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AX 12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將於2012年10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開,台灣富士全錄公司將在B401攤位展示最新的數位印刷解決方案。以「印to your business」作為展覽主題強調傳統印刷與數位印刷之間可相輔相成發揮最大功效,依不同特定主題規劃出最佳解決方案,期望能不斷地協助客戶專注發展其核心事業。
台灣富士全錄依據四個主題於2012 TIGAX規劃展出重點如下:
(一)滿足您的客戶:色彩管理解決方案可滿足您對色彩準確性與穩定性的要求,並可管理多個輸出設備,提供一致的色彩品質。
(二)拓展您的業務:豐富的個人化行銷文件,可協助您以1:1 Direct Marketing有效拓展業務,開創有別以往的全新市場。
(三)提升您的產能:結合富士全錄獨家的變動性資料列印方案與防偽科技,高速輸出不同式樣的印刷應用,將協助您提升生產效能。
(四)降低您的成本:自動化工作流程可整合訂單管理系統,並大幅縮減印前作業的時間,減少人力成本投入與重複性的工作。
為落實協助客戶拓展業務與解決客戶當前所關注的議題,除了現場展示外,台灣富士全錄特別在這次展覽中規劃了一系列的專題研討會,期望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下,透過對各式解決方案的深入瞭解期能幫助客戶成功拓展數位印刷業務。
今年TIGAX,台灣富士全錄透過各種不同解決方案與富士全錄數位印刷設備的結合應用,除了專題研討會外,此次TIGAX將展示2012 DRUPA的明星商品Color 1000 Press、2012新推出的超高速量產型黑白數位印刷機 D125,以及其他數位印刷機種。
台灣富士全錄表示,這次的TIGAX主要目的,期望能協助客戶專注與發展核心事業外,也期望能與客戶一同拓展與邁向數位印刷的新紀元。詳細活動內容,請連結至下列網站
http://www.xerox.com.tw/web/index.jsp,聯絡電話:02-2731-9099 # 7563林芝安小姐。
Fedex投資高階噴印
提升對目標客戶群的服務品質
國際快遞領導品牌之一的Fedex,同時也是數一數二的印刷服務供應商,了解唯有符合成本效益且可擴展的噴印解決方案,才能達成業務的挑戰。Fedex營業處新增高階的量產噴墨機種,加速了公司的基礎投資,在全美各地的生產中心配置新的寬幅噴墨設備,以提供各種硬式招牌、布旗、海報、POP展架與超大尺寸輸出…等,並招募更多團隊新血以擴展與鞏固工作力。
在這項重大投資決定前,Fedex營業處做了一份招牌是否能吸引消費者進入店內與影響消費意願的調查。發現最有利於小型企業的行銷方案,是透過與策略可以連結的招牌或廣告促使消費者正向行動,這突顯出小型企業若是能聰明利用這個簡單的行銷工具即可使業務成長。Fedex從調查的結果分析表示,可獲得矚目的廣告招牌,才有力量去吸引新客戶並且帶動業績。大部份的小型企業也認為公司所採用的行銷工具之品質,也反映出其產品與服務的質感。調查的結果讓Fedex更確認投資高階的噴印設備是符合目標客戶群的需求,也藉著這次重要的基礎更新,提供客戶更優質的行銷工具,協助客戶達成銷售目標。
自2010年5月起,Fedex營運處已陸續在美、加境內配置近8,000部印刷設備。今年春季又新增了多部Agfa Jeti 3020 Titan高階噴墨設備與Zund數位裁切桌,用來生產重要的高品質寬幅噴印稿件。利用新設備生產各地廣大客戶群的廣告招牌和超大尺寸輸出,服務對象從全國分佈多個據點的大型零售商到小型的業務銷售單位。新投資的高階設備加入生產後,也讓Fedex提升美、加各地的服務品質,Fedex尤其看好小型企業的發展,透過提供小型企業有效的廣告與招牌製作,以優質輸出服務陪同小型企業成長茁壯。相關資訊請洽台灣愛克發吉華(股)公司,電話(02)2516-8899,傳真(02)2504-1570。
