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IPEX印刷展,於30多年前由倫敦搬往北面200多公里遠的伯明罕市展出八屆,期間有幾屆有革命性產品展示,如1993年的IPEX展有Xeikon的DCP-1及同門Agfa Chromapress電子成像、高品質色粉列印機及Dr. Lander蘭達博士所擁有的Indigo,展出電子成像電子墨乾轉寫的P 1000數位列印機,其高深的技術及獨到的乾墨轉寫方式,至今標示著無版數位列印的新紀元開始,甚至比CTP印版輸出科技更早。
IPEX 2014改至倫敦ExCel展館舉行,原預期交通更方便、有更大的展會盛況,然而世界著名的印刷機製造廠卻全部缺席,Konica Minolta成為最大展商,富士軟片、Xeikon、EPSON、Screen、MGI、OKI、Riso、Presstek、Socdix、CP Borg等廠家撐大局,展出實地面積1.5萬平方米,含走道約近3萬平方米,約為TIGAX 14的兩倍多一點,參觀人數降到2.2萬人,其中包括3,500多名參展廠商人員,幾乎處於凍結場面,無以往日的光環,倒是有130場的印刷、傳播相關論壇舉行,中國有一千多平方米展出,高斯國際也沒有印刷機展出,比往年的兩千、四千平方米相去甚遠,這樣的倒退顯示出西方世界的空洞化,願投資的印刷同業不振及重要的數位設備生產者,如HP、Kodak、Agfa、Fuji Xerox、Landa、EFI、KBA等等都沒有參與之下,自然看頭就少了,且在現今網路發達社會,大家可事先上網查看展出公司及規模的大小,是否有突破性的新產品展出?若一切都是否定的,那就無需千里迢迢的前往歐洲城市去看展,在參觀者中有54%是來自海外、46%來自英國,也就是說英國國內進場參觀的專業人士的只有一萬人上下,這數字就算不與中國大陸的國內訪者動輒12萬、15萬人次相比,比台灣的TIGAX專業展之國內參訪者2.5萬人不相上下,累計進出天數就到4萬多人參訪。至於海外參訪的人數就無法和歷屆擁有24、5萬海外訪客的DRUPA展相提並論,加上在一次參觀中沒有得到什麼收穫下,就不會再有前往的意念了!如今世界四大印刷展中,只剩DRUPA杜塞道夫展獨大了,其他在北京及東莞的印刷技術展,也獨具規模及內涵。而IPEX展出是在偶數年,正好兩屆DRUPA之間,有機會看到某些新的發佈展品,目前主要展出者有十之六、七卻步之下,往後要扳回頹勢也只有靠英國及歐洲經濟好轉,不然連中國最積極的展出者,也只剩下一千平方米,不像在DRUPA 12有一萬平方米,這些觀點也道盡世事的淡涼和興替,要如何挺得住市場及科技的變化,如何去形成有利的生意模式,才能在市場上長久興旺保泰。
孫文山 熱衷台灣印刷博物館催生機
台南印刷業界才子孫文山先生,出身於文化大學印刷系,早期在秋雨印刷公司受到林秋雨董事長的器重,從生產到廠務一路升級到南部最高職位「南部經理」,後來自行創業開設「孫文山工作室」,有更寬廣的業務接觸面,很多製版、印刷、裝訂、加工同業為其所用。在台南市印刷公會裡更是不折不扣的文膽,舉凡公會出版品都有孫先生的讜論,更搜羅細數台灣印刷界一百名各路印刷英雄、好漢們的豐功偉業。台南市公會的會訊封面主題、徵稿、評選也無役不與,台灣省印刷聯合會、印刷七團體、金印獎等等印刷公務,他也都拋下工作專程北來南回的參加並提出建言,40多年來,在歷經印刷業的起起伏伏動盪,卻澆不熄孫文山先生對印刷工作的滿腔熱血。
台南是台灣印刷業的發祥地,包括明鄭時期的木刻水印,1830年代六品官盧崇玉所創立經營長達一百年的印刷、出版之松雲軒出版及印刷發行所。