐘列印150米大尺寸噴墨機。
也因為數位列印設備尺寸、性能、價格多元化,加上設備及耗材價格比較親民之下,印刷業者一方面意識到該用心去想想如何轉型,更有同業,尤其是網路合版印刷同業,他們大都擺好數位列印的生產陣仗,已經在服務了,所以多數傳統印刷同業也有不少人買入一些初階的電子成像列印設備,一方面拿來做彩色打樣,另一方面也因應少量的出版印刷,少到三、五十本也不算太少。而真正能把數位列印設備印的十分出色的廠家不多,但也有少數找到一些有利基市場,甚至於自己去創造出短印量的新市場,這是十分俱有挑戰性的發展。在UV噴墨方面,不只可以做一般平面噴列,也可做多次堆疊凸起的印紋噴列,找尋新的應用,加上如愛克發公司的化工背景,特殊印墨的驗發,使以前做不到的地方也可以用UV噴墨,加上專用墨水來完成,這是一個再創新的年代,數位列印的用途才正剛擴大之中。

工研院研發仿華人皮膚3D列印
工研院在生醫展中首度發表華人的仿生皮膚3D列印技術,這一種3D列印出來仿真皮膚,雖然是利用人體DNA的活性組織,做自體細胞噴列培養皮膚,但不是形成可以移植在人體上,可以成為免拒斥的永久皮膚再生。而仿生皮膚雖有多層化結構,有1.基底層。2.棘層。3.顆粒層。4.角質層的多元層結構,但它主要是取代原來不是利用人類皮膚,利用動物的皮膚,做化妝品、保養品、彩繪化妝等等研究及測試用,因為在2013年施佈法令禁止使用動物皮來測試化妝品,而2016年我國也跟進,在進口仿真的人皮膚,其結構特性為西洋人皮膚的特質,不完全符合國人的皮膚特徵條件,所以工研院生醫所利用3D印刷技術,列印出這種EPiTRI的仿生皮膚」,一方面提供給化妝品、醫美、燒燙傷病患的皮膚接觸,可以治療、修復燒燙部位的復原。因此EPiTRI的仿生皮膚也須通過防腐蝕及對皮膚刺激性的研究,並做成安全的認證工作。
而這樣列印工作,並不是很容易的事,一面在攝氏4度低溫下,使活性生物組織不變質,另外流動性小,十分黏稠的小於5000mps黏性的高黏稠仿生皮膚材料,在噴列設備也十分困難,而利用BioPrinter生物列印科技,在噴列形狀上十分可變多元,而且更可再進一步做醫療照護以及生物組織,不只皮膚組織,更衍生到器官列印。3D列印也是印刷的一種,但活體細胞組織材料列印,將開拓出醫療上更嶄新的科技發展。

中國印刷設備出口前四名公司評介
拿到中國2017年第一季度的印刷設備出口廠家統計表,也有一份很大的感觸,因為在去年DRUPA 16,中國有為數可觀的廠家參加展出,若以DRUPA 16共18萬平方米的展場面積,中國佔不到10%,也有佔到8%之多,但中國製印刷機,除了商標印刷、柔版印刷機之外,平版印刷的主力機種,完全沒有展覽,問題在於他們幾家大印刷集團,北人印刷機械、上海電器集團都體認到無法在DRUPA這樣世界競爭下,如一些大的平印機製造廠,有的衰退16%、有的衰退9%,所以中國製張葉平印機在性價比方面從來沒有突出過,在未來也沒有機會,所以也就棄守海外市場的推廣。
在1~17名2017年第一季度外銷排名中,上述兩家北人機械、上海電氣集團或下屬公司都未入名,因為最少的一家外銷金額300萬人民幣,比一部菊全張葉四色機少、除了第四名杭州科雷是印前CTP設備廠家之外,其他15家全部是印後設備,包括包裝加工設備及裝訂設備廠家,這裡只舉出最大外銷金額廠家四家:
1.天津長榮,主要生產印後模切機、清廢模切機、熱燙機、品檢機、糊盒機專業工廠,尤其天津長榮成為海德堡印刷機公司銷售夥伴之後,在世界知名度大增之下,2017年第一季外銷營收13,664萬人民幣,同比(2016)增長14.37%,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公司總利潤4,433萬人民幣,比2016年635萬人民幣增長了598%,近乎6倍的成長,顯示天津長榮在國內市場十分吃得開。
2.國望集團,溫州生產裁紙機起家,在併購德國Wholenberg好騰堡印後加工設備之後,也有很大的業績成長。2017年第一季度營收3,230萬人民幣,同比成長33.83%,而利潤58萬,比2016年22萬成長163.63%,在利潤上不多。
3.溫州科技,是一家做裝訂封面精裝皮殼設備及紙板處理設備公司,也做精裝連線設備,包括精裝加襯頁機器,而精裝已變少情況下,也走向精緻化粧品、茶葉或其他使用充皮部、充皮紙、印刷紙包覆的高及包裝盒生產設備供銷。以高效、節能、綠色及數位控制的訴求。
4.杭州科雷,是生產不同尺寸、效率CTP及沖版機廠家,現在也致力於印刷品控及智能化控制軟體開發,2017年第一季度外銷2,514萬人民幣,同比增加36.77%,是四家中最高,最受海外市場肯定。第一季獲利628萬人民幣,比2016年第一季342萬人民幣成長83.62%,很高的成長率,卻是在四家中敬陪末座。
中國的印刷及印後設備,呈現出印後製盒、裝訂設備,有較大成長趨勢,噴墨設備及其他數位列印,都沒有成長。