TIGAX 2012
恒昶公司將展出岩崎產業新型數位商標印刷機
專業製造印刷製版、通信機、計測儀器等設備行銷全球的日本岩崎通信機機株式會社,將於2012 TIGAX展出新機型IWATSU Label Meister EM-250W岩崎產業用數位商標印刷機。
據恆昶公司印刷機械材料事業部協理張哲元表示:數年來印刷業受國際經濟景氣欠佳所波及,業務影響甚鉅,惟商標印刷之應用反而更為廣泛,市場之需求急遽增加。業界對於高品質、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之商標印刷更為迫切需要。
因應此趨勢需求,日本岩崎通信機株式會社積其40餘年製版機專業製造之經驗,並結合先端科技開發出性能優越,應用範圍更為廣泛之數位商標印刷機─IWATSU Label Meister EM-250A/EM-250W產業用數位商標印刷機。
使國內商標印刷業者對於數位商標印刷機能有更深入之瞭解,恆昶公司將於2012 TIGAX 印刷展B 320攤位展出該新機型,歡迎業界蒞臨參觀指導。詳細資訊請洽恒昶公司印刷機械材料事業部劉國鋒經理(02)2794-7175,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38號。
沈括的夢溪筆談 英文版出版
北宋著名政治家沈括(西元1031~1095年)在江南、兩湖任官多年,他最喜歡揚州的人文風土,加上揚州在漢代名臣也是皇室宗親劉濞開發下,把這越國名城開發得更上軌道,爾後又有南北運河的漕運之利經濟十分發達。沈括將他個人對中國的科技人文的觀察研究,做有系統的紀錄撰稿成一本百科全書是可索引的科技辭典。其科技上的價值因中國的讀書人以「形而下謂之器」,升斗勞動小民的技術宛如雕蟲小技很少重視,因此沈括在十一世紀的這份夢溪筆談是極少數的紀錄流傳,是一千年前古中國科技史實最重要的文件,英國著名科學史學者李約瑟教授,把沈括的夢溪筆談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今天中國是印刷術發明國度,一直沒有任何印刷在隋唐的草創歷史紀錄描述,唯一有的一句傳世之辭是唐朝好書出版時的「洛陽紙貴」,表示在大量印刷出版該本暢銷書,弄得洛陽紙價貴起來了!這是一種間接性的描述印刷產業存在。而沈括的「夢溪筆談」對後世印刷產業的貢獻,是他把布衣(平民百姓)的畢昇(約西元990~1051年),描述他如何用木刻活字再用澆鑄方式造出軟的泥活字,再用火燒烤使膠泥活字堅硬,以及如何施敷松脂、臘等黏膠於鐵板上排字印刷,這個有明確年代,經三百多年的紀錄描述下,不只畢昇這個人和他的膠泥活字印刷術躍然紙上,而且為中國印刷的發展留下很重要見證。
為此中國印刷博物館,更依沈括在夢溪筆談所紀錄的畢昇活字版印刷術之細節,依法製作出「膠泥活字」的字型並印出樣張,這是近代能重睹畢昇的印刷創舉,也是沈括所賜。
曼仕龍博士 黯然離開曼羅蘭
1995年5月DRUPA 95時,Dr Markus Rall曼仕龍博士剛加入曼羅蘭集團負責亞洲業務,當時本刊DRUPA 95訪問團,到訪法蘭克福附近的歐斯堡羅蘭公司,他由杜賽道夫會場趕回歐斯堡的張葉機展示中心,全程陪同本團參觀。不久之後,曼仕龍博士調到遠東來,1999年擔任大中華區總裁,在接任6年的時間打開曼羅蘭印報輪轉機市場,他和謝文楷總經理及其他同仁合作無間,在張葉平印機方面,曼羅蘭在包裝印刷領域創造很好的成績,在上司董事會席芬伯納主席的眼中,曼仕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2005年曼仕龍博士調回德國,任命為三人董事會成員,而且平日喜歡滑雪運動的他,在回德國不久之後,結婚生子結束長久單身生活。