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陷於往日榮光與紅海經營思維?
一個家庭、企業到國家的主事領導者之思考,就如同車子的方向盤或船舵執掌者,若舟車擁有最有力的引擎及最好的人才,一定要有好的領航者才能快速到達目的,否則不只會曲折走冤枉路,甚至於背道而馳越走越遠。雖然高科技大廠的老闆說:「台灣春天燕子已經來,2010年有非常好的業績」,但是聽到有人說:空運是已回到2008年前半的水平,但海運仍然十分低迷,這代表只有電子、光電、半導體又恢復榮景,而與大眾息息相關、需要大量包裝的傳統產業並未見好轉,做為支援產業的印刷業,離開兩年多前的業務水平,仍有一大段市場待甦醒。
曾代表日本到世界各地的JAL日本航空、也是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於一月下旬宣告破產了!而另一家全日空公司卻在改變更新下度過難關,深信日航公司的絕大多數人材都極為優秀,而日航的社長仍坐地鐵上班,和大家一起在大辦公室內辦公,且自奉甚簡並沒有揮霍的惡習。但日本人重情份、重排場,腦子裡印烙著公司曾經是世界最大、最賺錢的好航空公司的光環,而彎不了身、拉不下臉的徹底變化和改造,因而走上這一條破產重整之路。同樣日本大企業的日產汽車公司,在面臨經營危機時,董事會下不了大刀闊斧做改組整頓決心,最後請到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入股,由法國人CEO做改革整頓工作,他切中日產的病灶核心,居然關掉花最多錢在橫濱建造的新生產工廠,這也使得日產汽車公司,能安然過關2008年下半的金融海嘯,不像通用汽車及克萊斯勒汽車宣告破產。
領導台灣印刷業的幾家商業印刷大廠,其賴以成長、壯大的商用輪轉平印機群,如今不但面臨餵不飽工作,且印量變得很短、印工又要受到殺價,倘若不想做卻有人急著拿去做,這種情況已比紅海還要慘烈,但有些經營者卻仍深陷在這挖不到金的礦坑裡,心想再多些努力或幸運一點的話,仍可能有金脈再出現。而對外銷市場的爭取,若抱持著太難、不容易有成效的心態,看來也只有死胡同一條,因為維持在容易做的現況下,要轉身回頭就會越來越深越慢,等到VOC空污費和未來節省減碳的碳稅開徵後,則時機和路程都越遠。
今天印刷時空的轉變,身為五十年前把「活字版」的活版打敗,使用固定印版的照相「平版」,以更大尺寸、更方便、快速的印刷取而代之的發展下來,五十年河東、五十年河西,不出幾年使用電腦數位頁面檔控制「新活版」,包括色粉、噴墨的列印技術,將對平版印刷造成威脅,而將最有利的「藍海」市場取代之,相信不少有遠見的印刷同業早已嗅到商機,而身為領導的大印刷廠經營者,不少卻放不下身上的包袱,仍守株待兔地經營下去。
三菱上前營業部長
拜會區公會傳新消息

09年12月10日三菱重工印刷機事業部,上脇立哉前營業部長在回任主幹部員Acting General Managr(行動總經理)之後,來到區印刷公會拜會呂進發理事長及公會幹部,主要是傳達三菱重工印刷機事業部的未來改組方向。上脇先生表示,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印刷機這種耐久性設備的投資變得十分清淡,因此世界上各家平印機製造廠大都只有50%或稍高一點的業務水平,很難維持一個班的正常作業。由於三菱重工的生產體系較大,因此將印刷機製造部門的多餘人力,派遣到其他工作仍忙碌的部門單位去支援。但有見於印刷機市場有可能蕭條,以及決策過程的快速反應市場變化,三菱重工董事會決定將於2010年7月1日起,將印刷機製造事業部獨立為一家100%全資獨立的印刷機生產子公司,以增加決策及生產的彈性。而像鑄造加工、齒輪切削等加工能量,可以把多餘產能開放,供其他單位來使用,有效發揮設備及人力產值,而販賣、設計及售後服務,仍維持原來的情況。
上脇主幹也說這次來台灣,也是要做印刷機特價行銷方案,以原來價格的80%低價做促銷,也有幾家印刷公司表示購買新機的意願,這項促銷行動預計在2010年2月中旬農曆年前結束,希望有意願的印刷同業及早決定。而這樣變化也非三菱印刷機生產部門人員所能事先預料到的,希望台灣印刷同業能理解和持續支持三菱重工印刷機部門的改組及設備的採購。