立普樂推Duplo DDC-810局部上光冷燙機
Duplo立普樂發現局部UV上光加上UV冷燙也很大需求,因此推出Duplo DDC-810局部上光冷燙機,不只可局部上光,更可以利用UV膠的黏附,做立體冷燙工作,使用CCD相機控制,所以十分精準對規上光、燙箔,而CCD相機對於印紋扭曲、拉伸也有補正作用,以A3尺寸,每分鐘可達21頁的加工能力,可工作用紙157~450 g/㎡、寬度279~364mm、長度210~740mm的長條型印紙也可以加工,Duplo DDC-810俱有十分優秀的性價比。

海德堡推Multicolor七色印刷軟體
在噴墨彩色列印世界,仍以四色奈米顏料為主,加打底白、UV上光的方式,噴墨更多到10色、11色列印,11色是以Y、M、C+LC、LM+BK、LK、LLK+O、G、B,但機上有軟體自動的由CMYK四色檔去系統去做分色噴列。
海德堡在Prinect軟體插件,推出Multicolor的軟體,可以在四色之外,用OGB三色再擴展色域,達到平印有Pantone色95%的色域覆蓋率,在噴墨如Primefire的七色列印,則達到Pantone 97%的色域覆蓋率,解決不少噴墨在特別色再現的多數難題。

平頂柔版網點的一個趨勢和做法
柔印是取代凹印的溶劑墨來印刷,同一個道理柔印水性墨也用在長版書刊印刷。而柔印的印版由底片在真空中和版材複合版UV光曝光,形成印紋時,常有氣袋現象夾層發生在底片和版材之間,造成印紋失真現象,為此才有CDI或其他數位直接版材形成印紋科技,也就是在感光性柔版表層,塗佈感熱成像黑色塗佈層,一經紅外線雷射作用之後,黑色塗佈層射穿形成可以感光形成印紋的透光孔洞,和沒有被穿透非印紋部(不感光部)形成對比,而CDI是艾司科的商品,其他還有富林特集團的nyloflex® FTF數位版、柯達Flexcel NX、麥德美LUX製版科技、樂凱華光DTF平頂柔印版材等等商品面世。
為什麼有良好CDI或其他方式在柔印版材表面上成像,那麼為什麼使用者得不到平頂柔版網點呢?這又回到各種感光性樹脂聚合作用,或是EB電子射線聚合油墨作用,都是「厭氧」的狀況,也就是有氧氣在,感光作用只剩下原來作用5~10%而已,因此在晒版框架因抽真空下,沒有感光變慢現象,到CDI或其他無底片版材上成像方式,在曝光採開放式,也就是有氧情況下,每一個小網點的平頂感光,因為在氧氣作用延遲下的曝光能力達10~20倍之多,所以只有小面積網點上部形成尖針狀印紋在頂部,往下0.5~1.0mm變成為正常無氧高速曝光,所以形成尖頂網點,十分不利印刷網點印刷再現尺寸,若壓力大小變化,所印出的網點尺寸也隨之變化,因此不為精細印刷所喜,爾今幾家大廠紛紛投入平頂柔版網點形成工藝,在各家要形成柔版平頂網點工藝,分成兩方向,一種是如柯達的Flexcel NX,是阻絕氧氣在曝光形成樹脂感光深入之時,在樹脂層頂部敷上一層極薄透明塑料薄膜,以使進行成像後要曝光的版材面,曝光面沒有和空氣接觸下高速感光,但覆膜也有灰塵落入塑膠膜內的機率,形成不良的印紋變因。麥美德LUX也使用同一科技來阻絕氧氣。在ESKO艾司科的曝光設備,是採用LED UV燈光,可以在UVA的頻譜的LED-UV二極體發光,在感光初期給合表層樹脂,在長時間曝光底層,形成字間及背面曝光形成印版基底的方法。而另外一種雷射氣化燒灼的DLE柔版,就沒有氧氣干擾成像的因素,隨時都可得到平頂網點,甚至小網點降低頂部高低降壓的工藝。

國寶書畫複製不可垂直拍攝
在數位機背推出之後,某些國家級博物館沒有經驗,把國寶字、畫置於地面,然後在上方架構一個鋼樑,做為數位相機左右滑行的拍攝,看來沒有發生人員、相機、物件掉落去損傷下方國寶的事件,乃十分萬幸的事。
德國Curse的L型國寶書畫拍攝裝置,它的背板和地面不是呈現90°垂直,而是後仰傾斜15°呈現75°,那麼不用什麼固定物,大概都可使書、畫這些重要文件,呈現有一點(15°)仰角舒服的斜躺在架上,等待數位相機的拍攝。反之數位相機的前後滑行做取景範圍、尺寸大小到對焦的滑行軌道,則由地面做15°角的後翹,也就是後仰15°角的拍攝背板與尾部翹起15°角的滑動軌道,仍呈現出90°角的垂直拍攝角關係,但被拍攝背板和相機基本上有一段垂直的距離,而不是用前面鋼架軌道,有水平高低落差的距離,因此任何相機、鏡頭和附屬物件,都不會發生因重力關係,而掉落到被拍攝的書、畫國寶上面,這也是Curse為了博物館級的畫作藏品,開發出來的安全拍攝數位複製儀器,但設備也相對昂貴,多為美術館、博物館使用,一般使用者較少。

