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力、學習力、適應力為個人和事業成敗的三力!
 
一個人或一個事業體,有的小企業規模相差數倍、十來倍,也就是微型、中小型企業的差別,那麼領導人自然可以對每一位員工下指令,或成為員工的表率。但有些大型、巨型業,員工幾千人、幾萬人之多,那麼領導方式就會有不同,很少有像鴻海郭董以鐵的紀律領軍,凡事一定要在他掌控之下,其事業體一龐大之後,只有他看得到的順服一面而已,看不到的也會有一些偏差在發生。但總的來說,大型、巨型企業也在貫徹其領導人理念居多,除非用集體領導的企業,可能在不同主管底下就有不同的「部門風氣存在」。但企業因應時代的進步和競爭也是無所不在的,如何生存永續存活,並加以擴展一定要有因應之道。
自覺力是一種「知己知彼」,首先要瞭解自身長處去發揮,更加精進,另外一方面對自己短處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長處沒用到卻自曝其短,用自己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競爭。像現在印刷業正處在轉型階段,在長版印刷時,有版印刷仍俱有絕對優勢,但少於200張的印件或更少量變化內容工作,已是無版數位列印的天下,這個界限固然沒有楚河漢界清楚,但有版平印及色粉列印可以做很快速的交貨,Just in Time及時要、及時交貨的優點在。長年平印機在短版印刷上做了極大努力,但仍無法突破製版時間、費用及校版、校色的耗損在,所以自覺優點發揮、缺點避免及引進數位列印在更短版印刷上做改善才能進步,做脫困升級發展。
學習力可說是每一種動物除了某些先天基因遺傳的能力之外,其人類學走路、語言、知識,無不是要花時間、腦力及各個器官、肢體去學習。在龐大社會組織及科技快速變化社會中,如何選擇學習項目的輕重緩急去學習十分重要,所以一個企業、一個個人,在自覺中去體會出這一個優先順序。人之所變老就是除了生理之外,其心理狀態更重要,看到一位日本廣島大學名譽教授,已經百歲了,仍身手自如,到田埂邊、溪邊,收集水中微生物,然後在顯微鏡底下做研究,再用手繪新發現的微生物特徵及作用,若每一個人都能像老教授看齊,學習就無疆界、年齡的束縛,依自己優缺點加以發揮補足,因應時代在發展。
適應力是達爾文進化論中,物競天擇,百貨公司當雨的旋律響起時,門市人員就會把雨傘、雨具推出店門外行銷,一方面爭業績,一方面也方便客人。當社會生態環境在變化,有些印刷廠老一輩經營者,不自覺也嫌學新東西太麻煩,但又不放手給年青人接之下,不只個人適應不良,他的印刷廠及員工也同樣適應不良之下,就很難生存。適應力不是單獨存在,要有洞悉世事變化能力,並且願意學習改變,成功的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中國紙漿需求大 帶動國際紙漿價上揚
 

國際紙漿價格自2016年下半年上升以來,其漲勢到2017年3月仍未停歇,一方面是中國本身的紙漿需求量,在大力造林、製漿的策略下,仍趕不上中國自身的需求,每年有1,700萬噸的進口紙漿需求下,加上北美、北歐的製漿、造紙出國,帶動市面需求大於供應局面,這也導致北美漂白長纖木漿有20美元/噸的漲幅,達到一噸NBSK漂白長纖木漿1,030美元的報價,這是全球印刷在亞洲有中國、印度兩大入口國的經濟持續發展下,所產生紙漿不足使價格上漲的因素。

元茂的Horizon 走在裝訂最前線
在任何國際大型展會中,元茂國際公司所代理的日本Horizon好利用裝訂及加工設備,一定做最完整的系統整合,因為這可以讓客戶比較容易清楚明白,每一部摺紙、裝訂設備,自己的「小周天」系統都有微電腦,做CIP 4數位的數控調節及記憶,而Horizon pXnet是後加工的神經主幹,借pXnet的居中,向各自裝訂加工設備的小周天輸送訊息資訊,做為工作進行的指令,另外一方面各個小周天也可由pXnet向MIS資管系統取JobTicket工作單及JDF工作辨識檔,而JDF檔是雙方,一方是小周天來接收工單、指令,反過來工作進行中,以JDF檔,不用操作人員輸入傳輸,MIS資管系統也可接收到JDF檔案資訊完全掌控作業進行狀況,是否要生產排程,生產尺寸規格、速度等等,這不只使得工作進行效率更高,而且節省很多前面有的資料,或再版加工時相同規格的工件,可以用以前存在MIS系統中的資料。
Horizon公司產品有:1.摺紙設備、2.檢集、搜帖設備、3.騎釘設備、4.膠裝設備、5.圈裝設備、6.裁切設備、7.分條、模切到後加工的大周天,去串聯很多小周天的工作。
(A)AFC摺紙機是單張紙、捲筒紙進入裝訂的前奏設備,Horizon更致力於數位捲筒列印後連線或離線加工,AFC摺紙機也結合接pXnet資訊連接系統。
(B)膠裝機系統,由CABS中高速自動膠裝機系統,BQ系列手動供紙膠裝機,也都可連接pXnet資訊連接系統。
(C)Stitch Line騎釘裝訂系統、SPF等騎釘系統,(平訂系統沒有入pXnet系統)也可連接pXnet資訊連接系統。
(D)裁切加工,包括HT書冊三面刀裁切、其中有HT 1000V、HT 80及HT 30C單切刀,以機械手臂做旋轉書冊三面裁切。而與APC油壓式閘口式裁切機都有連接接pXnet網路連接功能。
(E)CRA自動壓線機,可以做騎縫線加工搭配pXnet系統。新出來的磁性刀模自動模切機,RD-4055、RD-3346則沒有連線pXnet系統功能。
在很多周邊設備,有不少不用連線的,所以Horizon公司也不會多做研發,因為價格及效益因素,而Horizon的小周天各自採用數控式伺服馬達調節工作因自己不只軟體設計,更有電路板製作生產線,所以數位控制能非常成功,有利於使用者的快速精準高效率作業。

健豪向小森訂購 IS 29噴墨機與六部平印機
台灣最俱規模的健豪印刷公司,從事網路合版、噴墨列印、UV特殊印刷、寫真書、薄膜印刷及各種數以千計品種的規格化及開版之產品。最主要是健豪公司經營者,在每一個階段都能引進不同的新設備、新科技及新的加工方式來因應市場,甚至營運模式,不只解決目前問題,更用於新市場的開發,維持業務的成長發展,像UV印刷的合版部服務部份,文件夾的印刷與加工。大量噴墨設備在大圖輸出、數位紡織品噴列及印花設備,到HP Indigo 10000大尺寸高速UV噴墨列印。在HP Indigo引進,尤其Indigo 10000型是亞洲第一部寬幅電子成像彩色列印機,在尺寸加大後,用途也全部更新。在寫真書少量多樣封面製作及即時尺寸,頁數變化的因應,由瑞士Matini美天利特別設計改良,不用停機的工作變化,若說近二十年印刷數位印前、印刷、噴墨及後加工的進展歷程,健豪公司幾乎無役不與,而且都能持續在生產之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近年健豪公司仍持續在IT科技網路接單系統改善,其ERP企業資源的計劃系統,為神經主幹,在MIS資管系統的整合,以做經營分析,傳統平印仍為生產骨幹,在2016年底,健豪公司張總經理下一張小森公司在台灣最大訂單。健豪公司在2013年完成精密科學園區的台中精科廠的遷建,整個運作及紙張儲存空間加大之外,最重要是流程安排動線也更流暢,而在產品陳列室及客戶溝通工作上,也有很好的安排。在台灣除了精科廠之外,台北中和廠,加上2015年健豪又在南部建立生產工廠,以便全台灣北、中、南三個都能在當地做主力生產地區性的訂單。而健豪的組合版面,每天都會把全部訂單的頁面檔,全部傳送到台中的總部中心來分配,在數以百計的品種中,訂單會依地區性分別做’組版印刷最理想,但總有產能分配的問題,以中部為核心,台北對台中相互做工作上支援,另外台中對南部也可以相互支援,因為兩邊相距不到200公里,可以十分便利,快速的支援應用有時產能上分配不均勻的地方,這些全部用電腦程式在處理。很重要的是印刷版是各種不同客戶合版印刷,所以長短數的處理,也因為有集中分攤版面,而免去各地有殘餘一版本來印132模名片,卻只印30、50模訂單,另外一個廠也是不足版20、30模而已,另一個廠又是50、60模排印,這就虧大了!若把三地湊合起來,一天至少可減少幾十尾數損失,包括版材、印刷及紙張損失,只花一些運費及資通訊做實體、虛擬的流通來解決。而為維持巨大的通訊流量,健豪索性讓中華電訊的機房放在自己的廠區內,可以互相蒙受好處。在一般平印生產,現在北、中、南有20部以上小森平板印刷機在各地生產中。
這一次健豪為了增加產能及競爭力,尤其做南部廠生產力的平衡,一下子進口六部小森的多色平版印刷機,而其中相信也有位小海報所特別需求,可以排A4大11.5模的Lithrone A4型機,因為在Lithrone 40吋一般只排八模,而健豪特別為了A4 的小海報,能以210X297mm的210模向五模排兩行的十模,297mmX2=594mm,之後仍可排210mmX297mm的三模半,那麼目前世界上只有小森印刷公司,有高速Lithrone 44吋,用紙可達1120X820mm,那麼可以滿足前述10模立式加上3.5模橫向,在咬口方向820mm用紙已幾乎全用到滿,左右的3.5模或210的主模1050mm,和1120mm用紙則仍有一點空間,相信有小海報也要用上這種四六版全張的平印機。
在台灣健豪公司是第一家引進小森Impremia B2UV噴墨機廠家,對其他印刷公司肯定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但對健豪擁有一部HP Indigo 10000同樣B2 尺寸,而且Indigo 10000的印刷速度每小時4500張要高於IS 29的每小時3000張。但相信已健豪公司經營者的見多識廣,買一部使用Konica Minolta噴頭的UV噴墨機,去和一部使用雷射在OPC的PIP版上成像,在用電子墨顯影的Indigo,在原理上使用的用途上,肯定有極大的不同。因為Indigo的RIP及橡皮布耗材較多,而且噴墨,尤其UV噴墨的墨頭阻塞機率較少,加上UV噴墨對各式各樣媒材,尤其塑膠、合成紙粗糙表面,非塗佈紙等等。可使用範圍較廣,而且要改善被印媒材表面的工序如電暈、火焰或塗佈處理機率要少很多。加上Impremia IS 29的雙面噴列的翻轉機構,完全來自Lithrone的十分安定結構,對於雙面一次性的生產,尤其不吸收媒材列印,可以即印即乾,馬上加工,和平版印刷機操作性很相似。這也是在短印量、變化資料內容印件及個性化印件,數位列印要比有版CTP製版再上版印刷,有時要等油性墨乾燥工序快很多,節省很多版材及工序,而這一個傳統平印和數位少量列印、加工開創市場的機會下,健豪選擇傳統加上數位兩種模式生產的路途上,又偏向數位生產的一個重要分歧點,也是所以印刷同業該學習及轉型方式的重點。

