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S 15
東京印刷機材展的幾點啟示
此社論雖晚了一期才刊出卻不失它的啟發性,畢竟在9月13日本刊IGAS 15參訪團出發之時,對此次IGAS展會在技術及應用上的重大突破並沒有抱很大的期待,尤其是傳統的有版印刷,但在會場觀摩兩天卻超乎意想之外的科技整合感覺,意味日本的印刷設備及材料產業,在不景氣的年代,仍投入大量的研究發展力量,在印刷效率、品質及環保節能工作上,尤其是日本領先的低耗能UV固化系統,在印刷機廠、燈具廠、油墨廠三者的配合下,小森公司內銷國內的印刷機,裝有H UV的設備佔有70%之多,不論是H UV或LED UV這個使用高感光度的聚合型感光油墨,除了紙張之外,更可在塑膠、箔材等非吸收材料上印刷,更有進者將這類高感光度固化油墨應用在商用輪轉機,以時速三萬張做雙面乾燥印刷,打破50多年來,烘箱大量熱能乾燥佔地大、耗能多的迷思。富士軟片的商標噴墨機,使用LED UV配合氮氣充填的無氧高效率噴墨,每分鐘可達50米的高速又能充份固化,相信這是設備及噴墨兩者發展缺一不可。
在飛達上使用噴墨於白紙上做標碼,再於印刷最後一座壓力筒上,使用高解析CCD相機對每一張印紙做全面品檢的系統,不僅能和原來的CTP用PDF檔比對有無出入,更做全印刷面的污髒、印紋變化品檢工作,若用戶同意整個使用光固化印紋所產生批次印件,若100%無瑕疵或抽出編碼瑕疵品,那麼客戶可以做為批次全面品保的資料來接受,不用再用人工做品檢。至少對印刷機操作者,在忙碌的短版印刷或可能疏於注意之長版印刷,對減少不良品發生有積極的效果。
在IGAS 15展會中,日本在數位列印及後加工市場的接受度突然大幅度增加,網屏TP J-520HD的1200dpi可變墨點輸出,相信在世界的市場上仍可穩取龍頭角色,尤其解析度已超越平版2540 dpi的AM網的解析力。TP L-350商標印刷機以傳統後加工、冷燙,也可做高速雷射切割外型,配合可變印紋加工。HP Indigo的10000、20000、30000電子墨成像列印機的售價不菲,但市場的接受度突然大增,在現場兩天內Indigo 20000售出5部,其他型號也大有斬獲,可見這類如同十色平印機的投資,也有很多印刷廠認同做為改變印刷方式的投資。
會場中幾乎看不到3D列印展出,但Mimaki推出使用CMY加白、灰、黑色墨的3D演色列印機噴墨,可噴列一千萬色,是世界首創可演色的3D噴墨,這也是創新的構思。IGAS 15不只有這些創新,也十分明顯給了印刷產業界一個眼睛一亮的進步。
興台彩色印刷公司
榮獲2016台灣精品獎

台灣是一個以貿易發展為導向的國家,如何發展貿易成為政府施政與經濟發展最重大課題。自二十三年前台灣經濟部門為了發掘國內具有外銷潛力,以及提昇產品形象的廠家,發起台灣精品選拔活動,以便利向國外做貿易展出與宣傳重點。在台灣印刷機械方面,東遠精機的網版印刷機系列,已成為台灣精品的常勝軍,二十餘年來獲得六十多項台灣精品殊榮。
2016台灣精品選拔由外貿協會主辦,在2015年12月21日公告入選名單,興台彩色的臻印藝術故宮博物院藏品,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以描繪北宋首都開封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有在河邊的商賈、演藝、逛街到宮牆的生動描繪,其設色典雅明亮,為清乾隆元年(1736)由五位宮廷畫家共同繪製,歷經近三百年依然完好如新。興台彩色在2013年獲國立故宮博物院品牌授權,成為兩家獲這份複製及販售全世界殊榮廠家之一,目前興台彩色臻印藝術故宮複製畫,已有180多項獲得品牌授權,目前正積極努力在海內外做擴大行銷活動,嘉惠藝術喜好的人士。
興台彩色在噴墨科技與藝術的調和上,一舉突破各式各樣媒材限制,有的在國畫宣紙上,有的在絲絹製品,其它如油畫布、水彩紙、金質畫材都有成功案例。這次臻印藝術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能入選台灣精品絕非倖致,相信興台彩色公司的高度逼真複製古畫,已走出一條文創新出路。

台灣御牧 拉開數位紡織噴墨新風潮
御牧公司在噴墨領域多元化開發,包括UV墨、大圖輸出、紡織品及陶瓷板的噴墨開發,而最近在一系列機器、軟體、墨水及熱轉印技術的開發,並符合世界先進國家的環保認證。
有見於全世界紡織界的時尚要求,在色彩鮮艷、快速打樣、快速生產及經濟要求下,台灣御牧在數月前推出TS 300P-1800的1.8米寬幅、紡織品噴墨列印機,具有大幅面且墨滴落點精準,所以列印的花紋十分美麗精美,加上使用30g的極薄轉印紙,不只降低成本且墨滴著墨極少分散、暈染,這種S-6410紡織品熱昇華墨水,不只列印獨到且更具有高性能價格比,MAPS-4的軟體可減少噴列的印刷線發生。
使用熱昇華科技,在化學纖維上做加熱墨水昇華轉印在各式各樣的化學纖維布料上,不僅可以十分牢固附著,而且呈現出有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域表現,是比其他媒材上更為出色,加上墨水及用紙的節省之下,可以減少開支達40%之多,加上Mimaki御牧推出機器及墨頭兩年保固,所以在TS 300P加持下,Mimaki在台灣紡織品噴墨列印機,佔上銷售第一名寶座,而且台灣御牧也去開發最合適Mimaki機器噴列後做熱轉印的機器,來搭配熱昇華轉印加工,台灣御牧備有這種售後服務的人員,加上其他水性墨、油性墨、UV墨都受SGS的安全檢驗,符合嚴格的安全規範。

富士全錄第二屆印藝專題研討會
探討紙的藝術奇幻旅程

台灣富士全錄2015年初1 月舉辦之「第一屆印藝專題研討會:印藝商機、共創雙贏」,活動佳評如潮!下半年度11月12日(週四),以「第二場印藝專題研討會:紙的藝術奇幻之旅」於台北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 8 樓展開,現場座無虛席熱鬧非凡!
研討會內容扣緊活動主題「紙的藝術奇幻旅程」來進行。首度邀請到設計藝術類雜誌中在台發行量和銷售量都是第一的《Shopping Design雜誌》總編輯李惠貞,來分享設計與印刷之間密可不分的奧妙,帶領現場與會者看見紙的更多無限可能。第二場演講由《台灣富士全錄》行銷處行銷經理宋明翰,分享印刷市場 2016 年主要嶄新變化和趨勢,並探討印刷企業如何因應這種新的變化和趨勢,擴展自己的服務來滿足客戶和市場的新需求。第三場演講《富士全錄》亞太營運總部事業發展經理Ryan Chan進行分享,告訴大家真正的獲利要如何計算,必須考慮「時間成本」,在最短時間內達成目標,才算有效率。
第二屆印藝專題研討會,也邀請到來自台中「玩邑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奪下「組合作品類」金牌的黃揖淳先生與來自高雄的「吾皇多媒體行銷有限公司」獲得「教育類」金牌的吳東龍經理,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是如何從創意的發想,到透過數位印刷來實現其商品價值與魅力的經驗和過程,以及經營市場的心得、富士全錄又是如何協助他們拓展商機。活動現場也展示來自海內外數十件獲獎 2015 PIXI創新數位印刷大獎作品,透過實際數位印刷作品的欣賞與專業討論,與會者更可以激發出無限商機、共創雙贏!這在台灣印刷業界帶來莫大榮耀,同時也推動了「亞太區數位印刷技術」的發展!
台灣富士全錄總經理小林雅春表示:台灣富士全錄未來會更兢兢業業地提供客戶們更優質的產品及服務,一同攜手邁向榮耀 50 歲!