福進轉型數位印刷 深受好評
福進圖紙有限公司在台北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經營彩色快印中心,十多年來幾乎沒有廣告促銷,完全靠口碑經營深獲客戶好評。負責人李旭振先生接受本刊記者訪談中表示,福進初期是小型的文具影印店,後來改營大圖輸出店,近年來採用元茂公司的數位設備因應時代潮流,漸漸轉型成為今日的彩色快印中心,營業項目包括快速影印文件、大型圖複印、CAD電腦圖檔輸出掃描、大型彩色海報輸出等。
李旭振先生說:福進初期對數位印刷根本一竅不通,幸好元茂不僅賣設備更教導技術,提供網際網路商務伺服器及印前輸出的疑難雜症處理及檔案整合,其中包括網路傳輸的架設,讓客戶直接傳輸稿件而不必親自送來。在電腦及印前檔案處理輸出技術方面,元茂幫了很大的忙,一碰到問題則先採用網際網路連線尋求解決,若無法解決技術服務人員便很快的來到現場處理,服務相當熱誠。不像之前所採用的他廠設備,總是姍姍來遲甚至還有待料一週以上的情形。
福進的設備相當齊全,李旭振先生說他們接受印件完全自製不用外包,他甚至如數家珍的說:元茂的HC-5500全彩快印機,每分鐘高達120張A4全彩的印刷速度及低耗墨量的印刷成本,對於彩色的書冊、講義、傳單、即使黑白印製也都隨心所欲相當划算。Horizon好利用BQ-270印後成冊膠裝機,其彩色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只要輸入書冊尺寸及簡易書厚夾測器,就可全自動調整的操控性能,大幅提升膠裝的機動性,再也不用擔心少量多樣的趕件作業。要迎接未來少量多樣且又要要求品質的競爭市場需求,設備的數位化與機動靈活度就顯得相當的重要。目前公司服務項目包括:彩色輸出影印、黑白影印、畢業論文、會議資料、HC無版印刷、廣告海報、CAD電腦出圖、施工圖、合約精裝等等,客戶群包括公司行號、政府機關、補教業以及直銷業等。
因福進的特色是針對個人的需要而作、力求完美,於是客戶一試成主顧,甚至介紹朋友來惠顧,即使搬到外地仍然回來給他做,最遠有來自宜蘭的客戶,因當地找不到一家合適的廠家,讓李老闆深受感動,也有畫家為複印自己的作品,知道福進可以完全表達原作者的創意,遠從淡水專程跑來福進列印,讓他深以為榮並展望未來能精益求精,隨時更新設備、改進技術,保持優良的服務品質。

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
第六屆陳政雄董事長上任

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於1月8日下午四點半進行第六屆第一次董監事會議,會議當中推舉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同時也是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TIGAX)執行長、興台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陳政雄先生擔任第六屆董事長,並在第五屆及第六屆常務監察人嚴長庚先生及王叔雄先生的監交下,與第五屆陳哲三董事長完成印信交接。
陳政雄董事長生於民國32年,從事印刷工作52年,歷經台灣產業近代化變革,現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兼任副教授,曾任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理事長、台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印刷技術士技能檢定考試資深命題及監評委員、中部美術學會理事、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典藏評審委員、兩岸三地書簡台灣執筆等,並在文化大學、世新大學、及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講授印刷實務課程,熱心投入服務產業、作育英才。
陳董事長創立之印刷人雜誌,三十多年來為華文印刷界最重要媒體之一;並組團三十五次帶領業界赴各國參觀印刷工廠、機材廠、展覽會,進行國內外演講難計其數,嘉惠無數印刷同業。民國75年創設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創造台灣製造機材外銷平台,並引進最先進設備及印刷理念,結餘款項捐助台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近兩千萬元,助益印刷發展。因對於產業發展貢獻卓著,曾於93年獲得興才文教基金會印刷傳播傑出成就獎,並於民國97年獲頒台灣印刷產業貢獻成就獎。
陳董事長上任後以「印入腦海智慧生,研磨科技創新存,中庸勤奮行中道,心繫產業是真理」期勉同仁印不只是在紙面、媒材表面,更要印入閱讀者的腦海內,才能和其他媒體競合。做研究既要徹底又能組合創新,凡事努力不偏激對抗才能致遠,只有心存產業的興旺的印研中心,才能有更具前瞻性的發展。

印研中心
第六屆總經理曾一淙先生就任

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第六屆總經理曾一淙先生於1月25日上午佈達就任。就任儀式由印研中心陳政雄董事長主持,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呂進發理事長、賴松喜理事、陳江水總幹事均到場觀禮。
曾一淙總經理於業界服務資歷有32年之久,前期於南僑化工擔任消費品行銷兼責整體產銷事業相關業務,之後於永豐餘集團擔任消費品及文化用紙市場開發工作,及永豐餘大陸昆山廠董事長、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對於印刷產銷供應鏈的運作相當熟稔。
在就任儀式中,曾總經理表示,印刷業界在2008下半年金融風暴中受到了衝擊,在這一年多來景氣雖已漸漸復甦,但是有更多新的挑戰必須面對,包括:一、電子紙、電子閱讀器等商品的問市影響到紙本印刷市場的生態;二、雲端科技加速印刷的製程與經營模式的變革;三、印刷業如何節能減碳,降低污染,並節省相關費用的支出;四、今年東協加一,甚至未來再加上韓、紐、澳等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對於台灣的印刷品外銷衝擊更大。
曾總經理強調,站在產業轉變的歷史關鍵上,印研中心要與業界站在一起,共同制訂因應的策略及方法,把決策徹底落實,並將成果廣為擴散與業界分享,幫助台灣印刷產業抓住轉型創新的契機,永續經營!