Konica Minolta bizhub PRESS C71cf廣色域商標列印機
Konica Minolta生產了世界第一部廣色域的電子成像色粉列印機bizhub PRESS C71hc,而現在又有另外一部商標列印機,既有C71hc的廣色域色彩表現,提供有別於傳統四色色粉或凸版四色感覺,也可以做為有特色防偽,每分鐘可列印13.5米,俱有1200×1200 dpi高的解析力印紋品質,bizhub PRESS C71cf在功能上可替代有版商標印刷機,在短印量、極短印量上的作業,並且節省製版費用及裝版、校版時間,工作由PC電腦上檔案,可以直接列印出來,同時節省起印材料在校版、校色上的浪費。
Konica Minolta bizhub PRESS C71cf商標列印機,在可變印紋十分容易因應不同工件,尤其個人化的資料列印、條碼及色彩變化也同樣出色。廣色域表現出很好色彩,尤其在膚色表現上十分平順光潔,細字印刷、反白字也俱有高解析。使1200×1200 dpi有很好印紋品質,包括良好影像再現,尤其極薄樹脂包覆層的色粉,提供最好印紋解析及再現性,並保持最好的8 bit 256階在每一個畫素再現上。列印寬幅320mm,在長尺列印,達到1.195mm的旗幟尺寸。一般列印480×320mm。印紙厚度60~250μm。印速也和用紙或材料用紙有關,除了紙張之外,合成紙Yupo、PET、PP等塑料膜都可以承印。
用途在酒類、飲料、食品、家庭用品、工業產品、化妝品、醫藥產品,以及其他商標印刷,在工作場所因即印即刻固化,比一般油墨更容易即時加工。www.biz.konicaminolta.com。

KBA 張葉平印機上光及對規新方法
KBA張葉平印機的上光塗佈機組有了重大的改變,由一般的腔式雙刮刀組,改成高流量小出口刮刀組,而且刮刀壓力出口變小,使上光塗佈更厚實均勻,沒有空氣泡產生,減少產生氣泡所發生不均勻的塗佈現象。整個刮刀口的接觸面,有也只剩原來30%的一個短短間距而已,這是腔式刮刀上光組多年來的第一次改良。
新一代ErgoTronic ACR(Automatic Camera Register自動相機影像處理對規),比一般十字線或十字加圓圈對規更精準有效率,在完成對規之下,每一色點都是C+Y、M+Y、C+M的色點重疊,而且對印版前後、左右、斜角的調節,都很快反應做好精確對規,這是印刷校版的一大變革,達到更快速、精準。

艾司科ESKO Studio包裝設計及3D影像呈現軟體
如果您的包裝設計只停留在2D平面顯示,那麼就不上道了!因為它必須在切割出樣品盒子之後,才能拿在手中端詳一番,若是加了圖文色彩之下,更是十分麻煩的,而ESKO艾司科的包裝軟體,除了提盒樣的設計庫,有數百種各式不同形形色色的樣盒之外,在ESKO包裝盒子設計已跳脫只有四方紙盒的設計,更有其他硬軟不同盒子,到紙箱、展示盒、展示架、標籤、收縮膜、枕頭型軟包、可立式有底包等等,都可以設計出樣。
ESKO Studio的軟體不只可以做正面、側面、頂面、底面的不同3D靜態觀看,更可以做任意角度的翻轉檢視其紙盒、紙箱、軟包或貼了標籤的包裝物、瓶、罐的3D色彩圖文顯示,並且可以將包裝加入內容物、被包裝物體後的放入、取出動作顯示出來。有些設計更可以將物件模擬放在超市、販售場所的顯示,在眾多產品中,我們現在設計,身歷其境的感覺,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臨場感。
在ESKO的Studio軟件,已經做到不同角度在審式設計,也有反光出現,尤其金色、銀色、上光的閃爍感十分逼真呈現,提供設計者另一個層面的感覺。Studio軟體在VR(Virtual Rality)虛擬實境上的表現已超越一般人想像的充實、多功能化。

2016年國產紙與紙板品近400萬噸
2016年台灣紙廠有393.76萬噸的紙張與紙板生產,為2.1%成長,銷售393.5萬噸,成長2.5%。其中文化及書寫用紙生產38.44萬噸,減少12.7%,內銷28.12萬噸,減少11.5%,表示文化、商業傳播用紙在國內市場十分低迷。外銷量11.17萬噸,減少4.3%,銷售量總計39.3萬噸減少9.5%。其中銅版紙內外銷為9.9萬公噸,減少16.1%,表示國外銅版紙佔台灣市場一半左右。
牛皮、瓦楞紙箱生產245.22萬公噸,成長8.5%,國內銷售154.1萬噸,減少0.8%,外銷88.64萬噸,成長30.6%。所以總體的銷售量243.15萬噸,有8.7%成長。牛皮紙板內銷76.49萬噸,減少5.3%,外銷46.25萬噸,成長9.9%,總體生產124.27萬噸減少0.4%,行銷122.73萬噸,減少0.1%。但用於工業包裝瓦楞紙芯紙,總生產114.7萬噸,成長22.3%,是唯一國內銷售及外銷正成長項目,其中國內銷量72.2萬噸,成長5%,表示國內行銷及外銷有一定幅度的成長跡象,而在外銷達到38.7萬噸,成長73.9%,是最大成長幅度,總體行銷108.9萬公噸,有21.9%成長。
而今天文化及商業用紙,在進口紙的競爭下,在二十多年前每年有24~25萬噸的銅版紙生產,只剩下9萬公噸,而在中國大陸文化用紙漲價之下,國內的一些文化用紙、工業用紙、瓦楞紙才有漲價喘息機會。

小森Komori 的期待
東方印刷機製造廠裡最具規模,也是能因應數位科技做巨大改變的小森公司,在DRUPA 16會場上,以Open New Pages開啟印刷的新篇章,其中包括使用K-Station 4連結印前、打樣,一般平印到數位列印,使工作傳單、色彩管理、資訊應用一條鞭化,不用一塊又一塊去連結。
在數位列印有B2尺寸的Impremia IS29 UV噴墨機,已正式投入印刷廠生產使用,另外與以色列Landa蘭達公司合作的Nano Graphics NS奈米噴墨列印機也有不少進展。大中華地區小森公司佐川健總裁,也希望藉PESP印刷工業服務智慧卡軟體,為廣大印刷同業做一些問題及困難的解決,加上努力使數位列印在品質、速度及成本面,都能滿足大家需求,來創造嶄新可變印紋的全新無版印刷時代。

柯達NexPress SX 彩色數位列印機
柯達NexPress SX系列是一部工業級的五色電子成像數位列印機,在各國很多被用來生產寫真書,有很高的成像品質。在NexPress SX共有三種不同機型SX 2700,每分鐘到91頁的A4彩色(或5色)列印能力,SX 3300有每分鐘109頁,SX 3900速度最高達到每分鐘131頁A4的列印能力,比多數彩色色粉列印機高。
NexPress SX的列印單元是有橡皮筒,在成像筒下方,就如平版印刷機有一個橡皮筒做色料轉寫到紙張、被印媒材上面去,不只可因應表面有粗糙紋路的媒材,更可使OPC有機光導體筒沒有和被印媒材接觸,尤其容易刮花、沾黏的媒材面的異物,更俱有減少成像的OPC筒面的損傷效果,配有第五色可做上光、局部上光、水印效果、金色列印、螢光防偽印刷、磁性墨印刷、PMS的Pantone的增加色域的單色列印,長條列印最長可達914 mm。
NexPress SX的HD乾粉墨,不含任何VOC無任何揮發物質,乾粉在成品使用後有利於脫墨纖維回收,紙張回收可應用在FSC使用回收紙規範。
NexPress SX平台配合Print Genius智能化技術,是選配設備,可以精確控制色彩再現,維持高品質生產。ORC系統,不用專業人員,操作者可自行更換機器組件、耗材、節省等待時間。

自我競爭可免市場惡性競爭
今天大家都在說市場競爭很厲害,價格砍到刀刀見骨,沒有工作固然哀怨,有工作因為價格太低也高興不起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味。為什麼會落入惡性競爭的深淵,就是同性質太多,大家本事、服務、成本一模一樣,所以唯一要比的是價格而已,自然刀刀見骨的殺也不足為奇了!
在日本Nano Tech展,看到日本CNC自動化設備廠的Fanuc發那科,展出一部Robonano α-NMiA的加工機,當然以世界最知名數位控制設備Fanuc講Nano奈米科技言之成理。台灣知名的滑行導軌及滾珠軸承大廠,三、四年前也去以色列併購一家俱有奈米科技的控制工廠,所以他們加工設備可以到20~30 nm(奈米)級的控制能力,相對於在1 nm微米控制能力加工設備有30~50倍的精度,十分了不起,但看一下Fanuc的Robonano α-NMiA的標示可以控制精度,為0.1 nm的高精度,這令人倒吸一口涼氣,這是什麼精度呀!在1965年,日本的印刷機廣告,到一個原子的精密加工,是很了不起的目標,其實1968年筆者去他們工廠參觀,他們最精細的齒輪,用瑞士MAAG齒輪研磨機加工研磨,其精度可達5μ正負值,離廣告一個原子加工精度,仍有50,000倍差距。在2012年到德國去參觀,他們的齒輪加工精度標榜500 nm,也就是進步了十倍,要和α-NMiA 0.1 nm加工精度相比,仍相差5,000倍之多。
Fanuc公司他們也不是瘋狂去做出一部比市面上精密幾千倍的加工機器,其所付出的研發、加工精度,是別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在三十年前日本專門生產量具的一家公司,要做一支精度在100 nm的直尺,他們有一位師匠,在一間一年四季恆溫、恆濕的工作坊,他是屏息用兩塊很平很平的直鐵,互相摩擦,利用綿密細微的紅丹油在兩個平面間,在相互磨滑下,紅丹薄膜有的色澤深淺,最淺的地方才是要磨去的「高地」,一次用工具磨去0.01μ厚度,下次再做磨擦校訂,是30分鐘之後,因為他剛剛做磨去時所產生升溫要等「冷卻」,溫度一致之後,才能再加工,一天只做二十次加工已是極限,十天、半個月才能磨出兩個精度在100 nm的直線平面,作為公司量測加工後平面精度的校訂量具。這個師匠不抽菸、不喝酒,每一天起居很規律及運動,保持很好的體力與眼力,是這家最著名量具公司的瑰寶。用這樣的描述,就知道要求在恆溫、恆濕的條件下,使用不是金屬平台,而是花崗岩做的平台上加工才有可能,但Fanuc的工程人員要做出一部能加工0.1 nm的金屬加工機,很顯然是十分艱鉅的挑戰,而且比一般微米級加工設備,是千倍、萬倍的困難,但是Fanuc工程辦到了!拿出成績單給大家看Robonano α-NMiA機器出來展示。那麼這部α-NMiA機器,可以用在鐘錶零件在手工製作零件之外,以機器做「超精密」的零件加工。另外在干涉波或全息影像的奈米級干涉紋路製作,非雷射刻紋使用這部機器做加工。而台灣股王大立光公司,在製作鏡片射出時之模具Lens Core,若以1 nm的指令加工,仍有若干的跳階頓挫的現象,若用0.1 nm指令單位,則更為滑順的Lens Core模具可以生產出來。那麼使用1 nm及0.1nm加工,在成品速度上一定會慢很多,所以要更多的設備,在恆溫、無塵及無震動的工作環境下,在射出加工,模具就是生命了!
所以台灣有很多成功印刷相關機器設備廠,他們努力在印刷加工設備研發,以及印刷公司的不斷自我挑戰技術及精緻加工,獲得市場認同,成功案例非常之多,但在數以千計廠家之中比例不高。這也是廣大市場苦哈哈,少數有努力過的公司,可以在困境中能脫穎而出。