1880年代由長老教會蘇格蘭拉高斯市由台灣第一位傳教士馬雅各所募得寄贈平壓金屬印刷機,全套鉛字裝訂設備,1883年才由巴克禮牧師在台南新樓組裝,1885年印刷刊行西方印刷方式的「台灣教會報」,參與這一切活動的人,包括孫先生在印刷行業的啟蒙老闆林秋雨董事長,讓這位台灣印刷公會常務理事、長年義工,極為想在台灣尋找五公頃土地、籌募五千萬資金,建立一座「台灣印刷產業博物館園區」的目標去推動,這是一個很高尚、遠大的理想,將平、凸、凹、網、數位等各種印刷版式的前端製版、中段印刷及後加工發展,現在及未來的走向都詳細做研究、介紹、展示,在承平年代,印刷是僅次於國防工業的最大、最深入的應用科技產業,在公元2000年曾進行過去500年歷史中,那一種科技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研究,結果選出1450年代德國谷騰堡所研究發明的「鉛活字及印刷術」,是開啟西方民智,使99%不識字的人民、受不到1%識字的王室、貴族、官吏、僧侶所控制,一個人的財產、生殺大權全部由識字的人說了算去決定。印刷術很快傳遍全歐洲,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即傳到美洲大陸的墨西哥。因此民智大開,一切思想、文明、科技長足發展,才有西方文藝復興、蒸氣機動力引發的工業革命。台灣在19世紀也受到西方的船堅炮利攻擊,法國人、英國人及日本人攻打牡丹社等。自1895年至1945年的50年日治時期,活字版、印報、石版、平版、網版等全都引進到台灣。歷史長流不曾停歇,在1945年到1995年的50年間,台灣印刷從較落後者變成與西方平起平坐的地步,今在資通訊ITC時代,台灣的網路合版印刷又有很大的創新,致力於科技研發、精密印刷機械製造的領先行業,走出另一片天地來。然而一座「台灣印刷產業博物館」的建立,其籌劃、建館、研究、發展等工作,必然是無限的多,相對的其可用的人力資源和財力則十分有限,尤其有了硬體建築物之後,其每日的空調、水電及清掃管理費用,靠門票的收入就十分不足,況且維修設備及各項研究活動的支出更是捉襟見肘的現像。從國父的民生主義裡「食、衣、住、行和印刷」,可見20世紀初的世界偉人對印刷業期許之深,且印刷科技的應用也深入電子、光電、半導體的設計和製造,說到錢雖顯得很現實,但也常會逼得參與者們走投無路,如中國大興區的「中國印刷博物館」,落成時曾一度歡喜,但幾年後卻面臨坐吃山空的窘境,幾經周折後才由中央國務院撥專款來維持。
孫文山先生擁有百折不回的志氣和才情,可說讓人十分欽敬,對於印刷的研究及熱愛無以復加,不過實體博物館的理想將十分艱難不易執行,若改為非實體的虛擬「台灣印刷博物館」,在電子資訊上、網路上編輯、建置及瀏覽似乎容易得多,且內容很容易更新,可能更具有成功的一日,總之,我們說三道四容易,對於經營者的立意、苦心自是要十分尊敬和祝福的。
高寶在日本成立分公司 大有斬獲
KBA高寶印刷機公司,長年只有高品質書籍的凹版印刷機,在日本共同印刷公司生產線,加上一部黃頁電話簿黑白輪轉印刷機。2012年夏,KBA在日本成立分公司,由Kenneth Hansen擔任經營管理工作、積極拓展市場,繼東京著名的大成印刷公司引進一部R-106 UV印刷機,稍後又在大阪Kensei印刷公司引進一部R-145六色機,而大有斬獲。
2013年 中國報紙仍負成長
「報紙發行負成長」是全世界性,尤其早在七、八年前就已在先進國家發生的現像,然而中國卻晚了一點,直到三、四年前才開始衰退,很多人相信電子傳媒、包括電視、電腦,其實,智能手機在中國興起,改變一些人的閱讀方式下,閱讀報紙的人就比較少。但使報紙發行量大幅降低的理由,並非是訂報、買報紙的人少了!更重要是支撐報紙發行的廣告金額大幅下降,其殺傷力遠比報紙銷售收入減少嚴重很多。大家要知道,一份10元的台灣報紙,其製作、配送的成本早高達60多元之譜,報業老闆是靠廣告分版再分版的龐大收入,每天拿到配送來的報紙,派報生們無不用最快的速度,將自己可賺到錢的廣告傳單插入報份裡,這將是派報生們在微薄收入之外的一點點外快來源。曾有一個十分離譜的案例,華爾街日報在台印製發行才只有3,000多報份的時代,一整頁的廣告索費居然高達30多萬元台幣,相當於每一份報紙的一頁廣告,其廣告業主需負擔一百多元台幣給讀者,這麼昂貴的廣告絕非一般市面低價位的商品,若不是昂貴的汽車或豪宅,要不然就是極高檔的消費商品,因在台灣有不少大老闆、金融巨賈、科技新貴才會閱讀,所以有價位的廣告借助這份報紙,才能登堂入室到這些貴人手中,平均廣告成本自然就所費不貲了!