VR內容可長可久,硬體則不然
對印刷業來說VR虛擬實境是一個會搶走飯碗的對手,除非你家為VR印宣傳品、產品手冊到包裝盒,否則越多人使用VR他們會把印刷品拋到九霄雲外,因為在VR內容播放、對抗反應,是完全來自反射、緊張的動作,沒有像書本、文字、圖畫有深入的感覺。
台灣有一家生產VR面罩式播放器及反應的手稈製作公司,他們也似乎發現硬體不只形態改變,變化也少,而且朝向低價普及款式發展,也許將來就沒有搞頭了,所以可以見好就收了!另外一方面,Sony卻大力往VR內容發展,因為是他們強項,可以更持久,而且有更大市場可以發展,利用VR面罩播放器,像是往教育、演唱會的現場重現觀賞去發展,再找到不同運用模式,因此內容創作不容易,但卻有更長久可延續的路可以走的。

15年來印刷業產值的起落
從2002年到2016年的15年,台灣印刷業產值由636億上升到699億元台幣,大約只有10%的成長,可說反反覆覆、上上下下。在2005年達到高峰為740億,成長16.3%,似乎有每年5%弱成長,但接下來2006年711億下降3.95%;2007年下降0.79%;2008年成長1.42%;2009年因2008年金融海嘯,印刷業產值降到688億的低點負3.78%,政府也一度發消費卷救市場。
在2010年為756億大幅成長9.84%;2011年為774億元產值,成長2.04%第二次波段新高。接下來受電子傳媒、手機、平板電腦的影響下,以傳媒做核心統計數據在2012~2015年連4年下降,分別是2012年負3.94%、2013年負3.54%、2014年負2.31%、2015年產值剩673億負3.53%、2016年產值為699.6億接近700億,有3.85%的成長,其中以第四季佔27.4%最高、第一季的農曆過年只剩43.1億,只有24.1%為最低,第二季、第三季皆在平均之下。
如果2016年印刷業產值為699.6億,紙業界產值達到1558.4億元,這個統計就有相當的重複統計之處,因為紙漿產出346億元算一次,造紙成品又算一次到682.7億。瓦楞紙又有337.4億、紙容器二、三級廠又計算有517.8億元,紙袋製造45.6億,而印刷業有900億元未能參與的包裝業產值,而且是兩次計算,因此造紙業複合紙袋紙器加工,加上民生用紙84億,總產值就是印刷行業2.2倍產值的錯覺。

 
  第六屆中華印製大獎-台北頒獎典禮
 
「中華印製大獎」是兩岸四地印刷最高的評獎活動,由兩岸四地主要公會等籌組而成,活動主體在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有一個常設董事會,現任董事長為王立健先生,他也是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的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華印製大獎自2007年舉辦以來,以每兩年一次的周期舉行,由北京、香港、澳門、台灣各出一定資金比例在推動,以往每逢China Print北京印刷技術展都會舉辦一次,至今已有三次,加上廣印展Print China在東莞厚街舉行時也會舉開,至今只有一次在香港舉行。2017年China Print北京印刷技術展於5月召開時,由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朱勇理事長承諾,將中華印製大獎移師來台北頒獎,這也是十年來第一次到台灣來舉辦。
但中華印製大獎以往對於台灣的參賽者作品來說較為不利,第一是因為參展作品本身是印刷品,在一次上百件的郵遞、快遞,經北京海關這一個對國外出版、印刷品十分忌憚的單位時,作業第一是拖、第二是審,而且以拖待變,如果一家公司要在中國大陸參展,一些型錄、宣傳品、期刊要進入中國海關,他們的處置方法是「拖」字訣,先看展出日期,放個兩、三週,再發個公文通知需要補齊文件、證件,若再有時間,另找理由再來函需要補辦各式申報,這麼一來一往已過了四、五個星期,展會也結束了,事後再來函詢問,這批印刷品是要過關、退件或是就地銷毀,因為退件也要錢,所以最後還是銷毀居多。中華印製大獎的參展作品也無例外,因為...
 