台灣人均用紙量比中國早35年
有人說GDP或人均國民所得多少美元,並不能代表生活的真正舒適程度,在很多後進國家1美元可以吃一餐,但在北歐20美元只能買一個普普通通的漢堡,相差20倍以上。但用紙量大多代表商務、社會生活及文化教育有關,因此用紙量的人均值倒是另一個可以做為社會及民生幸福程度的依據。
台灣在1955年人均年用紙量在6.7公斤與中國1989年人均用量相仿,而同樣的步入高度發展期,台灣在1965年人均年用紙量達到25公斤。中國在2000年總的紙張使用量,剛好和日本相當,在3150萬噸左右,除以12.5億人口數,人均用紙量為25.2公斤,所以台灣在1965年也達到人均用紙量為25公斤的成長軌跡完全一致,但台灣在1997年達到人均用紙量為273公斤的高峰後便逐年下降,在2015年大約在170公斤上下,這是全球已開發國家同樣面臨用紙量衰退的問題。。

Ryobi MHI DP7電子液態墨列印機
日本Ryobi良明和三菱重工平印機部門兩家大型印刷機製造廠合併之後,轉型在數位列印機上發展的RMGT (RYOBI MHI Graphic Technology)第一個機型,是以Ryobi的R-750系列機台,在成像筒上裝有OPC有機光導體的感光成像板,加上版面電荷形成器、LED成像光感器、Anilox Roller供電子墨及橡膠顯影輥,使數位檔在成像筒上的OPC形成電荷印紋的分佈,再用液態電子墨精細成像在有電荷印紋部份。另外RMGT DP 7數位列印機,除了在印紋發生的印像筒有所不同之外,底下的橡皮筒、壓印筒、轉遞筒都與一般平版印刷完全一致,在四色印刷完成之後,才有一個乾燥塔做電子墨的固化,這裏面包括加熱的紅外線系統及熱輥壓著,讓電子墨更伏貼在印紙上面。
在RMGT DP 7的設計上是使用LED成像,所以有很大可能性擴充到1020、1050mm或其他寬幅尺寸上的變化優勢。更重要的是使用液態電子墨,這是所有電子成像要走向高階、精細的影像再現必走之路,最早是Indigo於1993年就發表液態電子墨成像,Xeikon也改變推出新一代的Trillium one液態電子墨成像。因為液態電子墨顏料,可比一般電子成像色粉精細到十分之一,因為乾的色粉在PM2.5的空污及對人體肺部、血液的危害,所以只能做到PM5的程度,才不致飛散於空氣中而產生上述的危害,因此在解析度方面,如果以200線127µ的線距網點排列,那麼1%網點只有13µ的直徑,5µ的乾色粉也只容許有8、9個成像色粉而已,而且網點周邊並不完整,因此改用液態電子墨,沒有PM2.5的限制4~50nm(0.4~0.5µ)的顏料,可以有百倍的細小微型顏料顏色,加上更細的顏料可以大幅降低到1µ的印刷膜厚,在乾燥上耗能源更少,而且更細的顏料透明度大,有更好的演色性。基於這樣的情況,使用液態電子墨才有可能和噴墨目前所擁有的解析度、色彩再現性做相對性競爭。
DP 7每小時具有6,000張的高生產力,沒有任何印件更換的時間浪費,理論上以200張的彩色印件,每小時可以生產20套。真正情況仍有一些停機時間,但目前以陣列噴墨頭的噴墨列印,仍有必要在印15~20分鐘後做一次噴嘴的清洗,尤其是水性噴墨為然。而在飛達、對規、紙張在壓印筒、轉遞筒,都採用雙倍徑的構造,每小時可有18,000轉的因應能力之下,對目前DP 7只有三分之一印刷速度而言,是十分的從容自在。
RMGT DP 7的最大用紙尺寸600×788mm,足以做真正四六版的對開過紙,印紋面積580×765mm,最小用紙尺寸290×410mm(A3),因此具有十分優秀的用紙範圍,用紙厚度由0.05~0.4mm,加上有橡皮布轉寫方式,對於粗糙紙面有較好的因應能力。而LED成像的解析力高達1200×1200dpi的階調變化,不只解析力高,而且版調層次再現性很好。在控制方面完全採用觸控式屏幕控制,一般人也很容易上手,而且沒有一般平印機的套對及水墨平衡問題,可以很穩定生產。
依據RMGT公司方面的說法,目前DP 7仍在測試一些適性的改善,以利將來在文化印刷、宣傳印刷、個性化的TransPromo廣告單印刷、海報、型錄、短印量、急件及免製版等工作的工程縮短上,可以發揮出不同的市場空間來,但不同於HP Indigo同為液態電子墨之處,在於HP Indigo是乾轉寫方式,有利於塑膠板、箔類的列印,而DP 7只在吸收材料上才比較合宜。相關資訊可上www.ryobi-group.co.jp/graphic官網查詢。

機械式衛星大型柔印機時代結束
不久之前在一個展覽會上,看到一部巨型六色柔印機,也不知出自哪一國製造,它在一個直徑2米的巨型IC衛星筒身,帶有同樣巨大細齒的螺旋(斜)齒輪,光是這兩樣核心元件一定要花不少錢,而且這部寬幅在1.4米的柔印機,除了這個必須有巨大的筒研磨加工機之外,齒輪很巨大卻為配合印版筒直徑變化需求,因應不同印刷周長,所以用細齒輪有較細的周長變化級距,這是可以理解的設計。
在筒身及齒輪加工之外,看一個印刷單元設計有Anilox Roller微穴供墨、盤式供墨槽及刮刀,所以它的調節似純手工機械式,加上一個印版安裝筒,其印刷單元支架及印版和壓印接觸的壓力調節,也都採人工機械式。若這部機器要生產,有兩個條件,其一是印刷長轉,幾千公尺、幾萬公尺的印件,另外一個條件是經驗老練的師傅,才能在工作效率上有好的表現,因為很多機械式調節,都要靠人的經驗做出判斷去因應調節。只要看到大齒輪上,有對稱角的對齒輪粉筆記號,相信這是對操作者一個自由心證學習卻又不能犯錯的標記。
在現代化的IC柔印,已完全不用齒輪,採用六個加一個IC主筒伺服馬達做定位同步驅動,也就是主要IC筒和六個印刷單元印版筒的驅動,採用電子伺服馬達做同步驅動,根本不需要齒輪嚙合來做同步,而且各色更換不同周長的印版筒時,也可以很隨意配合,不一定要齒輪數搭配才可,如60齒、80齒或120齒等等配合,因為每一周長是用數百萬計脈衝在定位,要差1%、3%周長都可以自由變化和IC主筒做電子式伺服配合,而全部的Anilox Roller也不再有齒輪連動,同樣用電子伺服馬達做同步的定位驅動。今天現代化柔印,尤其大尺寸柔印機,很少用這樣固定式手工機上貼片的印版更換,不但不準確也沒有效率,因為沒有齒輪很容易設計出由一側做單邊套入的套筒式印版,以及Anilox Roller的更換,不只快速又可彈性生產,更重要的是包括剛才所提及的主IC筒、各色印版的驅動定位,全部集中化在操作面版上做套對控制,既快速又精準,加上各單元的刮刀供墨組、印版筒和IC筒的壓力大小、進退壓也由伺服馬達集中控制,如果六色上、下座要人工或機械調節壓力控制,換版時就要多花二、三十分鐘去因應。所以有外型的老機械控制機器,很難和現代伺服達控制、集中化觸控的操作,去做相提並論短版因應能力以及生產品質與效率。

日本紙業設立奈米纖維素生產廠
日本紙業工業公司 Nippon Paper Co.宣佈,為增進使用奈米纖維素Cellulose Nanofiber Reinforced Resin(CNF-Reinforced)的商業運作,將在日本靜岡縣富士工廠設立奈米纖維素生產,做為材料增強或高密度化紙面的示範生產工廠,這已是日本紙業的第三條生產工廠,第一條在日本東北的石卷、第二條在五通工廠。
奈米纖維素在作用上,對聚乙烯、聚丙烯的塑膠加入CNF-Reinforced的奈米纖維素之後,具有高強度、高彈性、熱穩定的效果,如汽車的防撞桿、前葉子板,若用加入奈米的塑膠,可使之達到更輕薄且強度更強的效果。在其他工業材料應用上,如航太材料應用都有非常好的輕量化又可增加強度,在因受壓力後而變形可馬上彈力恢復原來的形狀,遠比鋼材更輕薄而效果卻更好。像德國拜耳公司所生產的奈米纖維素,用在高強化的塑膠材料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在5、6年前用這種加入奈米纖維素的塑膠,於全球第一架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2上,並在2016年將這架完全不用一滴油的輕量化太陽能飛機,由中東起飛、繞行地球一圈(4萬多公里)後,又回到中東卡達起點,其中在塑膠中加入的奈米碳纖材料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日本紙業公司的第一、二、三條生產線,每年才生產10噸的奈米纖維素,也使用在卡紙表面更為強化及減少氧氣滲透的氣密液態裝填紙材,所以紙業界又往奈米科技發展增加附加價值的利器。