回到中國報紙出版,2012年全國出報1,630億印張,2013年降為1,505億印張降幅達7.67%,而2012年也是比2011年下降。尤其以發行量在10億張/年以上的37家報紙中,有34家是下降的現象,下降幅度更達9.31%,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以青海省成長8.45%最高、西藏8.4%次之、廣西4.77%第三。下降者以吉林14.75%最多、上海14.59%次之、遼寧省12.76%第三名。這種大幅又持續性的報份滑落現象,可說情況非常嚴峻。而沿海較發達地區的報份衰退又比華中、西南、西北要快很多。中國報業發行量的持續性大幅度衰退現象,一如台灣在1 987年報紙解禁後,報業如雨後春筍般的大量擴增,也突飛猛進的成長,但到了2005年之後,台灣報業就發生虧損、印量減少、報社歇業,相信再過不久這一個嚴冬也將會傳到中國。
美國卻有不少百年報業在財務不振下,如以網路郵購巨賈貝佐斯,買下百年歷史的華盛頓郵報,準備加以重新定位及重組內部,另外,股神巴菲特也十分看好一些有潛力的地方型報紙,因這些和各個地方連結性強的報紙,有一天仍可再發光發熱,只是如何改變營運的模式和傳播方法,如果在晚上交給幾千、幾萬公里外的旅館一張報份卡,由旅館去下載旅客所需要的地方性報紙,這位旅者可在車上、機場、飛機上隨時閱讀,相信這些報導的資訊仍有其價值,一如美國歷任總統並不是最受到信任的公眾人物,但記者華特克朗凱眾是美國最受信任的人,這種信賴在電子傳媒世界中,是絕對無法產生的,因為沒有精練淬取的資訊,只是一堆有相當不確定,甚至有毒的材料而已。
科尼希&鮑爾股份公司(高寶) 年度股東大會
高寶在2014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laus Bolza-Schünemann主要就於2014年年初開始對集團進行重組的Fit@All專案的措施、目標和現狀發表講話。此外,還談到2013年集團的財務報表和2014年第一季度的相關財務資料。"加強高寶的持續盈利能力和競爭力是Fit@All專案的核心和目標。很顯然,我們必須堅持重組捲筒紙和單張紙平印機的核心業務並調整能力以適應新的市場形勢。此外,開拓新的增長領域也是Fit@All項目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相信2015年公司將從重組戰略中大獲收益,最遲於2016年集團將重新恢復持續盈利能力。"
在未來的幾個月,高寶將繼續致力於持久能力和結構性調整措施以及新的現場理念並且通過外包不屬於與集團印刷機相關的核心競爭力的更多業務以減少附加值涉入的深度。在現如今約 6,200個工作崗位中,通過實施該等措施,將裁減1,100至1,500個工作崗位。儘管相關各方均盡其努力以找到社會可接受的解決方案,但進行裁員是不可避免的。考慮到必須遵守所通知的給定期限以及必不可免的重組安排,在2015年結束之前,公司將通過分步措施進行人員調整。但是Fit@All 項目並非僅僅是一個重組項目。目標是達到總體成本基數,基於此成本基數,10億歐元的銷售額將會給集團帶來適當的盈利。並不希望過分地節約或縮減成本,這是為什麼開拓潛在增長領域是集團調整戰略的另一支柱的原因。
在這方面,Bolza-Schünemann還提到高寶能夠進一步予以拓展的特殊應用,例如鈔票和數位印刷、金屬印刷和編碼以及去年新收購的子公司KBA-Flexotecnica和KBA-Kammann。此等特殊應用目前正融入世界第二大印刷機製造商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並為高寶以往並不提供相關服務的柔性包裝和中空容器的直接裝飾開闢了發展市場。
高寶正在規劃一個新的集團和管理層結構,旨在成為一家權利分散、高度靈活的印刷機製造企業。擔任明確界定的利潤職責的生產、單張紙平印、捲筒紙平印和特種印刷基部門應在柯尼希&鮑爾股份公司的庇護下開展經營活動。