  KBA印刷機由工業0.0到工業4.0-兩百年的歷程發展
 

1450年德國谷騰堡(Johannes Gutenberg)在緬因茲市(Mainz)發明金屬活字版印刷術,在6年後他又在法國的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利用榨葡萄汁的螺旋機械,改成手扳加壓的印刷機,啟動了歐洲人民知識的開啟,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手扳式的木製凸版印刷機後來也傳到歐洲各地,甚至到美洲、亞洲日本,到十六世紀末傳到澳門。而木製手扳螺旋加壓的凸版印刷機,後來也改以金屬製造,但以人工手扳動及推送印版檯的動作,一小時要印上百張也是很辛苦的吃重工作。
蘇格蘭年輕工程師瓦特(James Watt)改良了蒸汽機,在1769年取得第一台蒸汽機的專利權,這一種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複式動力機械設備,可持續性工作,打破數千年來人類社會以人力、獸力做為工作於耕作、磨坊到礦業的抽水工作。至於水車、風車是自然界可持續性的動力,但並非隨處有,況且不能安裝在車輛上,所以蒸汽機的發明,有強大、穩定的動力,來取代人力生產的農事或加工作業所需的動力。在德國有一位年輕工程師菲德烈.柯尼(Friedrich Koenig),他利用硬木及一些金屬壓印筒、供墨輥筒,使用印版平台水平移動的圓壓印筒(非平印)方式,生產出世界第一部蒸汽驅動的Suhl凸版印刷機,1803年開啟了印刷生產由人力扳動加壓,變成蒸氣動力加壓的方式。創造這一部動力印刷機的Koenig,在1774年出生,1790年因家境不好到萊比錫一家著名的Breitkopf & Härtel出版印刷公司學習印刷及排版工作,1794年獲得技師資格,之後好學的Koenig進入萊比錫大學,在大學專研數學、物理及機械學,畢業後成立一家書店及印刷工廠,在萊茵河畔的邁茲市,但事業並不太成功。後來他搬到蘇爾(Suhl),才研發出第一部使用蒸汽動力的...

 
  台灣理光 RICOH Taiwan-台中辦公室喬遷開幕典禮
 

月20日上午十時,在台中市忠明南路499號19樓,台灣理光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台中辦公室喬遷開幕典禮,邀請到台中市副市長林陵三前交通部長、本刊陳政雄發行人、台中市印刷公會曾永森理事長前來觀禮,是一座現代化大樓有很好的商務機能,且面向西可以有絕佳視野,RICOH去年慶祝公司成立八十週年慶,更是世界上百大最具發展潛力公司,台灣理光由張文發常務董事、許博惇營運總經理及公司同仁參加典禮。首先賓主坐定位時,大家談及到印刷業發展,一方面具有二百年歷史KBA高寶印刷機公司,仍健康地朝向大尺寸高速噴墨列印發展,這一家公司先是把手扳式加壓的印刷機,變成蒸汽動力的印刷機,在1811年交由倫敦泰晤士報,開始省力、高速的報紙印刷,開啟印刷工業1.0時代的來臨。進入二十世紀,使用裝配線的工業2.0生產。1960年代KBA以電機、電子科技進入工業3.0前期,到90年代末,電腦資訊化應用於印刷機集中數控化操作,是工業3.0後期。當印刷機有網路連線及印刷流程CIP 3/4的使用,再加上MIS資管系統資訊應用,印刷業也將邁入工業4.0,到整合印刷機維修、印刷色彩管理到印刷內容資訊檔活化使用,現今印刷應用在工業4.0已逐步成形,未來會更深入智慧化的分析應用,達到更具智慧化應用。
印刷是一個永續發展行業,不只全球四大軟片公司全留在噴墨列印發展,RICOH在數位列印方面,不論電子成像、噴墨都不曾缺席,尤其RICOH在未來噴墨列印將更擴大使用之際,掌握最核心噴墨頭研發及墨水生產工藝,在新一代捲對捲Pro VC60000的出現,以600×600 dpi、每分鐘150公尺的列印速度,在全世界也是頂尖的產品,可以和KBA兩百年企業一爭天下。在很多著名噴墨廠,包括日本及全世界的噴墨機製造廠,都使用RICOH工業用噴墨頭,加上RICOH的雷射成像碳粉印刷機,在辦公室自動化、多功能列表機、工業級高速碳粉印刷機,加上網路、IT科技支援下,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為印刷多元創意列印輸出,開拓出一條路。在談話中,林副市長也體認到印刷不再是...

 
  元茂國際數位印刷暨印後加工設備展-台中場
 

元茂國際企業2017年分別於9、10月份在高雄、台南、台中、新竹、台北舉辦五場「數位印刷暨後加工設備」主題巡迴展示。中部則在元茂國際台中分公司舉開。一樓展示Horizon的各式印後加工設備,從膠裝、裝訂、摺紙、檢集到模切設備等;二樓則以日本RISO的各式數位印刷設備,如ComColor快印機系列從單色、雙色到五色依序排開,透過各種解決方案,來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另有文創生產用的GOCCOPRO數位網版製版機,以及各式辦公室型的摺紙機、釘書機、護貝機等一應俱全。

Horizon印後加工設備
一進入展示會的大門,首先以Horizon BQ-270VE自動無線膠裝機,整體設計採用大型膠裝機的夾板與壓線結構,以10.4吋LCD觸控螢幕面板,在操作設定方面十分簡易,不需依賴專業人員也可以輕鬆完成膠裝作業;另有內頁厚度自動偵測器,只要將膠裝的內頁放置偵測器上,即可自動偵測並自動完成設定提高效率,最大膠裝厚度為50mm,每小時最高可完成500本。在中部地區用戶已達43家,可見已受到多數用戶的愛用與肯定。新推出的Horizon APC-610數位油壓式裁紙機,現場展演裁切Horizon BQ-270VE膠裝完成的書冊,以全新的安全設計及雙層的保護措施,透過大型彩色觸控螢幕,其介面的設計簡易,進行全自動數位化的直覺性操作,讓使用者能快速進行各式操作設定。採用雙手操作才能運作的安全設置,更加入了全新的安全偵測器,當有異物進入偵測器的區域時,裁刀會立即停止運作;在進行裁切作業時,還有進行下一個轉紙方向的溫馨提示,非常便利。
左側以Horizon SPF-200一系列的書冊裝訂系統化的組合,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在配頁檢集搜頁方面是裝載VAC-1000多段式吸風式檢集機,透過獨創的吸風式送紙,可對應多樣式的薄紙到厚紙,並有多樣選擇設定功能如:聯單、騎馬釘等,處理速度每小時可達9,900份,並可擴充連接至6台(60格),再經由SPF-200A全自動騎馬釘機,透過觸控面板進行全自動的設定與定位,即使無經驗的使用者也可以快速上手,用紙尺寸最大356×508mm、最小120×180mm,速度每小時最高可裝訂4,500冊;裝訂完成後經由FC-200A進行...