Holzer印刷媒體公司使用KBA LED UV固化
KBA公司在DRUPA 16會場上,大力推出節能省電、不排放O3臭氧的LED UV燈,在德國南部Weiler市的Holzer印刷及媒體公司,這家俱有130年歷史,擁有70名員工印刷廠,引進一步R-106六色加上光的混合式高效平印機,最高印刷速度可達到每小時2萬張,而使用LED UV紫外線固化可以在非塗佈紙表面,使油墨不經吸收固化,而且在塑料、合成紙、薄膜及很深色的滿版,都因使用LED UV固化而變得十分容易,加上LED UV固化的印刷品,沒有傳統油性墨有VOCs溶劑墨的氣味產生。
在薄膜印刷時,不只可以即印即乾,在白色打底墨上做彩色印刷,十分的快速順暢生產。在這些可使印刷品更鮮明銳利的印紋及多元化印刷媒材應用,向客戶說明,得到良好的回應。而目前仍佔比較大比例油性印墨,未來仍會再下降的,傳統印刷數量在減少,但Holzer會去開創不同領域的LED UV印刷新生產。

日本同人誌專門印刷店
在大眾傳播的另一面「小眾傳播」,其使用網路媒體的小眾傳播有很多,而且不太花錢。但是同人誌,這一種紙本的個性化出版品,由數十本到兩百本左右為限,所以日本有些印刷公司,如Sunrise公司,就專門在網路上做同人誌印刷生意,使用Mypage做預約、傳檔入稿、付款決定印刷,非常方便,可以使用RGB、CMYK檔都行,因應不同裝訂及需求,這樣的小量多樣同人誌印刷服務。http://www.sunrisep.co.jp。

只要標準化就好嗎?
很久以前,在一家印刷廠印製出的雜誌,出版者認為色彩太淡了!而印刷廠負責人不甘示弱的對客戶說:「我們在每一台印刷品上都有放置色彩控制導表,並且都用濃度計量測、符合標準才印製」。這位學者出身的負責人,可說是1980年代的標準化印刷控制先驅,但客戶卻不買單。這樣的情況和更早在1950年代時,台北圓環有一家遠近馳名的台南鱔魚麵店,有一天來了一位從未吃過鱔魚麵的外省籍客人,吃了一口鱔魚麵後馬上吐了出來說:呸呸呸!,這麵甜甜、鹹鹹又酸酸的怎能吃呢?店家老闆卻不與這位上門而不習慣口味的客人爭吵,只對客人說:我再幫您調調,便把麵帶回鍋中多加一些蒜味、辣味及重一點鹹味,將甜味壓了下去再端上來給客人,果然讓客人接受得以入口了!店家剛煮好的麵是符合標準口味的台南鱔魚麵,來店吃麵的6、7桌客人都習慣這酸酸甜甜又帶有一點辣和鹹的口味,然而店裡的標準卻符合不了所有客人的口味,只因個人口味的不同就被吃不慣者嫌棄,而店家也只能調整麵的口味,來平息這一場感覺上的差異,至於往後的發展會如何就不知道了!也許嫌貨的只是店裡的一個過客也說不定。
這兩個案例,一個是印刷廠的負責人用「Print by Number數據化印刷」來對客戶回應,相信是有其依據,但不一定能說服得了客人,反觀賣鱔魚麵的老闆,不與客人爭辯他們是依SOP烹煮,而不合乎他的口味,在改善後也不見得能客人會再度上門來,但至少有機會在誤打誤撞下讓客人下次再來,也許有一天又有喜好不甜、偏酸辣口味鱔魚麵的客人上門,這就如同今日市售無糖感冒藥來做區隔一樣。在得主人意便是好功夫的「訂貨生產」世界,我們不僅要有一套標準之外,更要有一套因應客人口味、品味的變化能力才行,就像一幅藝術品的複製,畫家在校色上自然會有其獨自的品味及堅持,否則成就不了一個有獨到藝術層次的創作者,然而在印刷複製過程中並不是不要標準化,而是標準化只是一個基本的架構而已,如同在蓋好一棟房子之後,在完成土木結構體的建築物內的隔間、裝潢,仍須符合每一住戶或店舖的不同需求和品味去做細部的改變,不同於車站、美術館等公共建築物,有一定的用途及規範,不太可能在完成建築物後,又額外花費一筆預算去做內部裝修。所以印刷標準化有其絕對的必要性,但是否能完全符合用戶或客戶之審美、實用觀點的印刷成品,實在是無法完全符合的,所以在標準化之外,又要對常常訂貨的客戶建立另一套符合他們的標準也有其必要性,因為訂貨客戶掌握著下訂的「生殺大權」,在商業法則上只能依循下得了訂單者的權力最大法則,成為訂貨生產的最高法則。

平版印刷機的延壽工程將流行
台灣空軍的戰機,有自製IDF戰機,使用二十多年前1990年左右的操作控制系統,尤其電戰系統的電腦及一些控制機電,以三年一代來算不只是八、九代前的老老前輩,已經無法找到那麼老舊的新品來更換,而且功能及演算速度也不符合要求,因此生產IDF戰機的漢翔公司,就向國防部提出一系列戰機控制及電戰更新工作計劃,逐步把一些老舊、妥善率不佳的IDF戰機,進到漢翔工廠做電子系統更換及再檢修工作。事實上台灣空軍另一型F-16 AB型戰機,也面臨同樣電腦控制及電戰系統老舊的維修困難、妥善率及戰鬥能力問題,現在已有兩架進到漢翔公司做第一批的電子及電腦資訊控制系統更新,以使F-16 AB型能提高到CD型更好的作戰能力,而且未來十幾、二十年都還保持妥善率及戰鬥力。
在平版印刷機,尤其中尺寸以上如40吋1020mm以上的大機器、商用輪轉機、輪轉印報機,同樣也面臨到印刷機械部份仍然十分精準好用,但控制系統及程式化操作的老電子、電腦資訊系統,已經不容易找到零件維修。所以在德國也有用了十八年的老印報機,在一邊生產一邊更換電控系統,以及一些磨損皮帶、機件上的維修,這一種改善延壽計劃執行非常成功,而平印機至少不會像飛機,萬一沒有改裝修好,會有墬機的危險。
因為購買新的印刷機十分昂貴,而仍然可用的精密印刷筒及驅動元件,仍有一倍以上壽命,花個新機10%、15%做延壽工程,或許可再撐個10年,或少一些的六、七年也仍有價值,在這樣的思考下,會有一些改裝的空間在。

三菱製紙 從印前設備到印後機械
長久以來,三菱製紙就從事於紙張、感光版材、相紙製造,最早在銀鹽感光版之後,現在以TDP-750、TDP-580熱感版輸出及顯影CTP製版設備。新一代的Madiath四六版對開熱感CTP版輸出機,耐印量可達5~10萬張,以2540dpi可輸出FM網,而且可因應UV印刷油墨。更新一代的Violet Digiplate紫光數位版VDP-CF3070,不用鹼液顯影、化學品及上膠,可不必做產業廢棄物的管末處理,可做高級200線印刷、耐印量達20,000張、尺寸達A2的大尺寸。另有Screen Meister MDS-360網版直接燒灼式製版機,以1204dpi解析力、印紋尺寸達360×620mm、版材280×800mm,專用熱感穿孔製版方式,製版時間在1分鐘,非常快速,可因應十分多元化的印刷油墨。
本文要提及的是三菱製紙,從印刷用紙、相紙、紙基材捲裝印刷CTP版生產,都在「紙」為基材的範圍,但三菱製紙推出PUR熱熔膠的小批量用PUR-430無線膠裝機,在印刷走向少量多樣後,又走到個人化、個性化的需求,有沒有能因應少量到極少量的後加工作業設備,只有一個紙夾的PUR-430無線膠裝機,就在這一個需求下誕生了!而三菱製紙為何選擇PUR膠裝呢?一是PUR膠的黏著力比一般EVA熱熔膠高,另一個是膠裝後的效果,PUR膠裝訂的書本,其頁面可接近平攤的攤開來,這是EVA熱熔膠所辦不到的。那麼PUR-430無線膠裝機有何不一樣的地方呢?EVA熱熔膠是以高溫來熔解膠體做黏附膠合作用,在熱度降低之後,EVA膠形成冷卻固化狀態,產生固態有彈性書背。而PUR膠的固化是靠空氣中的水蒸氣成分及紙張所含有的水分,與PUR膠體產生化學反應作用而硬化的特徵。因此,在多數的EVA膠共用PUR膠的開放式上膠系統,不論做膠體熔解的膠桶或是塗佈膠液的塗輥,都是採開放式構造,為此,三菱製紙的PUR-430無線膠裝機,採用外氣遮斷方式的塗膠系統設計,所以外部水分無法入侵產生既熔PUR膠固化,而在生產中產生很多之固化廢膠的耗損,所以PUR-430膠裝機構造,是在必要的用量時,才進行熔膠吐出、塗佈在裝訂部位,因一次安裝之供膠系統之下,不用清理不必要的意外固化PUR膠,可持續三星期使用膠裝供膠塗膠系統都不用清理,十分有利於時間及材料的節省,PUR-430不用設定書本厚薄,完全自動化調節,對於沒經驗的人也容易操作,可充分發揮生產力。

傳媒由實到虛也在觸底翻轉中
在過去10來年的印刷傳媒,如報紙、雜誌、書籍市場,都一直被電子書、網路傳媒及社群網路給取代了!在歐美的傳媒中,印刷的掉幅高達60%上下,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據,在台灣很多商用輪轉機,每個月印刷雜誌的家數腰斬,而印刷數量也幾乎剩下50%上下,這是十分困難經營的狀況。
在2016年下半年,美國一些讀者慢慢發現每天沉迷於聲光、動畫的世界,的確比平面無聲紙張傳媒要具有刺激性,但久而久之發現太多感光刺激,有絕大多數是重複性,而且從屏幕上不經大腦的傳播內容記不住,不像平面傳媒較具有內容、並有編輯和修飾的深度,大家都看到今天風行的自行車,相信這些人並非為了省錢才去騎腳踏車,而是為了追求自我體能的挑戰,一方面健身,一方面更貼近自然,更為了呼吸及感受大自然的涼風,這也許騎單車旅遊不是常態,但凡事也有其變化的時候,至於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傳媒又轉型回到平面傳媒,卻不能用原來的平面傳媒、報紙傳媒方式,而是要重新思考更有黏著度的內容及編輯方式。一如筆者在年青時,看了十多年的「某某文摘」,雖帶給我很多舊聞新知,像史達林格勒九百年戰役,打到最後連老鼠也被捉來下鍋,根本沒得吃,但經典歸經典,後來的興趣也淡了。如果以電影和專集來訴說同一故事時,因兩者有不同的記載及敘述方式,觀看電影可不用大腦做太多的思考,而閱讀專集就要花更多思考去理解、推演、記憶,而且每一讀者各有不同,因此相信平面傳播不會再江河日下的一去不復回頭。