在回顧2013年時,適用於報紙和商業印刷的捲筒紙印刷機以及單張紙平印機的此等需求仍大大低於預期。集團銷售額約11億歐元,受特殊開支影響之前的營業利潤為2,450萬歐元,特殊開支高達1.552億歐元。
根據5月9日公佈的2014年第一季度財政資料,相較相對疲軟的2013年第一季度,2014年取得了良好的開端。新的訂單量增長至2.415億歐元,增長了20.8%,銷售額增長至2.134億歐元,增長了11.9%。
儘管目前的經濟和政治環境有些不穩定,集團銷售額從10億歐元增至11億歐元和特別專案支出前的積極經營成果確定為2014年的目標。
愛克發 Sublima XM精細過網法
愛克發在數年前發展出一種複合光部FM點、中間調精細AM點、暗部又是FM點的過網技術,複合FM在小黑點、暗部小白點的容易表現,中間調精細AM網點不起玫瑰斑紋,又可表現出良好層次及解析力,這種稱為Sublima速務立瑪的過網專利科技,不必使用很高解析的輸出機,卻可使光部、暗部以粗一些的FM呈現,網點再現性佳。而同一種網點,在中間調部份又以240線的Agfa Balanced AM過網技術呈現,保有細緻解析力和平順無玫瑰斑紋的網花。
使用Agfa Sublima的過網技術,在RIP及CTP印版輸出並沒有任何的不同,且在印刷上也十分簡單,不必要任何調節,在一般具有21μ光斑的CTF、CTP輸出機都可使用。在很多如布料、金屬或紋路等須具精細表現的畫面,或有很細緻層次花樣的對象,Agfa Sublima的XM過網方式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時在生產工藝上不用任何改變,依照平日的過網方式輸出印刷,而不必特別調節就能有好的表現。
英國Xaar塞爾 UV墨1002 GS6噴頭
英國劍橋的Xaar塞爾公司,自六、七年前推出Xaar 1001的壓電式噴墨頭,經多年的努力下,再次推出新一代Xaar 1002 GS6噴墨頭,具有更強力噴列能力、更小噴墨點及更精確的噴列能力,GS6噴頭主要在UV墨噴列,用於板材、包材、捲材,最主要因素是白色噴墨的易沈澱阻塞問題,特別設置墨水的循環防沈積裝置,因此高度粒狀體的墨水含有物也能順利噴列。
高雄市印刷公會 第十二屆第二次年會
高雄市印刷商業公會第十二屆第二次年會,於5月3日假憲政路晶頂101海鮮餐廳舉行,除有高雄市公會全體理監事及會員代表之外,尚有台灣省印刷聯合會廖萬來理事長、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葉振壁理事長、黃義盛名譽理事長、林家俊秘書長、印研中心陳政雄董事長、洪秀文特助、張景行組長、高雄市商業會代表、市政府社會局官員、義守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林洲安主任及同仁、林岱樺立委等多位民意代表等,共兩百多人穿梭、場面盛大。
首先由蔣明祥理事長致詞歡迎,接著由政府長官及貴賓們致詞,蕭勝和、王添丁及邱永順等幾位前任理事長也到場觀禮,在貴賓致詞之後,順利的進行年會的議案討論和審查,市印刷商會在一百多萬的歲入中,有37萬多元的節餘款,可說是十分撙節、也十分難得,位在左營的商業公會會所擁有相當大的空間,為了節省水電及空調費用,另行招租一部份以減少支出、增加收入。此外,大會的議事手冊及會員名錄,也由原本的16開本改為菊8開本,使用雷射裱膜封面增加炫光豪華氣氛。廣告來源十分豐富,會員數有210家之多,是台灣名列前茅的印刷公會。