 
  遊於藝孔版體驗- 「RETRO印刷JAM」
 

很多印刷業者都會認為「印刷不好做」,但卻有日本人跑到台北市舊鬧區,位於延平北路一段的巷弄間,開設一家「RETRO印刷JAM」的孔版印刷生產及教育體驗中心,有相當大的坪數,包括數位網版製版、手印檯,加上Risograph的數位孔版印刷機,不少材料、油墨、被印媒材販售。
RETRO印刷JAM的人員們,不只在延平北路中心做,也常到學校去推廣這些很有創新理念的孔版印刷教育,若用賺錢角度,很多事情是僅有付出沒有收入,而有限收入也是一百來塊或多一點,相信支持古屋光一先生的,是一股對孔版印刷在文創及應用推廣上的「熱情」,這種熱情支持著這位日本大叔離鄉背景,來到語言不通的異國做孔版印刷的推廣傳教士,而在不斷的燒錢之下,仍甘之如飴做下去。

記得在TIGAX 16會場時,位於元茂公司展位的一側,古屋先生在一旁做RISO GOCCOPRO這種免感光及化學處理網版製版及印刷系統介紹,也許幾天下來古屋先生已習慣不用交談,只用手語、手勢溝通方式,當筆者用他的母語問古屋先生,他似乎一下子會不過意的楞了3~5秒鐘,才把他的日語拿出來應對,但仍不知古屋先生在台灣做印刷傳教之一件事,後來才從元茂公司同仁的口中,得知古屋先生的「RETRO印刷JAM」。
而「RETRO」是代表什麼意思?又不是日本貿易振興會,「JAM」是果醬、膠著動不了的意思,因此筆者也十分好奇。於是在9月16日約了,剛從日本回台北工作的古屋先生,去瞭解他的工作、理念以及事業推廣到台灣的...

 
  1973年白魯諾博士的學術演講會
 

1970年代離現在已相當遙遠,在日前無意間找到一本1973年11月21日在台北的一場重要研討會手冊,由全世界知名的印刷學者白魯諾博士Dr. Bruno主講,他是美國GATF(Graphic Arts Technical Foundation)印刷技術基金會發起人之一,也是GATF基金會第一任理事長。他出生於1911年2月,長年研究印刷科技以及教育工作,被譽為美國印刷之父。1973年偕同夫人來台做「美國印刷工業的現況與展望」演說,這對於當時資訊不流通的年代,是一件印刷界大事。主辦當年台灣有史以來最高階的國外實務學者來訪,要很感謝永豐餘紙業公司,當時剛回國服務不到三、四年的何壽川先生,對於造紙和印刷業之間仍充滿不少理想,希望藉由這樣的學術演講,對台灣未來印刷技術、經營及市場有啟迪作用。另一個聯合邀請單位為中華學術院印刷工業研究所,當時以李興才教授為所長,廣邀印刷界最頂層菁英加入,筆者也附驥其中。
在筆者入行不久,就遇到平版的鋅質版材在磨版清洗之後晾乾的問題,如果在晴天OK沒有問題;但雨天時,因為晾乾時蒸發慢水份附著太久,若無法即時用烘箱烘乾,表面鋅質磨好的砂目面就會產生粒紋氧化,這是一件十分困擾之事。而鋁材和鋅材的印版兩者,其鋁材的吸水性好,而且氧化鋁的質地細、吸水性佳,不損失印刷時非印紋部份的吸水及保持吸水拒墨的本質;而鋅材的吸水性雖不如鋁版,但有一定可用的均勻的在非印紋吸水性,如果在氧化之後,鋅質的氧化鋅粒紋就會呈現不明的親水、親油並存的斑紋狀紋路,也就是斑紋不能完全附著印紋而脫落,且仍有部份吸墨而起髒,滿版在受水後不密實,但落在非印紋部份,斑紋氧化部不會吸水會起髒,反之,也有一大半未受到氧化的紋路正常吸水,這吸水、吸墨雙重變化上的問題令人十分頭痛。要如何解決呢?先父說有一種PostCronac的藥液,可做版材面的事先處理,使磨好版材面產生鉻酸結晶,就不會在待乾時產生氧化,而且可以比單純鋅版材磨砂面,更俱有良好的含水性。就在美國GATF所發行的Photo Lithographic Manual這一本書上,在平版製版章節裡找到鋅版用的PostCronac藥液,處方十分簡單,是以重鉻酸銨和鹽酸的稀釋溶液做處理,在磨好版材清洗好之後,以潑濺式的方式,並維持在版面兩分鐘左右之後,刮去版面水分,即使在溼度高的雨天,也不會產生鋅材氧化條痕,而在這本Manual操作手冊上,也列有鋁版的重鉻酸鉀和硫酸處理液可以免除鋁版表面粒紋的氧化。今天的PS版、CTP版都用...