實體傳媒為何仍然存在其信賴感
在二十多年前,美國最著名電視主播「華特克朗凱」退休不播了,有一半美國觀眾,認為美國傳播界已經沒有值得信賴的人了,包括有些曾說謊的美國總統的話也是受到質疑。在過年時在電子信箱上,收到了三、四十封的電子賀年卡,但幾乎是無感的,倒是收到三十多封來自國內、國外的賀歲卡片,在一個花紙信封,有一張卡片,上面有理事長、副理事長以及役員的印刷字體,而另外一張來自日本的老油墨業界,他也感到生存的改變,以及他也問及數位列印及噴墨印刷,台灣是否有往哪一個方向發展嗎?一輩子吃油墨飯的人,對於未來噴墨的發展仍十分注目,而未來真的是噴墨天下沒有錯,但如何的多面想發展,仍然是難以捉摸的。


 
  2017年台灣印刷產業發展座談會-台中場
 

2017年台灣印刷產業發展座談會,由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協同中華印刷科技協會及其他印刷團體分別於北、中、南舉行三場座談會, 2月15日剛過元宵節不久,在台中潮港城二樓舉行台中場座談會。
首先由聯合會廖萬來理事長開場致詞,他對來自北、中、南各地理事長、理事及台中市印刷公會成員等近百位與會者,致上新年恭禧之意,同時表示:對2017年景氣保有「審慎樂觀」之意,大家必須用心觀察產業變革的動向,希望大家能藉由此次座談會中,四位講者在學界、產業界的長久研究及歸納,帶給大家變革創新經營的方向,祝大家新年發展成功。接著廖理事長特別敦請本刊陳政雄發行人致詞,陳發行人以「用力量爭脫印刷競爭的漩渦」為題,表示:在看似平靜之河川、海流的流水中,因地形、底部落差或水流的匯聚,產生有形或無形的暗流漩渦,這些大大小小的漩渦往往會讓人失去方向及游脫的能力,被捲入底部而窒息死亡,這樣的暗流及可怕的漩渦,就如同印刷同業因同質性高、沒有各自的特色下,市場減縮而日益加劇的產生競爭漩渦。因為以前在照相製版、手工對準分色片拼版,加上種種曬版技術下,印前作業不僅耗時,又須具有技術性人力,其進入門檻高。在最近二十多年發展下來,首先是CTF的發展,使用DTP桌上出版系統,在電腦上打字並與圖形一起輸出,加上彩色掃描影像也不用分色,接著以數位相機拍攝後,將RGB檔轉CMYK檔直接置入不用拼貼,使印前的大半工夫消失了。再接下來是CTP的發展,在電腦拼大版作業之後,RIP解譯成四色點陣檔,不用底片直接在印刷版材上做精準輸出,使底片輸出、曬版工藝也消失了。在印前DTP系統上除了色彩管理之外,其他精度、準度已經沒有差距。印刷機方面,有了自動尺寸及印壓調節,加上恆溫墨輥冷卻,水輥溫度及酒精百分比控制,在調節套對上除前後、左右之外,也能用精準數據控制偏斜調整,使操作者手工調版位偏斜專長也消失了!印刷機房在CIP技術的運用下,對...

 
  愛克發環保版省水減廢
 

13年來全球免沖洗式熱感的領導品牌

13年來,愛克發環保版材研發的腳步從未停歇,自2004年推出Azura免化學沖洗熱感版以來,專利的熱融科技使愛克發成為全球免沖洗式熱感版的領導品牌,其環保版材是一個ECO3的架構,以環保、經濟與便利為主旨,使用者可以因為環保而獲得更多好處。除了免化學處理製版,也開發了免化學處理直接上機熱感版,即曝光後可檢視印紋的直接上機熱感版,影像穩定不受光影響(長達24小時)。
於去年德國印刷展發表智慧型藥水製版的新世代環保傳統雙層熱感版是高耐印量的高品質版材,搭配專用的智慧型沖版系統,只需極少的化學藥水完成製版且完全不用清水進行水洗。大幅減低化學品使用,與傳統的沖版系統相比可減少50%以上的廢液,不僅降低清洗沖版機的頻率而且保養簡便。

愛克發印藝的劃時代新科技-免化學沖洗熱聚合版

新推出的免化學熱感聚合版,是採用免化學熱感聚合科技,適用於熱感雷射製版機。搭配專用清潔上膠設備,完全免化學藥劑,只採用中性膠去除非印紋區,免預熱且免水洗,完全沒有處理化學廢液的困擾。先進的免化學沖洗熱感合版採專利的Agfa THERMALINK科技,強化附著並加速聚合、無需預熱來固化藥膜,提供更高的成像品質。
愛克發的免化學沖洗熱感聚合版,是高感度的版也是高解像力的版,無化學藥品使用更便利,也沒有粉塵。現在做環保是利人也利己而且可以為企業長期節省用水量與處理化學品的費用。
愛克發網址:www.agfa.com
愛克發印藝:www.agfagraphics.com

 
  2016年台灣印刷產業的回顧與展望
 

一、2016年台灣印刷產業回顧
2016年傳播印刷產業之生產值為新台幣699億元,較2015年的710億元略為減少。印刷部分之產量則由2015年的新台幣579億元下滑至2016年573億元。就台灣整體的經濟環境狀況而言,2016年起伏動盪較大,前三季因經濟景氣不佳,影響出口市場及內需的消費意願,造成營業額下降。加上觀光產業的停滯,對於型錄、DM、包裝等需求降低,因此每月產值均較去年同期下滑。第四季受到國際情勢走穩的激勵,帶動進出口表現持續雙位數成長,外銷訂單金額連續五個月正成長,加上近農曆春節使商品買氣攀升,所以呈現倒吃甘蔗,逐漸回溫的狀態。對於2017年印刷產業的景氣,可望在商業及包裝印刷相關產品的強力帶動之下漸入佳境。
受到經濟部統計處針對產業預測模型的調整,台灣印刷產業近五年的產值統計連動調整如表一(統計範圍以台灣具有工廠登記之廠商為主)。而根據另一單位財政部統計處,依據全台企業稅務行業標準分類所進行的調查,近五年的產值統計如表二(統計範圍以台灣納稅之廠商為主,包含未具工廠登記者)。從以下兩個表格對照可以顯示出台灣未設有工廠之印刷企業佔了總產值至少1/2,而這些廠商以中小型企業居多,以印前與數位服務生產占多數。這些類型的廠商雖無高價生產機具設備及工廠登記,卻具有資訊服務領域的彈性,顯示出台灣印刷產業在服務化的轉型與提升有極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
二、台灣印刷設備投資風向
根據2016年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TIGAX) 陳政雄執行長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出產業發展與業者的投資傾向如...

 
  DRUPA16 拾穗
 

2016年5月DRUPA 16杜塞道夫印刷展隆重舉開,本刊也有專文及發行專輯做報導,在每一個人不同時空之下,對主要的展館、展商及展品都有用心去做採訪,但是每一個人的專業角度不同,DRUPA 16展會當局Messe Düsseldorf展館也有專門攝影師,擔任DRUPA16會場或是其他展會的場館拍攝工作,因此對於不同建築規格的展館暸若指掌,反之對於展品內容及性能就不見得理解,但至少比看熱鬧的一般人,有更敏銳的觀察力,而且他們使用最好的專業單眼數位相機、多個鏡頭,更拿了摺梯可由制高點拍攝之下,展會十多天下來,又有一番不同於我們有門道,比起我輩矮個子東方人,在人擠人的西方人群縫隙中拍展品要有利的多,在專業的光源取景之下,我們收到這批DRUPA16展會當局所送來的影像檔,大大彌補本刊記者單向取材的不足,雖不一定俱有太大技術價值,卻有一番不同美術和視角優點,所以有這篇DRUPA 16拾穗的補充報導,以免有遺珠之憾。
a1.DRUPA展會參觀人潮曾經達到近50萬人,DRUPA 16也有近30萬人參觀,大家花這麼長時間、這麼大的精神力氣和金錢,一定要千里迢迢的到現場,而不在網路上看視屏,要看的是展出設備的運轉情況、效率、設備尺寸、耗材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設備、材料的價格,以及耗材的使用量,也就是成本、性價比,而且有一件事非常重要的是把印刷品及製作成品,拿在手中仔細端詳一番,有無什麼瑕疵,以及優點在什麼地方,這一種拿在手上看之外,現場拿起放大鏡看的人也不在少數,這樣用專精門道去看的買家,包括筆者在內,本來「看好」的一台電子成像數位列印機,到現場遠看成品是OK的,但仔細看電子成像色粉的粒子,對網點再現十分不利,因此無法接受,因為平版用習慣200線、250線都有良好解析,換成這部機器只有一般150線、175線勉強可用,在精細一些的工作就無法勝任之下,也只有放棄了!有一位香港同業這樣說,本來把錢都準備好了!想買被說成很夢幻的數位噴墨列印機,結果沒有一部在生產線上,而且印出品質不符合一般平印所期待的,更別談廠家說的那麼好,只好作罷,這也是展會「眼見為憑、一翻兩瞪眼」的主因。
a2.西方印刷術的起源地,在萊茵河中段500公里處的Mainz邁茲市,一位俱有...