在董事會工作之外,更負責全球張葉平印機的行銷,他致力於張葉平印機的高附加價值,以及大尺寸包裝用張葉平印機市場的發展,在2008年DRUPA 08時,曼仕龍博士在會場熱烈接待香港、台灣及中國同業。接下來2008年金融海嘯,2009年世界印刷機銷售總值低於08年的一半以下,2010年希望有長足回溫,卻仍在以前的60%左右徘徊,對於一家大型生產廠家,有入不敷出的窘境,情況更是江河日下,在2011年10月曼仕龍博士離開曼羅蘭公司,他離開人生黃金歲月打造大中華銷售神話的行業,重新找尋他新事業的契機,相信以他的能力、熱誠,必能再找到他人生的另一個高峰,如果說朋友裡,他這樣有熱忱和互動的外國朋友不多,曼仕龍博士也是大中華印刷界永遠的好朋友。
10萬美元的白金全球地圖 由KBA巨無霸印刷
您相信嗎?一本高1.8米、寬1.4米的一百頁巨大地圖書,裝訂起來重達150公斤,非常巨大的出版品,是世界最大、最重的出版品。每冊要價10萬美元,裡面含有24張巨幅相片及88張地圖及等高線圖,這本取名為Earth Platinum白金全球地圖的巨冊,是由Milienium千禧出版公司所出版,只有印出31冊而已,這一本書也託數位科技的方便,在義大利米蘭近郊的Lito rama div. lgap(Mazzo di Rho市)所承印的。
這份全球白金地圖冊的印刷,使用KBA R-205巨無霸來印刷,這部巨大平印機可以印刷2050×1510mm印張,由90~600g/m2的印刷紙張、卡紙,最高印速度每小時10,000張,常用速度9,000張。這本巨著從2008年就開始籌劃,而千禧出版社在地圖印製上年年得獎,但為了這本巨著仍要重新去籌繪很大又精細全球各式各樣地圖,在2003年同樣巨大地圖書是用KBA R-162平印機所印製的,是較小尺寸的全球地圖冊,而這一次新的巨無霸白金全球地圖的出版,創造了另一次世界最大地圖的出版書冊之金氏世界紀錄。
這樣巨大的地圖冊,並沒有因尺寸很大而失去它的精緻性,而且一些地形圖的繪製,看來宛如巨大3D立體書,這也依賴原稿、檔案的精細製作,義大利Litorama div lgap公司是被千禧出版社所相中的,而這本書是在香港的Sunflower公司,使用真皮做封面去裝訂製造的,相信純手工裝訂居多,否則大部份裝訂設備都沒有如此巨大的尺寸可以做出來。承接的Litorama印刷公司有130年歷史,目前擁有兩部R-205的KBA巨無霸平印機,最早一部已有7年的歷史,是新一代數控巨型平印,在義大利境內的第一部, Litorama印刷公司印製很多時尚雜誌出版品的工作,這部R-205五色巨無霸平印機,裝有IR紅外線、UV紫外線強制固化乾燥系統,可以做一般水性上光或者是Hybrid混合型油墨,採用UV上光及UV固化。全機有自動APC印版更換、Ergo Tronic ACR自動套對追蹤儀,可以自動在試印中做對規自動追蹤調節,Densitronic的離線式印刷導表量測儀,做全幅面、各色版的墨色濃淡自動調節,保證印刷色彩再現品質,這種全自動印版快速更換,自動套對量測、追蹤對規、自動化的控制導表濃度量測回饋、調節及色彩品質的控制,對一部有兩百多(四色)、300個(五色)墨鍵大尺寸平印機而言,機長也沒有六隻眼睛、六條手臂做套對及色彩濃淡控制調節,若是只印刷數十張,那麼人的反應及調控後的色彩變化追蹤是很難達成的,因此Litorama印刷的R-205上面裝備,是以前巨型機操作者夢寐以求的補助性裝備,筆者要說它們不是輔助,而是主導這部巨無霸平印機去實現正確、快速換版、正確快速校正版位及印刷色彩,更是生產中反應色彩濃淡做變化因應的主要機制,印刷機操作反退居輔助只取印刷樣張,和下去印刷、持續印刷到不能印刷停機的被動性及安全管制的地位。也因為如此Litorama divlgap印刷公司,才能完成一項極為艱鉅的任務。