Epson精點微噴數位印花科技時尚新魅力
溫慶珠 X Epson「島嶼之心」時尚秀

2015台北魅力展(Taipei IN Style)秋季時尚周11月12日登場,愛普生(Epson)今年攜手台灣頂尖時裝設計師ISABELLE WEN溫慶珠,共同發表「ISABELLE WEN溫慶珠X Epson-Return to Forever島嶼之心」時尚秀,以更臻成熟的Epson精點微噴數位印花科技,織繪2015秋冬時尚新魅力。
此次,溫慶珠攜手數位印花巨擘愛普生台灣分公司(EPSON TAIWAN)打造2015秋冬時尚,推出全新的「Return to Forever《島嶼之心》」系列,將她擅長的波西米亞風格設計結合科技,一共展出的近70套高級訂製服,透過精緻的細節作工,不僅為台北魅力展帶來國際級的時尚開展秀,也再度成為今年全亞洲最吸睛的秋冬時尚盛宴,讓服飾更添魅力。台灣愛普生副總經理暨產業科技事業部總經理陳維鈞表示,Epson獨家Precision Core精點微噴技術在數位印花的應用是近年時尚界的趨勢,呈色細緻鮮豔並具豐富層次感,更能激發設計師的創作靈感。
溫慶珠跨界與Epson合作「Return to Forever島嶼之心」系列作品,秉持華美與絢麗風格,將台灣本土島嶼的自然元素使用數位印花匯入設計之中,更首度將維多利亞與波西米亞風格結合,締造新混血美學。「數位印花技術」在時尚圈已成為時下最夯的新科技美學,許多國際時裝品牌在近幾季的發表大秀中,紛紛大膽嘗試數位印花拼接等設計。
展望未來,藉由與台灣頂尖設計師溫慶珠小姐的合作交流,激盪出更不一樣的數位印花質感與時尚品味,充分展現Epson的影像核心技術在數位紡織印花上的優勢,更得以實現設計師對於品質的細膩堅持。Epson將以領先全球的數位印花技術,帶領台灣設計師與紡織業者衝破產業大環境的藩籬,共同走入國際時尚伸展台。

日本第一部KBA R-106 8P機 啟用
位在日本海新瀉縣的昭榮印刷公司,引進日本第一部KBA Rapida 106 8色可翻轉或直通的新一代高速平印機,依據昭榮印刷公司?井雅之社長的看法,新一代的R-106張葉平印機,具有每小時18,000張的高速生產力,同時在短版的小量多樣印件因應上,採用8個單元同步更換印版,全面數位化墨控及尺寸變化控制下,極度縮短前置作業的準備時間,使得新一代的R-106 8P機器,無論在長版或中印量及短印量上,都能有出眾的生產力表現,而且每天以24小時生產也很相宜。
昭榮印刷公司的業務橫跨出版、廣告及製造廠等三足鼎立的業務型態,也較能平衡業務上淡旺季。由於客戶對品質的要求非常高之外,又要求高度的生產性,為此才引進Rapida利必達R-106最具高性能機器。為知道R-106的短版前置換版及套對、校色時間的實際狀況,昭榮印刷公司派遣技術人員前往德國現場理解,為投資效益及折舊等收支做深入評估,最終獲得資料是R-106雀屏中選。?井雅之社長表示,在印版同步更換機制上,獨立驅動飛達、紅外線無拉紙邊規,印刷單元遙控及收紙單元的操控性等數據,是其他印刷機廠所無法追及的優秀,因此對R-106的觀感有極大的改變。尤其是邊規SIS厚薄紙及壓板高低的不用調節,十分精準好用。在印版方面,同步伺服馬達一次8版同步更換,也十分高效發揮短版的因應效果,加上橡皮布、壓筒及印刷供墨系統的高效清洗,是真正能發揮高效率的生產。昭榮印刷公司的R-106 8P機,採用捲筒切單張供紙飛達方式,一如商用輪轉機可因應薄紙生產。
昭榮印刷公司的R-106 8P高速平印機,在2015年8月投產於短版印件方面,其產能可比他牌同類機多出1.5倍,反之在雙面印件長版以每小時16,000張時速生產,也有其他翻轉機1.5倍產能。每天以8小時三班制生產,是十分值得信賴的生產力,因為有極為確實不打折扣的生產力展現。兩面印刷效果極為接近,況且有鷹眼品控系統下,色彩再現與打樣十分接近。可說達到事先預期的印刷效果及生產效率要求。
在縮短換版時間、減少校版、校色及紙張損耗上面,得到十分優異效果,因此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生產效益之下,公司利潤及工作交貨的縮短,而三組機長的調和也充分的溝通,沒有個人化的差距,今後是否改用LED UV燈做即印即乾的操作,也列入研究之中。

2015年經濟先盛後衰 非我獨有
在一個小型國際記者晚宴上,大家的話題不約而同地在談印刷業界和各地景氣,首先泰國經濟近年不很好,2015年上半年是否有一點曙光,卻不知為何就失去了動能,印刷業、尤其傳媒印刷也須力挽狂瀾,包裝印刷仍有一點點希望。
另外一位印尼的同仁,也談到印尼原本十分具有發展潛力,人口有四億之多且結構年青,但在高鐵建設資金不足下,需靠中國和日本兩大經濟強國,中國是新興強國、日本則是比較穩的老經濟強國,但本身也有點虛,至少他們覺得日本可靠,所以才把系統改日本高鐵,印尼本身有很多森林、木材等天然資源,所以有一陣子造紙製漿集團紛紛設立印刷公司,不只有印刷、裝訂,也有紙盒包材出口(台灣有不少包裝及印刷人才前往印尼做工程師) 但世界經濟趨緩之下,上半年印刷業還好,下半年就十分緩了下來。
台灣在亞太乃至於全世界經濟地位上,十分受到孤立,擠進了全世界WTO,但新的貿易壁壘又築上來,北美三國美、加、墨的自由貿易協定、東南亞自由貿易協定,除東南亞之外 加一的中國、加三的中、日、韓,台灣都被摒除在外,在一帶一路、亞投行仍要看中國的臉色,TPP泛太平洋夥伴協定則看美國臉色,在外交經濟擴張無力之下,看中韓簽訂FTA,台灣政壇及反對人士,在經濟問題上輸到脫褲子了,也要面子、不給就不給,那麼別人也不給呀!只剩下一個蘋果iPhone來止飢,全年要拼GDP保i之戰也很難,印刷業西進大陸止步、南進越南、高棉、柬埔寨也非容易生存之事,因為貪腐情況比想像嚴重多了,台灣印刷業轉型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找到有新利基市場去投資有利的生產項目。印刷業的困境一如整體台灣經濟困境一樣要如何突破,因為電子、半導體產業支撐台灣30多年,一如平版印刷到CTP及多色化支撐台灣印刷業成長年代完全一致,但招式已老沒有特色致勝。
印度的同業,他們有和中國相彷彿的人口數而且更年青,加上印刷由於人均用紙每人每年不到15公斤,比台灣的200公斤、78公斤低很多,所以仍有巨大的上升動能,加上新的莫迪總理廣結善緣也左右逢源,所以不論在文化、包裝印刷上,都十分具有發展動能。