台灣非洲工業發展協會成立大會暨酒會
由一群具非洲實務經驗人士所組成的台灣非洲工業發展協會(TAIDA)於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三日在台北世貿中心展覽大樓二樓第三會議室,舉行成立大會暨酒會,廣邀政府長官與相關企業人士參加。
大會由理事長洪慶忠主持,他在致詞時說:本會成立是為台灣中小企業開創商機,進軍國際市場之苦幹誠信精神,進軍非洲大陸,在一片未經開發但具無比潛力之新興經濟體,台灣創新之產品應該有一席之地。台灣中小企業在經歷東南亞、大陸之投資漸漸浮出其生產條件及市場之龍頭,為近年來享有世界最高經濟成長率之非洲大陸,台灣中小企業之整合,開拓此市場商機,甚或締造中小企業第二春指日可待,本會基於大多數具非洲實務經驗之廠商,共組此一協會開拓非洲商機。加入本會廠商產品將著重於太陽能、電力、汽車零件及工具射出機器、包裝機器、食品加工機器、通訊及電腦零件、文具用品、禮品、成衣、醫療器材等等,歡迎有興趣者加入本會。
酒會中應邀致賀詞的有外交部常務次長林永樂、非洲駐台使節主席H.E.Njabuliso B.Gwebu、中法比瑞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邱榮男、中華民國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大同集團董事長林蔚山、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等多位知名人士。

曼羅蘭的報業熱感CTP 在中國推展
曼羅蘭在中國擁有報業輪轉機市場最大佔有率,為能更進一步服務這些印報廠,特別與柯達合作在2009年北京印刷技術展,推出具有每小時300張印版輸出能力的Generation News Plate Setter,使用柯達最尖端的成像技術,10個830nm不用預熱的4W高功效率雷射頭,在特別成像光學組及光柵控制下成線性曝光,採方型Staccato光斑做印紋成像,可以減少多數圓點成像邊際不明確的印紋成像,取得最安定的高精細銳利影像邊際,一般以1200、1270dpi解析輸出,最大輸出印版尺寸660×960mm,而且也支援柯達Staccato的調頻加網方式,使報紙印出更細緻解析力的影像,所使用高功率二極體紅外線雷射,具有曝光時才通電點燈的優點,在不須預熱的情況下,5,500小時可達到20萬方米左右的長效生產能力,使光源壽命得到最大化的延長,而且全勝CTP使用筒式在高效率及高精度成像方式下實現了最佳性能。
使用830nm的紅外線熱感光源,可以使用最廣泛的材料範圍,如果採用曼羅蘭所販售的材料,更能保證高品質、高效率生產,而且配合曼羅蘭提供一貫化的生產流程,可以在PECOM系統下做完美資訊流通,也可以從PECOM系統中,收集到生產的進度及設定參數,以供將來再使用或工作完畢後的分析,充份發揮CIP/JDF功能。
在設備方面有全勝Trend Setter CTP,每小時有60~240版之不等級輸出能力,Generation News有200張至300張兩個款式,採用平台式熱感成像,以1270dpi輸出最大尺寸660×1050mm印版,每小時可達140張的速度。高效率的Plate Setter印版輸出機,也必須配合柯達高效率熱感沖版機才能因應。

電子紙熱賣 E-Ink抬高身價
有見於電子書熱賣,其中亞馬遜和Sony兩家公司都熱賣上百萬台,而全世界最大「電子紙」供應商『台灣元太電子公司』,準備併購上游材料大廠E-Ink公司,於6月份談好收購金2.15億元之外,元太電子也特別再加碼1.2億元的特別股金,以求順利併購,可見E-Ink在今年三季達到近一億美元的業績,比去年同期增加3.5億,使得長期處於虧損之下的E-Ink,不只把虧損添補回來,也因此才有這樣的售價變化。

中國雕版印刷術獲聯合國教科世界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09年在中東阿布達比舉辦世界文化遺產登陸審定,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的「中國雕版印刷術」(木刻水印)技藝,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揚州雕版印刷技藝始於唐代,發展於宋元時期、興盛於清代流傳至今,其他尚有四川德格印經院和南京金陵印經院,均保持自一千三百多年來的雕版印刷方式在生產。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仍保存著傳統及純手工的雕版印刷技藝,藉著修復、整理、新刻雕版印版、出版一大批珍貴古籍,目前保有30萬片木刻印版,儲存很多經典古作。這都是得力於一批中國國家級、市級雕版師的努力及修復,才能使這次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成功,對宣示中國為印刷術發明國度有正面意涵。

亞洲紙業APP 完成企業碳足跡評估
中國投資廣大的APP亞洲紙業,完成中國首家碳足機Carbon Foot-Print評估企業。這是由Camco這個獨立第三方機構,在2008年7月開始,使用WBCSD及WRI的規範及標準,在APP旗下六家紙漿製造、紙張生產及兩家林業、製漿、造紙產業鏈的原材料、能源需求、製造工程、車輛油耗、廢務處理及員工生活等全部環節完成碳消耗評估工作,這佔中國APP產能80%以上的碳足跡評估工作。
這個評量工作有助於理解,企業活動中所產生的碳耗用量,進而對生產及碳產生做相關的追蹤及節能減碳的改善,並且可降低營運成本或碳稅負擔。由於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對氣候變遷有最大影響因素,因此APP率先完成這項有關碳足跡的評估。

小森 KGC印藝中心成立
隨著小森印刷公司筑波工廠第三期工程完成,不僅把各種中大型平印機、商用輪轉機、印鈔機等集中在筑波廠區內,更於09年10月成立KGC(Komori Graphic Technology Center)小森印藝中心,並將小森印刷科技的訓練中心移轉至此,成為小森教育訓練中心,其作用為:小森公司與客戶間做技術的交流及提升功能。教育客戶在硬體及軟體應用。全球性小森生產設備的技術人員,服務及各地展示中心人員的訓練技術傳授和交流中心。印刷基礎的材料及周邊設備的研發和移轉中心。這個KGC就像是小森公司的知識銀行,不只可以做存取、更可做交流活動,這次KGC發表會由小森善次社長主持。