 
  兩岸四地印刷設計的源起和差異
 

2017年中華印製大獎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會前有一個兩岸四地座談會,本刊陳政雄發行人以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的身份,發表這份兩岸四地印刷設計源起和差異的報告。首先是北宋在山東濟南有一家「劉家功夫針鋪」,他們用鐵製印版,印上一隻站立的白兔,手執尖針,認清門前白兔為記的一個商業Logo標誌,並有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等字樣廣告文宣,在一千多年前,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印製,成為世界最老印刷設計廣告的樣本。
世界最早文化巴比倫楔形文字的楔刻於泥板或花崗岩,如使用圓滾石柱3D立體的印章,可印出長條二方連續印紋條,是印記的絕佳設計,經過3、4000年仍然十分新穎設計。在中國甲骨文到武丁時代(約西元前1250年~前1192年),文治武功高,楔刻史官一般用銅刀在甲骨上只做單刀楔刻卜辭,他們的甲骨文複刀刻出有粗細筆韻文字卜辭,也是漢字最早的設計,到後來的商周,尤其在周散盤上的鑄字「金文」,也是脫胎自象形文字,而逐步轉向大篆,有人考據,製造銅器鑄模的工人不識字,所以凹陷的銅器銘文是活字逐字排貼上去的,那麼活字版又早了兩千多年,但沒有字庫在。拓印是將本來刻字、鑄字用軟拍把刻紋、刻字打入凹陷,再用平刷上墨,字版本身不上墨,在黏貼紙背上墨,十分有智慧的複印,比印刷術早,也是印刷技術啟蒙的技巧。
漢朝西漢已有紙,但材質太粗、毛燥,用於擦拭用,到西元105年,東漢蔡倫發明紙藥及新一代棉質纖維混入紙漿,並做打漿使纖維形成細微交織狀,成為現代造紙技術的鼻祖,有了紙張手寫、手抄書,晉朝後才棄簡冊改紙張媒材,形成中國印刷術發明的必然性,紙不只用於書寫,也用於繪畫印刷,唐末印刷已有洛陽紙貴廣泛使用,兩宋印刷不只發展,印書也有版本規制化,宋人也發明交子紙鈔,不只銀莊、官府、票號、當鋪也有印刷憑條,中國印刷興盛了五百多年,西方才以鑄鉛活字趕上來,中國大地受印刷恩惠久遠廣大,連中共長征馬背上也駄印刷機印報宣傳。北京大學對殷墟發掘工作,由董作賓院士領導,在安陽殷王宮做甲骨文開發史料研究,這一種科學考古研究,不只是文字學、歷史學,也是天文資料與文字美學的研究。而這套使用重慶石印出來的「殷曆譜」,有七十多萬字,沒有原稿,由董院士一個字、一個字在石印轉寫漿糊紙,用...

 
  漫談「軟管印刷」
 

我們現代人每天的生活無時無刻都會接觸到印刷品,雖然目前已進入21世紀,處在3C電子通信傳播時代,對紙類用品有降低趨勢,但有些非紙類的印刷品仍然無法擺脫,其中之一就是軟管印刷品。
何謂軟管?在正式解說軟管印刷之前,我們先舉幾個生活用品的例子,如牙膏、藥膏、化妝(保養品)的乳膏、水彩顏料、油畫顏料、強力膠等,只要是經由擠壓方式將管內填充物擠出的管狀物,都稱之為軟管。
軟管的材質有很多種,早期均採用錫、鋁等金屬(圖1、圖2),現在則改用塑膠(圖3、圖4),更新的則有鋁塑貼合的積層材質(圖5、圖6)。軟管的印刷方式有傳統的凸版、平版、凹版、網版與最新的數位軟管印刷都有,因為不同材質的軟管,印刷方式也就不一樣。
以下就透過網路資訊來了解本期的專題「軟管印刷」,除了印刷之外,也會兼顧軟管的製管。軟管印刷的英文名稱為” Flexible Tube Printing”或”Collapsible Tube Printing ”,兩者皆可。
而軟管印刷屬特殊印刷領域,軟管印刷機的實際印刷運作不易了解,也不易使用文字敘述,還好現在有了Youtube網站,筆者也會推薦視頻短片,供讀者參考。
大中華印藝網-軟管印刷
(https://www.cgan.net)
網站上以中文關鍵字搜尋”軟管印刷”,大致上可搜出多篇有關軟管印刷的文章,網站台灣、大陸都有,但經一比對卻發現有好幾篇內容是相同的,細查其文章出處是出自大中華印藝網,這篇文章的撰寫人是中國武漢大學鄒毓俊教授。
從網站首頁進入「電子書庫」,可以看到《印刷概論》,這是由鄒教授所著的印刷專業叢書,其中第六章第十四節就是「何謂軟管印刷?」。
本篇文章不長,簡單扼要地闡述了軟管印刷的種種特性,說明了軟管印刷是在金屬軟管(錫鋁合金、鋁等)、層合軟管、塑料軟管等上面進行印刷。
近二十年來,由於塑膠工業的高度發展,塑料軟管興起,相對的金屬軟管式微(但仍有其特定的產品與市場需求,如:藥膏與水彩、油畫顏料),在理論與實務兼顧下,我們仍會對金屬軟管做更詳細的解說。
文章中所提「層合軟管」,在台灣一般都稱為「積層軟管」(Laminated Tube),它是鋁箔與塑膜兩者貼合後所製成的軟管,兼具兩種材質的優點,現今很多市面上的生活用品(如牙膏)均已採用積層軟管來製作...
...