大量採用機器人 因應人工高漲的環境
最近7、8年,在中國沿海地區的勞工短缺,加上生活支出大幅上漲之下,不僅缺工且工資在短短5、6年內加倍提高,立刻顯現出經營的困境,像鴻海旗下的富士康電子用人是以百萬計,但郭董希望自己研發生產線用的機器人,打造百萬機器人大軍,以24小時工作也不喊累,逢年過節也不要求加薪的機器人,可以做更長久的經營。事實上台灣上銀科技公司、日本Epson愛普生也大力研發不只三軸,更有五軸、六軸的機器人出現,然而更重要的是機器人的感知及操作軟體,才是機器人真正的價值所在,否則初級的機器人,永遠只做「童工」的工作,一輩子也沒辦法再學習長進呀!但貴很多的智能型機器人,它的程式化及自動學習,甚至如工業4.0的IOT物聯網連結下,可以和友好、親近的機器人做資訊交流,那麼能做的事就可變得很多了!而且它就不再像童工,也許會在比人手更精細動作下,去手術台上做操刀,而且沒有人手的抖動和疲累發生失準的現象。上銀科技卓永財董事長自豪的說,他們的精密機器人,已經在婦產科做人工授精的精細顯微授精於卵子作業,未來在塵粉多、噪音大、勞動力強的工作上,機器人可以取代人工地的方有很多,但智能化進程更是提高附加價值的地方。

法國及美加州立法 限石化塑膠袋
「塑膠」多數是由石油化學聚合而成的材料,也就是不能再生材料,若不回收、再生使用,將成為在自然環境中百年不化的垃圾。所以加州議會決議自2015年7月起限制超市不准使用石化塑膠帶,一年後的禁令又及於一般商店。
法國政府也接受國會決議,除再生能源增加40%的2030年指令之外,2017年1月1日起塑膠袋,需使用薄質生物基材可降解塑膠,而這類由大豆、玉米等植物材料,經醣化處理成為聚合材料,所製成生物基材塑膠,在自然環境中可於3周到3月大致可分解,回歸土壤親近物質,十分安全環境污染的問題。

卡爾斯修尼曼 談印刷機的變局承擔
2015年10月26日DRUPA 16展前記者會,在台北大倉飯店舉開,主辦方除開國公司戴開國先生之外,還有德國全球巡迴做PR宣傳的兩大負責人,Messe杜賽道夫展場董謝特總裁及VDNA德國印刷及造紙機械聯合會由KB A印刷機公司卡爾斯修尼曼擔任總裁,兩人自9月11日到日本之後旅行十多萬公里,到過北美、南美、東南亞、印度、中國,台灣是其中一站。
由於在介紹為何要去看德國DRUPA的會場,除了會去參訪KBA在德國南邊烏茲堡總部,看最新的KBA ROTA Jet各種型號,由780mm寬幅到2800 mm巨大捲對捲噴墨列印機之外,也提到KBA的展出品、轉型及經營,尤其卡爾斯總裁在記者會上看到一張2008年DRUPA會場上,老修尼曼前總裁在展場上引領筆者,在看1995年老人家設計的74Karat DI機上製版B2平印機,卡爾斯總裁眼睛為之一亮,老父的慈祥面貌怎會出現在遠方的他鄉異地。為此,會後自然有話題,筆者在1997年Print 97展場受邀到DRUPA 2000的宣傳酒會,在巴士上正好與漢斯修尼曼前總裁鄰座,筆者向老人家祝賀,在DRUPA 40多年歷史中,漢斯及阿路伯特父子是唯一第一對父子檔,這是家門的光耀。我趁勢向卡爾斯總裁說:「這次DRUPA 16更是父子、兄弟三人都曾任DRUPA展會總裁了!」
向卡爾斯總裁問及「在數位無版列印,尤其噴墨列印時代,當為一個經營者的挑戰有多大呀!」卡爾斯回答說:「除了平台之外,噴墨列印的機制,包括噴頭、墨水、媒材、加工完成的流程有極大的不同,所以ROTA Jet 76的推出,也有很多改進之處,但至少在74 Karat的研發、生產,印紋檔的大版拼組及RIP解譯上方便很多,另外在市場上也有相當差距,如何去開發找尋合宜購買者去做生產的用戶,也與原來的平印機不同。」筆者又問:「一些數字、條碼及工業裝飾噴墨機,KBA好像也早有生產呀!」答:「是的,KBA在五、六年前已有產品的數碼、條碼列印、數據列印及電纜、工業產品標示列印噴墨設備在生產。」問:「那麼也有非紙張、曲面印刷、鐵皮印刷的發展嗎?」答:「是的,我們也併購不少非紙張的塑膠器皿四色印刷、玻璃瓶罐印刷及其他材料的噴列裝潢列印設備。鐵皮印刷也是在塗佈、打底、烘乾設備之外,UV彩印也逐步流行起來。」問:「那麼有價鈔券印刷呢?」答:「是的,KBA Geori是世界最大的鈔券印刷機研發及生產廠,我們也一直投入不少研發能量。」最後問:「平印使用的節能省電UV印刷,是否在DRUPA16會場上有展示呢?」答:「我們在LED UV印刷上已有設備及印墨上的突破!」筆者感嘆說:「當一個變化時代的總裁,可得要具有三頭六臂的能力去接受各方的變革衝擊呀!」卡爾斯總裁:「是的,永遠有不同的新議題要挑戰,但我也樂於接受這些挑戰呀!當KBA創辦人Friedrich Koenig柯尼西的六代子孫,再怎麼說責任重大呀!」

2015年上半年
美國印刷業比GDP高1%

美國印刷業已有4、5年下降,2014年比2013年下降2%,到2015年1~6月上半年比2014年同期上升3.5%,出現就業人口減少,商業印刷仍未復甦,而藉著更自動化、少量多樣的數位列印科技發展下能把生產力提高,創造2015年上半年,以更少的人力投入卻有較佳的生產成長機遇。