在會議結束前,特別商請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董事長、本刊發行人陳政雄先生,就印刷的數位進程由印前、平印和無版列印發展做專題演講,主題在印刷生產製造和傳播方式的改變。回溯到近30年前,DTP桌上出版系統把印刷品的三樣內容物「文字、影像、圖形」等,分別以不同的數位資訊檔方式儲存、編排及頁面呈現,使印刷走向可以用資訊化儲存、處理、傳播及顯示的傳播媒材。而在50年前的60年代,平版印刷使用照相製版技術,取代活字版的鉛字及活版印刷,但底片拼貼成大版後仍然要有實體物底片,必須使用物流的海、空及陸上運輸去傳遞。所以報業在1990年使用DTP之後,報紙的內容全部以資訊檔、使用衛星傳播,以前中央日報運用噴射機花費16小時載運報紙飛往美國西岸,落地時正好趕上兩地16小時的時差,雖可算是「當天報紙」但花費很大,且仍是快過氣的「舊聞」,直到使用DTP頁面系統後,台灣在傳報紙頁面檔之下,讓美洲印刷的中央日報以零時差呈現。今天的印前DTP輸出,已經將CTF底片輸出改為CTP印版輸出,在環保上有很大的改善,不用沖洗及使用銀鹽軟片,在輪轉印報機上可加大到近3米寬幅96頁生產。但平版印刷必須要有5、6百到上千份的最低印量限制,才能平衡最基本的版材及校版、校色開銷,平版印刷仍會存在及服務數十年,不會像活字版完全的消失,而是走向大量、長轉、大尺寸的包裝印刷去發展,其他如上光、UV、UV LED固化、冷燙、鑄紋等加工,或混合噴墨頭在有版印刷紙張上列印變動資料,成為有可變印紋的彈性化生產方式。電子成像使用,尤其Indigo的新一代機,在尺寸加大到750mm寬幅,可列印B2尺寸的紙張和厚卡紙之外,還可列印750×1100mm薄膜、商標等,大大的改善傳播及POD列印能力。在分散輸出及處理方面,小尺寸雷射列印機也有一定的能量,加上可少量、可變印紋噴墨列印,主宰了大尺寸海報、瓦楞紙包裝、展會裝潢、旗幡到紡織品、工業裝飾印刷,在文化傳播、小量海報列印及印刷打樣方面,噴墨印刷有其高速發展,未來印刷將改變從現在集中印刷成品後,再使用物流以陸、海、空運方式送到使用者手中。但印刷品的內容都已數位資訊化,不僅可以使用網路傳送連通,更可利用「雲端」的龐大演算、儲存、傳輸能力,先行傳送印刷品內容再用小量列印方式,在使用者或使用者的近處印出實體的印刷品,在時間、空間上可以更有效,也許成本上的負擔也不大,有時更為便宜,這將改變整個印刷的生態,而且搭承網路傳訊,印刷業才能與目前很多電子傳媒去競爭!
曼羅蘭香港公司 喬遷之喜
2014年6月12日,香港─作為曼羅蘭大中華區的總部所在,曼羅蘭香港公司肩負著拓展區內發展的樞紐作用,一直致力於將精湛的德國工藝、曼羅蘭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和完善的服務源源不絕的輸送到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為了更好的服務大中華區的客戶,曼羅蘭香港公司已於5月底遷往全新的地方辦公,並於今天舉行了隆重的喬遷儀式。
在曼羅蘭大中華區董事長賀文先生的帶領下,曼羅蘭大中華區一眾高層,包括印刷設備部總經理黃卓華先生,首席財務官陳芬妮女士,平張工程服務部總監及臺灣公司總經理謝文楷先生,零件及材料部總監陸偉強先生,市場及企業傳訊部全球總監譚文浩先生,進行了剪綵儀式。這標誌著曼羅蘭(中國)有限公司將在全新的辦公地點繼續為大中華地區的客戶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服務。
"深入了解不同地區客戶的不同需求,是建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長期合作伙伴關係的基石。"曼羅蘭大中華區董事賀文先生表示,"曼羅蘭香港公司自1972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以客為先的服務宗旨,為該地區的客戶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這次的喬遷,象徵公司將近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不僅繼續深化大中華區的核心市場地位,更將進一步拓展該地區業務領域和完善服服水平。曼羅蘭,始終是客戶最值得信賴的商業合作伙伴!"