 
  LED UV固化和傳統UV固化的相同與差異
 

UV油墨固化科技,在印象中已有30年前的歷史,當時到日本油墨廠參訪時,日本技術人員就談及UV油墨固化,它是一種瞬間固化,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將感光性油墨的感光體、感光單體瞬間聚合凝結成固體,比起傳統的油性油墨,以紙張吸收油墨中的溶媒,來提高油墨黏性,增加氧化結皮及聚合高分子固化速度。在30年前要24~36小時才能加工,若要翻面加工也要六、七小時才不會摩擦弄髒,後來油墨有改善,連帶紙張尤其在塗佈的吸墨乾燥固化,更是有改善,在十年前大約只有6~10小時就能把印刷油墨固化、進行後加工工作,但非塗佈紙,雖吸收快、但紙張PH值低,要一天、一天半才完全不沾黏或污髒,也是常有事。但回想起來在1960年代前期,後加工的上光使用UV固化塗佈已經有了。在不久之前,翻閱世界印刷技術權威Dr. Bruno白魯諾博士的手冊,他是美國GATF印刷技術基金會發起人之一,也是第一屆理事長,在1973年11月來台灣做印刷產業發展演說中提及,在1972年全美國使用UV固化的印刷油墨,大約在15噸左右,相信這是一個剛起步,那麼美國在1970年代初,已經在使用UV光固化油墨及上光塗佈料科技。
而UV感光固化油墨塗佈料科技,不只帶來原來紙張、卡紙這些吸收媒材更快乾燥固化的作業性,並且這些印刷UV墨產品可以在零下20℃也不會脫落,對食物遷移性少,用在食品、藥品、化妝品較無氣味。現今的UV、LED UV固化技術,已經可用於彩色四色印刷之後,一次性固化方式。但在三十年前是每一色座印刷之後,即時用一支UV燈固化,在四色、五色印完之後,又用三支UV燈一次性徹底固化。而UV油墨固化也衍生到一些非吸收媒材,如Yupo合成紙、鋁箔料、塑膠片到包裝膜材的印刷,因為在此之前使用溶劑型油墨,對於在作業上及食品、化妝品、藥品的氣味也不佳。在三年多前中部有一家便當盒生產公司,使用一般油性墨在一面塗有蠟層卡紙、一面是防水塑膠塗膜的卡紙上印刷,但因乾燥不完全(表面塗蠟之下油性墨乾燥十分不容易,要兩、三天才可能固化)表面印刷油墨在紙堆重壓之下,表面的油墨發生向裡面防水塑料塗層轉移、沾汙,引起食安上的一個大新聞,現在則全部改用UV墨印刷,再用UV光固化,雖不能保證100%不會有墨層及微小氣味轉移,但至少眼不見也安心多了。
今天UV印刷已經普遍用在平印上面,網版印刷也十分普及,凸版的商標印刷不論衛星式大筒、間歇式單元凸版商標印刷也都有UV光固化,甚至於也再進一步用低耗能的LED UV光固化。而UV光固化是解決...                        

 
  中國及台灣自行車工業的先驅-曹海泉先生
 

在1952年的小學生時代,若家中能擁有一台富士霸王號的日本腳踏車的人家,已稱得上是小康之家,是部外型非常粗壯、可承載200公斤山產搬運的客戶兩用自行車。而當時在家中有一部英國三槍牌BSA的跑車型自行車,相片簿中還有家父耿彬先生胸前戴著德國萊卡相機騎著它的相片,在台中市算得上是名人級配備了,這部BSA三槍牌自行車就是曹海泉先生於1948年由青島來台後,開設「同安車行」所進口的,除了BSA之外,另有英國菲利普、海格利斯、大砲、獵雷等名牌的高級英國跑車型自行車,完全不同於日本、台灣田野實用型自行車,此外同安車行也有日本山口牌載重型自行車,而當時能有這樣氣魄及手腕的曹海泉先生,致力於自主性的自行車工業發展,與裕隆汽車同在新店大坪頂興建「同合車條工廠」於1955年完工,購入西德AMBA自動製螺帽機及製車輪用幅條機,開啟自行車工業精緻零件內銷及外銷,在他的自行車製造生涯,直至60多歲仍努力不懈,生產的「鴕鳥牌」自行車車條因品質精良、堅固耐用,達到日以繼夜加工趕製仍供不應求。在1960年已年屆七旬高齡,再添購德國設備生產摩托車之更大型車輛幅條、鏈條,並在三年之內外銷泰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及菲律賓等國之絕大多數市場,是台灣車用零件生產能取代日本及德國幅條產品,全數替代之品牌。
曹海泉先生不僅是50年代的知名企業家,也是遷台後的山東幫大老,其聲望、輩份及寬厚的形象,一言九鼎受大家所敬重,平日樸實... 