CGS向HP下10部Indigo 10000大訂單
商用輪轉平印機價值一部要一億多台幣,而今一部高速數位列印機則有八、九千萬、也有上一億多的,HP Indigo公司在沈潛多年之下,把原來和商業、文化印刷很難拉上線的Indigo機器,在使用LED成像下寬幅加大到736mm,比以前只有320mm寬幅的Indigo機器大上一倍多,分別推出三部機器,在文化及商業用的有Indigo 10000,在商標、薄膜連續印刷的有Indigo 20000,在包裝印刷有可印厚卡紙的Indigo 30000型,可見這個大尺寸引擎的完成,HP對印刷產業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
在DRUPA 12展出的次日,由美國Consolidated Graphics(CGS)公司的執行副總Ric Davis,來到4號館HP公司的展位,一口氣簽下10部價值十多億台幣的HP Indigo 10000最新電子成像列印機,其往後的印墨及服務的消耗和服務費用更大於目前的設備購置價格。CGS公司是HP公司在印刷產品方面的最大用戶,第一批Indigo 10000設備的第一部,將在今秋安置在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市工廠,其他9部分別在美加各地、英國、捷克、日本等相關的CGS工廠或合作廠家。由於Indigo 10000的尺寸達到750×540mm用紙,加上又有不同於原來Indigo的生產力及超越平版印刷的彈性和品質,可大幅提昇CGS的生產力並替代原本平版印刷所不能完成的短印量印刷,創造出競爭力。而CGS是HP Indigo公司最成功的用戶之一,在2007年才第一次購入兩部Indigo數位列印機,到2012年已有68部Indigo列印機在全球各地運作,在2008年DRUPA 08會場上,一口氣簽下32部是其中一大部份,而四年後雖只是10部,卻也是HP公司在數位列印機的最大一筆訂單。而CGS公司也看中Indigo 10000每小時能列印出3,450張B2的可變印紋印張,比一些單張紙噴墨機有更佳的生產力,而這種馬上可以交貨的數位列印機,加上大尺寸及低成本,將為CGS公司在小量、POD依需印刷、可變印紋個性化的印刷業務上,帶來一個嶄新發展契機。最重要是CGS老早已佈好生產檔案傳遞的網路系統,那麼更容易做市場需求上的分配,把各個地方客戶需求,做在最近的生產處所列印出來,最快、最貼近服務客戶滿足他們使用上的需求,這是未來數位列印極重要的生產和服務方向。
富士軟片公司的噴墨策略
富士軟片公司古森重隆集團總裁,在2012年發表將噴墨成為公司印藝發展的一個主要平台,因為富士軟片公司在噴墨的研究發展工作有重大投資,包含噴墨頭的研發加上各式各樣墨水的科技,在商業、文化、包裝、大圖輸出等方面做出極大的突破。
依照這個廣域性的噴墨發展策略,富士軟片的研發團隊在做成全幅面陣列式的噴頭組,容許只要媒材一次通過便完成印紋噴墨,不必多次往復重疊或條幅式噴列組合,就可以完成這種一定幅面的噴列工作。包括商業文化及包裝印刷的列印。在噴列頭陣列科技之外,富士軟片的Samba調頻網,也為這種高解析1200dpi陣列噴墨頭,做出比AM一般調幅網有更好的解析力之畫面輸出。在噴頭壽命上及噴列的精度研發上富士軟片有更深入的發展,同時在維修工作上更換噴墨頭有更方便的置換方式。而DRUPA 2008展會上第一次發表的Jet Press 720,今天在日本和美國、加拿大市場上已在使用。利用這一個Vividia油墨及陣列噴墨頭科技,同樣以Jet Press 720為平台的研究,完成新的Vividia UV噴墨的研究,以及不同結構的Samba網點科技,用於折疊紙盒的列印工作,並且合適後端切割及成盒型工作。