曼羅蘭全新的辦公室坐落於香港歷史悠久的觀塘,除了坐享交通便捷之利外,還更貼近香港地區的客戶,與他們加強溝通與聯繫。與此同時,曼羅蘭期盼以尖端的科技、先進的設備、全面的方案和優質的服務,為中國印刷業的美好未來貢獻力量。曼羅蘭香港公司的全新聯絡方式如下: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鴻圖道四十七號嘉鴻中心七樓。電話:+852-2897 3398傳真:+852-2558 2223
數位軟包裝薄膜 發展前景佳
長久以來,石化製成的PVC、PP、BOPP、PE等薄膜包材都使用凹版或柔版印刷,而在製版工藝及印刷科技下,凹版的印刷品質已比平印好。數位柔印的版材及高精度的Anilox Roller供墨,兩者也使柔印薄膜有150線網點的印刷表現,和平印也不遑多讓,但兩者尤其是凹印的版費很高、柔印製版費時且版材也不便宜,若一次能印上3、5萬米,就能分攤版費及上機更換校版位及校色費用,若只印一千米或兩千米根本就不合算,因此凹版、柔版從不曾在小量多樣的薄膜印刷市場上發揮有效的供應。
使用噴墨、靜電成像的列印方式,可克服這些少量、極少量的客製化市場,展開新的高單價POP依需及時列印功效,尤其柔印包裝袋、包裝標籤、到收縮膜的承印,每年可有15%的成長市場,比一般軟包裝平均每年3.5%成長市場更高,而且沒有VOCs溶劑排放,對於綠色訴求更佳,具有很好的市場發展及應用空間。但軟包裝和一般紙張印刷,除彩色之外若有上光及貼膜,加上燙金也就算很多元了,但箔膜印刷後具有十分多元化的加工,因為積層膜有時需做四、五層的裱合加工,如防UV塗佈、防氧氣及UV光阻絕,加入鋁箔在防UV、防透氣有較大功效,加上材料印刷前的表面處理,這些加工技術往往不是傳統平印或數位列印者所屬知的,因此,想發展數位薄膜包裝印刷,對包裝材料的多元性狀認知、印刷的特性及後加工裱合、貼合成型等加工,也要一貫化處理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
第三屆南方印刷技術展覽會明年4月開展
廣東是中國的最大外銷基地,其印刷及包裝產業十分興旺,自2007年在廣東東莞厚街(以家具聞名全世界)的廣東現代展覽中心,由主辦北京印刷技術展的中國印刷及設備材料工業協會(簡稱印工協、大印協)與廣東省印刷複製協會、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單位主辦,東莞中印協國際展覽公司承辦,首次以8萬平方米展出面積,創下世界印刷展第一次展出最大規模紀錄,第二屆展出面積擴增到12萬平方米,展出廠商有1,261家,參觀人數來自全世界112個國家171,256人,僅次於世界四大展的DRUPA杜塞道夫展,第三屆南方印刷展將於2015年4月7~12日開展。
中國在十二五經濟規劃下,2010年人民幣約由8,500億元上升到1.1兆元,上升幅度近30%,而綠色、環保、高效、數位化、智能化的印刷生產為其發展重點,在第三屆中國南方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也將依照這些指標去執行,展出規模預計為14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展館擴建工作,參觀人數預計為18萬人,在增長幅度上稍放緩一些,這與中國總體經濟及外銷放緩有關,但至少中國又創造可觀內需市場,已經使蠻多外銷企業轉內需去發展。
展覽會的九項宣言分別為,平版印刷仍持續擔任印刷生產技術的主力軍。POD按需印刷是未來必然發展趨勢之一。平版印刷技術和數位科技持續融合發展。包裝標籤印刷將有較大發展前景。綠色環保印刷將是主要關切地方。印刷產業將由原來以製造為核心轉型為以服務為核新的企業。產生印刷品加值的品項逐漸增加,具有互動功能的印刷品將會增加。功能性的材料值得關注。在劇烈環境變化中,人員培訓將要進一步的重視和發展。
東莞舉開的中國南方國際印刷技術展,可說是這兩年內地理位置最接近我們之世界型的大印刷技術展覽會,由於從台灣前往東莞有很多飛往香港或深圳的班機可搭乘,從深圳到東莞厚街有70多公里路,由香港赤角機場到東莞虎門,則可搭乘快船由機場直通虎門碼頭約需80分鐘,再到展館20多分鐘車程,相當方便。最重要的是不論印前設備、CTP、版材、平版印刷機、包裝印刷機、數位列印設備、後加工上光、裱膜及各式各樣材料,此展會將是最重要的發表場地,加上兩地語文相近、所費不高,在此參觀行程將有很多的收穫機會,有意者可上網PEIAC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