ESKO艾司科
印前伺服流程及雲端溝通架構

ESKO包裝數位流程的歷史很長,由Barco的時代就有很特殊的優質平印、柔印設計軟體,加上CTP、CDI平版及柔版製版系統。今天ESKO不只承繼了Barco的軟體系統,更在多元編輯設計、多元出樣及多元製版到數位印刷等整體架構而型成。
在設計編輯上分別有(1)結構軟體的紙箱、紙盒、展示架和其他切割成型及結構應力與應用。(2)3D多面圖文整合的面向及變形處理軟體上,做圖文配置整合。(3)印前編輯軟體,如出版品或相關海報輸出。在RIP及輸出方面有(1)拼組印刷大版的軟體。(2)各式加網到Flexo的網點結構輸出。
在數位輸出方面有(1) 數位打樣輸出的連結。(2)Kongsberg外型切割、壓線及銑刀切割輸出,適用於出樣及小量生產。(3) CTP平印版材輸出、CDI感光樹脂版黑膜直接成像輸出。連結到凹版電子雕刻機、筒輸出,以及大尺寸圖片的大海報輸出,達到一元檔案多元化的輸出目標。
在不同方式輸入及不同設備輸出之間,整體整合做一次性色彩再現的色彩管理軟體,ESKO的整體架構在雲端上的支援系統,也使得工作更加完美、便捷。

印刷二代 幾乎都不是草莓一族
「人」是有機體,也就是會生老病死,但偏偏卻想「永續經營」這一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在世代交替上,不論是親子間的血緣交替或專業經理人做世代交替,都必須以和平、順利的傳承及權力移轉,才能讓公司在平穩的海域上更換操舵的舵手,若在駛入風大浪高的危險海域時,才在你爭我奪下產生新的掌舵者,相信在那段期間一定是危險重重,不僅新掌舵者不能平安,甚至有人會在背後破壞、捅你一刀,那麼這艘船的前景堪慮了!
三十多年來,台灣的教育水平提高很多,滿街的大學畢業生一如昔日的國中生一樣多,也有不少碩士研究所畢業,比起昔日的國中生和高中生,今天的大學生、甚至碩士生接班人,比老一代接班人具有更多知識及新一代資訊工具的使用能力,且接班上手的條件也好很多。但長久以來社會對年青人也多有詆毀,認為他們的學歷高、意見多,耐力和執行力卻又擋不過三個斧頭伐。事實上,目前仍有許多大學生、碩士生,根本沒想到學以致用的重要性,在畢業製作和論文上往往只是馬虎因應,甚至基於自己所喜歡的設計或論調,不僅於事無補更是養成「學用脫節」的主要原因,在德國實行上百年的「學徒制」,高職生不但要入工廠學習實作,還要在畢業前考過國家技術士的證照下,他們一輩子就都很務實,不會有務虛的想法和作法,到職場上自然會一步一步往前發展。
十多年來,因大學教育氾濫之下,今有很多大學生、碩士、博士等一畢業即面臨失業,因為低不成高不就,而務實且非本科系畢業的第二代,在回到家業後,不會像留洋鍍金回來一樣,回到公司馬上由董事長特助升任為副總、總經理等三級跳,而是必須補修學分將以前看過但未摸過的家業學好,就可以較無險阻的接任,如日本森澤公司現任的第三代森澤彰?社長,他曾服務於美國Adobe公司,更具有世界觀及對電子出版、DTP出版的理解,今才能將公司引導到電子出版的領域。而在台灣現代有高等教育的第二代,他(她)們已不會有心不甘情不願的去負擔「家業」,而是更具有熱忱參與,尤其是外語能力及對新事務、新媒體的看法,也更能接受,希望為公司走出新路,所以創新方面往往有好的成績,但是在耐力和包容方面,和從小苦出身的第一代不能相比,這也是生長及環境不同,不能相互比擬的地方,卻也是一種差距,因為他們要因應的未來世界,一定要放得更開才會有機會,若依照老一輩的儉省作法,往往會失去商機。「代溝」是永遠會存在,多少會有影響,但第二代的不同觀點是加分或減分應加以注意,若不是致命的減分,那麼第二代仍可在做中學習、獲得機會。30多年前曾在電視訪談節目中,年青女記者對經營之神王永慶董事長提問的兩段十分有趣對話,女記者問:「聽說王董事長您十分節省,喝咖啡加奶精球時,會在倒完奶精後,將球往咖啡杯內繞幾圈,盡最大努力洗出奶精的動作,不知有這回事嗎?」經營之神有點不好意思說:「以前儉省不浪費!才這麼做,現在不會啦!」女記者不死心又問:「那麼又聽說您老人家在一塊香皂用到小片後,會將小肥皂貼在新取用的肥皂上,有這一回事嗎?」只見王董事長聽完馬上拉長臉,並以不悅又是教育屬下的訓斥口吻說:「你這個年青女孩怎麼這樣問話呢?不論是新肥皂或舊肥皂,都是我的東西呀!我把它黏合起來,又有什麼不對呢?」這位大富豪年紀雖然大了,卻仍一點一滴的感念物力維艱不敢浪費,所以在聽到這個連考慮也不用考慮的問題才會動了肝火,其實一小塊薄肥皂根本值不了多少錢,但懂得「珍惜」才能走更遠的路,拋棄的影響雖也不大,但「積少成多、穩扎穩打」卻是永遠能立於不敗的法門,不知年青接班人何日才會頓悟這道看似很小、影響很少,卻是從「心」做起的重要成功精髓所在。

中共十三五計劃印刷業進入新常態成長
印刷設備及材料業也許不太想聽到的一個新詞叫做「新常態」,就是指中國經濟在1990~2000年代的兩位數位成長已成為歷史,而7~9%的年成長也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中國印刷業在2014年的成長百分比出爐為5.3%,是幾十年來最低,且往後仍可能會維持在3~5%的成長居多,用紙量到2014年為10300萬噸,相較於2013年是沒有成長,因此印刷業的低成長是一種「新常態」,也就不足為奇了!
印刷業有多元的產品及服務,尤其中國大陸印刷業的產值號稱有1兆人民幣,也就是5兆多台幣的產值,在台灣政府的統計數據,偏重在出版、商業印刷的廠商為主,只有7百億台幣的產值,兩者相比相差70倍以上,這雖是不正確的比例,若加上包裝及特殊印刷、裝潢、報業等,印刷產值在2,000多億台幣,仍有25倍上下的差距。在中國又有另一個詞叫「主業收入」,也意味著從印刷相關營運上的收入,就只有5千多億人民幣,原來非主業收入包括有不動產的經營買賣,幾乎佔印刷產業近半的收入,中國印刷業的年成長只有5.3%比GDP 6.9%成長低,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台灣在1983、84、85年間,印刷用紙量的年成長也曾有過30.25及20%的高度成長期,比GDP12、13%高出很多,在1990年代之後產業外移之下,印刷業的成長趨緩,相信中國大陸的印刷產業也將步入這成熟的「高原期」,尤其電子商務的網路購物興起之後,多少由宣傳單、宣傳冊及報紙做廣告販售的印刷品,一下子被打了下來,加上習主席的「打貪禁奢」令之後,有很多精美、多重、豪華的包裝,也瞬時成了穿「村姑裝」了!所以一方面是智慧行動裝置的發展,加上網路購物的興起,使印刷業、包裝業在網路商品包裝上仍有榮景之外,多數印刷業是很難有較好的發展。
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中國印刷業的發展,印刷所使用的「紙張」,在「金、木、水、火、土」五行裡,是屬「木」的行業,多數的印刷是在紙張纖維面上或外型變化上做加工,那麼紙張原料的「紙漿」,是以植物的纖維素所做成的薄片狀媒材、載體,其來自於「土」的元素,也就是只有土壤才能長植物、長出紙漿用的纖維來。長久以來中國的木材、纖維不足,在30年前日本曾到中國西北沙漠拍攝一部「敦煌」的電影,光是木材就得由東北外的興安嶺特准砍伐,運送3千公里路程才到敦煌來,方可搭出400公尺見方的敦煌古城。在西元1990年,中國每人、每年的用紙量在7公斤時,其木漿就不夠造紙,只能用一些蘆葦、蔗渣或高粱桿製成紙漿,2014年中國用紙量來到1億噸佔世界四分之一,除使用大量的廢紙、廢包裝卡紙、瓦楞紙回收,中國每年仍從國外進口一千萬噸多一點的紙漿,在未能回收的3,500~4,000萬噸的紙漿部份,因此年產2,500~3,000萬噸的國內自產紙漿也十分捉襟見肘,所以在中國想建造紙廠,非得由造林、紙漿才到造紙三步曲進行,否則只有紙廠沒有林場,也只有等不到紙漿的下場,因為地上長的木材是十分有限的來源,一些紙廠雖在努力仍無法大面積、大幅度增加造林的成效。基於紙漿來源的不足,中國只好多進口廢紙、多回收廢紙、多造林製漿,在包裝及文化印刷上去求得些許的成長。
至於非紙張的塑膠、紡織品、大海報、工業裝飾、光電、電子到3D列印,再再都是印刷業可以發展的項目,且不受限於木材、製漿來源的限制,更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在中國經濟十三五期間,每年GDP在5.5~7%成長下,印刷業也有3.5~5%的成長這也是新常態。