英國劍橋大學 研發塑膠晶片電子紙
英國劍橋大學研發團隊和Plastic Logic公司合作,研發出新一代非結晶矽的塑膠電子紙,以A4尺寸為基準,沒有硬的屏幕及元件,所以屏幕可以捲曲且不怕碰撞或摔跌,並可在屏幕表面上接觸操控,這種膠片屏幕平時不用耗電即可維持屏幕顯示,大約在兩星期才需充一次電,由於價格便宜、與印刷製程接近、容易大量生產,預計於2010年初在美國發表,2010年末或2011年初即可以在世界各地開始發售。

法蘭克‧羅曼諾教授
榮獲IPEX 10印刷桂冠人物

美國RIT羅契斯特理工學院名譽教授Frank Romano,榮獲英國伯明罕國際印刷推選為第三位「印刷桂冠」人物,這是每四年一次世界最大印刷展的活動之一。
先前兩位獲得「印刷桂冠」榮銜的受獎人士,第一位受獎人為Indigo電子墨印刷方式發明人,也是世界上最高級、最接近平版印刷方式的數位印刷方式創造者─Dr. Benny Landa班尼‧藍達董事長;第二位是英國最著名作家J.K. Rowling羅琳女士,她所撰寫的「哈利波特」集集都熱賣,第七集還沒出版就已有無數讀者等待,第一版出版六百萬本創下世界印刷份數紀錄,有數十種語言翻譯,對日益萎縮的出版業添加了一股動能。
法蘭克‧羅曼諾教授在印刷、圖文傳播教育上超過40年的教育資歷,不只教育很多印刷學生,也撰寫40多本印刷、出版相關書籍,不只十分關心印刷發展,更用心研究印刷技術和產業的未來發展情況,DRUPA展會不只多次引用羅曼諾教授的預言,更引經據典的使用他在印刷發展途徑上的預言。他在得知獲獎之後,除表示很高興能獲得這項殊榮之外,並同時表示過去印刷業有很多挑戰和困難存在,但他深信在科技發展和進步之下,印刷業一定能夠找到新的立足點,發展出更多的商機而永續經營下去。

愛克發印藝與深圳兄弟公司
合資成立愛克發印藝亞洲公司

愛克發印藝與深圳兄弟高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兄弟公司) 2010年1月26日宣佈已經簽署協議,合併雙方旗下的大中華區及東協地區業務,成立合資公司-愛克發印藝亞洲 (Agfa Graphics Asia),將全面利用兩家公司的基礎架構以及技術、生產、分銷上的各項優勢,服務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國協等高成長市場,預期首年營業額可達 2 億歐元。愛克發印藝佔 51%股份,深圳兄弟公司則佔 49%股份。愛克發印藝總裁尹灝宏先生(Mr. Stefaan Vanhooren) 將出任新公司主席,首席執行長則為深圳兄弟公司的黃志強先生。新公司營運總部將設立在廣東省深圳市,有待監管機構的批准,預計最晚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運作。
深圳兄弟公司自2000年開始與愛克發合作,經營愛克發印藝底片的分切加工及經銷業務,多年來在中國印刷行業成功建立了龐大的銷售網絡,成績斐然。愛克發印藝近年來對數位印前技術及嶄新的工業噴墨印刷技術作出了多項重大的投資,擁有齊全、先進、創新而富競爭力的產品線。愛克發印藝於大中華區及東協地區均設有分公司,並於中國無錫建立了最先進的印版製造廠。愛克發印藝於東協地區也佔有重要的市場地位。新的合資公司愛克發印藝亞洲 (Agfa Graphics Asia),將全面利用兩家創辦公司的基礎架構、技術、生產、以及行銷上的各項優勢,同時繼續享有愛克發印藝世界級的尖端科技與產品服務。

愛克發印藝
併購甘地創新控股有限公司

愛克發公司於2009年11月09日宣布,將併購甘地創新控股有限公司(Gandi Innovations Holding LLC)北美公司的絕大部份資產及其主要國外分支機構,甘地創新的寬幅設備將補足愛克發噴墨列印產品線,將強化愛克發印藝(Agfa Graphics)在寬幅噴墨列印領域的地位,合併後愛克發將可以服務更廣大的客戶群。甘地創新是全球寬幅噴墨系統全球的領先品牌,成立於2001年,總部及生產工廠設在加拿大的Mississauga市,全球各地都設有銷售據點與經銷商。2001至2009期間,甘地創新公司的噴墨列印系統擁有廣大的客戶群,2008年更創下1.27億美元的銷售佳績,客戶大部份是全球領先的POP商品陳列與寬幅印刷公司。愛克發推出的M-Press Tiger工業平台式噴墨印刷機以及多款新型的Anapurna寬幅工業噴墨印刷機,加上收購甘地創新更使愛克發在寬幅面噴墨列印領域如虎添翼。愛克發噴墨業務副總裁Richard Barham表示:甘地創新產品與愛克發印藝產品的結合,使得我們寬幅噴墨印刷系統產品線更為完整,原先愛克發噴墨產品線已包括了入門與高階的系統,加入了甘地創新的中階噴墨系統就形成一個完整噴墨產品線,這是我們發展噴墨業務策略很重要的一步。
關於更多相關訊息,請洽台灣愛克發吉華(股)公司(02)2516-8899。