使用UV噴墨的科技在大圖噴繪,在富士研發廣色域的色彩表現,是以英國為基地的富士噴墨製造工廠為主,在2011年獲得英國最佳的處理工序的廠家榮銜。這一家富士軟片工廠生產出UV jet噴墨供應全世界富士軟片大圖噴墨機使用,包括Inca Onset噴墨機及富士軟片Acuity Advance,以及新的Acuti LED 1600寬幅捲對捲噴墨機使用,Acuti LED系統帶來很低的能源消耗,並且有極佳的噴墨附著性,富士軟片公司整體的噴墨系統進展,為各式各樣噴墨需求帶來新的架構組合。
危機是要把「變」化
當成一次「好機會」
在KBA公司第40期的「Report」公司專刊上,把Seeing Change as an opportunity當為總裁發刊詞,對於一家創立於1812年的印刷機製造業的鼻祖,兩百年前他們的創辦人Friedrich Koenig及Andreas Bauer(柯尼西和鮑爾)兩人,打造出一部使用蒸氣動力的筒式印刷機給英國泰晤士報使用,結束了三百多年壓平式印刷機的年代。
兩百年過去了,有壓印的印刷機又面臨新的挑戰,因為印刷的檔案內容在電腦資訊化之下,KBA這家最資深印刷機製造廠也不能置身事外,KBA公司研發出來第一部德國建造的捲對捲輪轉噴墨列印機,Rota Jet76高速噴墨列印機,對KBA來說這也是一個完全的改變,不只是印機上有無印版而已的問題,而是從固定印版印紋的成像、壓印的佈墨方式,改變要從頁面資訊檔所觸譯的四色點陣檔,去做指令列印噴墨的印紋在紙面上,所以除了噴墨頭、列印機、乾燥機、裝訂機之外,最重要是頁面檔資料管理和可變資訊檔的管理,到個人化列印前資訊處理,這是所有印前製造廠以前所沒有的經驗,幸好KBA公司在74 Karat機上製版印刷機,已經累積了很多印刷版面檔接收、伺服及解譯處理的經驗,現在是把更大流量需求的可變印紋噴墨列印的Rota Jet之數位檔接收及處理作業系統做一番連結。
而整個媒體生態在改變,很多不只傳播在改變,連廣告和利用什麼工具做廣告的環境也都在改變,甚至於廣告也主宰使用什麼樣傳播方式的發展與生存,在這一場數位傳播變革中,我們也無法置身事外,因為數位列印取代五、六十年印刷霸主的平版印刷,一如網路傳播取代報紙和雜誌傳播一樣,而包裝刷就不包含在裡面了!如果沒有足夠好的數位流程及檔案伺服器處理,加上良好的數位列印科技,去匹敵非常高品質及生產效率平版印刷,數位列印仍然無法成為有效的替代工具,去取代在多方面都很傑出的平版印刷市場,但在這次DRUPA 12的展場上,大家會看數位列印的商業契機已經到來。印刷產業的發展,一直依賴著科技的發展及變化,而未來並不是零和一的數位列印和有版印刷的競爭形態,而是數位和平版印刷的交互使用,這一個發展趨向大家在這次DRUPA展場上或是未來發展中,將處處可見這種互補長短的印刷生產方式。(本文作者Klaus Schmidt KBA董事局成員)
日本包裝產值下降 原因分析
日本的景氣在1990年之時,進入一個高點後一直往下降,有人說1989年昭和年代裕仁天皇作古,平成明仁天皇即位,日本經濟幾乎風光不再,多數的年份是下降,連帶印刷產值也是很難再有榮景,到1996年達到歷史高峰的8.6兆日圓,往後就每況愈下。而包裝產業則更早就出現疲態,1991年達到7.5兆的最高產值,兩年後1993年降到7兆以下,2001年至2005年產值更是不足6兆日圓。好不容易在2008年上升到6.28兆日圓近年的新高,但在金融海嘯之下2009年只剩5.78兆日圓。20110年幾乎達到史上最低的5.69兆日圓,僅比2005年高一點點而已。
日本是一個很重視禮數的國家,一年有三次大贈禮的季節性時段,公司、家庭都會對顧客、長上贈禮,一次在新年、一次在夏天的暑中見舞,一次在七月盂蘭(中元)節,所以包裝大量的耗用,一層又一層的包覆,五、六層包裝也不為過。但隨著景氣的不好,大家禮數照做,經費卻在大幅縮水之下,包裝也不考究,所以包裝業在不景氣年代不是全面縮減,而是一些商品在售價下降之下,不得不採更精省的包裝有關。這裡所說的禮數往往不少,但贈品內容縮水則可明顯感知,以前拜會贈品2~3,000圓(26~70美金)的贈品,現在只剩40%左右,這是不景氣下必然的措施,因此也影響一些包裝的繁複、豪華程度,日本的包裝由過度包裝走向務實和精簡也是一個事實。