曼羅蘭平張印刷系統
連續第4年保持盈利

據曼羅蘭平張印刷系統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龐睿凡先生表示,今年將是公司最成功的年度之一,因為公司將連續四年保持盈利。
在早前接受亞洲印刷媒体的聯合採訪中,龐睿凡先生向媒體透露,2015年將成為曼羅蘭近幾年中最為成功的年份之一。該聯合採訪由來自大中華區、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六家媒體組成,並分別由上述地區的董事長陪同出席。
龐睿凡先生對公司的發展感到滿意,他指出,新增加的訂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他相信,“2015年將是我們連續保持盈利的第四年——並且很可能將是過去四年裡最成功的年份。”
在談到公司在全球印刷市場的營運情況時,龐睿凡先生重申了亞洲地區的重要性,他強調曼羅蘭平張印刷系統有限公司將堅定地致力於該地區的行業發展,而該地區的業務增長對公司所獲得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龐睿凡先生繼續深入談到,亞洲市場在曼曼羅蘭平張印刷系統有限公司全新設備的營業收入中仍然佔有很大的份額,而且我們可以預見在經濟環境進一步改善的情況下將會有更穩定的增長,因為印刷企業將利用新技術優勢以保持競爭力,並深挖新的出口市場。
在展望全球印刷業前景時,龐睿凡先生說,雖然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保持樂觀,不過部分領域(包括包裝印刷)繼續處於盤整階段,這為將來大幅增長積蓄力量。當被問及平印與与數位印刷相比較時,他指出了兩者的優點,並解釋說,它們在以後多年裡將共存共榮,未來也會如此。對於平印印能提供更低的成本,他說:“我仍然相信,在工業印製生產紙和紙板的工藝方法中,如果以每張的成本而言,沒有比平印更便宜和更有效的方式了”,平印在“聯機整飾方面具有機乎無限的可能性。”
當提及目前在市場成熟度、盈利能力下降、環境問題以及缺乏人才培養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時,龐睿凡先生希望印刷企業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採取兩個重要的策略加以應對:第一是專門從事某些產品從而在成本上成為領先者,第二是專注於增值的工藝過程。他還指出培訓員工充分利用最新技術的重要性,正如曼羅蘭平張印刷系統有限公司的TOP(技術+組織+人員)全面積效管理解決方案所做的那樣,這個方案已經為世界上一些較大規模的印刷企業開始採用,並獲得了令人振奮的業績提升效果。

海德堡Speedmaster XL 75Anicolor UV平印機 穩定彩印概念
海德堡速霸XL 75是B2尺寸的高速平印機,裝上短墨路的Anicolor微穴供墨系統,可以快速穩定的供墨給每一張印紙,不論是印紙的左右或前後都不會發生不均勻的供墨,因為墨量來自墨穴的孔洞深淺及刮刀組的刮平作用,及在有一定控溫之下。而一般有墨鍵平印機的左右開度及不同耗墨情況下,產生印刷時區域性墨色不均勻情況。張葉式凸版、平版機的供墨系統,是以墨鍵來因應印紋變化的區域性耗墨量,有產生不勻稱供墨層的變化。所以在印刷機供墨系統上,使用三支或四支鋼質擺動勻墨輥,印刷時做左右擺動,這來回位移使整個供墨輥藉由擺動輥的位移來均勻平衡,保持全區域的墨層消耗不均勻之平衡。但擺動輥左右位移一般都以曲柄來拉動,而曲柄是將「圓的運動改變成線性的運動」,那麼拉動擺輥的曲柄,不論從極右到極左或極左到極右的移動,都會由靜止點(死點)再慢慢加速,到中段移動最為快速,然後又慢慢的往另一端移動,到最後極點靜止的死點再慢慢的擺動加速,等過中點又減速回到原來出發的極點,這個現象影響了油墨「移轉的能力變化」,也就是墨輥只有旋轉沒有擺動位移下,若轉移墨量為100%,那麼實驗顯示擺動位移時,供墨移轉量只剩65~75%,所以很多印刷機有位移量可調的機制,減少版頭、版中、版尾墨色的厚薄、濃淡變化,在Anicolor系統上,因Anilox Roller微穴供墨輥、轉墨輥直徑完全吻合印版筒直徑,減少印紙咬口到紙尾墨色變化。順便提一下Roland的大型高級平印機,也有擺動輥的擺動幅度、時規變化,可由控檯上做遙控式的手工變化控制,一般較理想的擺動輥極點會放置在印紙前、後的「中段」,理由很簡單,也就是兩個前後墨色一致,中段變淡、變濃皆可,如此頭尾色澤才一致,若是頭重腳輕或頭輕腳重的擺動時規較易被看出來。那麼海德堡的Anicolor不只無墨鍵,也無擺動勻墨輥的作用下,自然沒有墨色左右及前後變化的現象發生,在溫度恆定現象之下,印三、五千張甚至三、五萬張,都容易保持整批一致性的墨色。
使用Anicolor系統的好處,有安定印刷墨色的一致性,缺點就是無法在印刷機上做任何左右前後的墨色,那麼要像柔印系統做好色彩變化和調節及色平衡,在印前就必須完全做好。海德堡公司XL 75 Anicolor UV平印機具有翻轉能力的4+4設備,能保持很快速的墨色平衡,校版、校色時間及印刷材料的耗損少。尤其應用4+4翻轉機構,在很均勻墨色之下,印一面UV乾燥後才又印刷背面,再使用UV去做固化,獲得白紙進雙面印刷不背印、髒污的整套高品質彩印系統,這是很理想的短版、長版可雙面彩色印刷除供水變因之外,安定性完全和柔印類似,但柔印也存在墨水循環水分揮發、PH的調控問題。海德堡XL 75 Anicolor UV 8P平印機,則須控制供水系統在合宜使用範圍內及使用合宜的印刷油墨,才能長保品質安定。

 

香港商會
楊金溪榮譽會長談印刷
香港商會楊金溪榮譽會長在印刷業界做了40多年,從閩南到菲律賓又到香港闖天下,楊會長具有閩南人的情分及敏銳思考、觀察力,如今雖已不用再為每天的業務操勞,但深圳有近千人、閩南也有數百人的大包裝印刷廠,廣東深圳廠大多數為外銷,很少有國內工作,而在深圳的金杯十分重視環保、減排、減廢,使用沒有濕潤系統的無水平印,也就沒有IPA異醇VOC排放,對於福建在外銷出版品的審核條件比深圳嚴格,而且手續冗長是十分無奈,所以投產時間也延長了三、四年之久。楊會長並不看好數位列印,一方面是產能和平印相比顯得十分局限,另一方面是生產成本高,所以一直處在觀望中並未介入生產...