樂蘭 推出金屬噴墨材料更炫麗
日本Roland樂蘭DG公司的Sol Jet Pro ⅢXC-540 MT,可提供以前無法生產的金色、銀色、珍珠色、銅色等,具有閃爍效果的金屬色彩噴墨,而這項困難的技術又在1440×1440dpi高解析力的情況下輸出使用,可使用厚重介質的媒材,以自動供紙方式連續式噴列,以DU-540吹風系統做噴墨的乾燥。XC-540 MT使用ECO-Sol環保溶劑型噴墨,具有抗磨擦性及很好的戶外耐候性。可使用在標籤、貼花紙、汽車外飾、T恤、大型海報及旗幟用途。
以前的金屬色印刷,必須以網版或凹版的高成本印刷方式來完成。而在這高解析噴頭上,一方面要使金屬墨有閃爍的特性,另一方面又要使具有粒狀性的噴墨材料不阻塞噴墨嘴,達到順利噴列於媒材表面,是要經一番細化的研磨,成極細小的粒子才有可能達到。未來因為金屬色噴墨的出現,使噴列的效果更加美化有多元的表現。

御牧 發表JV5-320S巨型彩繪噴墨機
Mimaki JV5-320S不只具有3.25米的巨大列印寬幅,且以1440×720dpi噴列俱近距離觀看之高品質,在透明及半透明媒材上,可做雙面列印增強透光的濃度。JV5-320S是為高效率、長時間運轉列印而設計,使用大型440cc、880cc、1760cc大容量墨水匣,有ECO-HS1的環保溶劑型噴墨,可在自黏塑料材質上做高濃度噴列形成艷麗色彩。HS噴墨是溶劑型高速噴列供戶外媒材用。ES3噴墨用在一般排氣不是很強化地方列印,有高度安全性。
噴列品質有540、720及1400dpi也可雙向噴列及單向精細噴列。而對微孔透光媒材,有專門收集透印墨的托盤,不必使用底紙,自動收集回收透出餘墨不污染設備。四色及六色噴墨表現方式,最大1760cc墨匣可以供整夜無人化生產。四色以540×720dpi雙方噴列,每小時62.1平米生產力,720×1440dpi為15.8平米。六色則最快只有35.9平米輸出能力。噴列中有自動偵測防墨滴阻塞功能。台灣御牧股份有限公司,電話(04)2533-0101。

御牧 CF2系列切割機
日本Mimaki御牧工程公司生產的各種系列噴墨機,不只有彩繪噴墨,也有高性能切割如CJV系列。也有許多薄材噴墨連結切割機,不只做噴列彩繪也做噴墨後的外型切割、商標的半切割。
CF2是強力平台切割機,有真空平台,有670mm到1770mm大小不等的尺寸種類。CF2是因應CAD之後做盒子、POP外型切割,也可做各種紙張、卡紙、瓦楞紙工藝切割到小量生產,主要機種有CF2-TD/RC型為主。另外在橡膠、樹脂、石棉墊片等的重型切割,有CF2-T/TF/RT系列。CF2有套對標追蹤能力,自動化精確歸位,各種不同切割頭,有薄材、中材及厚重材質強力切割型,各種刀刃及上下鋸式刀刃動作,切割厚材達20mm。使用windows做程式。台灣御牧股份有限公司,電話(04)2533-0101。

Epson發表世界第一部白墨噴墨機 SP WT 7900
儘管Epson公司生產各式各樣噴墨使用的噴墨頭,但Epson愛普生的SP噴墨機仍維持水性墨噴列。SP 9900、7900是最新一代廣色域噴墨機,俱CMY+Lc、Lm+Bk、Lk、LLk及O、G,也就是Lc、Lm的淡色支援光部色彩及層次,Lk及LLk是K3中性色置換及黑白相片表現,而Vivid Magenta的靚紅色表現在紅、洋紅、靛、紫等更廣色域,O及G擴展在橙色、綠色的色域,可噴列Pantone特別色95%色域表現,比上一代沒有OG色的88%更寬廣。
新一代機有白色水性墨的Epson SP WT 7900,是世界第一部水性白墨的噴墨機,借水份蒸發固化方式,主要是用在金屬箔及透明塑料膜基材的噴列,有很好的效果,只要表面經過處理均可接受,而白墨可做正向底噴或背向觀看的最後背噴方式。
SP WT 7900的規格為寬幅24吋(610mm)列印。各色噴頭擁有360個極細噴嘴,每一個噴嘴都可變墨滴,使用Epson Ultra Chrome墨水。最高解析1440×1440dpi可變大小墨滴。A1尺寸以720×1440dpi列印需19分、1440×1440dpi 26分列印完成,最大列印媒材厚度1.5mm, USB或10 Base T、100 Base T乙太網路介面。墨匣350cc及700cc兩種。