 
  政伸公司股票(8481)上市發表會
 

發表會於2017年2月7日下午2時30分,假台北遠東大飯店3樓會議廳舉開,由洪董事長主持。政伸公司是台灣印刷產業的大型企業之一,尤其在精緻、高度設計藝術化及十分具挑戰性等方面的標貼產品生產,不僅是亞洲、全世界也是少有,使用網版、凸版、平版等各種版式的複合式印刷科技應用,在生產效果、生產效率及品質等,三方面都要達到客戶的滿意,正如洪招儀創辦人說的:「顧客滿意、員工願意、股東合意」三方面都要顧全、缺一不可。
首先邀請第一金控投資公司葉光章董事長致詞,他說:「政伸公司是一家商品彩妝師、產品價值創造者,成立至今已有40年時間,是台灣自行車A Team成員中唯一的商標印刷公司,有80%營收是來自自行車的相關用品,運動器材佔17%,其他產品3%。台灣出口自行車用的貼標佔61%、全球自行車貼標市場10%。政伸公司擁有世界第一流企業客戶」。接著由洪董事長致詞,他以「誠信為本」,在客戶員工及股東間都要各蒙其利,在不斷研究發展創新中,邁向新的時代。隨後一陣舞獅表演,由金獅、紅獅於大廳中高速來回舞動炒熱氣氛,加上高分貝聲響的鑼鼓陣,會場上熱鬧滾滾亦帶有過年的氣氛,希望這兩頭醒獅帶來好采頭、鳳梨旺旺來,不僅為此發表會炒熱氣氛,更將股價炒熱起來。
貴賓致詞首先由曾任台灣航運公司董事長、高雄硫酸錏公司董事長、中殼潤滑油公司董事長劉文慶前立委致詞說:「政伸公司是洪招儀董事長於40年前,在彰化縣籌措6萬多元前來台中,而他眼光獨具能生產亮麗的OK標,在長長的歲月中從無到有,尤其在研究發展上領先群倫。在台灣自行車工業的A Team團隊中,政伸公司更是團隊成員中的唯一美妝工作者,政伸公司在洪董事長的帶領下,不僅業務蒸蒸日上,更不斷符合時代的潮流、創造最新產品以達到供應頂尖客戶的要求。此外,洪董事長不僅懂得回饋員工,公司設有分紅、入股制度,所以員工們的向心力很大,加上高品質、高效率的生產下,政伸公司擁有可觀的盈餘,來給公司做研發、改善、員工待遇提高、股東配股。洪董事長更是一位懂得知足感恩的人,他回家鄉給兒童免費營養午餐,以及各種義舉善行是一位懂得惜福感恩之人」。
接著由A Team自行車發展聯盟會長,桂盟公司吳盈進董事長致詞,「A Team創立至今已有20多年,政伸公司一直努力為大家的產品做好美化裝飾的美妝師工作,而A Team的工廠不僅只是台灣,並且有向南進工作,歐盟的設計及供應需求。洪招儀董事長和桂盟公司吳創辦人倆是好幾十年的革命情感,而自行車仍是一直在發展的行業,不論歐洲、中國、台灣、日本、美國、東南亞,都不斷在開拓新的自行車專用道,而世界各地的年青人也把自行車運動視為一種時尚。自行車是鼓勵大家走出戶外,在自行車中心可以得到情緒上的舒緩慰藉」。
接下來是政伸公司影片介紹,除在台中工業區設有總部及工廠之外,在深圳、上海太倉都設有工廠,最後為因應...

 
  崑山科技大學 2016印刷資訊科技論壇
 

連續9年受邀於崑山科技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之國際論壇當Key Note Speaker主題演講者,在2016年6月剛從DRUPA 16參觀回來,又花了2個月時間撰寫、出版「DRUPA 16展會報告」,這是一本叫好不叫座的書籍,沒有廣告收入若能賣出200本就算很好了,我的弟子誠心花2千元買6本,印研中心、海德堡、愛克發、協進等公司則以廣告贊助名義換取100或70本不等,為此感觸也蠻多的。崑山科大資訊傳播學系熊亮原主任在撰寫博士論文時,個人也是他請益的對象。在印研中心工作時,雙方在G7及其他色彩管理工作上也有很多配合之處。在TIGAX 16展會上也特別安排崑山科技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一同參與展出,對於資傳系可以和很多台灣業者做交流及完成合作事宜。
崑山科大2016年論壇於12月9日上午舉行,個人以「皓首、勤學、後勁豐」為題,向在場一百多位印刷同業包括台中市、台南直轄市、台南市、高雄市等公會理事長、幹部、學校師長、學生們做經驗上的一種傳承,更重要是傳達在精神層面上,如何保持長年學習不倦、持續追求知識,建立因應未來發展的能力。說實在的,所有圖文傳播界的未來決戰是在「噴墨科技」區塊,個人相信自己具備有全世界噴墨,包括3D列印方面的最深入的理解,如1200×1200dpi的噴墨列印,每一個噴嘴都以5pl皮升的墨滴噴列,請問在一張20×20吋大的紙張上會耗用多少墨水?這其實是一個十分簡單的算術問題,只是每一滴5pl的墨水容量是多少呢?很少人會去理解、查閱字典或上網查找「Pico的單位為一兆分之一」,以5pl噴列1公升墨水則可噴出2,000億滴、1cc可噴列2億滴墨水,如此大家就有概念了,每吋1200×1200dpi的墨滴,每平方吋就有1,440,000(144萬)滴墨滴,在400平方吋(20×20吋)要耗用576,000,000滴墨水,答案就是2.88cc墨水可以平舖5pl墨滴,在20×20吋材料上以1200×1200dpi的陣列成平網連結滿版,但要記得是每公升墨水要價8元,其費用早早超出23元可不便宜呀!必須得找到合宜的市場,所以到今天當為印刷界的老老兵,為了事業、每印刷知識的傳播,每一件事人家參加一次研討會,在場可以聽了頻頻點頭表示感知、感動,但回家睡一覺後第二天忘了90%也沒什麼,而我因要在印刷人雜誌上做報導,呈給幾千個讀者看所以不能馬虎,一定要做反芻,把內容細細分析咀嚼後,有條理的鋪陳出來,才能歷經幾十年仍有忠實的讀者閱覽。上述整個談話主題都是圍繞在「勤學」方面,除了勤學之外,更要做融會貫通的工夫,學問才會是自己腦海中的知識或昇華到智慧,否則片片斷斷的知識就像一團失序沒有整理的紗線,幾乎派不上用場,只能做為拖去地上髒物、吸附油污之用,其價值與紡成布匹或染成漂亮、時尚的布料相去十萬八千里之遠。有很多人會說愛因斯坦的E=mc2的公式,是在講物質轉換成巨大能量公式,才啟發了今天的核子物理,甚至很多相對論到物質、反物質理論,在這浩瀚如海的學問,也許是學者窮一輩子的歲月,只能再往前推進一點,想要在高能物理領域上找到新的突破似乎是難之又難,此情況一如平版印刷機引領台灣、世界印刷業50年、近60年的高度發展歲月、創造光輝歷史,曾經佔印刷業產出在80%上下,如今雖沒有大幅滑落,卻成了...

 
  RISO在台灣及全球噴墨機站穩市場
 

元茂國際公司代理日本RISO 數位快印機、數位噴墨機及文創生產用數位製版網印Goccopro 系統,以及Horizon 各式裝訂、摺紙、檢集及模切等印後加工設備。在TIGAX 期間,每日開展10 點開放進場前,元茂公司都會在展位前有個集合服務人員開朝會,一群8、90 人,來自北、中、南各地幹部主管,大家如連隊集合,齊唱軍歌「九條好漢在一班」,還有精神答數!這使得不只元茂展位,整個大半展場感染一股朝氣,涂董更是耳提面命,如何接待客人,把好東西賣到適合的客戶手中。元茂公司有很紮實的員工教育, 更有對客戶售前說明、評估,加上安裝及售後服務,主要元茂在硬體及軟體上,尤其今天網路的連結應用十分重要,像ComColor 的噴墨列印機,元茂切入官方及公務機構,有雙色列印的大量要求,如黑白公文印好之後,要在官方單位有一定職等的官員才能掌印、蓋上大型單位「關防」大印,這一下子數以百計的文件、要一位主管級人物一整天忙著蓋四、五百張, 又煩又累,更不可能交由工讀生、工友去蓋大印,所以雙色RISO ComColor,可以把內文、大紅印關防章,一次列印出來,每分鐘150 張, 每一張成本只有0.3 元上下,那麼花費不高, 三、五分鐘全部印完了,免去人工用印麻煩, ComColor 雙色機在台灣特有官方文件上,讓主管這個一蓋數小時的瑣碎工作中解脫出來,元茂公司也廣受原廠的支持和配合,將新點子化為行動力,這種貼近市場、創造市場的思考模式,成為RISO 向全世界推展的新的機種。在為期4 天的TIGAX 展會中,RISO 產品在元茂公司的大力促銷之下,達到優異的銷售佳績。

在元茂羅如成協理用心研發下,RISO ComColor 的特色能夠發揮最大的長處,FW5230在軟體上可做號碼、可變數據、條碼等,以前有版印刷做不到的事,也可以連線加騎縫線,使一些要做撕開的文件、收據、門票也很容易的做加工。在GD、FW 的ComColor 機,可加一些後處理機制成為俱有高附加價值的生產設備, 需要快速平印機加號碼的工作,只要在工作站軟體設定列印,也可以把平印機的騎縫線機械加工能力,做連線加工。而ComColor 的低設置成本及低的生產單張成本、墨水費往往是色粉每張規費十分之一以下,非常合算,元茂也一直在鼓勵ComColor 用戶,並對客戶聲稱,以黑白列印單色,相同的價格可列印彩色,何必將就黑白單色沒有色彩的文件輸出呢?可以用ComColor 還原或加入色彩在文件做同樣成本輸出,而高速由每分鐘130 ~ 150 張A4 列印能力已是頂級,噴墨機不用5 ~ 10 分鐘預熱及待機耗電,冷機即可噴列,而...

 
  光源企業打入日本市場成頂尖乾燥設備廠!
 

到什麼都可做,做為企業發展的標竿,但在極微利潤下,以量獲致龐大金額總利潤,並非每一家企業都能發展得出來,另外有些是以做精、做好的公司,在做大之外仍有很高的毛利率,比較經得起外部經營環境的風吹草動,在寒冬中生存等待春日降臨的中堅企業。
光源企業公司梁氏三兄弟已創業30多年,時常在世界各大印刷展會上見到,兄弟們努力於招呼既有的印刷機、上光設備廠用戶,並用心聆聽客戶的見解和想法,另一方面也積極擴展新客戶,不僅有台灣和中國廠家,更有國外印刷機、印刷設備、噴墨設備廠。最早是用在曬版的鹵素水銀燈,有不少製版設備都會用到它,後來才在網版印刷、小尺寸凸版印刷上使用UV光源,其中以自黏商標印刷機,從斜臂式、採裱膜貼合不用乾燥之後,有間歇式往復凸版商標印刷機、大尺寸衛星筒式全輪轉商標印刷機出現後,紫外線乾燥設備已成為這兩種設備不可缺的逐色油墨固化工具,光源企業一舉打開印刷市場,一部機器有六色、八色,所需的UV光燈數也大幅成長。此外,在木工及其他鞋類等生產領域,在印後加工有很多UV網版印刷、局部上光、裱膜UV固化等等,今天有太多UV噴墨也使用UV燈在媒材面做噴墨固化,一支手機有不少塗佈,尤其是表面耐刮傷的超硬塗佈膜,也是使用UV光做手機殼塗裝印刷墨層的固化,很多工藝品也都利用UV噴墨、UV燈固化。走入強制性固化,早期用IR紅外線燈加熱風的油墨乾燥,佔有相當大比例,而今IR加熱風的比例只剩水性上光、柔版水墨固化的範疇。
光源企業在打入日本市場過程中,歷經一連串的的努力、化不可能為可能,曾在8、9年前,台灣某著名精美包裝盒大廠,向日本名廠訂購一部28吋的多色平印機做UV印刷,而原廠回絕不能在這機器每單元間裝置UV燈,無法提供安裝燈具的圖面,包裝盒廠主要光源公司前往日本,做現機空間量測及安裝規劃,在取得日本廠方的同意,進入廠區查看機器,然而日本印刷機廠卻給了一個難題,基於設備廠的機密只給一個小時的時間,要量測如要插入單元間的尺寸及後端排紙架的後置安裝空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要仔細量好這些安裝在28吋機器的安裝口以及相關空間,而且加強物又不能在新機上鑽孔,必須用既有的固定鎖具、螺絲去固定,這是一件十分複雜而精細的量測繪圖工作,然而成敗只在1小時之內,又不能給台灣人「漏氣」,在十分為難的情景下,梁家三老闆想到不要量,用一些厚一點的白色紙,在每一個安裝口上做按壓拓印,不僅快速且比用尺或游標卡在機器上量更精準,同時有真正按模圖面可看,比起現場不算精準的草圖強。所以當機器運送到台灣包材印刷大廠時,光源公司所規劃的全套UV燈具系統,也很精準的套上並在極為有限的空間裡運作自如,讓日本印刷機製造廠感到意料之外又十分的欽佩,明明只開給一小縫的門,光源企業的技術卻如風般的順利...