低耗能、高感度
UV聚合乾燥因應未來
在全世界的環保、節能、減碳需求下,原本使用30多年的傳統鹵素水銀燈固化,由於燈管在發光時,UV的發光效率相對很低,只有28~30%的紫外線發光效率,其他51%左右是IR紅外光,另外也有10多%是可見光等等,在這裡30%以內的紫外光,若燈管老化其發出UV光的效率更低,但紫外光裡有近可見光的UVA及中段UVB,以及200~250nm左右的UVC,雖具有很大的巨合感光能量,但相對的UVC會和周遭空氣中的氧氣作用,使本來O2的氧氣分子,變成對環境十分不利的O3臭氧,尤其對人體的皮膚、眼睛及黏膜會有相當的刺激作用,所以8年前,Panasonic松下電器和Ryobi、富士軟片合作,推出用半導體發光的LED發光的近紫外光,具有高發光效率、沒有臭氧產生,燈具壽命可達2萬小時,其他不用預熱待機,可控制固化寬幅,有人利用每張點滅方式,去控制張葉機的LED UV光曝光的周長,其節能程度接近只耗用一般UV燈的10%上下電力,一部四色印刷機在印刷運作上耗用50kw,在一般UV固化上卻要用60 kw以上,是非常的不合理,加上UV燈的大量IR熱量,必須做冷卻排放,而且對很多薄膜、塑膠被印材料會產生伸長變形十分不利...

 
  工業局吳明機局長
造訪健豪印刷精科廠

由於「合版印刷」模式不僅在印刷產業界產生重大變化,更是以電子商務接受客戶訂貨生產各自不同產品的營運,也不同於純商務平台由廠商來鋪貨販售,更不同於3C或其他自己大量製造已格式化產品,接受訂單生產者,這是由客戶自家編輯設計或在合版業者的網站上利用提供的軟體編輯自己要的印件,再交付有版或無版做印刷及加工,但不同版型的紙張、尺寸、加工及各式各樣的個人化電腦,所衍生4、5千項的印刷產品,這些形形色色的龐大訂貨,要在一天或兩、三天內交貨,其訊息傳輸、工作流程及處理,印刷及後加工、金流及物流,規模上雖不及電子商務大,但其複雜性及工作難度絕對很高,面對20多萬名會員,每天有一萬到兩萬多筆的訂單,這種既有前面資訊化業務收件端,又有處理及生產端,加上一百多台卡車的物流,每筆平均很小金額的金流處理,其ICT資訊、通訊的構成力,引起主管長官工業局吳明機局長的興趣,但誠如吳局長說的:「現在是官不聊生呀!」每天可用的時間一直在開會、跑行程、處理一些焦頭爛額的問題,如高雄氣爆案工業局也首當其衝,在多次邀約下,不是遇上颱風就是立法院臨時有事,在歷經近一年時間,局長終於在2015年9月22日由工業局四組官員陪同下,和印研中心陳政雄董事長就地位之便,帶領吳局長前往台中市南屯大肚山上參訪健豪精密科學園區廠...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展藝高飛.歡慶一甲子
圖文系創意六十週年慶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位於板橋和樹林之間的大觀路上,以前叫做「浮洲仔」,也就是早年大漢溪的行水區,這是台灣古老商貿繁盛的水道,在五口通商後不久,台灣曾是世界最大茶葉生產及出口地方,尤其板橋「林本源」家族,就在大漢溪河岸建立了他們的商業王國,而林本源家往西數百公尺就是浮洲仔(大觀路)。1955年由教育部張其盷部長在此選定建立板橋「國立藝術學校」,是台灣最早以藝術為主的人才培育搖籃,張部長是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因為孫中山先生在其「實業計劃」中,提到人民生活以「衣、食、住、行」四項之外,外加「印刷」,因為印刷是知識儲存和傳播,如果沒有印刷人們就無由進步,因此在國立藝術學校成立之初,共有印刷、國劇、影劇三科,印刷就是傳播與文字、影像載體的生產技術和藝術,所以稱為「美術印刷科」,不再拘泥於鉛字排版的工技,必須還要有圖畫、影像的傳播功能。在表演方面「國劇」代表京劇的表演及中國音樂的表演。「影劇」代表電影及西方音樂表演藝術,為此三個科系即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在創立之初的元老科系...

 
 

海德堡青浦工廠參觀記行
海德堡青浦印刷機廠啟用十週年紀念及海德堡上海PMC(Print Media Center) 印刷媒體中心啟用典禮,於10月30日上午由海德堡印刷機公司董事兼海德堡青浦公司董事長彭帝峰,及海德堡印刷機公司大中華區黃連光總裁共同主持,青浦區倪向軍副區長為主賓,海內外與會嘉賓共有600多人。
典禮後分成十多組,筆者被編列在海外組,由青浦廠品質管理及品保經理彭森先生領隊導覽。彭森先生在海德堡有40多年經驗,他所擔負的工作實屬十分艱鉅,因為擁有160多年歷史的海德堡印刷機廠,完全沒有在海外生產過,尤其是在東方生產的經驗,在這巨大的文化差異上要如何跨越這條鴻溝,是來自德國原廠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們,所面臨十分艱巨的工作,事實上海德堡印刷機公司有自己的人才培養系統,是來自中學之後的高職學徒教育,以前有1,400多名學生,現在也有800人在工廠內當學徒工,是一種封閉型人才環境,海德堡在2002年大幅裁併很多新併入的印刷相關企業...

小森印刷機公司
筑波KGC裝配廠參觀記

有92年歷史的小森印刷機公司,自1968年4月參觀總部吾妻橋公司,後來有取手工廠、關宿工廠到山形工廠多次參觀見習,但2015年元月27日及9月17日藉IGAS 15東京印刷機材展,前後兩度造訪,因為年初前往KGC及裝配工廠參觀後,認為值得帶大家看一看小森印刷機在不同機型的設計與創新,而且包括最完整的張葉及輪轉機系列。再者是H UV的省能源強制固化系統,由器材、印刷機到油墨完整開發,不只在紙張,也可在塑膠片上印刷,令人驚訝的是在商用輪轉機上下都各有一組H UV固化。和Konica Minolta合作數位印刷,原來的bizhub Pro C100、C80系列,變成小森Imprimia C100、C80在販售,加上兩家合作完成Komori Imprimia IS29 UV固化單張紙B2列印機,加上和以色列Lander公司合作奈米噴墨Nanograph列印機也在緊鑼密鼓的階段...