第九屆
越南胡志明市國際包裝印刷工業展

第九屆胡志明市國際包裝印刷工業展,預定在2010年10月22~25日,假越南胡志明市西貢國際展覽會議中心(Saigon Exhibition & Conference Center)舉行,上次展會有9,000平方米、405個展位、219家參展廠商,來自15個國家的2萬多名買主參觀。
越南擁有8,519萬人口居世界第15位,而全國800多家塑料工廠有80%集中在胡志明市,2,000家印刷企業、500家大型印刷企業、平印佔70%、凹印佔20%、凸版9%、其他1%。書刊印刷20%、包裝印刷50%、其他印刷30%,印後加工需求量大,也對設備材料有較大需求。費用US$260元/平方米、最少9M2(US$2,340),包括基本裝潢及桌椅、投射燈,原價8萬2千台幣,有20個攤位優惠5萬3,000元。意者可洽展昭國際企業公司,電話(02)2659-6000分機185或213,傳真(02)2659-7000,或上http://www.vietnamprintpack.com查詢。

  四訪良明廣島東工廠

Ryobi良明(中國譯利優比)公司,和網屏公司同樣都在1943年成立,良明的發展有很特殊的方向性,從鑄件、模具到建築、園藝工具,以前也有海上運動器材和釣具的生產,現在已經沒有。公司最大的營運部份是鋁鑄件生產,目前以小客車的輕量化鋁合金引擎室、自動變速箱到引擎下方支撐架等為主,其他鋁質建材如鋁合金屋瓦,因導熱係數高只要用電力加一點熱,便可自動溶化接在瓦面的積雪底層,產生自動滑落除雪保溫作用...

愛普生新宿藝廊及展示中心參訪
09年10月8日參觀JGAS 09日本印刷機材展,次日遇上米勒颱風影響,天空急速飛過低雲且有點飄雨,一早由住宿的品川新高輪王子飯店外出,到了品川車站聽到JR車全部停駛的消息廣播,卻仍不死心於這非比尋常的狀況,買了車票進入月台見到數以千計的上班族們,正人手一機的在撥打簡訊,相信他們都是因未能準時上班,做有關業務的連繫,只有極少數人在說話或講電話,大家靜默的拿著手機等待通車,一次又一次廣播著因颱風暴風半徑入侵東京而無法開車,但戶外卻沒有多大風聲,雲隙也偶而有陽光露臉,站務員又拿著大聲公上百次在講同一件事,卻看到鄰近的私人鐵路京濱東北線列車仍在行走,但JR國營鐵道不動如山,原本到新宿只要二十分鐘行程的山手線卻等了近兩小時,才有明確的時辰發佈,依照颱風行徑到中午12時以前列車均無法通行,請大家見諒!儘管私鐵仍有行走而公營JR不走,大家只有掉頭走人,沒有人抱怨或與站務人員吵架。別人鐵路在行走,你怎麼不開呢?事實上整個站務人員的反應及應對都十分得宜,而且也有人在發一紙列車停駛證明書供旅客使用。日本人國民性格沒有那麼自我為中心去大發脾氣、大動肝火,把天災變為對自己懲罰的怒火,大家又默默散去各自處理,事實上要想在大排長龍的計程車招呼站坐到車或街上攔到車子都不可能。在晚上的電視指出為什麼私鐵仍在行走、而公營JR會停駛呢?是出於安全規定不同,私鐵以風速每秒25米以上停駛,JR以每秒20米以上停駛,且因觀測點不同,在東京區全域JR站很多,所有橋樑上有一處在超標的颱風警報下就全面停開,私鐵只有一條線又往風小東面開去,加上規定風速比較高,所以他們仍然照常行駛運作,這些看來不是很嚴重的事,卻是日本民族守規律的反應,一天四小時有360多萬人被迫無車搭乘...

 

訪問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陳彥所長
在第一波中國告別鉛與火關鍵軟體技術,硬體PS版製造,到今天CTP版材生產、CTP印版輸出機製造,市場做得有聲有色;同時在行業報告、市場調查、印刷百強及數碼印刷大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提升行業水準及技術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另外在印刷傳媒方面編輯發行印刷及包裝多本專業雜誌,提供產業訊息、經營管理、技術和發展的新知,且舉辦大型展覽會,提供印刷機器材料及軟體發展的交流平台。
在第二波印刷產業數字化變革中,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將扮演更為重要且極具關鍵性的角色,在引領國內印刷業的發展及促進與香港、台灣以及國外印刷業的交流與合作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為了一探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的奧秘,筆者特意於09年12月前往北京對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陳彥所長進行拜訪,並就業內關注的一些話題同陳彥所長探討..

 
  軟性電子印刷趨勢

科技的進步使電子產品愈來愈輕薄,也因為人類對新技術追求永無止境,促使軟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的研發,過去以矽半導體為主的無機材料,其為剛硬厚重、型態固定的電子裝置,軟性電子改用有機材料以及塑膠薄片為基材,讓電子元件柔軟具可撓性(Flexible)。軟電可讓電子產品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展,因具備可彎曲、輕薄、低成本的特性,將顛覆傳統電子產品的型態,也讓創新概念在電子產品上進行無窮的發揮, 例如三五年後的手機薄薄一片的可以當手錶帶,或者小至可掛在耳朵上或夾在衣領內。當很多電子產品薄膜化、軟質化,這些軟性電子產品元件之薄膜圖層(pattern)以印刷製程生產是最方便、快速和最低成本的方法。此為繼半導體、平面顯示器產業後,下一波新興的產業技術,用印刷方式生產軟性電子產品,也將是印刷產業轉型的新商機。英國IDTechEx研究機構預測全球薄膜電子印刷2011年成長至50.6億美元,2017年481.8億美元,2027年達3,003億美元。圖一為其預測2027印刷半導體產品分佈,其中邏輯元件(Logic)、記憶體(Memory)和RFID占38%,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相關產品占38% (顯示器20%、光源11%、看板7%),太陽電池PV﹝Photovoltaic﹞佔14%,電子紙EPD (Electrophoretic)占4%,其他占6%。軟性電子科學領域既廣且深...