美國印刷產業縮水 數位印刷逆勢上昇
美國2011年印刷企業僱用46萬人比2010年少1.62萬人,減少3.2%,報業也受數位閱讀影響,而減少2.5%。日本印刷2011年也幾乎達到史上最低的5.69兆日圓,這些降幅也連帶使不少印刷企業倒閉、關廠,但是美國及日本的數位列印設備,仍然有大幅成長,2009年投入324台工業級數位列印設備,到2011年更達到4,958台,不只倍數成長更是十倍數成長,其中有版印刷的市場則是壓縮得十分的窘迫,不只原有客戶的流失,而數位列印又來瓜分在下降中的市場,形成有版印刷雙重的市場壓力,經營前途更為困頓。
Konica Minolta的 KM-1噴墨列印機
長久以來Konica Minolta在軟片、相紙、印刷感光材料、光學儀器到打樣設備,都有很好的研究及產品面世,在這輪數位列印產品上,Konica公司雖有C-8000等系列性電子成像色粉列印機面世,而且在市面上有很好評價,在噴墨的IJ噴墨頭製造也有很好成績,但有關噴墨產品卻一直沒有出現,但噴墨頭在中國有很大市場。Konica Minolta在DRUPA 12特別推出帶有平印機飛達及收紙台的KM-1張葉噴墨列印機,看來是和小森Imprimia IS29很相像,因為在Océ為Canon收購事件下,不同策略連盟的事又逐步形成,Konica及Komori兩家老K公司一起合作,一方面Komori也販售Konica的Bizhub Pro的彩色列印機,同時把Konica IJ的噴墨頭、墨水結合成與平印機相似的彩色列印機,有雙方互蒙其利的優勢。KM-1在定位上是一部B2大菊半尺寸,因應小量多樣高品質噴墨列印機,是一部富有市場潛力的列印設備,這因為兩家公司在各自領域上,有很高技術及很長的經驗所致。
在科技上KM-1採用橫跨印刷幅面730mm的陳列噴頭,如果以1200dpi的29吋寬,那麼一整排的噴墨嘴有近35,000個噴嘴,這是很龐大數目,至於是否採用一整排如富士軟片Jet press 720,或是交錯方式並未得知,用紙尺寸是750×530mm,咬口10mm採用HS-UV噴墨,這是如UV LED相似的高感度。這一樣可以即列印即乾燥固化,比較不怕塗佈紙因吸墨少的水墨浮動,或降低非塗佈紙的毛細孔暈、染透印到背面現象,最重要即印即乾可馬上加工,也可馬上印一面又即時翻面,甚至於印塑膠片、合成紙、箔類表面,使KM-1的媒材和操作性變得十分廣闊。每分鐘55張的B2 750×530mm紙張列印能力,換成A4有220張以上、B5(16開本)330張。紙厚度0.06~0.45mm。最大優勢為可以隨機更換工作內容,而且以新一代1200dpi壓電可變墨點下,有很好的解析力及色彩再現性。而且目前所有平印塗佈紙、非塗佈紙都可順利印刷。
KM-1在短版、可變資訊作業分俱有競爭力,有Konica Minopta的噴墨頭,配合HS UV噴墨,在品質安定性上面,非常俱有潛力的。而且未來KM-1可以很容易變成5色、6色噴列,不會改變機械長度尺寸,用紙如果在調節上做改善,可以列印到0.6mm,做為個性化、小量包裝的試樣及生產。若是200張以內印件每小時可列印16種工件,可完全免去使用CTP版材及上版校版、印刷色彩校正時間,做為彩色打樣也十分合宜。www.konicaminolta.com
Xeikon將轉入 液態墨成像科技
1993年英國IPEX會場上,Xeikon及Indigo兩家是數位列印科技創始廠家,都是使用OPC有機光導體數位成像科技。而Xeikon走的LED光做印紋潛影電荷成像,再吸附微細色粉去成像。另外Indigo走的是雷射光八角鏡高速旋轉潛影成像,再用特色的液態電子墨成像。在近二十年後的DRUPA 12會場,Indigo新的Indigo 10000~30000改變尺寸,也必須改變為LED成像,而另外一側Xeikon也將色粉顯影。改用很黏稠的液態色墨成像,這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大風吹,吹向以LED做電荷潛影成像於OPC有機光導體上,而且改用液態的色墨做印紋成像。