 
  印刷商及設備商轉型不易的狀況
 

一位印刷廠的老東家,在20多歲近30歲時創業,一晃眼已過了50年!在4年前才將一堆用了近18、9年到12、3年的4部四色機淘汰,改用新一代有墨控、自動換版的二手平印機,加上CIP 3的連線生產速度比以前快多了,因老師傅使用快速版夾以手工製版、手工放墨槽鍵的舊機器時,就算只印500~1000張的印件,從校版、校色到印刷完成需1個小時多一點,現在只要20分鐘不到就可印完,所以在業務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在以前需要2班20多人生產人力改成1.5班,也就是兩部新機只要一部加夜班就可以了!老師傅因為用不慣新機器紛紛辭退,員工人數由30人縮減剩下14人也夠了!人事費也節省很多,但要支出一千多萬的大筆退休金和資遣金,加上三千多萬的設備投資金額,這對一位在每天4點多起身,數十年來都在一早5點自己打掃裡裡外外的老闆,自然會考慮孩子們是否願意回來承接事業,再這麼投資無非是為一些老交情的客戶,但其印量也越來越少,與自己年齡相當的老輩出版經營者也都不再經營了,其孩子們也都不承接,再這樣下去最多只有5、6年的光景就得結束營業,要吃、穿、住一輩子雖不用愁,但要在七百多坪的地面上蓋大樓又是一筆大投資,不如租用給別人,一個月有幾十萬收入,一家子也不用愁的,所以其做法雖有改變,卻仍只在同一條軌道上做延伸經營,並沒有脫出困境。
另外,商標印刷業的一些第二代經營者,他(她)們運用網路接單印製小量的Masking Tape文創紙膠帶,也就是客製化的小膠帶,一捲售價在150~200元,以5捲、10捲印刷後再切成小小寬幅的單捲紙膠帶,也有用來做隱形的QR Code,在Code上面覆蓋銀粉墨,消費者可用智慧手機上網查對資訊以分辨真偽,也有利用網路與國外接軌承接外國訂單,所以他們從凸版的商標印刷機,轉向以水性噴墨、UV噴墨、電子墨的商標列印,以及冷燙金箔、網版加印銀膏,到後加工裱膜積層,最後是製袋成品的包裝印製,數量雖少但價格高,設備在充分應用下,業務成長雖然獲利不多,但有明顯的改善。此外,對未來的數位印刷及網路接單業務、商務的變革也有了..

   
 
  物聯網將改變下世代DT數據取得及應用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將對人們未來的生活、生產、休閒及教育等等產生巨大的轉變,因為人們將不太用大腦去記東西,也不必花很多精神和時間去處理身邊的事務,一部自動駕駛的汽車,只要輸入欲前往的名稱或地址,即可找出最近或不堵車可最快到達的路線,中途的紅、綠燈、轉彎、行人及其他車輛的距離,甚至前車、後車間的溝通,都可藉由網路到行控中心相互取得默契,一般是在前車的剎車燈亮了!後方車駕駛才會透過眼睛去感知,然後採取是否剎車,現在前車在輕剎車的同時,後方車即感應知道並由電腦決定是否踩剎車,若前車有狀況急剎車,那麼跟在後面的車可早0.1秒以上時間在網路資訊庫知道,對每小時120公里、每分鐘2000公尺,就會有33公尺的差距,若加上人的視覺反應為0.15秒,那麼就可有50公尺優先安全距離的提早反應。另外,物聯網可連線到你家的冰箱,如果存量低於業主所指定的存量下,超級市場的外送部會自動將固定量的牛奶、飲料、蛋及其他指定商品,於業主回家後送上門來,至於要用什麼方法感知只是技術上的事,貨款及銀行收據也會自動處理,因此一個上班的主婦或男主人,可以在回家路上忘了該去買菜做晚餐,因為物聯網已依冰箱內不夠的物品,全部由超級市場自動感知送貨,連同在辦公室點的晚餐食材一起送上門來,IOT大數據後面分析及判斷,更可使企業做好需求及趨勢分析,做好因應改變工作。
「物聯網」在健康、醫療感知上更是十分重要,在大數據收集下,一般醫師若能上網查到病患的醫療療程或最新的心血管、心電圖,透過大數據的智慧感知,去自動處理每一位受監控的參與者身體狀況,或是線上的智慧資訊分析下,能判斷患者是否有立即性的危險、要如何處理,因為這個大數據是由數百位醫師專家智慧所彙聚而成,具有較中性及可靠度。IOT物聯網在工作上、物流、倉儲方面,可快速查知倉儲、在路上的貨物何時會送達,今天很多倉儲、物流作業已將條碼改成RFID卡的感應,加上GPS定位更方便,也更自動化遠距感知。在氣象預測方面,以前只有在定點施放高空氣球,做風向、風速及高空溫度的探測,而今天的人造衛星不僅有可見光、紅外線,更有其他動態性的資料,可做每小時到數天的預測,也就是依現在的大氣資料和過去數年、幾十年氣象的行動軌跡,去做未來24小時、48小時,到一星期的氣候變化預測...

 

 
 

社論

動態點滴

活動報導

特別報導

廠商園地-1

廠商園地-2

人物專訪

心得分享

專題報導

網路資訊

專業剖析

人物側寫

報導

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