 
  隨談全球印藝創新獎

「美國印刷工業協會」是美國印刷工業協會和印刷技術基金會(PIA/GATF),合併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印刷協會,為讓人們更加關注和理解先進的印刷技術,並表彰印刷業中具有突出表現的技術創新,於1978年創立「InterTech Technology Award印藝創新技術獎」,本文就近年獎項影響性做隨談...

 
 

台灣富士全錄軟體發表會
此次發表會由富士全錄台灣分公司產品經理介紹:現今,不論是公司內的網路(Intra Net)或外部的網際網路(Inter Net)都逐步在上升,如何與列印設備結合作,如亞馬遜Amazon的網路販售,在書本販售上採用POD依訂單才列印成冊,不做太多書本的庫存,也不向出版社拿書。吳經理在政府網站上收集各縣市的e化比較,並在台中場次上特別指出,台中市e化程度的各項指標大都在全國三名內,所以總指數為第一名,表示台中的電腦數、上網率、數位學習及數位娛樂等,都位居台灣各縣市之首。台灣擁有六成以上的電腦網民人口,唯有數位購物是台東、花蓮、宜蘭依次排列為台灣網路購物的前三名,這也反應出在都會區因有大百貨公司及賣場普及,很容易看到、摸到、買到要的商品,而東台灣因商務、交通原因,就須依賴網路購物比重較高。而EFI公司在網路經營上有很深入的研究,從新加坡來的EFI亞太區行銷經理Nick Low,介紹創新、獨特網路營運模式供大家參考...

 
 

首屆海峽印刷技術展論壇記要
王岩鑌司長以中國印刷業發展和現況做報告:在今年慶祝中國新政府成立六十年,其中三十年改革開放,印刷業有融和與發展進化,做為經濟發展配套產業,印刷業俱有不可或缺及無可替代的地位,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印刷工業國。印刷業成長由六十年前50億人民幣到5,000億人民幣產值,而印刷工業正面臨數位科技的新一波轉型勢頭,無版直接印刷、資訊化創意設計、有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現有外資印刷企業2,441家,佔印刷企業2%,卻在外銷值、獲利能力方面名列前茅,國有及民營企業在產業發展中,應提升管理和技術水平。這次金融海嘯,政府以四兆人民幣擴大內需,拉動經濟、文化,獲可喜成效。泉州在政府海峽西岸發展策略下,大力支持加快發展,在印刷百強中有二家上榜、39家上億產值印刷企業是標兵企業。在國際金融危機,兩岸消除不和影響下,共同合作努力珍惜發展機會,與中西部印刷業發展同步進行 ...

   
 
 

直郵發展趨勢與印刷產業研討會
執美國信封生產牛耳的Tension信封集團總裁Bert Berkley、兼任全球信封聯盟主席,與美國Tension信封集團執行長William Berkley、兼任美國信封協會主席,父子倆於09年11月連袂來台,一方面為視察所屬東興紙品公司在桃園的業務,另一方面應中華印刷科技學會黃義盛副理事長之邀,於11月11日假台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分別闡述「如何增加郵件的價值與數量」及「傳統郵件仍是溝通行銷主流」兩項議題,及黃義盛副理事長就「直郵發展趨勢與印刷業」發表心得。在會前和Bert主席短暫寒喧,86歲高齡的Bert主席盡心盡力在全球推動信封產業的發展,他不諱言於美國金融危機所引發的金融海嘯影響到世界各地,整個商業活動及民眾遞信業務也發生重大的減退,而以傳統紙張基材為背景的信封,又如何在這一波不景氣中重獲新機,各方面都在努力,很顯然的我們做為紙張傳媒一份子的印刷業,如何與Berkley父子有較多理念上的交流,才能從再振興印刷的方向去努力,他說有積極性的想法,是如何降低郵政的人力負擔和增加郵件處理速度,是信封業者努力發展的項目。
Bert Berkley主席主講「如何增加郵件的價值與數量」,由東興紙品公司許茂原總經理翻譯。首先他向大家問好並說明身為全球信封聯盟主席,希望大家能充分瞭解全球信封聯盟,及聯盟如何努力促進郵件發展。全球信封聯盟是由印刷廠、信封製造商等產業及郵政單位所組成的協會,會員遍佈全球38個國家,藉由郵政和其他產業共同來關注信函,增加全球郵件使用數量和價值為使命,努力提高郵件在客戶心目中的價值....

 
 

張葉平印機在四色彩印之外附加功能的評析
石版彩色印刷可能有一百多年歷史,尤其是海報、宣傳單,是使用手工開色加網或點描手法的人工加彩印刷,創造出如木刻水印以八次、十次或十多次上色的多重彩色印刷方式。直到1950年代末,從柯達彩色正片的Dye transfer染色印像法,是使用3色分色技巧分出C、M、Y三色版的分色陰片,再轉成能吸附染色色料的陽片,再將三色陽片各自吸收的C、M、Y三色染料,逐次套對轉印在受像的相紙上,由於是使用染料直接轉寫,所以Dye Transfer影像可保存一百年以上。而柯達為套準研究出打孔套釘定位方法,今天印刷業使用無數的套釘孔定位系統,都是拜當時的發明所賜。而為了染印相紙的分色方法,也成1958年柯達Alphabet字母式Masking遮光片修色法的起源,有了這套分色法配合四色彩色印刷,奠定了今天多數彩色印刷的分色基礎,數十年來分色設備大幅改善,但以CMYK四色彩色的印刷工程已經制式化,成為印刷及圖文傳播產業的一個標準工藝,而印刷機也從單色四次印刷 ...