先談LED才可以打破電荷成像尺寸上限制的魔咒,由寬幅315mm增加到736mm的列印寬幅,那麼在Xeikon的色粉列印,寬幅達500mm的LED成像,卻因為色粉粒徑受5μ以上的限制,所以無法像電子墨細到2μ做更精細成像,如一個1pt細線的印紋有34μ,如用6~7粒色粉或1%的175線網點成像只有14μ的大小,那麼就堆不了只有8~9個色粉來成像,假如使用以2μ液態色粉電子墨,就可十分完整堆4~50粒色粉成像。
因為液態成像解析度在視覺上高出很多,所以Xeikon才在新一代Trillium的機器上使用新的液態墨成像,以避免色粉在5μ粒徑以下太細會污染環境,成為肺部因吸入而無法排除的健康因素。
DURST Rho 1000 瓦楞紙自動噴列機
以大尺寸噴墨列印起家的奧地利DURST公司,有捲對捲及平張厚材噴列,在加快噴列速度下,使用人工供料的噴墨列印已不再是只有單件樣張列印,而可進行更大規模的自動化從數十到數百張的生產型噴列,Durst Rho 1000型瓦楞紙自動噴列生產線因應而生。
這是一種新的想法,因為這部Rho 1000的噴列能力高達每小時500m2,如果列印2×3m的瓦楞紙、珍珠板,那麼每分鐘要換1.4張材料,只要40秒多一些就要上下一張列印材料,並且要仔細做好定位工作,所以只要做上個把小時,必讓一個供料、一個收料的兩個人累翻。因此Drust Rho 1000有一個大型可供約3×3米的飛達,和一套先行打底預塗佈的上膠輥、烘乾系統,以及送到列印機前的前後及左右定位系統,才進行高速的噴列工作,這樣的系統可做每天24小時、每星期七天的長時間完全不停機運轉。Drust Rho 1000的出現,可以在小批量大尺寸的瓦楞紙、厚卡紙、珍珠板等包裝、宣傳品做自動化、高濃度的噴列,而且只要極少的人力,使用棧板做供料、收料的工作。這樣的生產系統將為瓦楞紙、紙盒、看板及其他厚板的噴列或彩繪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Domino的N600i商標噴列機
英國Domino科技公司,是世界上最早做噴墨列印設備廠家,在劍橋大學科技支援下,Domino的噴墨頭俱有所有類型的噴列方式,包括連續式、熱泡式及壓電式三種方式噴列頭。在DRUPA 12會場上,第一次發表Domino Smart N600i捲對捲商標噴墨列印機,有很好的效益及很好的品質表現。在列印速度上幾乎可以和柔印機相匹敵,更可變化列印的內容及更具生產彈性,和小批量的工作因應,對成本上有很大的助益。
Smart N600i使用UV固化噴墨,以600dpi的4階可變墨點噴列,產生很好的解析力及層次表現,而最小的墨滴是6pl(pico一兆分之一公升),產生很細緻的印紋。由於採用UV固化,可以在塗佈紙面及塑膠薄膜商標上很方便列印,這有利於小批量包括規格、設計及不同語言變化。而N600i可以變化印紋及規格的列印生產每分鐘達75米。由於生產彈性的變化優勢,N600i可以在1,500米以內印刷上和有版的商標印刷機做價格上的競爭,在生產自動化及周邊的系統整合上N600i有很傑出的表現,而噴墨頭也可以自動清潔減少阻塞的困擾,利用高性能墨水循環系統,常保墨頭沒有沈澱淤積的暢通性。而Domino N600i對ESKO設計軟體的商標,可以做最好的連結。對於條碼、QR Code二維條碼、數據、商標,N600i也可以順利因應,N600i可列印寬幅為13吋(330mm)的窄幅噴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