日本金羊社御殿場工廠參觀記
9月16日上午7時30分集合,由東京市中心往靜岡縣富士山腳下御殿場市,到了一個工業區,金羊社御殿場工廠佔地五、六千坪,由於版權上的管制,廠方對於攝影機及有拍照功能的智慧型裝置,要求全放在車上。廠房正門就正面對富士山,在冬春兩季,山上積雪很多,九月初富士山麓的積雪快化光了,開門就見到一座火山灰的富士山頂,由廠區再往前一點,就是日本自衛隊御殿場演習基地,做實彈炸射場地。
進入可容納一百多人的工廠會議室,也是金羊社員工中午用餐的地方。金羊社有80多年歷史,除印刷之外,在加工能力也很重視,對數位列印投資也很投入,在東京大田區有各式噴墨,包括大尺寸平台噴墨機、ESKO平台切割機、HP Indigo 5600數位列印機,總公司把設計、編輯、打樣做好,一小部分在東京生產,主要的生產加工都在御殿場廠區加工,在生產線上有海德堡平印機及小森平印機。幾十年來,金羊社都是生產產品,而沒有印刷代工的工作。在大家坐定之後,由董事兼品質保證室林兼明室長做簡報,首先他歡迎大家的到來,他以前擔任金羊社御殿場工廠的工場長,現在是擔任品質保證、推動工場生產持續性改善及Process Standard Offset平版印刷的標準化工作,沿著ISO 12647-2的標準在進行,有最新的Komori Lithrone GX40RP 5+5色加上光雙面彩色平印,也有用了50年以上的海德堡Cylinder Press滾筒凸版印刷機在線上做加工
...

 
 

KBA 與您相隨 伴您創利
2015年德國高寶最新技術兩岸巡迴研討會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設備製造與供貨商的KBA高寶公司,2015年度分別於新疆烏魯木齊、四川成都、山東即墨、江蘇崑山、湖北武漢、廣東廣州、台灣臺南等地舉行,德國高寶最新技術研討會自2007年起,今年為止已成功舉辦九屆,取得極為豐碩效果,同時也為印刷業帶來很多新觀念。
11月3日(二)下午二時至五時在臺灣臺南市新義南路42之2號 安平工業區的銘將紙品有限公司舉辦「KBA 與您相隨 伴您創利2015年德國高寶最新技術巡迴研討會」。銘將紙品引進德國高寶利必達105 PRO六色加上光新機發表研討會於台南銘將紙品有限公司隆重舉行。當天,百位同業蒞臨,現場盛況空前。演講主題包含高寶包裝柔印印刷及數位商業印刷...

2015年元茂國際全臺巡迴展示會
高速噴墨暨孔版創意印刷和
數位印後加工設備展創造高價值列印

元茂國際企業於2015年10月 16日起,分別在北、中、南舉辦四場「高速噴墨暨孔版創意印刷和數位印後加工設備展」展示會,本社受邀於10/23(五)前往元茂台中分公司,感受這場新能量展示成果。
元茂國際企業自1980年成立以來,積極於開創事務印刷科技的新架構,拓展文化資訊傳播的領域,在RISO ComColor數位全彩無版快印機系列,配有精密的光學定位器,讓每張印刷品位置一致不跑位,具有快乾、防水的油墨特性加上冷機噴印,紙張不加熱、不變形且不反沾及紙張捲曲的問題發生,降低卡紙機率大幅提高作業效率。適用於無版變動式資料列印,如複寫聯單、便條紙、多色表格、流水號、菜單等少量多樣的依需文件印製,提供快速交件服務,列印成本黑白約0.15元/彩色0.35元的低成本...

 
 

2015年兩岸四地澳門印刷高峰論壇
自2002年由中國印刷技術學會武文祥發起,台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袁龍華理事長、TIGAX陳政雄做東道主,於TIGAX展會期間舉行兩岸四地印刷高峰論壇!此後藉著各式各樣的展會及各團體的週年慶,分別在上海、香港、台北及澳門舉行,今年10月22日為澳門印刷業商會成立45週年慶,周紹湘會長特別發函邀請大家前往澳門參加,共有三個活動,包括22日上午參加第20 MIF澳門國際商品展,其中以澳門印刷業商會所主辦的45週年慶印刷展,包括有香港、澳門珠三角及台灣、中國內陸等印刷同業,加上7、8個不同類型的中國內地及海外展商,其中也展出了大中華印刷獎的得獎作品,於22日中午舉行開幕剪綵。晚上5時在澳門北京街萬豪軒大酒樓舉辦兩岸四地印刷高峰論壇,由澳門印刷商會周紹湘會長主持,除中方北京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和印工協兩會與會之外,另有上海、北京、廣東代表參加、香港印刷業商會代表、台灣區及台北市、中華印刷科技學會代表等共有156人參加...

 
 

悼 沈氏藝術印刷陳哲三董事長
11月2日接獲沈氏藝術印刷公司陳哲三董事長,已於10月30日仙逝的消息。記得8月21日我倆還比鄰飲宴,他說隔日要去醫院做健診,卻沒想到這一次進醫院後,就不曾再出來了,以胰臟癌病逝,實在令人感到萬分意外。
回想結識陳哲三董事長,是在永豐餘公司請到美國印刷界泰斗Dr. Bruno布魯諾博士伉儷前來台北講學,有一整天的課程,而陳哲三董事長也是主辦者之一,所以在晚宴上及二次會上酒家宴席上有較多的互動。而布魯諾博士的經歷,是太平洋戰爭期間,在美國航空母艦上要將所拍得日本所佔據島嶼的空照圖,印刷出數百張圖像供轟炸或攻擊駕駛員、投彈手使用,但因海上的濕度大,所用的鋅平版磨砂面很快就氧化不沾墨,在非印紋部份也會起黑斑,最後布魯諾博士發明了Post Nitric給鋅版使用、Post Cronak給鋁版用,才解決版面氧化的困擾,順利在航空母艦上操作印刷。在此順便提到布魯諾博士當時的前衛性分析,是供美國及大印量的多層金屬平凹版,可耐印數十萬、上百萬刷,他老人家也預測凹版因為安定性好...

 
 

遠距印刷跨媒體顯示暨
數位噴墨跨域應用技術研討會

2015年11月3日在仁愛路TAF原空軍總部士官大樓,一場遠距軟體打樣與噴墨、3D列印三個主題的研討會,有印研中心陳政雄董事長的IGAS 15展後發表、實威國際公司的3D列印及積層製造發表、印研中心顯示媒體的遠距打樣技術研究成果,吸引了60多名印刷及相關業界的人士前來參加。
第一場由陳董事長就IGAS 15的展會報告,已在本刊228期中刊載,本期仍濃縮其演講報告,陳董事長表示,印刷科技由完全沒有數位的黑白稿、相片、幻燈片照相、分色、人工拼貼、單色、四色,靠人工經驗去製作堆砌,後來有掃描分色機替代手工分色、修色,才來到電腦作業系統,卻是以影像為主而文字仍需以影像化輸入,直到1990年代才有DTP,實現了文字、影像、線條三者所組合構成的「頁面」...