 
 

要「改變」才能生存
在很多著名印刷機器廠商發表會上,都會聽到他們同業目前情況有多糟糕,像業績只剩40%等等耳語,在另外一家印刷機廠又會說這一家如何又如何?歸併起來沒有一家業績好,只有少數能打平損益。有些印刷機廠甚至於關閉研發單位,這是一百多年來未曾有過的經歷,很多人認為不可思議,依我個人看法:如此可以增加存活機率,另一方面如在極端不景氣又投入極為尖端的研發,將來成果是否變為物有所值,是令人存疑。像花了台幣好幾億研發的無墨鍵技術,貿貿然買進的廠家要用一公斤800多元的油墨才能印刷,幾乎是死路一條,為了想降低油墨成本,一次買20多噸特種油墨才能降低一半成本,一次八百萬元庫存油墨買進來,就要用五、六年以上,其實油墨放兩年都不是好的決策。一如青蛙遇燙的熱水會跳,但跳到另外一鍋更熱的水中也是很傷的。使用同步伺服馬達,八色、十色平印機可做同步快速印版更換,但機器價格卻上升25%,全年生產效率能增25%的機會少之又少,印刷機廠研發沒有讓使用者佔了便宜,又如何做大量推廣呢?十多年前印刷機製造廠想改變到色粉列印機生產,卻花了數以億計的研發費,到最後放棄的也有兩、三家。有改變不一定成功,但沒有改變卻一定陣亡,似乎成為今天產業界的定理。四大軟片生產公司,放棄上百億台幣化學底片相關研發,今天化學底片全部沒有用就是很好例子....

 
 

百通科技與用戶深覺數位列印風潮逼近
百通公司長久代理奧西Océ數位列印機,在台灣的銀行、通訊表單列印佔有重要市場,在長達十八、九年代理Océ設備時間,不僅是做設備代理和後勤維修支援工作,更有自己的生產線,因此能體會在德國慕尼黑所生產的Océ的機器設備,非常堅固可靠值得用戶長期使用和信賴。Océ的設計有獨到之處,如模組化結構的高速Color Stream 10000機種,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就是購買此機,採用三色模組長年印刷限量的特殊教科書,此外,日本著名的凸版印刷公司、新加坡的凸版數位印刷公司,也是採用Océ這種極為耐用、可靠的生產力設備來生產。Océ的大型轉寫帶是一種專利科技,一方面對於印紋轉寫達到更好效果,且雙面精準控制同步印刷為其他機器難以匹敵的,對粗糙紙面適應力很優越,同時耐用性較長。單張紙的VP 6250型機,在台灣黑白雙面列印工作也有很好的業績,有些廠家也陸續找到市場定位,同樣也是雙轉寫帶兩面同時壓印方式,新一代機器每分鐘達到320張A4列印,又維持同樣高的階調再現及印刷水平,是很先進的設備 ...

 
 

字體與字型
每一位從事電腦文書的工作者在處理一個文件的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動作,那就是會選字體,中文字要先選細明還是標楷?而英文字一大串數十種的字體要選什麼呢?是Arial?還是Times New Roman?還是………?而字體要選多大,是10級?還是12、14級?
  以文書編輯軟體Word為例,螢幕上方工具欄會有B與I的選項,那又代表什麼意義?
  上述我們提的一連串問題就是我們本次所要探討的主題〝字體與字型〞。文書工作者、美工編輯者一定都要對文字與字型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讓所編輯的文件美化,並達到賞心悅目的瀏覽效果。而有些插畫家或文字設計師更能以創意的文字造型鋪陳出多變的藝術作品,這個更要對文字的字體有深入的研究,才能靈活掌控字體型態並達到出神入化的藝術創作。
  在中英文的字體與字型語彙當中,字體與字型各有不同解釋,而type與font意義也不盡相同,但使用上常被混淆,不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探討跟文字字體相關的學問,我們大體上可以稱它為〝文字學〞(註),而英文則使用了〝Typography〞來代表,字根之首〝Type〞指的是〝字〞,而字根之尾〝graphy〞指的是一門學問,中間的〝O〞是字跟間的連接符號。但若以〝文字學〞來描述Typography,則似乎太過於廣義,狹義的說法Typography可解釋為〝字文排列〞...

 
 

淺談節能減碳環保油墨
鑑於國際印刷市場之環保深化,原BASF台灣巴斯夫之印刷系統部主管賴東陽主掌虹都國際有限公司後,亦不斷開發市場指標性之高品質油墨,涵蓋:
(一)無鹵油墨
即油墨中不含鹵素、氟、氯、溴、碘,一般乃依BS EN 14582:2007標準,以離子層析儀分析;為因應客戶需求,虹都國際引進該系列四色墨和特別色墨以迎合國際市場...


 
 

社論

動態點滴

海外參訪

人物專訪

專題報導

隨談

發表會

論壇

研討會

評析

經營對話

專訪

網路資訊

廠商園地