 
  紙張的製造方式及加工後的不同成品
 

紙張分為「手抄紙」和「機抄紙」兩大類,兩者在製造原理上完全相同,「手抄紙」的尺寸及產能十分有限,而機抄紙的寬幅越來越寬,10米寬的紙張已不算最大,有的達11米寬、生產速度可達每分鐘2000米,就像在高速公路每小時120公里行駛的汽車一樣快,因此,手抄紙只能以小鍋小灶的方式製作一些特殊紙張,供藝術創作或特殊用途使用,如國畫大師張大千喜歡用鳳梨葉纖維做的平滑又具光澤的紙張,他將其起名為「鳳髓宣」成為一種風尚。現代彩墨畫之父劉國松大師,則故意在紙漿內摻入一些廢麻頭纖維,抄出紙面有很多粗糙麻絮的手抄紙,先在上面做畫後,再以手工拔起畫面上的麻絮頭,如同在畫面添上白墨效果卻又不像,因為有的絲絮不吃墨,有的則會滲入墨痕,所以被拔起的粗麻絮會有毛邊,而存有不是齊邊的天然墨趣,這是劉大師除在一般市售手抄紙上作畫之外,更深入手抄紙的技巧,將不用的廢麻頭纖維混入正常原料中,形成拔絲反白的畫面,反過來減少墨跡趣味。對印刷者來說,一般的手抄宣紙透氣性太大,不宜用在吸氣供紙飛達,而且宣紙的吸墨量太多,就連加以塗料處理也會吸墨太多,不利油墨顏色的烘托而變淡且印紋渙散。但現在噴墨利用塗佈料做塗佈之下,在粗纖維面也可有不錯的墨色呈現,所以不能一概而論的去評斷可印或不可印。而具藝術性高的手抄紙有很多,但不是本文想論述的重點。一些如水彩紙、無酸紙或是小張毛邊手抄紙都十分具有藝術性,以素面、素色居多,大多用於繪畫,但近年在表面處理下,也可使用水性墨做彩色噴列,若用UV墨就不成問題。
「機抄紙」大多是供印刷、包裝及家庭衛生用紙,此外仍有一部份「機抄宣紙」,可用在較不考究的書法、繪畫到裝裱紙托底方面。機抄紙使用「單網」或「雙面網」抄造,而且有越來越多的高速造紙機採用雙網機抄紙,可使雙面性消失。為何...

 
  日本噴墨科技又重回列印主宰的地位!
 

噴墨是一個近三十多年才逐步發展成功的,最早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學校科研成果,目前仍有Xaar、Domino及在市場上,但都無法站在主導地位。美國柯達公司所生產Prosper、Ultrastream都是固定墨點,超高速連續式噴墨,沒有用半導體科技方式,這次Xerox全錄也走同樣路徑,為連續式噴墨,只有HP有熱泡式、壓電式兩種噴墨頭。德國Agfa的自家噴墨頭用在Anapurna噴墨機上。
DRUPA 16有跨國合作的噴墨頭,柯達的Prosper是和瑞士Bobst合作平台瓦楞紙包裝噴墨機,Xerox的噴頭提供給KBA的VariJET 106大型卡紙噴墨列印機使用,反觀日本的Ricoh噴墨頭,有Agfa Jeti、其他大圖噴繪機,十多家使用Ricoh噴墨頭,像網屏公司的新一代Truepress Jet 520HD、商標列印機Truepress Jet L-340也用Ricoh噴墨頭。Mimaki各式噴墨機也都用Ricoh噴墨頭。Konica Minolta的IIJ工業用噴頭部門在五、六年前,在中國大圖噴繪機噴墨頭,有70%是使用Konica Minolta的噴墨頭,可見Konica Minolta在Inkjet部門俱有很高的地位。
理光Ricoh的噴墨頭交給Screen網屏之後,也把Truepress Jet520HD噴墨機拿回來,以Ricoh Pro VC60000的名稱在列印輪轉印刷。至於為Océ現在實於Canon旗下,但噴墨頭仍以Ricoh噴墨頭。2012年DRUPA會場上,KBA做出一部Rota JET 76的31吋780mm幅面最高效噴墨列印機,使用的是日本Kyocera京瓷的噴墨頭,這是一家以精密陶瓷起家的公司,而利用電壓在陶瓷上作用,可以使它產生尺寸變化陶瓷體,進而產生噴墨室的噴出墨滴壓力,今天Kyocera的噴墨頭在市面上,有一定的地位。不過在DRUPA 16展會上最為成功的是富士軟片FujiFlim的Samba噴墨頭,以一塊又一塊小片狀組合成長條的噴頭,而在富士軟片Jet Press 720機上,則是720mm寬幅,但是到了海德堡Primefire 106上就達到1060mm,而在KBA捲對捲噴墨列印機有RotaJet 110(1100mm)、165(1650mm)、225(2250mm)不同尺寸的大寬幅,相信這個串連式墨頭絕對不是瘋狂疊羅漢式的表演堆疊秀一下而已,必須十分精準可靠的在每天十幾小時連續工作,每秒二十多億滴墨水,7色以1200dpi精度持續做噴墨列印,所以富士軟片噴頭配合富士軟片水性噴墨,一定要在KBA、海德堡、Gallus等公司面前,做一番可靠性、耐用性的表演及保證,否則這是一個俱有很大風險的大尺寸7色墨頭連結,因為可靠性也就是事故發生的或然率,會因色數、噴頭的數量增加而呈現幾何級數增加,這是非常巨大的挑戰,若在2000小時安全使用狀態下,一個噴頭是10萬分之一發生事故的或然率,裝了一百個就只剩千分之一,而且7色之下,只剩143之一的機率,必須停機做整修更換噴墨頭。而現在KBA RotaJet 225已上線生產了!可見拿得出去,富士軟片再噴墨這一塊生意發展,比其他廠家都...


 
  微觀和巨觀的印刷世界
 

一、前言
如果用放大鏡、顯微鏡,我們可以看到物體局部、結構體或是細微的分子形狀,這是屬於技術層面的事情居多,如果我們拿一架望遠鏡,甚至於用雷達波到人造衛星去觀察遠方影像,我們可以知道很遠、很廣,可以在空間上做比對,預測颱風動向對我們當地的影響及可能損害,看到二十年前冰川、北極冰帽的消失,對未來海平面的上升、地球暖化的影響也是很容易做預測和防範,是屬於大格局。有時候不是一個國家的事,而是屬於經營面上的事,我們做研究一方面要注重產品在微觀上的品質好壞良劣,但更重要的是也要巨觀的看整體社會、流行、市場到經營環境的變化,有人說「凡事若能往最好的方向去想,也往最壞的方向去想,就沒有什麼措手不及之事」,雖然不論微觀、深入到肉眼看不到的影像或變化,或是巨觀到遙遠視覺不及的地方,但至少兩者做判斷的人,一定必須俱備某些專門知識和判斷力,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斷加以因應,否則有看到了卻無感覺,或有看到卻做錯決定之下,結果同樣是錯誤的。台灣有一句諺語:「九月颱風無人知!」也就是一般都發生在夏天、五、六、七、八月的颱風,到十月份(農曆九月),北方的冷空氣鋒面已經南下,主導颱風走向不再是太平洋海上高壓系統,改變成大陸冷氣團、鋒面系統主控,因為資訊太少,大家看不出颱風走向及徵候,所以往往措手不及產生大災難。很多事情是「見微知著」的,所以我們應俱備微觀的能力及資訊庫,有判斷整個大局發展性與如何因應的能力,才可能處於不敗之地。
二、印刷影像是由小點構成的
在十三、四歲家中印刷廠就擁有一百倍顯微,看凸版腐蝕的網點及凸版印刷時,有網點週邊色濃、中央減色很結實網點的樣子,成為最早理解微觀世界的知識積累。從業近六十年,放大鏡一直不離身,不只印刷成品、很多事理、構成也比肉眼清楚很多,要印刷演色表、印刷條件一點也不馬虎,不只油墨濃度、油墨有無乳化,到網點在合理微小漲大程度,尤其50%網點及暗部90%、97%的網點,加上滿版油墨是否均勻轉寫到被印媒材上,這樣才能稱為合格的印刷品質材去生產。微觀檢測凹版印刷在有價證券上使用很廣,透過放大鏡去做版式鑑識,也是一個方法,一部Olympus的TG-4數位相機,有1600萬畫素感光元件,可以水下15米拍攝,最重要的是俱有11.1倍光學放大能力,而且再2x、4x的數位放大功能,若11.1×2x=22.2倍,畫質仍然OK的,若用4x電子放大,畫質就有一點鬆,不過用22.2倍拍攝新台幣千元紙鈔,其帝雉眼睛馬上知道凹版雕刻師在圓刀繪一圈又一圈的功力不凡,而且凹印墨層渾厚。另外一張打底藍底白圈內,印有紅色棱狀白心套印,是乾平版印刷的套印很精準。利用這部TG-4可說拍下數以百計的印刷品到噴墨列印產品的影像。
在平版印刷、印在粗纖維上的報紙網點,有太多機械、吸收及光學網點漲大,也有AM調幅傳統網點和FM調頻網,俱有不同解析力,FM網因不俱有較大的點和點之間的間距,所以有更好細緻的解析力及演色性,但...