 
 

對改變印刷經營者的Yes或No
在印刷業界、尤其是印刷業領導者之公會、協會中打滾三十多年,加上身為印刷事業的經營者,對於印刷、尤其是平版印刷生產,能再變出多少新把戲來可說是瞭若指掌,如改用UV、H (LE) UV、LED UV做固化改變生產模式,可獲得更少失誤、更節能減碳、馬上可加工。上光印刷、拒斥上光或雙上光等印刷方式及加工變革,可提高附加價值及馬上加工。使用鑄紋、冷燙增加四色印刷之外,有干涉波紋、金屬光澤的加值。使用翻轉4+4加入UV或LED UV固化,可確保雙面印刷不沾黏,連線六色印刷又加上光,甚至在印刷機上加設模切設備,最後是加噴列設備形成可變印紋的加值印刷。說來說去,每增加一個印刷單元就需5、6百萬元的投資,甚至是冷燙設備更是所費不貲的負擔,卻也有廠家購買來承印很多海外的生意,而不願讓別人知道,如20年前直接彩印的3D光柵板,每個月的產值在一千萬元,兩部機器近兩千萬元之譜,全部是用來做外銷。在多年前,也有印刷廠從前端射出成型做到後面加工的一條龍生產,只因為以前的配合廠家品質要求不來且成本居高不下...

 
 

艾司科秋季包裝軟硬體及應用發表會
104 年 10 月 20 日在中和福朋喜來登大飯店三樓,由王永雯經理主持,並請到上海營運中心的專家來做發表。首先王經理請本刊陳發行人致詞,陳政雄先生就 Esko 是一家具有久遠歷史的公司,前身 Barco 就是一家做包裝設計軟體的公司,在 CTP 方面 A2 在世界佔有 70%的市佔率,大型 CTF 可以到四張全張那麼大,而且有很出色的菊全 CTP 輸出機。在 DRUPA 2004 會場上, Mark 林長達前大中華總裁在會場上表示不再生產 CTF、 CTP,而全力發展包裝軟體, CDI數位柔版直接製版機(不用底片)的精緻柔版,後來又併了 Kongsberg 的樣盒切割機,在當時很難看得透Esko決策者的深思遠慮,今天在 10 年發展下來,軟體上可說十分廣泛、高效、多元,也真正掌握使用者的需求,在印前流程、Rip、同心圓網點輸出都領先其他同業,Kongsberg 在全球市占率高之外,更可用於厚材的切割加工,D Board 因應自如,到自動送料小量生產,Esko 更有一個親爸爸 Danaher,有Esko、Pantone、X Rite、Video Jet,形成有力的強強聯手局面,而台灣在王經理的領導下,也帶來產業界極有力支持,去年在 TIGAX 14 會場上,亞洲首展切割寬幅 3.2 米 Kongsberg,就在台北世貿,可見台灣市場受重視的程度...

 
 

凡立水(媒染體)是扮演什麼角色?
清早印刷師傅問我,什麼是油性局部上光的材料呢?我說:是一種較有光澤的黏性凡立水為主,當然要具有速乾才能印在彩墨上。那什麼是凡立水?原來現在師傅已不太調墨,連凡立水這個印刷油墨購成主要成分都不熟悉,只好話說從頭。
在古時候,中國只有水墨,使用碳煙、松香及其他膠體,去調製「墨條」,一支好的松煙墨從數千元到數萬元皆有,我們不談皇家用的八色墨、大成王公用的六色墨。西洋人用的油脂「油墨」,而印刷、書法、繪畫,我們只是將碳黑墨色、彩色墨色分布在紙上或被印材料上,但單單只有黑色料、色粉是不具有書寫或黏結力,所以印刷才必須有一些膠體(水性)、油脂(油性)把墨色、色粉從印刷版模帶到紙材上,另一方面要固著不脫落,產生書寫、繪畫及印刷的流暢、精準的不是顯色劑,而是這些媒染體,在油墨裡稱為凡立水(Vanish),但在英文裡則稱為Vehicle,字面意義是車輛、載具,太空梭也是Vehicle的一種。而Vechicle對油墨中凡立水意涵來講比較狹隘,意思是把色料、顏料搬運帶到被印體上面,所以凡立水必須具有良好的適性,要在印刷乾燥後,保持耐磨擦性、耐候性或耐鹼性等等要求。在不同的印刷方式,油墨的凡立水成分、印刷適性主宰了八、九成的適性要件...

 
 

漫談雷射雕刻及其在藝術領域的應用
上一期在撰寫「紙盒製作與紙器印刷」的過程中,同時有發現若干紙盒展開後的模板切割資訊,現在都已有雷射切割機來切割這些型板,也同樣這些雷射切割已不再只是切割,而兼有雕刻的功能,於是雷射切割(Laser Cutting)與雷射雕刻(Laser Engraving)已成為現今印刷周邊的新興產業之一。
雷射雕刻(或切割)是使用雷射的熱能對材料進行熱蝕、燃燒來完成雕刻(或切斷)的動作,由於適用的材料廣泛,舉凡紙張、木器、石頭、玻璃、水晶、皮革、塑膠甚至金屬,都可以做為被雕刻的器物,而加上因雕刻精度的細膩,早已超越手工雕刻的工藝水平,所以雷射雕刻不僅用於產業及工商應用,也有藝術家們利用雷射雕刻來製作藝術品,且百家爭鳴,本期印刷網路資源就以「雷射雕刻及其在藝術領域的應用」來進行探索。
網路上以中文「雷射雕刻」或英文「Laser Engraving」為關鍵字的搜尋結果,大部分會是從事雷射雕刻設備製造與雷射雕刻服務的廠家,而本文也免不了會從其中挑出若干值得報導的網站,因為網站提供了具可讀性的技術、知識與藝術資訊...

 
 

印刷新訊
在東北亞不論中、日、韓,「印刷」都是通用詞,既有印版、壓印及刷子上墨加壓的意味。在19世紀初由科尼西及鮑爾兩位印刷改造先驅,發明上墨及加壓的機器,有墨輥、印刷加壓筒,原則上只剩印版加壓印紋移轉,刷子逐漸被揚棄了!而新一波的數位列印,正伴隨在2000年之後的一波無底片化浪潮,將四大軟片製造廠打得七葷八素,幸好仍有CTP數位版承接雷射印紋資訊之下,使四大軟片廠得以向雷射列印、噴墨列印機轉型,如果看全盛時期,業餘彩色軟片、彩色相紙有龐大市場,但進入數位拍攝時代,數位相機三大廠都有推出,但大都沒賺到錢,不出幾年在今天1200萬、1600萬畫素的智慧型手機,又佔有多數的數位照相功能,也只剩富士軟片一家數位相機廠在苦撐。但這樣的數位變革風潮也正像衝向堤岸的海嘯一樣,又向印刷機製造廠直奔而去,所以在海德堡上海青浦印刷機廠十週年慶,及PMC媒體中心啟用的發表機會上,一群海外印刷專業記者群聚,大家對印刷產業未來在電子及智慧手機衝擊下,要如何去改變方向,迎接數位列印時代的來臨,朝向更有力的印刷設備項目去發展呢...


 
 

社論

動態點滴

專題報導

特別報導

海外參訪

廠商園地

論壇

心情對話

研討會

經營對話

發表會

觀念問題

網路資訊

市場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