 
  漫談「水轉印」技術
 

今年三月上旬剛好有機會與台中高工圖傳科老師一起前往台中港加工出口區參觀校友楊宏添所創設的元亨泰水轉印公司,就這樣開啟了一場水轉印科技觀摩之旅。
水轉印在印刷領域裡是屬於特殊印刷的行業,與一般所認知用印版(凸、平、凹、網)壓印不同,也與數位印刷用噴嘴噴印不同,它是靠水的浮力把事先印好在膠膜上的油墨轉印到物體上,轉印的動作很簡單,但背後所隱藏的轉印原理、轉材 (水轉印模、活化劑)、轉印設備都是一個不容被忽視的科學領域,因為部份關鍵耗材並非唾手可得,而必須向專業廠商購買。
有關水轉印的資訊,網路上中、英文資料甚多,但絕大部份都是水轉印廠商的公司網站,網站內容會有若干水轉印原理說明、技術簡介、產品介紹、商業行銷等,並伴隨有水轉印的影片示範。
以前述之元亨泰水公司網站為例(https://zh-tw.yht.com.tw/),網站內容包含了「製程」與「水轉印應用」網頁,以及各種產品介紹,而且為了國際市場需求,網站語言除了繁、
簡中文之外,還建置了英文與西班牙文,甚至還製作了二支英文版的電子型錄,供潛在客戶瀏覽。
以下即是本次「水轉印」專題的若干網站與網頁介紹,部份專題報導與文獻則放入文末的延伸閱讀,供進一步參考。
而現在因為有了Youtube影音分享平台,有相當多的水轉印影片可在網路上看到,只要輸入關鍵字,如:水轉印、Water Transfer Printing、Cubic Printing等,都可以看到非常精采的影片,包括各類產品(如現在很夯的手機殼自動水轉印)、教學、DIY等。透過瀏覽Youtube影片,網友一定很快的對水轉印技術有所了解,說不定還會喜歡上它,並愛上它。
維基百科網站-Hydrographics(水轉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drographics_(printing))
介紹維基百科中有關「水轉印」的解說,要同時提到英文與中文的網頁,因為兩者所介紹的內容範疇不同,並非中英對照式的翻譯,而是各自撰寫,項目有所差異,但剛好可互相補充。
首先要說明「水轉印」的英文名稱,習慣上我們直譯英文為"Water Transfer Printing",但學術性的說法是Hydrographics [註:Hydro是水,Graphy是"圖像"之意];一般亦可稱為"Immersion Printing(沉入式印刷)"或"Cubic Printing(立體披覆印刷)"。
英文維基百科有提到水轉印的發明,明確的水轉印技術起源並不清楚,但第一套水轉印設備是在1982年由日本Cubic Engineering株式會社的元康中西(Motoyasu Nakanishi)在美國取得專利權。
「水轉印」顧名思義是一種透過水的作用將平面印刷的圖像轉印至物體表面的技術,在中文的網頁中,水轉印技術可進一步分類為「水標轉印」與「水披覆轉印」兩種。
「水標轉印」是先將圖像印在水轉印紙上,使用時,將轉印紙浸泡水,再轉貼於被印物上,並撕去紙基即成。也另有先將印好的水轉印紙貼在物體表面,再用濕紙(或濕布)在紙基背面加濕擦拭,待油墨轉貼完成再撕去紙基。
而「水披覆轉印」則是將圖像印刷[註:一般均採用凹版印刷]在可溶於水的塑膠膜(如:PVA、PET等)上,形成一層油墨披覆薄膜,轉印時,先切割已印好圖像的塑膠膜,將其平舖於轉印設備容器水面,塑膠膜遇水會逐漸溶解,此時再噴灑活化劑(Activator),徹底破壞PVA結構,使油墨成為游離狀態,隨即將物體採45°斜角從上往下壓入水中,油墨便會附著於物體表面,最後再經水洗、烘乾即成。這種方式適合彎曲或有凹凸形狀的物體轉印,現今我們所稱「水轉印」,若無特別定位,指的均是這種「水披覆轉印」。
不論是「水標轉印」或「水披覆轉印」,網路上均有詳細製程解說,就不在此贅述。

台灣WORD網站-水轉印
(http://www.twword.com/)
台灣WORD網站是一個「詞條拓展、分享信息」的平台,內容涵蓋了IT和通信行業名人、通信技術、電子術語、電子技術、電子工程、電子學名詞、電視劇等領域。
在這個...

 
  大衛.洛克菲勒逝世,其家族致力於社會慈善事業
 

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1915~2017年)生於紐約市,是一位銀行家、石油大亨,2017年3月20日於紐約自己寓所睡夢中辭世,依中國人算法享年103歲,是商界中很難得的要人而且得到「善終」的人。他的祖父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以非常靈活、精準的手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掌控了全美80%石油事業,最後被美國政府以反托拉斯壟斷法拆成34家公司。
大衛·洛克菲勒做為標準石油公司掌門人,並且經營大通曼哈頓銀行20年,他的財富雖不像祖父約翰是世界第一位擁有一億美金的富商,但洛克菲勒家族的人道及慈善事業,已有7、80年的時間,為下階人民的關懷、人道協助,今天The Asia Foundation亞洲基金會以「Improving Lives改善人們生活」為職志,在亞洲發展中及動盪不安的國家、社會,做生活及教育改善工作,目前在世界18國分別在南美哥倫比亞、中國、印度、印尼、日本、韓國、寮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太平洋諸島國、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等國家都有基金會駐所。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目前工作有阿富汗烽火戰亂中的難民照顧、斯里蘭卡的電子化教學、孟加拉風災的人道救援等等。大衛在100歲生日時,將位於緬因州國家公園邊的1000英畝私有土地捐給緬因州政府,一生中捐出20億美元給自己就讀、出身的哈佛大學母校、紐約現代藝術館、北京協和醫院及其他人道服務工作。此外,更與世界100多個國家、200多位世界級領袖會談,在冷戰期間推動蘇聯及中國的貿易,為何在本刊對這位擁有33億資產的長壽富商加以介紹呢?
洛克菲勒家族所創立的「亞洲基金會」,在1960年代初曾撥放數百萬元台幣資金,協助當時剛播遷至台灣的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 一個是上古史殷墟發掘的小屯殷墟古墓的挖掘研究及報告書整理。另一個是以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外交部),對中國及周邊列強的...

 
  亞馬遜網路購物起家轉折多
 
說到網路購物,大家一定想到中國大陸由馬雲所創的「淘寶網」,每一年到雙十一光棍節,大打折大瘋狂採購,年年創新高,看似光彩無比,也有人質疑。其中有多少業績是灌水的。在電子網路購物,美國貝佐斯創立「亞馬遜」購物網站,以販售不會退流行,不會有賞味期的「書籍」,而貝佐斯創業沒有想到的倉儲、包裝、物流配送,因季節變化大,尤其年末歲尾幾個星期是購書贈禮的旺季,根本忙不過來,因此投入大量資金在倉儲、包裝及配送設施上,而且在27~28年前也沒有今天的POD(Print on demand)依需印刷,要多少印多少,一本也可以印,更加重向出版社調書販售的困難。在十多年前也有人創設網路購物公司,結果因為生意太好,無法來得及配送而倒閉,原因就是資訊時代,當訂單由網路來下單,就自動向上游供應商下單,而上游供應商接了單就向網路購物公司出貨,但到了聖誕節兩個星期內,太大量的訂單湧入,網站也自動向供應商下單,結果這家網路購物公司到貨物積得滿坑滿谷,依他們人手兩個月也處理不完,最後只有把上游供應商來的貨理了兩成多,但一過完聖誕節禮品沒送到自然是客訴退貨,所以存貨佔七成以上,上游廠當然也不給退貨,要網路購物公司付現,一時錢又拿不出來,導致因生意太好配送不出去而倒閉。亞馬遜雖沒發生這樣的困局,但代價挺高的,亞馬遜連連虧損12年,但它的股價卻仍維持在4~500美元的高檔,真是不可思議之事。亞馬遜也轉賣書本以外的物件,成為美國網路購物的首選,現在的亞馬遜已成為僅次於UPS優比速、Fed Express聯邦快遞之後,第三大物流能力的公司。而2017年有Shyp貨運物流公司,透過網路APP媒合司機與客戶,只要加入平台,貨運業就可以順路送快遞,有貨運業的Uber之稱,商機更達1500億美元。
亞馬遜公司在書籍實體書、網路購物之外,也極力推電子紙Kindle平板黑白閱讀器,販售虛擬電子書,現在實體書已剩三分之一,電子書佔三分之二,但在2015年、2016年,電子書的閱讀量也逐漸下滑當中。除了...
 
  「書」在天地間仍代表知識和智慧的力量
 

在美國第45任總統就職大典上,川普總統在梅蘭妮亞夫人的陪同及大法官的見證下,左手按「聖經」、右手高舉唸總統就任誓詞,表示在基督聖經戒律下,執行四年世界最大權力的責任。儘管川普是口無遮攔的大砲性格,對於自己信奉的宗教經典仍不敢輕忽,可見書的力量十分重大。未來若有佛教徒當選美國總統時,在宣誓典禮上,相信左手按一本「佛經」也是必然的,大家也會尊重他的信仰,可見這些舉世所信仰的經典書冊,是具有非常巨大的力量。有一天若「書」已不再流行,大多數的知識都在「雲端」上,宣誓就職的人總不會左手按一個裝有聖經內容的「磁碟機」宣誓吧!
「書」的歷史至少有四千多年了!在兩河流域之巴比倫的蘇美人文化中,有很多用泥板、石刻留下的文件內容,其中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律書籍—漢摩拉比法典」,被刻在十分堅硬材質的黑曜岩圓柱體上,得以將石柱上的當時律法完全流傳下來。另外,古埃及的「紙草書」也有四千多年歷史,同樣紀錄著很多內容,包括皇室因奪嫡而兄弟鬩牆殺父的逆倫事件也紀錄在紙草上,摩西出埃及記,到西奈山拿到刻有十戒的戒律刻文,這也是「書」的一種方式。人們發現在耶穌出生前一千多年,當時使用羊皮書寫下的「死海經卷」,這種羊皮書存在於中亞、地中海各地。而羊皮書也是人類使用最廣泛的古資訊載體之一,不僅只有基督教使用,東正教也有使用羊皮書的習慣。
在古老文明的古國中,古希臘的羊皮書是以動物性的小羔羊皮刮薄製成,其成本高、耐久性好,但普及程度差,甚至發現在20世紀東正教羊皮書的教會文件底下,仍有淡淡的文字影子,用肉眼看不見的舊文件內容,若以不同的光譜去分析、檢視,即可看出被刮去但滲入羊皮組織的若干化學墨水字跡,卻是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的一些物理學定律,這些世界最寶貴的科學文件,在教會缺乏羊皮紙的情況下,被刮去再寫上新字成為新書的一部份,然而這樣的情節並非是單一事件。梵諦岡天主教廷擁有很多古老的羊皮書,他們委託日本凸版印刷公司為古羊皮書文件做分析,檢測其底部是否仍有未知的文件存在,凸版印刷公司不僅利用IR、UV等不可見光之外,還有其他...

 

 
 

社論

動態點滴

座談會

廠商園地-1

產業動態

專題報導

發表會

論壇

廠商園地-2

專訪

專題連載

報導

專題剖析

網路資訊

時事隨筆

經營對話

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